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下 溶解现象_第1页
化学教案下 溶解现象_第2页
化学教案下 溶解现象_第3页
化学教案下 溶解现象_第4页
化学教案下 溶解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溶解现象】第六章溶解现象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见的溶剂。2.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5.了解结晶现象。6.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7.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1.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2.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3.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4.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7.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8.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9.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第八章食品中的化学1.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2.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3.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4.认识“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出来的一般原则。5.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6.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具体分析:〖第一节物质的溶解〗110.认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常见悬浊液、乳浊液。111.了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知道溶液在生产生活、科研实验中的重要作用。112.知道:常见乳化现象。113.了解:溶解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熟悉硝酸铵吸热、氢氧化钠放热现象,并了解其在实验室中的用途。114.了解:了解常见物质溶于水后溶液凝固点、沸点、导电性的变化,并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溶液导电的原因(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115.学会:分辨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116.理解: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理解溶液、溶剂、溶质的质量关系。117.学会:学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及相关计算(溶质只限于一种),熟知实验步骤、仪器、注意点、质量体积的换算,以及严格的书写格式。能读懂试剂瓶标签的文字含义。区别溶质为液态、固态时的不同配制方法。〖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118.知道:医用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119.知道: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是常用的有机溶剂。120.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熟悉常见溶质的饱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12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学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122.了解: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不要求掌握气体溶解度概念)。123.了解:结晶的概念。124.学会:使溶质结晶的常用方法(蒸发、降温等)。并会在解决分离、提纯等时加以灵活运用。【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125.知道:什么是酸性溶液、什么是碱性溶液;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纯碱、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食醋、胃液等);会用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126.了解: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学会pH试纸的正确使用。知道测定酸碱度的常用材料或仪器(pH试纸、精密pH试纸、pH计)。127.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知道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中性土壤里生长、雨水略显酸性、酸性过强则为酸雨、酸雨对环境危害很大。(不要求记忆具体数据)。〖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128.了解:“酸性”和“酸”的联系和区别,“碱性”和“碱”的联系和区别。129.学会:嗅闻化学试剂气味的方法。130.理解:常见酸化学性质: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产生盐和水;与碳酸盐反应产生盐和水和二氧化碳。并能触类旁通,理解它们所能发生的其它类似反应。131.知道:酸性溶液中含有的H+使它们具有了上述通性。132.记住:氢氧化钙的两个俗名、颜色、状态、溶解性;氨水(氨气的水溶液)的气味;氨水的类别(也属于碱的溶液);氢氧化钠的三个俗名、颜色、状态、吸水性(易潮解)、溶解放热、溶解性。133.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水溶液及氨水的以下性质: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与CO2反应;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碱和盐。并能触类旁通,理解它们所能发生的其它类似反应,并能进行简单的迁移。134.知道:碱性溶液中含有的OH—使它们具有了上述通性。135.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会分辨常见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并知道复分解反应前后各种元素化合价不变的规律。〖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136.理解:中和反应的定义。137.了解: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酸碱性的变化情况及酸碱指示剂在实验中的作用。能用酸碱中和的原理解释某些生产生活中的现象。138.了解:判别常见的盐。知道食盐与盐的联系与区别。熟悉食盐、大理石、明矾、小苏打(碳酸氢钠)、大多数化肥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盐类物质。了解钠盐、盐酸盐等分类名词的含义。139.记住: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皆可溶;碳酸盐、磷酸盐大多数不溶;碳酸钙、碳酸钡(白色)、硫酸钡(白色)、氯化银(白色)、氢氧化铜(蓝色)不溶;氢氧化钙、硫酸钙微溶;铜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溶液的颜色分别为蓝色、黄色、浅绿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140.理解:酸碱盐之间只涉及教材正文中出现过的反应。不考查复杂的反应规律方面的推断与实验题,重在考查生产生活、科研实验方面的应用能力。当将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条件作为信息提供时,能应用此规律进行简单的酸碱盐相互反应的判别与推理、解决未知物的鉴别与混合物的分离等问题。141.理解:常见金属单质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以此为依据判断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判断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了解反应速度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并能分析此类问题中的质量变化关系、读懂相关问题的函数图象。(钾、钙、钠三种强金属单质与水的反应、硝酸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等不在考查范围)142.学会:设计简单的小实验判别3种以内金属单质的活动性顺序。〖第四节酸、碱、盐的应用〗143.知道:工业上的“三酸两碱”是指硫酸、盐酸、硝酸和烧碱、纯碱。知道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144.了解:常见酸碱盐的主要、典型用途:(见教材表7-6)145.知道:海水中含丰富食盐,可用于生产食盐。146.了解:常见化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能分别举例,能根据化学式判断类别。147.了解:豆科植物利用根瘤菌固氮。农家肥与化肥的各自主要优缺点。148.学会:氨气的检验方法,并掌握用此方法检验铵态氮肥。149.学会:浓硫酸稀释的方法,知道浓硫酸的溶解放热、密度大于水、强腐蚀性等特性,知道违规操作的后果。150.了解:有咸味的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许多重金属盐(铅、铜、汞盐)有毒。151.学会: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酸碱盐进行一般的鉴别、分离、定性测定(SO42--、Cl—的检验不作为学生必备知识),以及简单的定量测定等实验处理。能学以致用,解决简单的生产生活问题。【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152.理解: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定义,熟知几种定义中例外的物质。