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初探_第1页
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初探_第2页
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初探_第3页
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初探_第4页
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初探摘要:近几年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个热点。本文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对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全面分析重庆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发展现状及其对当地农村的影响。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试探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对重庆市的乡村旅游发展做一个较为彻底的研究,便于为将来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提供理论支持,促进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关键词:重庆;乡村旅游;SWOT分析;对策AnalysisofRuralTourismDevelopmentinChongqingAbstract:Inrecentyears,ruraltourismhasbecameatouristhotspot.Inthispaper,astheresearchobjectofChongqing,ThispaperapplysSWOTanalysis-tooltoanalysesthesituationofruraltourismdevelopment.ItisacomprehensiveanalysisofmodelforruraltourismdevelopmentinChongqing,developstatusandeffecttolocalruralareas.Trailtoapplysomeresolvemeasuresaccordingtotheproblemsofdevelopmentandamorethroughresearch.Thatisbenefittoprovideatheoreticalsupportfor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inChongqingCityinthefutureandfacilitate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inourcity.Keywords:Chongqing;Ruraltourism;AnalysingforSWOT;Countermeasure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但同时紧张而快捷的城市生活节奏、都市的喧嚣和生活工作的双重压力,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更愿意利用节假日走出城市,走进宽敞舒适的农家小院,呼吸清新自然的田园气息。品味纯朴宁静的乡村风情,享受快乐单纯的农家生活。回归自然,在大自然中调节自己的身心。从2008年我国的法定节假日调整后,一年中除“十一”黄金周和春节这二个大假外,更多的是“三天小长假”,还有50余个周末假期。对这些假期,特别是短期假期的利用,人们更希望参加一些近距离的旅游活动,避免在来回路途中耗去宝贵的假期时间。因此,乡村旅游逐渐成了很多游客的首选。1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乡村旅游(RuralTourism)是指以农村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农村民风民俗为资源,融观察、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最为本质的特征是其旅游活动具有乡村性。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1]。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特色旅游,在世界上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之一,国外发展乡村旅游已有上百年历史。早在19世纪中期,在欧洲发达国家出现了这种以体验乡土气息、领略田园风光为主的旅游形式。1865年,意大利“农业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到了20世纪中后期,西班牙、法国、日本等国家随着现代化水平和对环境生态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远离城市,把乡村作为度假地。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大规模的旅游形式,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一项新亮点并以非常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截至2000年,美国夏威夷就有5500多家农场从事乡村旅游活动;意大利有11500多家专门从事“绿色乡村旅游”的旅游企业;在法国,乡村旅游的收入占到全国旅游总收入的1/4;在澳大利亚旅游业总收入中,牧场和乡村旅游收入超过35%[2]。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大约是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开办了“荔枝节”用以招商引资,随后又开展了“采摘节”。在此之后各地纷纷效仿,开办了各具特色的旅游农业项目。我国现代乡村旅游首先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大城市展开。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属于自发型,主要是城市的居民在双休日时到附近的农村进行踏青活动。旅游方式简单,以全家或者和好友一同出游为主要形式,自主性强。2001年1月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是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4年正式确定和命名了全国首批20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国家旅游局把旅游的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口号是“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7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中国和谐城乡游”,宣传口号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农业和农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3]。2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重庆乡村旅游目前基本上是以农业产业为主的乡村旅游,即农业旅游。重庆于2008年拉开了“乡村旅游主题年”的序幕,以“重庆乡村风情游”为主线,挖掘悠久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具有独特韵致的山城乡村旅游资源,展示着重庆的独特魅力。经过了两年的大力发展,重庆乡村旅游发展良好。