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教案_第1页
汽车构造教案_第2页
汽车构造教案_第3页
汽车构造教案_第4页
汽车构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学院、系室交通学院交通工程系课程名称汽车构造专业、年级、班级交通运输02级(1)(2)主讲教师丁艺教授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写说明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或主题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可以按每堂课(指同一主题连续1~4节课)设计编写。教案编写说明如下:1、编号:按施教的顺序标明序号。2、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3、题目:标明章、节或主题。4、教学内容:是授课的核心。将授课的内容按逻辑层次,有序设计编排,必要时标以“*”、“#”“?”符号分别表示重点、难点或疑点。5、教学方式、手段既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教学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6、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7、参考书目: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8、日期的填写系指本堂课授课的时间。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01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绪论第一章车用发动机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1—1发动机及其分类§1—2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1—3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安排了解学习本门课程的方法及要求3、掌握四行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介绍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学习方法、参考资料发动机的概念、定义及其几种分类方法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黑板板书、多媒体辅助板书设计:绪论一、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二、课程学习安排及教学参考书第一章车用发动机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1—1发动机及其分类发动机:能量转换的机械。车用发动机为热力机械—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械(简称热机)1、按燃料分2、按活塞运动方式分3、按工作方式分4、按冲程分5、按增压分6、按结构特点分7、按缸数分8、按气缸布置形式分§1—2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1、进气冲程:让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2、压缩冲程:提高混合气t、p为作功准备3、作功冲程:四个行程里的有效行程4、排气冲程:排除废气,为下一循环作准备,§1—3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1、进气冲程2、压缩冲程3、作功冲程4、排气冲程讨论、思考题、作业:发动机定义是什么,是怎么分类的。2、四行程汽油机与四行程柴油机在可燃混合气形成方式与点火方式上有何不同?参考书目:1、汽车构造(上、下册)陈家瑞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构造(上、下册)吴际璋人民交通出版社3、汽车运用工程高延龄人民交通出版社4、各种汽车构造图册教师姓名:丁艺职称:教授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02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4汽油机与柴油机比较§1—5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1—6发动机总体构造第二章机体和曲柄连杆机构§2—1机体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异同点1、掌握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2、熟悉发动机总体构造3、掌握机体的组成及各部分的构造、功用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一、对汽油机与柴油机从各方面进行比较二、介绍二冲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三、四冲程与二冲程发动机比较四、发动机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二大机构配气结构燃油系统(供给系)冷却系五个系统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五、机体和曲柄连杆机构机体1、气缸体和曲柄箱2、气缸盖与气缸垫3、汽油机缸盖燃烧室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黑板板书、多媒体辅助板书设计:§1—4汽油机与柴油机比较汽油机柴油机1、燃料汽油柴油2、混合气形式气缸外部、内部内部3、着火方式点燃式压缩式4、压缩比ξ较低较高5、耗油率较高较低6、重量较小较大7、转速较高较低8、制造维修费用低高9、噪声、振动小大10、启动容易困难11、污染大小§1—5二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