153.知道:有机物的多样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能说出常见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物质:大米、面粉——淀粉;青菜、水果——维生素;青菜——纤维素;食用油——油脂;鱼、肉、牛奶——蛋白质。知道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前四种均为有机物,且均含碳、氢、氧三种元素(蛋白质还含有氮等元素)。〖第二节淀粉和油脂〗154.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自然界物质、能量循环中的意义。155.知道: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淀粉、蔗糖、葡萄糖等属于糖类。156.知道:葡糖糖是人体中直接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质。157.学会:淀粉、葡萄糖的检验方法。158.知道:食品中的许多油类均属于油脂类食物,知道“油”和“脂”的区别。知道脂肪在人体中能量贮存中的重要作用。〖第三节蛋白质和维生素〗159.知道:蛋白质在人体物质建构、新陈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160.了解:蛋白质在水中可溶,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难溶;在加热、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中会发生变性,失去生理功能。知道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161.了解:维生素在人体中含量虽少,但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且许多种类的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具体各种维生素的生理作用及存在不纳入考试范围。【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化学与能源〗162.认识:中国节能标志。应对能源危机我们应采取开发新能源、降低能耗的措施。164.知道:常见电池大多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会做锌铜原电池的小实验(不要求作出解释)。知道随意丢弃废弃电池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165.学会: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及验纯实验,了解实验设计中固液分离的原理。166.了解:氢能源的主要优点,以及目前面临的推广障碍。〖第二节化学与材料〗167.知道: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还有按需设计材料,不考查);又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能分别举一两个例子,或根据所提供的常见材料判定其所属类别。168.了解:材料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169.常识性了解:金属材料的发展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玻璃的生产原料是砂子、石灰石、纯碱;陶瓷的发展等。170.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分为: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纤维分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常识性了解合成纤维的优缺点;知道动物毛发、植物纤维、化纤布料的简易鉴别方法(灼烧法、腐蚀法)。171.知道: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等都属于塑料;熟悉聚乙烯、聚氯乙烯的使用上的区别和鉴别方法。熟知“白色污染”的含义、危害及解决之道。172.常识性了解:橡胶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复合材料的概念,能举一至二例子。〖第三节化学与环境〗173.认识:中国环境标志。174.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几种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及其主要来源。常识性了解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二氧化碳、甲烷浓度增大)及危害,我国酸雨的类型(硫酸型)及其典型危害。175.了解:硫粉燃烧的实验现象:火焰(区分空气中、氧气中)、生成物状态气味、二氧化硫水溶液的酸性及对比研究的实验方法。进而了解硫酸型酸雨形成的机理。176.常识性了解: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用水、生活污水;赤潮、水华形成的主要原因。177.了解:了解污水净化的意义,知道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知道明矾、漂白粉的基本作用。178.常识性了解: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的重要意义;认识物品回收标志;知道分类回收的概念。179.了解:化学学科的重要作用(帮助人类认识物质、利用资源、发展科技等)。180.学会:针对环保、能源、资源等方面问题,能简单地举例,并能就应对措施进行简单的论述。第一节物质的溶解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基础上着重理解溶液②知道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以及乳化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应用③认识水溶液的某些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探究,学习对生活实际及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整理、得出结论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溶液的广泛用途与人生活息息相关。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有所了解2、教学重点::①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的概念与特征。②认识乳化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③知道物质溶解时温度会变化。④知道物质溶于水时,水的熔沸点和导电性会改变。3、教学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溶液的形成4、课型:探究、讨论5、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学过程:【引入】本节课起我们将共同学习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将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像我们将糖分散到水中形成糖水;将碘分散到酒精中形成碘酒等等。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将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交流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事例和应用。【教师引导】物质分散到水中情况是否一样?【演示实验】高锰酸钾、泥土、食用油在水中的分散【交流讨论】看情况可以提示从相同和不同之处入手分析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出悬浊液、乳浊液以及溶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溶液的概念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宏观特征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均一、稳定分散在水里的微粒固体小颗粒液体小颗粒分子或离子共同点混合物均匀——构成物质的粒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不断地运动、扩散、无规则运动到一定程度,均匀分散;稳定不易分离——只要水不蒸发还有温度不变,就不会分离成两种物质聚在一起。【总结】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练习】1、课本第159页第2题(目的:通过练习加深对溶液概念的理解)2、课本第158页第1题【联系实际问题】1、为什么在溶液里进行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例如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固体就慢,在溶液中是由于粒子分散无规则运动,碰撞几率高。2、动物摄取养料:米消化成葡萄糖溶液蛋消化成味精一类物质——氨基酸油消化成肥皂一类物质3、植物获得养料:肥料有机物腐熟过程成为可溶物质。【活动与探究1】通过洗洁精洗去油污的探究活动认识乳化现象【阅读】课本155页拓展视野:乳化作用【引导】我们刚才探究的是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那么物质溶于水中溶液的温度是否会发生改变?【活动与探究2】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溶解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小结】物质溶解时可发生温度变化:溶解硝酸铵时温度会降低、溶解氢氧化钠时温度会升高(补充说明溶解浓硫酸时温度也是升高)【活动与探究3】加速溶解的方法先假设课后回家验证【作业】课本159页第5题【板书】第一节物质的溶解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宏观特征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均一、稳定分散在水里的微粒固体小颗粒液体小颗粒分子或离子共同点混合物【教后小结】第二课时水溶液的某些性质【交流讨论】课后159页家庭实验的完成【结论】1、溶解时不断搅拌2、加热3、研碎【教师讲述】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达到加快溶解的目的,形成溶液。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具有与纯水不同的性质。【联想与启示】1、 在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2、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3、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归纳】1、凝固点降低2、沸点升高3、导电性增大【探究】是否溶液的导电性都增大?