2009年重庆乡村旅游情况如下(表1)[4]:表-12009年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内容特点景点数(个)接待能力(万人)实际接待人数(万人)旅游收入(亿)自然生态旅游为主4803001501.2以森林为主2404802701.8园林旅游1501890.12以水面旅游为主18022.5130.15以农家乐为主6000140010001.2养殖场为主901260.03以设施旅游为主6031.50.015以农田旅游为主105650.75合计73052241.51454.55.2653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SWOT分析:即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是一种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分析方法之一,通过评价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用以在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前对企业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竞争优势的定位[5]。笔者运用SWOT分析法针对重庆市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最终得出适宜的策略。3.1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Strengths)3.1.1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乡村旅游是贫困山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重庆作为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正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周边旅游的开发和运转,把乡村旅游作为重庆的旅游品牌之一重点打造。确定了2008年为“重庆乡村旅游主题年”并在出台的《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中也提到要“鼓励国内外资本参与三峡和渝东北、渝东南等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模式”、“加快建设旅游码头、机场和通往重要旅游景区景点的高速公路,为旅游业大力发展打好基础”,这些新政策的实施将对城郊乡村旅游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3.1.2资源禀赋好重庆广阔的乡村土地上具有丰富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从田园风光、乡村聚落、乡村建筑到农耕文化、民风民俗、节庆文化;从农业种植、栽培到养殖、狩猎及渔业、副业;从农业观光到农产品品尝、购物;从到农村考察、学习、务农到娱乐、疗养、度假;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化高效农业等,都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为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具体分类见表2)[6]。表-2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表主类亚类基本类型典型及精品资源乡村田园风光山地林业景观农业景观牧业景观湖泊、渔业景观山地森林植被垂直景观山地农业梯度变化景观山地草场牧业景观湖泊、江河溪谷及渔业劳作场景长江、嘉陵江及支流河谷山地垂直林地、梯田农业武隆山地牧场长江、嘉陵江、乌江水系等淡水鱼带农业现代产业旅游特色农作物种植地林场及养殖园花卉园及苗圃农田示范区高效农业示范区特种林业场、养殖场花卉种植园、大型苗圃北碚高效农业园区渝西高效农业科技园渝北鳄鱼养殖中心北碚、渝北花卉苗圃中心农事活动及辅助设藏农贸活动农作活动鱼市、瓜果市、花市耕作、灌溉、修剪等水库、堤坝渠道特色生产工具北碚静观花市、金佛山杜鹃花会渝东山地耕作、灌溉民居及附属建筑农业辅助设施及建筑、民居附属建筑典型民居、庙宇、宗祠等茶馆、棋牌馆等休闲娱乐设施渝东南民间磨盘、犁耕土家吊脚楼东部山区跨谷溪大桥乡村茶馆民俗文化民间习俗民间艺术节日、宗教活动、民间赛事民间集会民间曲艺民问工艺各类拜师礼仪、迎娶、丧葬礼仪土家牛王节、南川苗族火星节粱平灯戏、打秧歌会、綦江农民版画、黔江苗族蜡染、三峡根雕3.1.3发展势头良好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以渝东南为代表,已经开发出了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具备了一定的接待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发展势头好。主城都市板块的农家乐产业,也已发展到一定规模[7]。2009年市民纷纷选择乡村旅游景点近距离休闲度假,去感受巴渝民间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市旅游部门大力发展休闲、体验和观光三大板块乡村旅游,市相关部门结合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本功能。近郊区县在“十一”黄金期间周围赏桂品秋绕传统民俗、农耕生活、手工作坊、乡村饮食、知青文化等乡村旅游文化推出大量旅游项目吸引市民。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已成为重庆市民的重要旅游方式[8]。3.2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3.2.1旅游产品品位低,形式单一重庆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比较丰富,但是以此为主题的有名的旅游产品寥寥无几。游客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度和优美度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则要求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浓。同时放松精神、休闲度假,将逐步成为乡村游的主要目的。总体看来,当前乡村旅游的需求呈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9]。而目前重庆的多数乡村旅游产品往往只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不论是永川黄瓜山百里果香还是北碚金果园生态旅游区,其推出的乡村旅游服务项目,也往往只停留“农家乐”的基础上,以提供食宿和餐饮的低层次服务为主,而对于那些有很强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的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挖掘还显得不够,致使乡村旅游的游览方式始终停留在观光旅游的层次,缺乏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旅游产品。对游客缺乏吸引力、新鲜感,产品的竞争力自然得不到提高。3.2.2旅游产品开发度低、市场竞争力弱重庆的乡村旅游景点(区)规模较小,旅游环境容量小,与近邻城市成都相比,重庆作为西部内陆地区,农业旅游开发时间短,乡村旅游产品还不成熟、配套设施有待健全,促销力度也不大,因此造成重庆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弱,在市民心中还未形成统一的旅游形象,其市场形象在全国的名气也稍显不足。此外,在乡村旅游形象宣传及资金的投入不足也间接造成了重庆乡村旅游形象不显著。3.2.3旅游管理人才缺乏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现代管理知识。