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诊疗》课件-皮肤检查_第1页
《兽医临床诊疗》课件-皮肤检查_第2页
《兽医临床诊疗》课件-皮肤检查_第3页
《兽医临床诊疗》课件-皮肤检查_第4页
《兽医临床诊疗》课件-皮肤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兽医临床诊疗被皮检查二二、皮肤检查1.皮肤颜色2.皮肤温度3.皮肤湿度4.皮肤弹性5.皮肤完整性6.皮肤疹疱被皮检查二1.皮肤颜色皮肤颜色检查可以反映动物血液循环功能状态及血液某些成分的变化。健康畜禽,如白猪、绵羊、白兔及禽类,皮肤没有色素,呈淡粉红色,容易检查出皮肤颜色的细微变化。而大部分马、牛及山羊等家畜的皮肤具有色素,所以辨认色彩的变化较为困难,可以检查腹底部、股内侧无色素的部位,更多的是通过可视黏膜的颜色变化进行检查。被皮检查二皮肤颜色可呈现苍白、黄染、发绀和潮红等变化。(1)皮肤苍白:皮肤呈苍白色,无血色,一般是由于皮肤血液供应减少或血液性质发生变化的结果。急性苍白见于动物的外伤性大出血,或脏器破裂而致的内出血;渐进性或较长时期的苍白,见于各种慢性贫血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被皮检查二(2)皮肤黄染:皮肤呈现黄色,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增多,在皮肤或黏膜下沉着的结果,即黄疸。见于各类肝病、胆管阻塞、溶血性疾病等。被皮检查二(3)皮肤发绀:机体缺氧,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值增多,或在血液中形成大量变性血红蛋白,皮肤黏膜呈蓝紫色,称为发绀。检查时,轻者以耳尖、鼻盘及四肢末端较明显,重则可遍及全身各部位。多见于严重呼吸器官疾病、心力衰弱、呼吸困难及某些中毒(如亚硝酸盐)等。被皮检查二(4)皮肤潮红:是皮肤充血的标志,全身皮肤潮红为体温升高,见于发热性疾病,也见于阿托品过量、一氧化碳中毒等;局部皮肤潮红见于局部炎症。被皮检查二2.皮肤温度皮肤的温度检查通常用手背或手掌触诊被检部位进行。皮肤温度依动物的种类和检查部位及气候、季节不同而有差别。健康动物的皮温,以股内侧为最高,头、颈、躯干部次之,尾及四肢部最低。检查皮温时,应注意皮温分布的均匀性,并以相应对称部位进行对比。被皮检查二可出现皮温升高、降低和不均等病理变化。(1)皮温升高:全身皮温升高,见于热性病及心功能亢进、过度兴奋等;局部皮温升高,见于局部炎症。(2)皮温降低:全身皮温降低,常为体温过低的标志,可见于衰竭症、营养不良、大失血及牛的生产瘫痪等;局限于一定部位的皮温降低,可见于该部的水肿或外周神经麻痹。(3)皮温不均:是指身体不同部位皮温相差悬殊,对称部位的皮温不均匀,表现为耳鼻冰凉、四肢末梢厥冷,是血液循环障碍的结果,见于虚脱、休克、心力衰竭。被皮检查二3.皮肤湿度皮肤湿度与汗腺分泌状态有密切关系。健康动物在安静状态下,汗液一般随时分泌、随时蒸发,因而皮肤不干不湿而呈滑润感。被皮检查二病理情况下,主要有以下表现。(1)皮肤干燥:动物发汗减少或无汗,表现被毛粗乱无光,皮肤干燥,缺乏黏腻感。见于机体脱水、慢性营养不良、饮水不足等,此外,瘦弱及老龄动物,皮肤湿度也降低。被皮检查二(2)发汗增多:动物过多出汗。生理性多汗见于环境温度过高,动物在使役和剧烈运动时,以及处于兴奋区惊恐状态等。如果汗多而有黏腻感,同时皮温降低,四肢发凉,则称为冷汗,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力衰竭、虚脱、休克及马属动物胃肠或其他内脏破裂时,表明预后不良。反刍兽(牛、羊、骆驼等)的鼻镜,猪的鼻盘及犬、猫的鼻端,由于有腺体分泌物,经常保持湿润,表面分布有小而密集的水珠,并有光泽感。患热性病及重度消化障碍时,则鼻部干燥,甚至龟裂。被皮检查二被皮检查二被皮检查二4.皮肤弹性皮肤弹性与动物品种、年龄、营养状况、皮下脂肪及组织间隙所含液量有关,健康动物的皮肤弹性良好。老龄动物的皮肤弹性減退为生理现象。被皮检查二(1)检查部位:马属动物在颈部或肩前,牛在肋弓后缘或颈部,小动物在背部。