【演示实验】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水、食盐水溶液、蔗糖水溶液、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结论】能导电的是食盐水溶液、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导电的是水、蔗糖水溶液【分析】食盐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Na+、Cl-、稀硫酸中有自由移动的H+、SO42-所以能够导电;蔗糖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分子,不能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交流与讨论】1、你能对氢氧化钠溶液导电性实验的现象做出解释吗?(氢氧化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Na+、OH-所以能够导电)2、许多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水低,沸点比纯水高,一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这些现象在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中有什么应用?(冬天在汽车的散热器的冷却水常加入少量的乙二醇或甘油既可防止冬天水结冰,又可防止夏天水沸腾。)【练习】课本159页4、7【板书】水溶液的某些性质1、凝固点降低2、沸点升高3、导电性增大【教后小结】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从日常生活经验和图例了解溶液的组成,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并交流与讨论常见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溶液的质量关系,学习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③通过例题学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④与同学协作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探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溶液在使用过程中要了解溶液的组成才能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有所了解2、教学重点:①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关系。②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③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④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3、教学难点:①溶质与溶剂的辨证关系。②涉及体积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③与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相结合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4、课型:探究、讨论、练习5、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溶液的组成、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引入】高锰酸钾水溶液是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蔗糖水溶液是蔗糖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所以的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像高锰酸钾、蔗糖这样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像水这样溶解溶质的物质叫做溶剂。【交流讨论】常见溶液的组成【说明】1、水是常用的溶剂,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里。2、溶质可以是气体:O2、H2、CO、CH4、HCl溶质也可以是液体,则产生问题:哪种物质是溶剂?判断标准是两个“通常”、一个“习惯”:通常把量多的是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剂是水;习惯上不论水有多少,水是溶剂。如溶质和溶剂两名称都写,则前面是溶质。例如:水的酒精溶液,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活动与探究】课本161页实验1、2【思考】猜一猜,哪个更甜一些?为什么?【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100%【阅读】课本162页例题【板书】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一、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教后小结】第二课时【交流讨论】将高锰酸钾溶液分为二份,讨论后并填表⑴每一份溶液的组成是否改变?⑵向一分溶液中加入水,其组成是否改变?⑶向一分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其组成是否改变?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每一份减少一半减少一半减少一半不变加水m不变增加m增加m减少蒸去水m不变减少m减少m增大加溶质m增加m不变增加m增大减溶质m减少m不变减少m减少【练习】将6克食盐溶解于94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⑴若将溶液均分为二等分,每一份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⑵取一份向其中加入10克水,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⑶向另一份中加入2克食盐,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解:6克/(6克+94克)×100%=6%⑴6%⑵溶质溶剂溶液6克/2=3克94克/2=47克3克+47克=50克3克/(50克+10克)×100%=5%⑶(3克+2克)/(50克+2克)×100%=9.6%答:⑴每一份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⑵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6%。【作业】1、将100g10%的KNO3溶液稀释成5%的KNO3溶液,需加水多少g2、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的目的是,硫酸本身并不被分解。现用25g8%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被电解的水的质量是多少g。第三课时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密度【练习】1、实验室配制9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60%的硫酸(密度是1.5g/cm3)多少毫升?解:90克×10%÷60%÷1.5g/cm3=10毫升答:需要60%的硫酸(密度是1.5g/cm3)10毫升。2、在实验室中要配制500mL20%(密度为1.14g/cm3)稀硫酸,需要用密度为1.98g/cm3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解:500mL×1.14g/cm3×20%÷98%÷98%=58.75mL答:需要用密度为1.98g/cm398%的浓硫酸58.75mL。3、在实验室中将200克20%的食盐水和100克10%的食盐溶液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解:200克×20%+100克×10%=50克200克+100克=300克50克/300克×100%=16.67%答: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67%。4、实验室用10%的稀硫酸溶液和40%的稀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解:(10%+40%)/2=25%答: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第四课时1、实验室用32.5克锌与24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⑴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⑵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⑶所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是X,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ZZn+H2SO4=ZnSO4+H2↑65/2=32.5g/XX=1g6598161265/98=32.5g/YY=49g32.5gYZX65/161=32.5g/ZZ=80.5g49g/240g×100%=20.4%32.5+240g-1g=271.5g80.5g/271.5g×答:⑴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g;⑵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4%;⑶所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65%。2、实验室用24.5克含有杂质的锌粒与15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6克氢气。求:⑴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⑵所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⑶锌粒的纯度为多少?解:设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锌的质量为ZZn+H2SO4=ZnSO4+H2↑65/2=Z/0.6gZ=19.5g6598161298/2=X/0.6gX=29.5gZXY0.6g161/2=Y/0.6gY=48.5g29.5g/150g×100%=19.67%19.5g+150g-0.6g=168.9g48.5g/168.9g×100%=28.7%19.5g/24.5g×100%=79.6%答:⑴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7%;⑵所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7%;⑶锌粒的纯度为79.6%。