旅游作为服务行业,有其特殊性,服务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重庆乡村旅游业仍然处于培育的发展阶段,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旅游专业知识欠缺,中、高级旅游专业技术人才极度缺乏,旅游组织安排与接待上存在着问题;在内部管理上,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及服务程序,旅游服务不规范,影响了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3.2.4基础设施不齐全,个别地方环境较差旅游者到乡村旅游不只是观光游览、体味田园风光,还想要全方位的体验乡村农家生活。但部分地方政府规划未能从旅游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尽管相关部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重庆许多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仍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笔者最近曾到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游览,发现该景区基础设施极度缺乏:在停车场的周围没有看到相关的游览示意图及卫生间、服务区的标志,游客对景区没有一点基本的了解;在上山进行游览的路上没有提供相应的设施以供游客休息(仅在山顶上修建一个供休息的凉亭,前提是先要爬一段较陡且滑的乡间石梯);在从停车场到山的最高点恺之峰牡丹园沿途路上没有见到垃圾桶,垃圾“散落”在路的两旁,在整个景区中没有看到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沿途的垃圾进行清扫,给游客留下了极差的印象,使旅游者找不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出门旅游、放松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3.2.5市场宣传较弱作为西部的内陆城市,重庆乡村旅游开发时间较短,乡村旅游产品还不成熟,在市场上的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不大。因此造成重庆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弱,在市民心中还未形成统一稳定的旅游形象,故在全国旅游市场的名气也比较小。3.3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ies)3.3.1广大的乡村旅游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长,市民的旅游预算将增加,在长假和双休日的推动以及积极休闲观念的形成与强化,重庆市民的休闲度假旅游需求正在积累和高涨,这将为乡村旅游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国内度假中稳定性较强的主要旅游方式之一。1998年,2/3的法国人选择了国内度假,其中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旅游,仅次于海滨度假44%的比例[10]。3.3.2旅游业宏观发展环境好重庆市主城区以及各区县都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来抓。国家大力提倡假日经济,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振兴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乡村旅游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共识和重要策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重庆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3.3.3新农村建设政策不断落实2008年重庆提出了“乡村旅游主题年”的口号积极响应了国家的号召,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安排,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使得农村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生产设备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新农村的快速发展。所以,发展乡村旅游也是政府大力倡导的,乡村旅游市场可以借“东风”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3.3.4观念转变带动乡村旅游市场发展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紧张的城市生活节奏,使城市居民承受着来自自然环境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回归大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加上收入的增加和假期的增长使人们的旅游观念正悄然改变,奔波于各著名景点“走马观花式”的大众化“假日赶集”正逐渐降温,逸情山水与运动健身相结合的个性化“亲近自然”成为时尚。在相对轻松又可以亲近自然综合考虑下,乡村旅游就成为平时忙碌在都市生活中人们的一个最佳选择,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3.3.5交通条件的巨大改善大重庆区域内各地区的交通伴随着4小时重庆工程和“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的实施,渝怀铁路、渝利铁路、南涪铁路的修建,以及成渝、渝鄂、渝湘等高速公路在内的十条射线将打通重庆与四川、西安、贵阳、长沙、武汉等城市的出口通道,再加上2000公里的高速路和万州、黔江两个机场的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区域内的交通的通达性,为人们外出旅游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11]。3.3.6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重庆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地做出新的调整,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不断走强。重庆近郊区经济的发展中,旅游产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乡村地区在招商引资、人才流动等方面将得到更好的条件,成为真正推动农村地区走出闭塞、走向富裕的王牌,也逐步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和居民的注意。3.4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威胁(Threats)3.4.1乡村文化的城市化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是乡村旅游最大的威胁。旅游目的地文化向外来文化趋同是乡村旅游中尤为突出的问题,也影响着乡村旅游是否能够长时间、可持续的发展下去。由于参加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一般都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来到乡村追求生活和精神上的放松,发达地区的游客到乡村来随之也带来了城市里的一些“现代文化”,这些“现代文化”对经济欠发达的乡村旅游区的弱势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城市游客的大量涌入使得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这就使得乡村旅游赖以依托的文化资源处于消失的边缘。