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鲁迅认为救治中国,“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陈独秀也明确表示,“人间百行,皆以自我为中心,此而丧失,他何足言”;李大钊更是鼓励人们特立独行,以觉醒之我,实现青春之我。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A.提倡民主科学 B.批判伦理纲常C.呼吁人的解放 D.倡导文学革命2.(2024·广东重点中学高三联考)新文化运动期间,学衡派被称为“新派中的旧派”。他们有留美背景,其知识结构完全是现代的,但文化关怀却是古典的,以守护中国文化本位为己任。他们试图将中西古典传统融合,将新旧之学贯通,与胡适这些启蒙知识者展开激烈辩论。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使国人受到新思想洗礼C.在文化继承上存在激烈交锋D.难以调和中西文化冲突3.(2024·广东模拟预测)新文化运动时期,墨学研究一时称盛,许多有识之士与儒学分道扬镳,而回归墨学,如易白沙在《述墨》中认为:“其学勇于救国,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精于制器,善于治守。以寡少之众,保弱小之邦,虽大国莫能破焉。”这说明,当时学者()A.彻底地抛弃了封建儒学B.积极探索救亡图存之路C.反对照搬西方工业文明D.注重消除新文化的阻力4.“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她们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A.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融与碰撞B.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C.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5.(2024·汕头模拟)民国时期,每当某个军阀或军阀派系对其敌手发起进攻之时,事前总要发表一则通电攻击对方,声称自己出兵是为了全国和平秩序或者为了保卫约法,反对当政派系的独裁与滥权。这一现象()A.反映军阀已接受临时约法B.说明了民主共和道路任重道远C.表明了军阀割据不得人心D.体现了北洋军阀时期黑暗统治6.1894—1914年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不断增加,下表展示的是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年份贸易业运输业制造业金融业189439%14%15%33%191418%37%13%10%A.市场的发展刺激了运输业发展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C.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的节奏放缓D.中国的外贸形势转变为逆差7.(2024·广东模拟预测)辛亥革命后,畅销商品的广告往往有如下表述:“美人可爱,香烟亦可爱。香烟而为国,货则犹可爱”“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此类商品的畅销反映了()A.列强经济侵略的深入B.文明排外成为时代主流C.民族群体意识的发展D.群众性革命运动的高涨8.下图为1864—1919年汉口中药材的进出口额统计图。这可以用来说明()A.晚清政府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B.中医学理论获得长足发展C.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汉口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9.1911年,全中国约有500家报社,包括北京50家、上海15家、汉口6家。1914年,北京的报社数量锐减至20家左右,上海减至5家,汉口则只剩下2家。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是()A.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B.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革新C.张勋复辟帝制失败 D.民族资本主义遭遇了挫折10.1923年,民国总统选举,直系军阀曹锟以5000元一张选票到处收买议员,又以40万元高价收买国会议长,共用去贿赂款1350余万元,最后贿选当上大总统。这一现象表明当时的中国()A.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 B.国民党政治渐趋腐败C.新文化运动缺乏影响 D.代议制民主流于形式11.孙中山晚年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内既不能谋各省之统一,外何以得友邦之承认。”据此他认为()A.外国势力的干涉导致护法运动失败B.军阀割据阻碍了民主政治的进程C.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民主政治进程D.不平等条约体系影响国家的发展12.民国时期,每当某个军阀或军阀派系对其敌手发起进攻之时,事前总要发表一则通电攻击对方,声称自己出兵是为了全国和平秩序或者为了保卫约法,反对当政派系的独裁与滥权。这一现象()A.反映军阀已接受临时约法 B.说明了民主共和道路任重道远C.表明了军阀割据不得人心 D.体现了北洋军阀时期统治黑暗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期间爆发的一个重大政治和外交事件,对于清末时局乃至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均产生了独特而深远的影响。东南互保的相关史事见下表。首倡6月20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合辖区内的所有督臣、抚臣向朝廷会奏,斥责义和团为“乱民”“劫盗”,请朝廷予以痛剿,并明谕各省保护洋商、教士,避免与各国开战议定清廷6月21日发布对外宣战诏书,南方督抚拒不承认。6月26日,在南方督抚的授意下,上海道台与各国领事举行议谈,双方均承认“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扩展在东南互保章程上签字的有苏、皖、赣、鄂、湘五省。此后浙、粤以“附入”的形式加入,福建和山东巡抚与各国领事签订协议,“自办”互保。四川、陕西、河南也都明确表示出保护洋人的决心余波庚子事变后,慈禧太后与朝臣为固结士心并提振权威,欲按期举行辛丑乡试。刘坤一和张之洞鉴于作为新政首务的科举改章来不及实施,串联东南各省施压,最终东南各省乡试延期一年延伸▲▲(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南互保对晚清内政外交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表中“▲▲”的内容,并简要说明理由。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有多方面的创新、尝试和教训,为时不长,但特点明显,政治上是乱世,但思想文化方面较之专制腐朽的清王朝,却是开放、包容与发展,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也比之前有了快速的发展,以至于发展到所谓“黄金时代”,“棉纱大王”“面粉大王”“烟草大王”“造船大王”乃至“钢铁大王”都出现于这一时期,凡此种种,更值得深入分析与研究。