(2)检查方法:检查时,用手将被检部位的皮肤捏成皱褶,并轻轻拉起,然后放开,根据皱褶恢复的速度判定。皮肤弹性良好,立即恢复原状;皮肤弹性减退,则恢复原状缓慢。被皮检查二03皮肤弹性减退原因04脱水0102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皮肤病营养不良临床上,常把皮肤弹性减退作为判定动物脱水的指标之一。被皮检查二正常皮肤1-2秒迅速复平;轻度脱水(即水分丢失量占体重的4-6%)时,皮肤2-4秒复平;中度脱水,4-6秒复平;重度脱水,6-8秒复平。被皮检查二5.皮肤完整性:皮肤完整性的破坏除发生疹疱外,还应注意检查有无皮肤的创伤、溃疡等。(1)创伤:外力作用引起皮肤、黏膜及其深部软组织发生破裂或缺损称为创伤,是家畜常见外科病之一。注意是否污染、出血、有否异物等。(2)溃疡:皮肤溃疡是皮肤组织坏死造成缺损形成的经久不愈的肉芽创,通常溃烂边缘界限清楚,表面污秽不洁,并伴有恶臭,见于马鼻疽、流行性淋巴管炎、压疮、坏死杆菌病等。被皮检查二6.皮肤疹疱:皮肤疹疱常是许多疾病的早期征候,多由传染病、中毒病、皮肤病及过敏反应引起。应注意疹疱出现和消失的时间、分布部位、形态大小、颜色及变化规律等,同时注意有无瘙痒、脱屑等现象。被皮检查二6.皮肤疹疱:皮肤疹疱常是许多疾病的早期征候,多由传染病、中毒病、皮肤病及过敏反应引起。应注意疹疱出现和消失的时间、分布部位、形态大小、颜色及变化规律等,同时注意有无瘙痒、脱屑等现象。被皮检查二临床常见的皮肤疹疱如下,(1)斑疹:是皮肤充血和出血所致,仅出现局部变红,并不隆起。用手指压迫红色即退的斑疹,为充血性;密集的小点状或针尖状红疹,指压时红色不退,为出血性。被皮检查二(2)丘疹:是皮肤乳头层发生浆液浸润而引起的圆形隆起,由米粒大至豌豆大,见于痘病、湿疹、马传染性口炎的初期等。被皮检查二(3)荨麻疹:是皮肤表面隆起,由豌豆大至核桃大甚至手掌大、表面平坦,颜色苍白或红色的局限性水肿,发生突然而又消失迅速,因而俗称“风疹团”,常伴有剧烈瘙痒。被皮检查二(4)痘疹:是动物痘病毒侵害皮肤上皮细胞而形成的结节状肿物,发生于哺乳动物的痘的共同特征是呈典型的分期性经过,一般经由红斑、丘疹、水泡、脓疱,终而结痂。被皮检查二(5)水泡、脓疱:水泡多呈豌豆大,内含透明浆液性液体,淡黄色、淡红色或褐色。被皮检查二(6)脱鳞屑:鳞屑是已剥离或脱落的表皮组织。病理情况下,表皮角质化过程失调,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可形成大量的鳞屑。被皮检查二三、皮下组织检查检查时应注意肿胀的部位、大小、形态、内容物性状、硬度、温度、移动性及敏感性等。除用视诊和触诊检查外,还可通过穿刺检查进行鉴别。常见的体表肿胀有炎性肿胀、浮肿、气肿、血肿、脓肿、淋巴外渗、疝及肿瘤等。被皮检查二1.炎性肿胀体表炎性肿胀可以局部或大面积出现,临床上也见于某些感染性疾病,伴有病变部位的热、痛及功能障碍,严重者还有明显的全身反应,如原发性蜂窝织炎。被皮检查二2.浮肿浮肿即皮下组织水肿,是由于机体水代谢障碍,在皮下组织的细胞及组织间隙内液体潴留过多所致。浮肿部位的特征是皮肤表面光滑、紧张而有冷感,弹性减退,指压留痕,呈捏粉样,无痛感,肿胀界限多不明显。被皮检查二被皮检查二3.皮下气肿皮下气肿是由于空气或其他气体积聚于皮下组织内所致,其特点是肿胀界限不明显,触压时柔软而容易变形,并可感觉到由于气泡破裂和移动所产生的捻发音。被皮检查二气肿可以分为窜入性气肿和腐败性气肿。(1)窜入性气肿:体表皮肤移动性较大的部位发生创伤,由于动物运动时创口一张一合,空气被吸入皮下,然后扩散到周围组织;肺间质性气肿时,空气沿气管、食管周围组织窜入皮下组织内,引起颈侧皮下气肿。(2)腐败性气肿:由于厌气性细菌感染,局部组织腐败分解而产生的气体积聚于皮下组织所致。气肿局部有热痛反应,且局部切开后可流出混有泡沫的腐败臭味的液体。被皮检查二4.脓肿、血肿和淋巴外渗血肿和淋巴外渗为皮下组织的非开放性损伤,脓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局限性炎症过程。其共同特点是在皮肤及皮下组织呈局限性(多为圆形)肿账,触诊有明显的波动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