【作业】每课三练11页18题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一.溶液的组成1.溶质、溶剂的判断(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如:NaCl固体溶于水中后形成氯化钠溶液,溶质为NaCl,溶剂为H2O;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盐酸,溶质为HCl,溶剂为H2O;(2)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如:将90mL的汽油与10mL的植物油混合形成的溶液,汽油为溶剂,植物油为溶质(3)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无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把水看成溶剂,其他物质为溶质;如:将90mL的酒精与10mL的水相互混合而形成的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酒精(4)当物质溶解时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要判断准确溶质如:将CO2气体通入水中后得到的溶液,溶剂是水,溶质应该为碳酸。(5)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都是水溶液(四氯化碳、汽油、酒精等也是常见的溶剂)例1.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溶液名称盐酸稀硫酸石灰水白磷的四氯化碳溶液硝酸钾溶液医用酒精铁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碘酒溶质HClH2SO4Ca(OH)2白磷KNO3酒精FeCl2碘溶剂H2OH2OH2O四氯化碳H2OH2OH2O酒精2.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m(溶液)=m(溶质)+m(溶剂),即溶液的质量就有加和性;V(溶液)≠V(溶质)+V(溶剂),即溶液中体积不具有加和性3.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1)粗略的表达:浓溶液和稀溶液(2)较为精确的表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注意:(1)质量分数一般是呈小数,为比值,没有单位;(2)分子分母中单位应该相同;(3)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也有体积分数。二.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例1

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g溶液,蒸干后得到2.8g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ω(KCl)=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例2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kg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50kg×16%=24kg需要水的质量为:150kg-24kg=126kg答:配制150kg16%食盐溶液需食盐24kg和水126kg。3.溶液稀释和浓缩问题的计算。例3

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水多少克?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50g×98%=x×20%x=345g需要水的质量为:245g-50g=195g答:把50g质量分数为98%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水195g。例4:有Ag质量分数为15%的NaNO3溶液,若想将其质量分数变为30%,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掉溶剂的1/2B.蒸发掉(1/2)Ag溶剂C.蒸发掉溶剂的15%D.加入(3/20)AgNaNO3E.加入(3/14)AgNaNO3解析:1) 设蒸发掉的溶剂质量为χ,据定义式:[Ag×15%/(Ag-χ)]×100%=30%解得χ=(1/2)Ag选B2) 设加入溶质的质量为y,据定义式:[(Ag×15%+y)/(Ag+y)]×100%=30%解得y=(3/14)Ag选E则正确选项为B、E4.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例532.5克锌与密度为1.30g/cm3的硫酸溶液100毫升恰好完全反应,计算:(1)可制得氢气多少克?(2)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3)反应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分析:此题综合了不少知识内容,其中包含了密度、体积、质量换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包含在内。注意写出完整的方程式并将纯量代入方程式。溶液中只有参加反应的溶质才能代入方程。解答:设可得氢气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锌为z,硫酸溶质为y(2)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硫酸锌溶液质量分数为点拨:此题的关键步骤在于求反应后的溶液。求该溶液有两个作法(一),总量守恒计算法。将反应物一边的除不溶于水的杂质也不参加反应的杂质不计再内其它物质全部加起来,叫总量。例如,溶液中不参加反应的水也再内。减去生成物中沉淀后脱离反应体系的质量还要减去生成物中的气体,因气体已挥发掉。(二)溶液组成计算法。生成物溶质加上水,水一般最多时有三处,反应物中有酸和碱等溶液,除溶质外余下的水量,和酸碱反应中和后生成的水。【典型例题】例1厨房里有体积相同的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较浓的食盐水,请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分析:该题是开放性习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根据味道不同,尝味道:有咸味的是食盐水,无味的是蒸馏水;(2)根据密度不同,测密度:密度大的是食盐水,密度小的是蒸馏水。用相同体积的木块分别浸入两种液体里,浸入木块的体积小的是食盐水,浸入木块体积较大的是蒸馏水;(3)分别取少量的两种液体,放在蒸发皿中进行加热,蒸干后有白色晶体出现的是食盐水,无残留物的是蒸馏水;(4)根据导电性不同:能导电的是食盐水,不能导电的是蒸馏水;(5)根据凝固点不同:凝固点高的是蒸馏水,凝固点低的是食盐水;(6)根据沸点不同:沸点高的是食盐水,沸点低的是蒸馏水。例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溶于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B.溶液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溶液是由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D.水是常见的溶剂,溶剂不一定是水分析:植物油能溶解在汽油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而不是乳浊液。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溶液中可以同时溶解几种溶质,如NaCl和KNO3同时溶于水而形成的混合物也是溶液,溶质就有两种了。水是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如碘酒就是碘溶解在酒精中而形成的溶液,故选D。例3一装有水的烧杯中,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现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固体,则小球将()A.上浮B.下沉C.不变D.无法判断分析:向水中加入食盐,会使液体的密度增大,由浮力公式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上浮,选A例4生石灰与氢氧化钠固体投入水中,都能放出大量的热,请分析之间的不同。分析:生石灰投入水中,由于CaO与水发生反应,CaO+H2O==Ca(OH)2,是化学变化;氢氧化钠固体投入水中,是由于NaOH溶于水中时,扩散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形成水合离子是自身放出的热量,总体放出热量,属于物理变化。例5工人师傅修完自行车后,有时用柴油,有时用加了洗衣粉的水来洗去手的上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分析:柴油如同汽油一样,也可以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由于柴油挥发性不如汽油,更安全,所以工人们常用柴油清洗手上的油污,利用的是溶解性。不过,清洗衣物上的油污柴油不如汽油。用加洗涤剂的溶液清洗油污,是把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油滴,使它形成稳定的乳浊液,利用的乳化作用。再随水流走,因此两者的原理是不同的。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1)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①;②。(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① ② ③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②学生主要通过学习认识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③在学习溶解性与饱和溶液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并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并知道可以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④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结晶现象并知道结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本节的知识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重要地位和应用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溶解情况有所了解。2、教学重点:①建立溶解性、溶解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的概念。