一、二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二、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三、四冲程与二冲程发动机比较§1—6发动机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二大机构配气结构燃油系统(供给系)冷却系—风冷,水冷,柴油机热量利用30%,汽油机20%五个系统润滑系点火系(对汽油机而言)起动系第二章机体和曲柄连杆机构§2—1机体气缸盖气缸体发动机的本体,骨架气缸垫曲柄箱一、气缸体和曲柄箱二、气缸盖与气缸垫三、汽油机缸盖燃烧室讨论、思考题、作业:1、汽车发动机通常由哪些机构与系统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用?2、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总体构造上有何异同?参考书目:同前教师姓名:丁艺职称:教授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03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2—2曲柄连杆机构第三章配气结构§3—1组成及布置形式§3—2配气相位§3—3气门组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组成、工作原理。2、了解配气结构组成及布置形式3、掌握配气相位概念及内容4、了解气门组组成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一、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活塞、连杆组2、曲轴飞轮组二、配气结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组成及布置形式(1)、顶置气门(2)、侧置气门(3)、气门间隙三、配气相位2、气门组(1)、气门(2)、气门座(3)、气门弹簧(4)、气门导管、锁块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黑板板书、多媒体辅助板书设计:§2—2曲柄连杆机构一、活塞、连杆组顶部:构成燃烧室,承受气体压气。活塞头部:(防漏部)安装活塞环(指销到顶部之间)裙部:导向,承受(传递)侧向压力。组成活塞销:活塞和连杆连接件。活塞环:密封、传热连杆:二、曲轴飞轮组第三章配气结构§3—1组成及布置形式一、顶置气门二、侧置气门三、气门间隙§3—2配气相位定义:用曲拐(轴)位置相对于上、下止点间的曲轴转角表示进排气门开启,关闭时刻。§3—3气门组一、气门二、气门座三、气门弹簧四、气门导管、锁块讨论、思考题、作业:1、东风牌ZQ140型汽车的发动机Q6100汽油机有6个气缸,气缸直径为100mm,活塞一个行程为115mm,压缩比为6.75,计算其每缸工作容积、余隙,容积和发动机排量(均以公升为单位)2、一个按照1—4—2—6—3—5次序工作的六缸四行程发动机当第三缸处于压缩上止作为循环始点,作各缸活塞行程次序表,并画出此时曲轴的轴侧简图。参考书目:同前教师姓名:丁艺职称:教授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04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3—4气门传动组§3—5气门间隙的调整第四章润滑系§4—1润滑方式§4—2润滑系组成和润滑油路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熟悉气门传动组组成及工作原理2、掌握气门间隙调整的方法3、了解各种润滑方式的内容、适用条件4、掌握润滑系组成和润滑油路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一、气门传动组1、凸轮轴2、挺柱3、摇臂装置*二、气门间隙的调查1、逐缸调整法2、两次调整法三、润滑系1、润滑方式*2、润滑系组成和润滑油路(1)、组成(2)、润滑油路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黑板板书、多媒体辅助板书设计:§3—4气门传动组一、凸轮轴二、挺柱三、摇臂装置§3—5气门间隙的调整一、逐缸调整法二、两次调整法例:某6缸汽油机工作顺序为1—5—3—6—2—4缸序一二三四五六气门排进进排排进进排排进进排一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123456789101112关关关开关开关开关开开开√√√×√×√×√×××六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开开开关开关开关开关关关×××√×√×√×√√√第四章润滑系§4—1润滑方式§4—2润滑系组成和润滑油路一、组成二、润滑油路讨论、思考题、作业:1、根据Q6100汽油机配气相位画出相位图。进气门开启:上止点前20○,进气门关闭:下止点后56○排气门开启:下止点38.5○,排气门关闭:上止点后20.5○(1)计算:进气门开启延续角,排气门开放延续角,进排气门重叠角。(2)画出其同一气缸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的相对位置(从发动机前端往后看,轴逆时针旋转),并算出两凸轮对称线的夹角是多少度?2、Q6100汽油机工作次序为1—5—3—6—2—4,气门排列顺序为:排、进、排、进……,请按下列要求作题。