——摘编自张华腾《北洋军阀史研究百年:历程、特点及展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北洋政府时期的危局与变革”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符合逻辑)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鲁迅认为救治中国,“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陈独秀也明确表示,“人间百行,皆以自我为中心,此而丧失,他何足言”;李大钊更是鼓励人们特立独行,以觉醒之我,实现青春之我。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A.提倡民主科学 B.批判伦理纲常C.呼吁人的解放 D.倡导文学革命解析:选C。据材料信息可知,鲁迅、陈独秀和李大钊三者都主张打破束缚,倡导人的解放,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呼吁人的解放,故选C项。材料体现了个人的解放问题,而民主科学是关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对伦理纲常的批判,排除B项;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为胡适,且材料并未涉及文学革命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2.(2024·广东重点中学高三联考)新文化运动期间,学衡派被称为“新派中的旧派”。他们有留美背景,其知识结构完全是现代的,但文化关怀却是古典的,以守护中国文化本位为己任。他们试图将中西古典传统融合,将新旧之学贯通,与胡适这些启蒙知识者展开激烈辩论。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使国人受到新思想洗礼C.在文化继承上存在激烈交锋D.难以调和中西文化冲突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学衡派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在新旧思想的辩论中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使国人受到新思想洗礼,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学衡派“守护中国文化本位”,致力于贯通调和中西文化,排除A项;学衡派与启蒙知识者的辩论焦点并不是在文化继承上,排除C项;“难以调和”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3.(2024·广东模拟预测)新文化运动时期,墨学研究一时称盛,许多有识之士与儒学分道扬镳,而回归墨学,如易白沙在《述墨》中认为:“其学勇于救国,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精于制器,善于治守。以寡少之众,保弱小之邦,虽大国莫能破焉。”这说明,当时学者()A.彻底地抛弃了封建儒学B.积极探索救亡图存之路C.反对照搬西方工业文明D.注重消除新文化的阻力解析:选B。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有识之士发掘传统墨学的现代精神,倡导和弘扬墨学的救世精神,力图通过研究墨学来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B项正确。4.“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她们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A.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融与碰撞B.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C.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女性解放,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的统治地位,故选B项。5.(2024·汕头模拟)民国时期,每当某个军阀或军阀派系对其敌手发起进攻之时,事前总要发表一则通电攻击对方,声称自己出兵是为了全国和平秩序或者为了保卫约法,反对当政派系的独裁与滥权。这一现象()A.反映军阀已接受临时约法B.说明了民主共和道路任重道远C.表明了军阀割据不得人心D.体现了北洋军阀时期黑暗统治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军阀派系眼里“和平秩序”“保卫约法”不过是其攻击政敌的工具,这说明了民国时期民主共和道路任重道远,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军阀间武力争斗前夕的政治攻击,由题干中的“保卫约法”可见一斑,由此并不能说明“军阀已接受临时约法”,排除A项;题干并未直接反映民众对军阀割据的不满,排除C项;北洋军阀时期黑暗统治一般指政治上反动、思想上复古,这和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6.1894—1914年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不断增加,下表展示的是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年份贸易业运输业制造业金融业189439%14%15%33%191418%37%13%10%A.市场的发展刺激了运输业发展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C.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的节奏放缓D.中国的外贸形势转变为逆差解析:选A。据表格可知,在1894—1914年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外国在华企业在运输业的投资所占比重增加了23%,这说明中国运输业发展极为迅速,这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发展使得商品流通加速,故选A项。外国在华投资总额不断增加,意味着在中国开办了更多的企业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不利的,排除B项;从材料可知,西方国家在中国资本输出的节奏是加快的,但其资本输出节奏的快慢与占比变化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表格未体现外贸进出口额的比较与变化,排除D项。7.(2024·广东模拟预测)辛亥革命后,畅销商品的广告往往有如下表述:“美人可爱,香烟亦可爱。香烟而为国,货则犹可爱”“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此类商品的畅销反映了()A.列强经济侵略的深入B.文明排外成为时代主流C.民族群体意识的发展D.群众性革命运动的高涨解析:选C。