②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与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③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④学会描绘和使用溶解度曲线。3、教学难点:①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②正确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③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4、课型:探究、讨论、练习5、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引入】一杯水是否能够无限制地溶解蔗糖或氯化钠吗?【阅读】课本166页联想与启示【讲述】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探讨】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演示实验1】食盐、蔗糖、消石灰各1克分别放入有5毫升的水的试管中振荡后观察【结论】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演示实验2】两支试管各放入少量的植物油一支加入少量的水另一支加入少量的汽油振荡后观察【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演示实验3】取一支试管加入5毫升的水再加入3克的硝酸钾振荡后观察【结论】同一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交流与讨论】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同时也受温度的影响。【教师讲述】在实验3中我们看到硝酸钾没有溶解完加热后又继续溶解了,除了加热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使其继续溶解?【讨论】可以加水【验证】学生在事先做好的试管中进行实验【小结】配制硝酸钾溶液时,用水量越多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温度升高时,硝酸钾在一定的水中溶解的量也越多。【教师讲述】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溶剂中可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把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讨论】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小结】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升温、加入溶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降温、减少溶剂、加溶质【作业】课本172页1、2、3【板书】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3、同一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升温、加入溶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降温、减少溶剂、加溶质【教后小结】第二课时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设疑】如何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大小?【学生交流】条件:1、相同温度2、相同的溶剂3、达到饱和状态【教师讲述】人们常用溶解度来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学生阅读】课本168页溶解度的定义【讨论】谈谈对溶解度的认识【教师讲述】同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活动与探究】根据下表绘制溶解度曲线温度/。C0102030405060708090100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202246【讨论】溶解度曲线有何用途?【小结】溶解度曲线的用途:1.查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2.比较不同物质在某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比较;3.观察同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规律。【说明】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面的意义:1、在曲线图中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代表在对应的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2、在某物质的曲线上方的任意一点,代表是在对应温度下,其饱和溶液与固体共同存在;(注意区分溶质质量的范围)3、在某物质的曲线下方的任意一点,代表是在对应温度下,均为不饱和溶液;4、溶解度曲线的走向代表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注意】不是任何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初中只有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的走向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练习】1、在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克;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克;2、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时对应的温度为℃;3、在10℃时,比较硝酸钾、氯化钠、氯化铵三者的溶解度大小;那么在70℃时又是如何?4、在℃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在℃时,硝酸钾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在℃时,硝酸钾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作业】课本173页4、5【板书】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一、溶解度二、溶解度曲线的用途:1.查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2.比较不同物质在某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比较;3.观察同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规律。第三课时结晶【活动与探究1】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的氯化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现象】玻璃棒上有白色固体【活动与探究2】在沸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浓溶液,然后降温【现象】有固体析出【教师讲述】像上述实验中那样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的方法常见的有蒸发溶剂结晶法和冷却热饱和溶液法。蒸发溶剂结晶法:适用于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较小的晶体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先制得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后将其降温则析出晶体;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的提纯。【演示实验】演示从60℃饱和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的量,验证上述两种方法。【总结】结晶法适用的范围: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介绍】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一般先将制得的不饱和溶液高温蒸发一部分溶剂后,使得它变为高温下的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分离。【练习】课本173页第7、8题【小结】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的实验步骤:加热溶解、降温结晶、过滤、洗涤晾干【作业】课本173页第6题【板书】结晶的方法:1、蒸发溶剂结晶法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教后小结】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学会利用pH试纸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3.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4、初步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其溶解性;5、初步学会物质的分类,并初步学会区分物质的类别。能力目标:1.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能通过实验现象对某些问题初步作出正确的科学判断;情感目标:通过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2.用pH试纸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3、酸、碱、盐的概念;4、物质的简单分类。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溶液白醋、酸果汁、稀盐酸食盐水、蔗糖水纯碱、肥皂水、石灰水、氨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变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不变色变红酸碱性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pH<7=7>71.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表现出酸性,为酸性溶液。如:食醋,二氧化碳水溶液2.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表现出碱性,为碱性溶液。