气缸号一二三四五六气门排列排进排进排进排进排进排进气门号123456789101112二缸处于压缩上止点活塞所处行程气门开、关可调间隙打“V”曲轴旋转一周后活塞所处行程气门开、关可调间隙打“V”参考书目:同前教师姓名:丁艺职称:教授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05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4—3润滑系主要机件§4—4曲轴箱通风第五章冷却系§5—1水冷系组成§5—2冷却水软化和防冻§5—3风冷系第六章汽油机供给系§6—1供给系组成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了解润滑系主要机件2、了解曲轴箱通风的作用及方式3、掌握冷却系的功用及冷却方式分类4、掌握水冷系的工作原理及冷却路线5、了解风冷系组成、工作原理5、熟悉供给系组成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一、润滑系主要机件1、机油泵2、粗滤器3、细滤器4、限压阀、旁通阀二、曲轴箱通风三、冷却系(一)、水冷系组成及工作原理1、节温器2、水泵3、风扇4、散热器5、副(付)水箱(二)、冷却水路(三)、冷却水软化和防冻(四)、风冷系组成及工作原理四、汽油机供给系(一)、供给系组成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黑板板书、多媒体辅助板书设计:§4—3润滑系主要机件1、机油泵2、粗滤器3、细滤器4、限压阀、旁通阀§4—4曲轴箱通风加油口(通大气)第五章冷却系加油口(通大气)§5—1水冷系组成水泵配水管(分水管)机体水套节温器散热器小循环T水<70℃大循环T水>85℃1、节温器2、水泵3、风扇4、散热器5、副(付)水箱§5—2冷却水软化和防冻§5—3风冷系第六章汽油机供给系§6—1供给系组成讨论、思考题、作业:1、润滑系一般由哪些零部件组成?限压阀、旁通阀各有何功用?润滑油路为何有串联、并联(机油滤清器)之分?冷却系的功用是什么?发动机的冷却强度为什么要调节?如何调节?参考书目:同前教师姓名:丁艺职称:教授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06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6—2可燃混合气浓度和汽车性能的关系§6—3化油器构造§6—4汽油机供给系其他装置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可燃混合气浓度和汽车性能的关系2、掌握化油器构造3、熟悉汽油机供给系其他装置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一)、可燃混合气浓度和汽车性能的关系1、可燃混合气浓度2、混合气的形成3、混合气浓度对发动机性能影响4、汽车各种使用条件(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二)、化油器构造1、简单化油器2、实用化油器构造(三)、汽油机供给系其他装置1、汽油泵2、空气滤清器3、进、排气管和消音器(四)、汽油直接喷射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黑板板书、多媒体辅助板书设计:§6—2可燃混合气浓度和汽车性能的关系一、可燃混合气浓度二、混合气的形成三、混合气浓度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四、汽车各种使用条件(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6—3化油器构造简单化油器化油器组成1、浮子室、2、主供油系3、怠速油系4、省油系5、加速系6、起动系§6—4汽油机供给系其他装置一、汽油泵二、空气滤清器三、进、排气管和消音器§6—5汽油直接喷射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讨论、思考题、作业:1、用方框图表示、并注明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各组成的名称,燃料供给、空气供给及废气排出的路线。2、结合理想化油器的特性曲线,说明现代化油器各供油装置的功用。3、说明化油器各装置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工作的,它们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如何?4、应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有何优缺点?它的系统组成有哪些?它的工作情况如何?参考书目:同前教师姓名:丁艺职称:教授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07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七章柴油机供给系§7—1柴油机供给系组成§7—2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室§7—3喷油器(嘴)§7—4喷油泵(高压油泵)§7—5调速器§7—6输油泵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组成及混合气形成特点2、了解柴油机燃烧室构造、特点3、掌握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输油泵等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第七章柴油机供给系*一、柴油机供给系组成*二、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室1、混合气形成2、柴油机燃烧室三、喷油器(嘴)四、喷油泵(高压油泵)*1、泵油原理2、分泵3、油量调节机构4、传动机构5、泵体#五、调速器1、柴油机为何要装调速器2、两速调速器3、全速调速器六、输油泵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黑板板书、多媒体辅助板书设计:第七章柴油机供给系§7—1柴油机供给系组成1、燃料供给2、空气供给3、混合气形成4、废气排出§7—2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室一、混合气形成二、柴油机燃烧室§7—3喷油器(嘴)喷孔式轴针式§7—4喷油泵(高压油泵)(一)泵油原理(二)分泵(三)油量调节机构(四)传动机构(五)泵体§7—5调速器一、柴油机为何要装调速器二、两速调速器三、全速调速器§7—6输油泵偏心轮出油手动泵柱塞进油阀出油阀进油讨论、思考题、作业:柴油机供给系组成与汽油机供给系有何异同?喷油泵的工作原理调速器的工作原理参考书目:同前教师姓名:丁艺职称:教授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08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八章汽油机点火系§8—1蓄电池点火系第九章起动系第十章发动机电源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蓄电池点火系2、熟悉起动系3、熟悉发动机电源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第八章汽油机点火系*一、蓄电池点火系1、、组成和工作原理2、、点火系主要零件第九章起动系第十章发动机电源蓄电池:化学反应,储存电能和向外供电。