根据材料“香烟而为国,货则犹可爱”“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可知,材料中的畅销商品的广告带有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色彩,此类商品的畅销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民族群体意识的进一步发展,C项正确。8.下图为1864—1919年汉口中药材的进出口额统计图。这可以用来说明()A.晚清政府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B.中医学理论获得长足发展C.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汉口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解析:选C。据题图信息可知,1864—1919年的大多数时间汉口中药材出口大于进口,且进出口额呈增长趋势,侧面反映了我国参与世界市场的程度逐步加深,列强将我国作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故选C项。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逐步处于入超地位,排除A项;中药材的进出口额无法体现中医学理论的进步,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汉口与其他地区对外贸易额的对比情况,排除D项。9.1911年,全中国约有500家报社,包括北京50家、上海15家、汉口6家。1914年,北京的报社数量锐减至20家左右,上海减至5家,汉口则只剩下2家。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是()A.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B.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革新C.张勋复辟帝制失败 D.民族资本主义遭遇了挫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许多报社被袁世凯政府查封,故选A项。10.1923年,民国总统选举,直系军阀曹锟以5000元一张选票到处收买议员,又以40万元高价收买国会议长,共用去贿赂款1350余万元,最后贿选当上大总统。这一现象表明当时的中国()A.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 B.国民党政治渐趋腐败C.新文化运动缺乏影响 D.代议制民主流于形式【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统由国会议员选举产生,但材料反映了曹锟通过贿选议员而当选总统,表明这种代议制民主选举被金钱俘虏,并未得到真正践行,故D项正确;曹锟贿选发生于军阀混战时期,但材料没有体现军阀混战,故A项错误;曹锟是北洋军阀,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未能深刻影响议员们的决断,但不能否定它的社会影响力,故C项错误。11.孙中山晚年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内既不能谋各省之统一,外何以得友邦之承认。”据此他认为()A.外国势力的干涉导致护法运动失败B.军阀割据阻碍了民主政治的进程C.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民主政治进程D.不平等条约体系影响国家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可知,孙中山认为军阀割据不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故B项正确;护法运动失败主要是军阀之间相互勾结破坏导致的,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民主政治进程的阻碍,排除C项;材料与不平等条约体系无关,排除D项。12.民国时期,每当某个军阀或军阀派系对其敌手发起进攻之时,事前总要发表一则通电攻击对方,声称自己出兵是为了全国和平秩序或者为了保卫约法,反对当政派系的独裁与滥权。这一现象()A.反映军阀已接受临时约法 B.说明了民主共和道路任重道远C.表明了军阀割据不得人心 D.体现了北洋军阀时期统治黑暗【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军阀派系眼里,“和平秩序”“保卫约法”不过是其攻击政敌对手的工具,这恰恰说明了民国时期民主共和道路任重道远,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军阀只是把临时约法当作政治攻击的工具,并不能说明“军阀已接受临时约法”,排除A项;材料并未直接反映民众对军阀割据的不满,排除C项;北洋军阀时期统治黑暗一般指政治上反动、思想上复古,这和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期间爆发的一个重大政治和外交事件,对于清末时局乃至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均产生了独特而深远的影响。东南互保的相关史事见下表。首倡6月20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合辖区内的所有督臣、抚臣向朝廷会奏,斥责义和团为“乱民”“劫盗”,请朝廷予以痛剿,并明谕各省保护洋商、教士,避免与各国开战议定清廷6月21日发布对外宣战诏书,南方督抚拒不承认。6月26日,在南方督抚的授意下,上海道台与各国领事举行议谈,双方均承认“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扩展在东南互保章程上签字的有苏、皖、赣、鄂、湘五省。此后浙、粤以“附入”的形式加入,福建和山东巡抚与各国领事签订协议,“自办”互保。四川、陕西、河南也都明确表示出保护洋人的决心余波庚子事变后,慈禧太后与朝臣为固结士心并提振权威,欲按期举行辛丑乡试。刘坤一和张之洞鉴于作为新政首务的科举改章来不及实施,串联东南各省施压,最终东南各省乡试延期一年延伸▲▲(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南互保对晚清内政外交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表中“▲▲”的内容,并简要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影响,据表格材料信息从中央权威、东南地区发展、义和团运动、列强权益、清末新政等方面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内容,据所学从辛亥革命过程、民国前期政治统治等方面说明;第二小问理由,据材料信息从辛亥革命前后南方地区政治、经济变化等角度说明。答案:(1)影响:削弱中央权威,动摇了清政府统治根基;有利于东南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地方势力扩张;加速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维护了列强在华利益;推动清末新政。(2)内容:武昌起义后,南方各省纷纷独立;民国时期出现北洋军阀割据局面。理由:20世纪初南方各省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实力增强,同时对清政府预备立宪失望,武昌起义后纷纷独立,列强为维护利益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