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要言之有据》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议论要言之有据》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议论要言之有据》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议论要言之有据》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议论要言之有据》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议论文的热情,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和使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2.引导学生学会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与之相对应的材料。3.引导学生注意材料使用的丰富性,学会运用丰富的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会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与之相对应的材料。2.引导学生注意材料使用的丰富性,学会运用丰富的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注意材料使用的丰富性,学会运用丰富的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清代学者纪昀在其《阅微草堂笔记》里有言:“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他所谓的“言之凿凿”指的就是议论要言之有据。在第二单元我们接触了议论文写作,学会了写议论文首先要做到观点明确。除此之外还要有证明观点的材料,要言之有据,才有说服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议论文,学习如何言之有据。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技法指导(一)技法指导1.提出问题议论要言之有据,就是我们在写议论文时要用充足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那论据有哪些类型呢?2.技法小结老师总结:通过同学们分享,我们明白了,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观点的根据,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事实论据(包含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另一类是道理论据(包括名人名言、公认事理、格言俗语、定律公式、自然科学原理等)。议论文中事实论据必须是最能反映客观现实的典型事例;道理论据应该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本质。(二)技法回顾过渡:在议论文写作中,要想充分、严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要有理有据,使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论据以及深刻、准确的道理论据。1.提出问题回顾上单元所学的《敬业与乐业》《论教养》,试着分别摘出一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填入下表中,尝试说一说大师们如何言之有据的?2.技法小结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顾分享,教师展示参考答案:【1】唐朝的百丈禅师每天都必须做事,否则他那一天就不肯吃饭。【2】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3】当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同是神圣的职业。【4】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5】孔子:“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6】曾文正:“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7】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8】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9】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10】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11】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12】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敬业与乐业》1、2、34、5、6、7《论教养》8、910、11、12(1)选取材料,真实可靠。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列举事例或引用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如《敬业与乐业》一文中,引用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及孔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的道理来论证应该如何敬业,引述准确。我们在写作时,也应该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2)注重选择,点石成金。使用材料应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比如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有的同学拿来证明“求贤若渴的精神很重要”就很有说服力,而有的同学拿来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显得有点牵强了。平时积累的丰富素材有些并不能与自己表达的观点相对应,如果选取的材料不能支撑观点,无论自己多么喜爱,都要忍痛割爱。在使用事实论据时,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有重点、有意识地突出所述事实论据和观点一致的地方,保证所述事实与观点相对应。也可以使用对比鲜明的材料,从正反两方面来进行阐述,注重文章内在的逻辑性。如《论教养》中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而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在两者对比中论述了本文的观点。(3)旁征博引,论证有力。要使文章言之有据,论证严密,还要注意所用材料数量、种类的丰富性。可以用历史故事、统计数据、生活事例作为事实论据,也可以用名人名言、俗语谚语、理论观点来作为道理论据,或者可以两者兼用。如《敬业与乐业》中,既有百丈禅师不废劳作、总统与黄包车夫各司其职的事例,又引用孔子、庄子等的言论作为道理论据,充分使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会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三)技法迁移如何才能做到言之有据呢?