电源并激直流发电机发动机:由发动机带动发电硅整流交流发电机一、节压器二、限流器三、截流器四、直流发电机调节器实例五、硅整流交流发电机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黑板板书、多媒体辅助板书设计:第八章汽油机点火系§8—1蓄电池点火系一、组成和工作原理(一)组成(二)工作原理二、点火系主要零件(一)分电器总成1、断电器2、配电器3、电容器4、点火提前调节装置起动机5、点火正时起动机(二)点火线圈(三)火花塞第九章起动系第十章内燃机电源蓄电池:化学反应,储存电能和向外供电。电源并激直流发电机发动机:由发动机带动发电硅整流交流发电机一、节压器二、限流器三、截流器四、直流发电机调节器实例五、硅整流交流发电机讨论、思考题、作业:发动机工作时,点火系统中的电流形成几条支路?其具体路径是什么?试说明传统点火系的工作过程。汽油机的点火系为什么必须设置真空点火提前和离心点火提前两套调节装置?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参考书目:同前教师姓名:丁艺职称:教授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09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绪论第一章传动系概述§1-1汽车行驶原理课堂测验(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了解汽车牌号(型号)表示法、汽车分类方法、汽车总体参数2、了解汽车总体布置、汽车组成3、掌握设置汽车传动系的必要性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绪论一、汽车牌号(型号)表示法二、汽车分类三、汽车总体参数四、汽车总体布置五、汽车组成第一章传动系概述§1-1汽车行驶原理1.驱动轮上作用有驱动力2.汽车行驶的阻力与运动方程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黑板板书、多媒体辅助板书设计:绪论一、汽车牌号(型号)表示法企业名称车辆类别主参数产品企业自定代号代号代号序号代号二、汽车分类三、汽车总体参数(1)总长(2)轴距(3)轮距(4)前悬、后悬(5)纵向通过半径五、汽车组成发动机、车身、底盘第一章传动系概述§1-1汽车行驶原理1.驱动轮上作用有驱动力2.汽车行驶的阻力与运动方程讨论、思考题、作业:各类汽车牌号是如何表示的,汽车的总体参数有哪些?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是什么?参考书目:同前教师姓名:丁艺职称:教授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10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1-2发动机工作特点§1-3车辆行驶的要求§1-4传动系的型式第二章离合器§2—1概况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了解发动机工作特点2、了解车辆行驶的要求3、掌握离合器功用和工作原理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一、发动机工作特点1、转速高2、扭矩小,扭矩变化范围窄3、不能仅转及带负荷起动二、车辆行驶的要求1、车辆行驶的阻力、速度与减速器2、汽车行驶的阻力、速度的变化与变速器3、汽车起步,换档与离合器4、汽车转向与半轴、差速器5、传动轴三、传动系的型式1、汽车驱动型式2、传动系型式四、离合器概述1、功用2、类型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黑板板书、多媒体辅助板书设计:§1-2发动机工作特点1、转速高2、扭矩小,扭矩变化范围窄3、不能反转及带负荷起动§1-3车辆行驶的要求一、车辆行驶的阻力、速度与减速器二、汽车行驶的阻力、速度的变化与变速器三、汽车起步、换档与离合器四、汽车转向与半轴、差速器五、传动轴§1-4传动系的型式一、汽车驱动型式二、传动系型式蹄式离心离合器1、机械式蹄式离心离合器2、液力—机械式3、静液压传动电力传动第二章离合器§2—1概况一.功用二.类型1、摩擦式离合器2、液力偶合器3、电磁离合器4、自动离合器(离心式自动离合器)讨论、思考题、作业: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什么?汽车传动系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参考书目:同前教师姓名:丁艺职称:教授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11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2—2摩擦式离合器§2—3离合器操纵部分§2—4摩擦式离合器的其它型式§2—5注意问题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摩擦式离合器工作要求及结构措施2、了解离合器操纵部分3、熟悉摩擦式离合器的其它型式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一、摩擦式离合器1、基本组成2、工作原理及传动路线3、离合器的工作要求及结构措施二、离合器操纵部分1、机械式2、液力式3、气压—液力式三、摩擦式离合器的其它型式1、双片式离合器2、膜片弹簧离合器3、中央弹簧式离合器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黑板板书、多媒体辅助板书设计:§2—2摩擦式离合器一、基本组成二、工作原理及传动路线三、离合器的工作要求及结构措施(一)名词解释1、离合器的后备系数2、分离杠杆与止推轴承之间的间隙3.踏板自由行程4.