如: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教学过程】引入: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曾给你留下过“酸”的印象。食醋、酸奶有酸味,苹果、桔子、葡萄等水果有酸味,因消化不良导致胃酸过多等。面团用酵母发酵,条件控制不好会发酸。酒若保存不好也会发酸。在化学实验室也有许多酸性的溶液,与酸性溶液相对的是碱性溶液,如氨水,氢氧化钠溶液,但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品尝化学试剂的味道的。那么,我们怎么确定物质的酸碱性呢?酸性溶液用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如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性溶液用无色酚酞,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P178活动与探究: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白醋、酸果汁、稀盐酸,再各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再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白醋、酸果汁、稀盐酸,滴入1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像白醋、酸果汁、稀盐酸这些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我们称为酸性溶液。活动与探究: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纯碱溶液、石灰水、氨水、肥皂水,再各滴入1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再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纯碱溶液、石灰水、氨水、肥皂水,再各入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现象: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结论:纯碱溶液、石灰水、氨水、肥皂水是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活动与探究:在反应板上分别滴入2-3滴食盐水、蔗糖水,一支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一支滴入1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而像食盐水、蔗糖水这些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无色酚酞变色,它们既不具有酸性,也不具有碱性,我们称为中性溶液。像石蕊、酚酞这样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而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且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也不一样。为了使用方便,通常还可用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酸性溶液,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碱性溶液。活动与探究:滴一滴盐酸于蓝色石蕊试纸上,滴一滴氨水于红色石蕊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现象:盐酸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氨水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结论:酸性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其实酸碱指示剂的发现也经过了一个过程。请同学阅读拓展视野。便请实验小组课后能自制一种酸碱指示剂。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值1234567891011121314|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3.pH试纸的使用方法: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试液滴(或涂)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pH即为该溶液的pH。酸果汁、白醋、稀盐酸的酸性强弱不同,石灰水、氨水和肥皂水的碱性强弱不同。那么如何来衡量溶液酸性、碱性的强弱程度呢?我们用长度来衡量物体的长短,速度来衡量运动的快慢。人们用酸度或碱度来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强弱的程度。三、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其实溶液的酸碱性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人体本身就处在一个大的溶液中。人的体液有一定的酸碱度。请同学观察表P1837-1,人体中几种重要体液的正常pH范围。结论:血液、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的酸碱度都接近于中性,而且变化极小;胃液的pH在0.9~1.5之间。请同学观察表P1837-2,各种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结论:大多数的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在改良酸性土壤时,我们一般是使用熟石灰来调节其酸碱度。雨水一般呈略酸性(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中),人们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将掌握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②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对生命活动、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和影响。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溶液的酸碱性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接触2、教学重点:溶液的酸碱性、酸碱度的测定与判断。3、教学难点: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4、课型:探究、讨论5、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教学过程:【引入】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给你留下“酸”的印象?【学生交流】【教师讲述】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尝来知道酸味,但我们是不允许尝化学试剂的味道的,那么我们怎么确定物质的酸性或碱性呢?【学生回忆】如何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学生实验1】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白醋、稀盐酸、酸果汁,再滴入1~2滴石蕊试液现象:石蕊由紫变红【学生实验2】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纯碱溶液、氨水、石灰水,再滴入1~2滴石蕊试液现象:石蕊由紫变蓝【学生实验3】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食盐水、蔗糖水,再滴入1~2滴石蕊试液现象:石蕊不变色【结论】利用石蕊试液可以鉴别酸性,碱性,中性的溶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教师讲述】像石蕊试液这样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叫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有多种,酚酞也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活动与探究1】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白醋、稀盐酸、酸果汁,再滴入1~2滴酚酞现象:酚酞不变色【活动与探究2】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纯碱溶液、氨水、石灰水,再滴入1~2滴酚酞现象:酚酞由无色变红【活动与探究3】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食盐水、蔗糖水,再滴入1~2滴酚酞现象:酚酞不变色【小结】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的颜色变化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中性溶液紫色无色酸性溶液红色无色红色碱性溶液蓝色红色蓝色【拓展视野】学生阅读酸碱指示剂的发现【探究】什么样的物质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小结】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课后实验】自己制得的指示剂检验几种不同酸碱性的溶液。【提问】用酸碱指示剂只可以检验溶液酸碱性的,但不能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强弱的程度。那么如何测定溶液酸碱度?【讲述】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小结】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观察与思考】学生完成后交流【练习】183页2~4【作业】每课三练第12页【板书】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中性溶液紫色无色酸性溶液红色无色红色碱性溶液蓝色红色蓝色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教后小结】第二课时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讨论】1、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石灰水。请你对这两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1)鉴别它们所用的不同类别的试剂是(任选两种);(2)简述其中一种鉴别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及结论)2、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参照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盐水是中性物质B.