我们借用上述的方法,一起来试一试吧!设计意图:借助本单元学习内容,巩固已学习技法知识,并引导学生完成从阅读到写作的知识迁移。三、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小组合作,选择下列两组任务中的一个,完成探究。(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此你怎么看?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提示:①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②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最好既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③根据你的观点和材料列一个提纲,与同学交流,互相补充论据,在此基础上完成作文。(2)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提示:①关于“诚信”,可说的角度很多,要深入思考,多方开掘,选定一个角度,形成一个明确的观点。②关于“诚信”的材料很多,注意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恰当的材料。2.探究过程单数小组完成1,双数小组完成2:(1)各小组成员明确任务要求,根据刚才总结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2)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的素材,并注意核实素材的准确性,并按照以下表格进行分类;内容归属典型事例事实论据统计数据事实论据名言警句道理论据精辟见解道理论据(3)认真聆听小组成员分享,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作品进行分享,并给出推荐理由(可从所选择的论据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围绕着观点选取相对应的材料,是否有丰富全面的论据等方面进行推荐)。论据真实可靠论据与观点一致论据丰富,论证有力总评评价表(满分10分,6分为合格,8分为优秀)(4)请每组佳作作者进行分享,再选出一位同学进行推荐理由分享。3.成果展示教师可先展示参考佳作及设计理由,也可直接让学生进行分享。参考佳作及设计理由:(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它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应该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在古代,忧国忧民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像屈原、岳飞、文天祥等,他们不惜慷慨捐躯。他们的事迹将流芳百代,为人们所称颂。在革命年代里,为了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英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李大钊同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革命英勇献身。鲁迅先生一生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革命的征途中,正因为有千千万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英雄人物,革命事业才蓬勃发展。我们青年人应该拥有宽广的胸怀,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为国分忧,为民尽力,用青春的光和热换来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应当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应当时时刻刻想到国家、想到人民,并为之奋斗终生。本文引用范仲淹的名句引出自己的见解。在论证过程中引用古代、现代英雄人物做事实论据,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2)寻回诚信的芬芳诚信如同鲜花盛开一般沁人心脾,诚信美德不能丢弃。中华民族历来把诚信作为优良的传统美德。曾记否,曾子杀猪,商鞅变法?杀猪事小,可若没有小事也应讲诚信的品质,曾子,还会是那个后世景仰的曾子吗?若没有商鞅“移木者赏百金”的诚信许诺,如何确立“法”的信度?诚信就是百花园中最美丽的那朵鲜花,是群星阵中最闪亮的那颗明星,是森林中最挺拔的那棵参天大树。诚信的品格,散发着玫瑰一般沁人心脾的芬芳。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诚信者比比皆是。陶朱公退隐后富甲一方,秘诀便是诚信经商;后世徽商、晋商皆遵循了这一原则,才有了商行的繁荣昌盛。刘邦入关中,深得民心,在于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取信于民。坚守诚信,千古流芳。可如今,诚信却被人们遗忘,丢弃。不守诚信之风逐渐蔓延:2020年辛巴团队的主播“时大漂亮”在直播时向粉丝推荐了一款燕窝产品,被质疑卖的即食燕窝“是糖水而非燕窝”。后根据检测报告,明确了辛巴所售的即食燕窝产品“就是糖水”,且“该糖水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检测结果唾液酸含量高达万分之一点四”,而市场上每100g含量的唾液酸售价是500元,0.014g价值也只有7分钱左右,加上包材、内容物、加工费、工业成本不超过1块钱。只为谋财,不讲诚信!他们的道义去哪儿了?他们的诚信去哪儿了?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有时诚信似乎很傻,很没有意义,因为诚信往往会伴随自身利益的失去。可是,让我们想想,也许下一个因丧失诚信而受害的人,就会是你和你身边的人。或许违约失信可以获得一些蝇头小利,可是当花失去香味时,再美丽的花朵也难逃凋亡的命运。让我们回望我们的祖先吧,看他们是如何做到言而有信、一诺千金的!让我们寻回诚信的芬芳吧,愿诚信之花永世开放。点评:为了论证中心论点“诚信美德不能丢弃”,小作者以开阔的视野,从历史和现实中撷取事实论据,以“曾子杀猪”“商鞅移木赏金”的史实证明“中华民族历来把诚信作为优良的传统美德”,以范蠡诚信经商、徽商、晋商的史实证明“诚信者比比皆是”。之后,作者笔锋一转,以辛巴直播卖假燕窝事件痛陈“如今,诚信却被人们遗忘,丢弃”的现实,最后,通过分析丧失诚信的危害,呼唤“让我们寻回诚信的芬芳吧,愿诚信之花永世开放”,呼应开头,收束全文。本文论据真实而丰富,对整个论证过程形成有力支撑。4.活动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发现,议论文的写作,不仅材料要经得起推敲,去伪存真,我们还要练就一双慧眼,找到最适合的材料,这样才能紧扣论点,珠联璧合。四、课堂小结(展示思维导图)这节课,我们通过单元内容的回顾,我们总结出议论要言之有据的方法:选择论据时要做到真实准确典型性,围绕论点一致性,旁征博引丰富性,使用论据时做到:合理剪裁有概括性,分析说理有联系性。除了做到这些,老师最后给大家一条建议:广泛阅读多积累。大家可以在摘抄本中开辟一个“素材库”专栏,将书中或生活中发现的素材及时摘录下来,并按内容分类,这样我们在写作时才会得心应手,才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五、布置作业议论类文章中的论据,需要平时多积累。平时要关注生活,关心时事,多读书看报,勤动笔,多积累。比如,在自己的练笔本中开辟一个“素材库”专栏,把平时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