踏板自由行程(二)工作要求及结构措施§2—3离合器操纵部分一、机械式二、液力式气压—液力式§2—4摩擦式离合器的其它型式一、双片式离合器二、膜片弹簧离合器中央弹簧式离合器§2—5注意几个问题讨论、思考题、作业:1、试计算某四吨载重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等速直线行驶时的阻力及其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原始数据:2、画单片离合器简图参考书目:同前教师姓名:丁艺职称:教授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12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变速器§3—1概述§3—2有级式变速器的换档原理§3—3变速器操纵机构§3—4副变速箱和分动器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有级式变速器的换档原理2、掌握变速器操纵机构结构、工作原理3、了解副变速箱和分动器结构、工作原理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第三章变速器一、概述1、功用2、组成3、要求*二、有级式变速器的换档原理1、换档过程分析2、变速器换档方式的发展*三、变速器操纵机构1、自锁装置2、互锁装置3、倒档锁四、副变速箱和分动器1、副变速箱2、分动器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黑板板书、多媒体辅助板书设计:第三章变速器§3—1概述一、功用二、组成三、要求§3—2有级式变速器的换档原理一、换档过程分析二、变速器换档方式的发展§3—3变速器操纵机构一、自锁装置作用结构原理二、互锁装置作用结构原理互锁条件:三、倒档锁作用原理§3—4副变速箱和分动器一、副变速箱二、分动器讨论、思考题、作业:汽车传动系中为什么要装离合器?为何离合器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尽可能小?为了使离合器接合柔和,常采取什么措施?离合器的操纵机构有几种?各有何特点?参考书目:同前教师姓名:丁艺职称:教授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13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驱动桥§4—1概述§4—2主减速器(主传动器)§4—3结构中的几个问题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了解驱动桥功用和组成2、熟悉主减速器3、掌握结构中的几个问题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第四章驱动桥一、概述1、功用2、组成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驱动桥壳二、主减速器(主传动器)1、单级主减速器a、螺旋锥齿轮b、准双曲面锥齿轮2、双级主减速器a、中央双级式:b、轮边传动式3、双速主减速器三、结构中的几个问题(1)齿轮型式(2)支承刚度问题(3)调整问题(4)润滑问题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黑板板书、多媒体辅助板书设计:第四章驱动桥§4—1概述一、功用二、组成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驱动桥壳§4—2主减速器(主传动器)一、单级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准双曲面锥齿轮二、双级主减速器1、中央双级式:CA10B2、轮边传动式三、双速主减速器§4—3结构中的几个问题(1)齿轮型式(2)支承刚度问题(3)调整问题(4)润滑问题讨论、思考题、作业:汽车驱动桥的功用是什么?每个功用主要由驱动桥的哪部分来实现和承担/何谓准双曲面齿轮传动主减速器?它有什么特点?参考书目:同前教师姓名:丁艺职称:教授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14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4—4差速器§4—5半轴与桥壳第五章万向传动装置§5—1概述§5—2普通万向节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差速原理及特性2、掌握变速器操纵机构3、了解普通万向节特性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一、差速器1、功用2、普通行星齿轮差速器组成3、差速原理及特性二、半轴与桥壳1、半轴2、桥壳第五章万向传动装置一、概述1、为什么要采用万向传动2、汽车需要万向传动的地方3、要求*二、普通万向节1、类型2、结构3、万向节传动特性4、双万向节等速传动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黑板板书、多媒体辅助板书设计:§4—4差速器一、功用二、普通行星齿轮差速器组成1、差速器壳2、半轴齿轮3、十字轴4、行星齿轮三、差速原理及特性在普通行星齿轮里是等力矩分配——动力特性§4—5半轴与桥壳一、半轴全浮式:只传递M扭,载重车CA10BNJ130半浮式:传递M扭、M弯、小客车CA773二、桥壳第五章万向传动装置§5—1概述一、为什么要采用万向传动二、汽车需要万向传动的地方三、要求§5—2普通万向节一、类型二、结构三、万向节传动特性四、双万向节等速传动等速条件()讨论、思考题、作业:驱动桥中为何要设置差速器差速器工作时,力和运动是如何具体传递的3、万向节传动特性是什么?等速条件是什么?参考书目同前教师姓名:丁艺职称:教授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案编号:15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5—3传动轴第六章悬架§6—1概述§6—2弹性元件§6—3减振器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了解传动轴2、掌握弹性元件3、熟悉减振器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疑点):*一、传动轴(实心)(空心)第六章悬架一、概述弹性元件组成减振装置导向装置二、弹性元件1、板弹簧2、螺旋弹簧3、空气弹簧三、减振器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黑板板书、多媒体辅助板书设计:§5—3传动轴(实心)(空心)第六章悬架§6—1概述弹性元件组成减振装置导向装置§6—2弹性元件一、板弹簧1、变刚度2.卷耳强度3、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