肥皂水显碱性C.苹果汁显碱性D.火碱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引入】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交流汇报】学生查找有关人的体液PH的正常范围以及非正常范围引起的疾病,在课上进行交流。【练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生活密切相关。健康人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体液pH超过正常范围,就会导致某些疾病的产生。胃液的pH7(填“<”“>”或“===”)。人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不畅时,会导致血液pH(填“升高”或“降低”)。【阅读】课本182~183页【练习】月季花适宜在略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某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氮肥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化肥名称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氨水溶液的pH78511该同学最好选用()。A.尿素B.碳酸氢铵C.硫酸铵D.氨水【练习与实践】1、5【课后调查】184页第6题【作业】192页9【板书】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教后小结】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的方法。②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并能判断简单的置换反应。2、过程与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利用酸、碱、盐的一些知识,初步树立合理使用物质的科学意识。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酸和碱性质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认识2、教学重点:常见酸(硫酸、盐酸)、常见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判断。3、教学难点:从溶液的角度理解“为什么酸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为什么碱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4、课型:探究、讨论5、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常见的酸【引入】在学习中已经知道哪些酸?【介绍】三种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硝酸【活动与探究】观察探究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浓硫酸浓盐酸溶质的化学式H2SO4HCl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敞开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其他【交流与讨论】你知道酸与哪些物质能发生反应?【活动与探究】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实验内容现象与结论将镁条、锌粒、铜片分别放入稀硫酸、稀盐酸中稀硫酸、稀盐酸分别与铁锈、氧化铜作用稀盐酸与石灰石作用【问题】镁、锌、铜三种金属哪些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哪些不能?反应的剧烈程度有什么差异?有何启示?【交流与讨论】1、稀硫酸和稀盐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2)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稀硫酸(盐酸)→盐+氢气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3)某些金属氧化物+稀硫酸(盐酸)→盐+水Fe203+6HCl=2FeCl3+3H20Fe203+3H2SO4=Fe2(S04)3+3H20(4)碳酸盐+稀硫酸(盐酸)→盐+水+二氧化碳Na2C03+2HCl=2NaCl+H2O+C02↑Na2C03+H2SO4=Na2S04+H20+C02、为什么酸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可电离出H+,所以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阅读】188页拓展视野:浓硫酸的特性【练习】191页2、5【作业】192页7、8【板书】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一、常见的酸1、 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2、 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2)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稀硫酸(盐酸)→盐+氢气(3)某些金属氧化物+稀硫酸(盐酸)→盐+水(4)碳酸盐+稀硫酸(盐酸)→盐+水+二氧化碳【教后小结】第二课时常见的碱【引入】在学习中已经知道哪些碱?【介绍】两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或熟石灰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或苛性钠【活动与探究1】碱的物理性质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烧碱、消石灰、氨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烧碱放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可作干燥剂烧碱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易溶于水【交流与讨论】你知道石灰水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活动与探究2】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交流与讨论】1、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石灰水)→盐+水2Na0H+C02=Na2C03+H20Ca(OH)2+C02=CaC03↓+H2(3)与硫酸铜反应CuSO4+Ca(OH)2=Cu(OH)2↓+CaSO4CuSO4+2NaOH=Cu(OH)2↓+Na2SO4【讨论】上述反应有何共同之处?复分解反应2、为什么碱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可电离出OH-,所以碱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交流与讨论】为什么实验室中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1、易吸收水而潮解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学生阅读】190页拓展视野和191页拓展视野【练习】191页1、3、4【作业】192页6【板书】二、常见的碱1、碱的物理性质2、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石灰水)→盐+水(3)与硫酸铜反应CuSO4+Ca(OH)2=Cu(OH)2↓+CaSO4CuSO4+2NaOH=Cu(OH)2↓+Na2SO4【教后小结】第三课时酸碱复习【回忆】酸碱知识体系【练习】1、许多植物的花中含有色素,这些色素有的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故可作酸碱指示剂。现取三种花瓣,分别放在三个研钵中研磨,再依次加入酒精,搅拌,静置后得到花汁的酒精溶液。分别取少量上述所得的花汁的酒精溶液,用稀酸和稀碱逐一检验,现象如下: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稀酸中的颜色花汁在稀碱中的颜色玫瑰粉色粉色绿色页寿菊黄色黄色黄色大红花粉色橙色绿色请回答:(1)以上所举的花中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是。(2)经查资料得知,柑橘的近似pH为3~4。将大红花汁的酒精溶液滴入柑橘汁中,呈现的颜色应为。2、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波义耳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将你的各种假设以及验证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你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的各种假设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3、请用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Na+、OH一)能使指示剂变色?实验步骤: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Cl溶液(Ph=7),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通过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下述“现象”是指无色酚酞试液是否变红):实验①看到的现象是,你得出的结论是;实验②看到的现象是,说明Na+离子;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你得出的结论是。4、把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大试管中,然后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并微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④。5、如图所示的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A. X是SO2,Y是NaOH溶液B.X是CO2,Y是石灰水C.X是HCl,Y是Na2C03溶液D.X是CO,Y是石灰水6、我国古代化学家葛洪曾将生石灰、草木灰(含有碳酸钾)加水熬制成浓汁涂在黑痣上,用以除去皮肤上的黑痣。写出加水和熬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这种浓汁能除痣的原因。