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第2课时【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湖心亭看雪》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第2课时【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湖心亭看雪》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第2课时【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湖心亭看雪》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第2课时【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湖心亭看雪》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第2课时【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2.细读文本,感悟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3.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体会其家国之思。【教学重点】1.细读文本,感悟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2.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体会其家国之思。【教学难点】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体会其家国之思。【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上节课,张岱用寥寥数语刻画了西湖雪景,但言简意丰,我们字斟句酌,品读了一番美景,你还记得这一抹景色吗?预设: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张岱的步伐,一起去领略这绝美风光吧!设计意图:回顾旧知,连接新知。二、夯实基础1.知识回顾根据上节课所学完成以下人物卡片。人物简介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人物身份明末清初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品《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2.朗读检测(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断句和读音。(2)请同学接力朗读,其他同学从字音、断句等方面进行评价。崇祯(zhēn)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gèng)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文白对译出示重点句子,指名通译,注意对重点字词的解释,确保句意通顺。(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译: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译:(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译: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尽力)(译: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设计意图:唤醒旧知,检测学习成果,培养文言语感,扫清学习障碍。三、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问题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张岱用寥寥数语就为我们创造出了一幅淡墨山水画,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据老师所知,张岱不是一个专门写景、写山水的诗人,而是个写都市生活的诗人,记忆中的那晚,张岱遇上了谁呢?彼此的心情又是如何呢?2.探究过程(1)自由朗读全文,关注第二段的人物言行。(2)分析这些言行中体现了张岱和金陵人怎样的心情。3.成果展示预设:张岱遇到了金陵人。张岱是高兴的。“强”是“尽力”的意思。“强饮”是不能喝却尽力喝,而且还喝了三大杯,可谓酒逢知己。作者用了近乎小说的笔法,从对方的视角看“自己”;其实,写对方的惊讶,也就是写自己的惊讶,写对方的“大喜”,也就是写自己的大喜。金陵人很高兴。从“大喜”的神态和“拉”这一动作以及“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金陵人很是惊喜,也不乏自得之意。设计意图: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融入情感进行阅读,并深入文本,体会情感,感知一份“痴”情。(二)合作探究一1.探究任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呼足以可见金陵人的大喜,这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2.探究方法(1)通读全文,选择你认为相互映衬的句子。(2)分析其句子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3)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4)各小组完善答案,选择代表作答。3.成果展示学生展示探究成果,教师展示参考成果:预设:“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后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映衬。教师点拨:前句借客之惊喜,赞作者之痴,同时,作者也与金陵客有同感——以为自己是“独往”,却原来“更有此人”。后句借舟子之口,说客人之痴,作者超凡脱俗的雅趣和孤芳自赏的情怀,此时找到了共鸣,也让本无雅趣的舟子受到了感染,而有此感叹。这种错落互见式的表现手法,以此含彼,以单方代双方,既简洁明快,又含蓄深婉。(三)合作探究二1.探究任务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言“金陵人,客此”。问其姓氏,不答姓名答籍贯。张岱写错了吗?还是另有深意?请结合材料讨论。材料一:“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顺治帝登基,清朝建立;顺治元年(1644)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书;1647年左右,张岱写《湖心亭看雪》。材料二:“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2.探究过程(1)自由朗读课文及材料。(2)联系作者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进一步在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故国的情思。(3)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4)各小组完善答案,选择代表作答。3.成果展示明确:“金陵”终究还是和明朝有些关联的。亭中人含蓄地用了“金陵”这个古称,可见对南京这个地方是有深意的。在改朝换代的当口,这个深意正好戳中了张岱的痛处,所以张岱牢牢记了这么多年。活在清朝的张岱透过明亡去看当年的旧事,半百的张岱写下“金陵人,客此”,内心应该也是有隐痛的。从开篇的“崇祯”二字就可看出。既然已经改换朝代,对于前朝显贵旧人是很敏感的。而张岱依然特地写下“崇祯”字样,可见内心怀有对于亡国的沉痛、怀念等复杂的感情。4.活动小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字里行间我们总能读到这种追念故国的情思。就是这样一个张岱,在改朝换代、天崩地裂之际,隐姓埋名,循迹山林,潜心论著,在贫困衰败中固守一份对故国的“痴心”。这是一种执着、一种坚守、一种痴迷。设计意图:通过链接材料,真正知人论世,进一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读懂一份“痴”心。(四)合作探究三1.探究任务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粒”,文章末尾还写到了舟子,这是否矛盾?为什么?2.探究方法(1)深入研读文章内容,明确观点。(2)针对该观点,小组讨论,说明其理由。(3)指定一位同学记录整理小组同学发言,形成小组结论。(4)指定一位同学做分享。3.成果展示预设:不矛盾。这是作者有意为之。只有作者这样的雅士,才会夜赏西湖雪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反映出作者文人雅士式的孤傲情怀,清高自守。明确: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张岱是孤独的,他的“痴”是不被人理解的。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痴迷于高雅脱俗的情致,痴迷于感伤怀念故国。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综合能力,感受文中语言的特点,把文章一边解构、一边建构,最终形成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张岱对西湖雪景情有独钟,对已亡故国念念不忘,多少年后那旧游如梦的感伤仍挥之不去。我们找“痴行”、品“痴景”、议“痴心”,全面体会到了张岱的“痴”,感受到了张岱高雅脱俗的赏雪情趣、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伤感怀念的故国之思。好个孤独的张岱、好个清高的张岱、好个超凡脱俗的张岱!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和巩固本课学习内容。拓展延伸对比阅读这篇文章让我们很容易想到柳宗元的《江雪》,一诗一文在总体境界上不谋而合,都是写雪天景色,两者在写景角度上有何不同呢?从“独”字感受到了两位诗人怎样的精神世界呢?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赏析:柳诗运用烘托手法从视觉角度和对比衬托表现“独钓寒江雪”;“独”钓寒江雪,体现的是凛然不惧,洁身自好的精神气度,表达的是“独善其身”。)湖心亭看雪(节选)张岱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赏析:张文运用白描写意从听觉角度和心理感受突出“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体现的是不随俗流,孤芳自赏的生活态度,表达的是“遗世独立”。)设计意图:通过相似主题的课内外对比阅读,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加阅读量,同时在对比中进一步感悟文章的主旨。六、布置作业1.当堂练习你能试着根据原文记忆重点字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