3.4.2与周边旅游产品的同质性强重庆邻近的周边省份,存在着大量的同类型的旅游活动项目、景区和景点,而重庆自身有知名度的乡村旅游项目较少。旅游业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些旅游景点都有着其自身的优势:或是级别较高,或是乡村旅游业较为成熟,或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拥有良好的基础,在重庆周围形成了“屏蔽”效应,在相当程度上会对游客流进行截流和分流,威胁着重庆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3.4.3周边省份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周边省份旅游业迅速发展,对重庆乡村旅游区的旅游业发展既产生了互补、互动的效应,同时更多会产生客源市场的争夺竞争,特别是发展得好、势头强的成都乡村旅游业、贵州的黔南、安顺和黔西南,湖南的湘西,凤凰,张家界等地,他们的乡村旅游都有较为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在其中,对重庆的乡村旅游市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3.4.4自身协作能力有限重庆的乡村旅游企业喜欢单干,资金分散,协同性低,于是要大规模地进行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有相当大的难度,这对重庆乡村旅游市场的威胁是致命的。当今社会不顾大环境的发展,“各屋自扫门前雪”的模式吸引不了游客,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把乡村旅游当作自己的家来“建造”、“维护”,把乡村旅游自身的内部威胁彻底解决,乡村旅游才能收到较好的发展。大重庆内的区域合作是重庆乡村旅游区融人大区域经济甚至世界经济、分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旅游业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区域合作是减少旅游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4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乡村旅游面向的客源市场大多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居民,这些居民们终日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身心感到疲惫不堪。再加上现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环境越来越差,居民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人们参加乡村旅游大多是被乡间优美的田园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以及原汁原味的乡间生活所吸引,他们希望能够摆脱繁忙的工作和恶劣的生活环境,让自己的身心在乡间得到完全的放松,享受生活的乐趣。为更好的了解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需求,笔者先后在永川黄瓜山百里果乡、巴南区云篆山、垫江牡丹生态园、酉阳桃花源、北碚“乡村嘉年华”就乡村旅游九大要素对前来游玩的旅游者进行了一个随机的调查,在和旅游者们的交流中发现:旅游者们期待的乡村旅游能够多融入一些当地的地方特色,像乡村制作、文化民俗、乡村土特产这些都是旅游者最为感兴趣的。到垫江赏牡丹的游客知道垫江是丹皮之乡后,十分想了解丹皮的药用价值及其制作的工艺流程;到巴南区云篆山的游客对那里的知青文化很感兴趣,看着演员们的知青表演唤起了游客们对难忘岁月的记忆;在永川黄瓜山百里果乡的游客在希望融入当地人的农家生活,自己到果园里去劳动,亲手摘果子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到酉阳桃花源游客们最兴奋的就是和当地人唱唱山歌或是围成一圈跳摆手舞;到北碚“乡村嘉年华”的游客可以参与原汁原味的生产作坊,亲身体验米酒、豆花、面食、酱菜的生产过程,全方位的体验了巴渝五千年农耕文化之精髓。旅游者们希望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知识和基本农事的了解和学习,以玩的形式参与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事中去,这样不仅为体验生活乐趣创造了客观条件,同时还具有教育的意义。旅游者们通过参加农耕、采摘、体验乡风民俗等活动,既丰富了自己的旅游阅历又增长了见识。从目前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看来,“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发展“潮流”。5重庆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尽管重庆乡村旅游市场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但冷静观察目前的发展还尚处于从自发式向自主式发展转换时期,相对于目前旅游市场“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平分天下”的局面,重庆乡村旅游尚需大力推进发展进程和扩大规模。5.1因地制宜发挥自身区域优势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引导乡村旅游向优势地区集中,在乡村旅游中融入自身的“乡村特色”。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特色文化,用自身“特色”这块招牌树立乡村旅游地形象。城乡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针对重庆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情况,笔者认为可以按一下三种格局发展重庆乡村旅游:5.1.1城市周边发展的乡村旅游城市周边地区主要是针对重庆市各区县居民在周末的闲暇时间的度假和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追求像陶渊明笔下所写的“复得返自然”那样的感觉,但是他们是希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一般应在一小时内,最长不超过二小时左右)到达目的地为基本的前提。旅游者利用闲暇时间让自己能够得到足够的放松,而长时间的坐车又让旅游者感到很劳累,笔者从重庆去黔江旅游坐车就花了3.5个小时,景点和景点之间又间隔一小时左右的车程,旅游者们都普遍感到劳累,游玩的质量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目前重庆市正在朝着这方面努力。重庆市建设旅游网络通道,坚持通道连接旅游资源最丰富、游客旅行费用最低、旅游流最大的原则。并且利用由“二环八射”的高速公路网,长江、乌江和嘉陵江“一干两支”高等级航道,“一枢纽、十干线、一专线、七支线”的铁路构架和联结东西、沟通南北的铁路网络和江北国际机场、万州五桥机场和正在建设黔江舟白机机场为接点的航空线路形成的航空、铁路、水运、公路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为旅游通道线性要素,以主城九区构成的市域中心城市、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25个次区域中心城市、95个中心镇为不同等级的旅游中心或旅游点,保障城乡旅游资源互补、旅游客源和目的地的互动。5.1.2旅游景区内配套的乡村旅游依托重庆市已经展开和正在开发建设的各类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在开发建设中有意识地融入乡村旅游的内容,以低价而富有特色的旅游活动内容和一些简单的工具、基础接待设施满足游客的需求,并且在开发中与旅游景区的旅游活动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并且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乡村旅游活动中增强体验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的参与性,加强旅游项目的设计。