7、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少量水,振荡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滴几滴酚酞试液酚酞变红溶液为碱性,含有离子再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溶液中还含有离子。白色粉末中有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明的仪器名称:①是,②是。(2)指出图中装置的错误。(3)B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掉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C中浓H2SO4的作用是;B中的NaHCO3溶液不能换成石灰水,理由是。(4)该同学改正了上述装置中的错误后进行实验时,发现D中CO2仍不能集满,可能的原因是①;②。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单质金属: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非金属:CSPSiH2O2N2Cl2HeNeAr化合物氧化物酸性氧化物:CO2SO2SO3碱性氧化物:Na2OK2OCaOBaOMgOCuOFe2O3酸含氧酸:HNO3H2SO4H3PO4无氧酸:HClH2S碱可溶性碱:NaOHKOHCa(OH)2Ba(OH)2NH3.H2O不溶性碱:Cu(OH)2Fe(OH)3Mg(OH)2Al(OH)3盐硝酸盐:KNO3NaNO3AgNO3Ba(NO3)2盐酸盐:不溶AgCl,可溶NaClKClMgCl2CaCl2BaCl2FeCl2FeCl3硫酸盐:不溶BaSO4,可溶Na2SO4K2SO4MgSO4ZnSO4(NH4)2SO4碳酸盐:可溶Na2CO3、K2CO3、(NH4)2CO3,不溶CaCO3BaCO3Ag2CO3MgCO3铵盐:NH4ClNH4NO3(NH4)2SO4电离方程式:1、溶液能导电的原因:在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2、电离:物质溶于水,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3、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如溶液中含aFe2+、bFe3+、cSO42—,则2a+3b=2c酸、碱、盐的概念及酸碱盐的溶解性1、在酸、碱、盐溶液中,由于电离,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3PO4由H+与酸根离子组成:HnR=nH++Rn-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如NaOH、KOH、Ba(OH)2、Ca(OH)2由金属离子与OH—组成:R(OH)n=Rn++nOH—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Na2CO3、AgNO3、CuSO42、酸碱盐的溶解性:可溶性碱:KOHNaOHCa(OH)2Ba(OH)2NH3.H2O可溶性盐:所有的硝酸盐、钾盐、钠盐、铵盐都易溶,盐酸盐(除AgCl外)硫酸盐(除BaSO4外)也可溶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沉淀:不溶性碱Cu(OH)2,Fe(OH)3,Mg(OH)2,Al(OH)3不溶性碳酸盐CaCO3,BaCO3,MgCO3,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AgCl、BaSO4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小结:NaCl固体(不导电)NaCl溶液(导电)KNO3固体(不导电)KNO3溶液(导电)NaOH固体(不导电)NaOH溶液(导电)蔗糖固体(不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酒精(不导电)酒精溶液(不导电)蒸馏水(不导电)设问:为什么有的物质(如NaCl固体)本身不导电,而它的水溶液能导电呢?而有的物质(如蔗糖固体)本身不导电,把它配成水溶液还是不导电?在水分子作用下分析:NaCl固体Na++Cl-(离子不能自由移动)(离子能自由移动)不导电导电小结:要点:有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有自由移支的离子存在。讲解: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了的过程叫电离。(引出电离的概念)分析:电离是在溶于水的条件下发生的,与通电与否无关,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书写方法如下:(1)正确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2)离解通常发生在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和负价元素(或原子团)之间的联接处。(3)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与该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相同,但写法不同。例:NaCl=Na++Cl-KNO3=K++NO3-NaOH=Na++OH-(NH4)2SO4=2NH4++SO42-(4)根据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一定相等来检查电离方程式正误。1.酸小结:盐酸、硫酸、硝酸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依照它们在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提问:这三种物质的电离产物有何共同特点?分析:从而得出酸的定义。强调“全部是H+”介绍酸根的概念和酸的电离通式:HnR=nH++Rn-小结: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等于酸分子电离子时生成的氢离子总数2.碱小结:KOH、Ba(OH)2的溶液能导电,依照它们的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提问:这几种物质的电离产物有何共同特点?分析:从而得出碱的定义,强调“全部是OH-”介绍碱的电离通式:M(OH)m=Mm++mOH-小结:在碱里,跟一个金属离子结合的氢氧根离子数目,等于这种金属所带的正电荷数目。3.盐小结:Na2CO3、MgSO4、BaCl2等物质的水溶液都能导电,说明它们的水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离子。分析:电离产物的特点,得出盐的定义小结:(1)酸、碱、盐的定义及组成特点(2)物质的分类一、常见的酸(一)常见的酸——盐酸知识目标:1.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及有关方程式的书写,了解它的用途。2.了解石蕊,酚酞两种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3.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教学重点:1.盐酸的化学性质2.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3.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教学难点:有关盐酸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三种常见的生要的酸,在工业生产和科研中有重要用途,本节课来学习盐酸的性质和用途。[讲授新课]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1.物理性质(1)总结盐酸的物理性质,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白雾。(2)小结: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白雾(盐酸小液滴)。2.化学性质(1)盐酸跟指示剂的作用(2)盐酸跟某些金属的反应①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②小结:盐酸+金属────→盐+水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3)盐酸跟金属氧化物反应(增加CuO+HCl的实验)①演示[实验P187],现象: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②小结:盐酸+金属氧化物────→盐+水6HCl+Fe2O3=2FeCl3+3H2O2HCl+CuO=CuCl2+H2O(4)盐酸跟碱的反应(增:NaOH+酚酞+HCl的实验)小结:盐酸+碱───→盐+水2HCl+Cu2(OH)2=CuCl2+2H2O,HCl+NaOH=NaCl+H2O(5)盐酸跟某些碱反应(增:NaCl+AgNO3的实验)小结:盐酸+某些盐───→新酸+新盐HCl+AgNO3=HNO3+AgCl↓NaCl+AgNO3=NaNO3+AgCl↓③讨论:HCl和NaCl的水溶液中有无相同的离子?④小结:Cl-的检验方法:取示知溶液,滴加AgNO3和稀HNO3,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1)跟指示剂作用:酸性中性碱性石蕊红色紫色蓝色酚酞无无红色(2)盐酸+金属───→盐+H2:2HCl+Zn+ZnCl2+H2↑;2HCl+Fe=FeCl2+H2↑(3)盐酸+金属氧化物──→盐+H2O6HCl+Fe2O3=2FeCl3+3H2O;2HCl+CuO=CuCl2+H2O(4)盐酸+碱───→盐+H22HCl+Cu(OH)2=CuCl2+2H2O;HCl+NaOH=NaCl+H2O(5)盐酸+某些盐──→新酸+新盐HCl+AgNO3=HNO3+AgCl↓;NaCl+AgNO3=NaNO3+AgCl↓此反应可用于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3.复分解反应①复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表达方法②比较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不同之处4.盐酸的用途[总结]①盐酸的物理性质②指示剂及其遇酸碱的变色情况③盐酸的化学性质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二)常见的酸——硫酸知识目标:1.掌握稀H2SO4的物理性质,了解浓H2SO4和HNO3的性质及浓H2SO4的稀释方法。2.掌握稀H2SO4的化学性质,能准确描述典型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准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了解H2SO4的用途。3.了解SO42-的检验方法。教学重点:硫酸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1、有关硫酸化学性质方程式的书写2、SO42-的检验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浓HCl的物理性质,稀HCl的化学性质。2.酸碱指示剂及其在酸碱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