笔者在2009年夏季经常带团去黑山谷游玩,游客在黑山谷游览后到达住宿的地方,并不急于休息,而是到户外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帮他们地里除草,或是收获玉米……游客觉得如此亲近的体验大自然让自己的身心十分的放松,也是他们向往已久的乡村旅游。可是这仅限于是游客自行的发现、自娱自乐,然而“乡村生活”并没有融入黑山谷景区中的一部分。5.1.3农业综合开发衍生的乡村旅游在农业综合开发中涉及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多进行商品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12]。在农业元素中融入乡村旅游元素,在传统农业中融入了现在观念,也促成了乡村旅游。南岸区迎龙镇的吴小平葡萄发展得比较好,每到葡萄成熟的季节,在闹市区一般都可以看到“吴小平的葡萄熟了”这样的广告吸引着游客前往,亲自到葡萄园去采摘葡萄。同时,吴小平葡萄园也带动了附近农家乐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5.2开发中保持原汁原味维护乡村景观的原真性,确保重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在参与乡村旅游活动时主要是想体验乡村特有的文化。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应确定某一具体地域的旅游特色。“乡村性”的塑造主要通过三方面来实现:5.2.1突出主题发展乡村旅游首先应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主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差异和特色方面入手确立乡村旅游的主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最好可以设计出一个本地乡村旅游的LOGO,更好的贴近旅游者,同时也让乡村旅游主题深刻融入到游客的心里。5.2.2保持地域特色在目的地发展乡村旅游应结合当地的地方特色,尽量保持原貌,体现出地方的风俗民情以及建筑风格,以最真实、最自然的“原貌”呈现在游客面前。同时景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应当更好地融入当地乡村旅游的大环境,配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同时也能够解决游客的一些客观需要。5.2.3塑造旅游氛围乡村旅游仅有良好的外部条件是不够的,需要当地的内部元素与外部元素和谐才能共同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乡村旅游的目的地倡导地方居民友好、热情、淳朴与真实的态度。乡村旅游只有拥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只有拥有文化内涵才有持久的市场魅力。5.3政府高度重视5.3.1政府统一规划重庆市政府已经将乡村旅游纳入全市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和农业发展的相关安排中,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把乡村旅游作为重庆旅游产品的一个重要类型加以发展,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知道、宣传、促销;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把乡村旅游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来培育和发展。5.3.2出台相关政策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的,但是也需要一定的政策加以扶持,因此适宜在政策措施上加以配套和促进。(1)直接涉及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直接出台的政策应包括土地使用政策、投资政策、税费政策以及乡村旅游人才、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2)重庆旅游发展的政策首先是在重庆旅游发展规划和计划中单列乡村旅游,在旅游产品中设计开发中融入进乡村旅游元素。其次是重庆旅游发展大政策要惠及乡村旅游。(3)重庆农业发展政策重庆农业农村必须也必然要有相关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应该让乡村旅游尽可能享受到[13]。5.4规范接待水平首先要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就必须进行教育培训和强化培训,这是增强我市乡村旅游业整体素质的重要一环。因为一切旅游活动都是围绕着游客进行的,围绕着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来进行安排的。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因此必须进行素质培训并通过定期举办旅游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乡村旅游整体的接待服务水平,在掌握服务技能中强化服务意识。在对素质培训的同时,加强对旅游业务知识的培训。从业人员对旅游业务知识的缺乏和不足.势必影响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整体感受。因此,增强旅游业务知识的培训.也有利于民俗旅游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从而谋求郊区乡村旅游新突破.使我市的乡村旅游健康发展[14]。5.5加强市场营销当前重庆的乡村旅游仍处于初级阶段,管理秩序有待健全,除应该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之外还应该在市场营销的每一个步骤上不断的加以完善,使得乡村旅游市场日趋成熟,吸引更多的乡村旅游者。5.5.1以市场为导向联合促销首先,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受益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合作营销为突破口,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旅游氛围、树立乡村旅游整体形象[15]。其次加强网络营销。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在网上展开促销,以增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旅游网站之间的合作,建立专门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信息网页,全面介绍该乡村旅游项目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的信息,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及时更新和发布信息。同时可以建立网上预订系统,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最后,应该加强与旅行社之间的合作。就现阶段旅游市场的发展情况看来,旅行社依然是连接游客与目的地之间强有力的纽带。游客想到目的地去游览,但又不想为“吃、住、行”担心,此时旅行社又成为了一个必要的载体。乡村旅游目的地加强与旅行社之间的合作,能够更好地让该旅游产品面向市场,得到更多旅游者的认同。5.5.2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对乡村旅游来说,一个较为关键的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