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部分实验指导书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第ⅰ部分实验指导书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第ⅰ部分实验指导书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第ⅰ部分实验指导书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_第4页
第ⅰ部分实验指导书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I部分实验指导书

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机床的操作规程一样如下:

1.操作者必须熟悉机床的性能、结构、传动原理以及控制,严禁超性能使用。

2.进入实验室前,所有人员不准拖鞋(最好是穿带绝缘介质的工装鞋),是长头发的

同学要戴上防护帽。

3.工作前,应按规定对机床进行检查,查明电气控制是否正常,各开关、手柄位

置是否在规定位置上,润滑油路是否畅通,油质是否良好,并按规定加润滑剂。

4.开机时应先注意液压和气压系统的调整,检查总系统的工作压力必须在额定范

畴,溢流阀、顺序阀、减压阀等调整压力正确。

5.开机时应低速运行3-5min,查看各部分运转是否正常。

6.加工工件前,必须进行加工模拟或试运行,严格检查调整加工原点、刀具参数、

加工参数、运动轨迹。并且要将工件清理干净,特别注意工件是否固定牢,调剂

工具是否已经移开。

7.工作中发生不正常现象或故障时,应立刻停机,及时报告指导老师进行检修。

8.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清扫机床,并将机床复原到原始状态,各开关、手柄放于

非工作位置上,切断电源,认真执行好交接制度。

9.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操作机床,未经操作者同意,决不答应其他人员私自开

动机床。

10.按动按键时用力适度,不得用力拍打键盘、按键和显示屏。

11.禁止敲打中心架、顶尖、刀架、导轨、主轴等部件。

一、加工中心操作实验指导书

加工中心是集机、电、液一体化的高科技设备;是一种自动化程

度高、结构复杂、功能全面的先进加工设备。加工中心的综合加工能

力较强,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灵活、通用性强、生产率高、质量稳

固等优点。在生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加工中心的操作者要做到

文明生产,严格遵守如下加工中心的安全操作规程:

1.未经培训者严禁开机;开机前认真检查电网电压、气源气压、润滑油和冷却油的油位是

否正常,不正常时严禁开机。

2.机床启动后,先检查电气柜冷却风扇和主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不正常时应立刻关机,

及时报告老师进行检修.

3.开机后先进行机床Z轴回零后再进行XY轴回零和刀库回零操作,回零过程中注意机床

各轴的相对位置,避免回零过程中发生碰撞。

4.手动操作机床时,操作者事先必须设定确认好手动进给倍率、快速进给倍率,操作过程

中时刻注意观察主轴所处位置及面板按键所对应的机床轴的运动方向,避免主轴及主轴上

的刀具与夹具、工件之间发生干涉或碰撞。

5.认真仔细检查程序编制、参数设置、动作顺序、刀具干涉、工件装夹、开关保护等环节

是否正确无误,并进行程序校验。调试完程序后作好储存,不答应运行未经校验和内容不

明的程序。

6.在手动进行工件装夹和换刀时,要将机床处于锁住状态,其他无关人员禁止操作数控系

统面板;工件及刀具装夹要坚固,完成装夹后要立刻拿开调整工具,并放回指定位置,以

免加工时发生意外。严禁在开门的情形下执行自动换刀动作、运行机床加工工件,避免刀

具、工件、切屑甩出伤及操作者。

7.机床运转中,操作者不得离开岗位;当显现报警、发生非常声音和夹具松动等非常情形

时必须立刻停车保护现场,及时上报,做好记录,并进行相应处理。

8.关机前保证刀库在原始位置,XYZ轴停在居中位置;依次关掉机床操作面板上的电源和总电

源,并认真填写好工作日志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整个实验过程,加深对数控加工基本概念的懂得。

2.把握常用G代码的编程。

3.熟悉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

4.熟练把握机床加工面板及其操作。

5.熟悉数控加工中心的机械结构

6.了解交、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方法和手段,数控系统检测方法

(二)实验设备:

1.法兰克数控加工中心一台

2.传输运算机一台

3.绘图编程运算机一台

4.磨刀机

(三)实验用具:

1.液压平口钳一个

2.刀具工具车一台

3.工件

4.数显量具一批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前预习加工零件与程序

00001;

G21G49G17G80G40G05.1Q1;

G90G54G40GOOX40Y-35;

G43Z20HOIM3S800;

Z-7;

G42X25DOI;

GO1YOF1OO;

G03X-25YO1-25F80;

GO1Y-25F1OO;

Z30;

GOOG40Z20M09M05

G91G28ZO;

M30;

2.手动原点复归:(1)ZRN模式转至原点复归;(2)按下

行按钮。

3.把工作夹持在工作台上,并测量工件的长、宽、高尺寸,检查

工件是否符合要求。

4.手动操作把铳刀夹持在主轴上。

5.用MDI编辑模式换刀,把主轴上的铳刀换到储刀仓刀套内。再

装下一把刀,直至装完加工所需刀具。

6.工作坐标系设定

(1)装上分中棒,模式转至“手动”,按下主轴正转按钮;

(2)模式转至“HANDLE”,使分中棒轻轻接触到工件的一侧面;

(3)按恒座标键,再按[相对],后输入X0或Y0;

(4)把分中棒提到高于工件的高度后,移动到另一侧测量出两端

的长度;

(6)再移到工件长度尺寸1/2位置,再清零。

(7)按|OFSET|补正键;按萤幕下面的[座标系],显现工作座标系

设定画面,在G54里补入X、Y在工件中心的机械坐标值。

7.设定刀长补正值。

(1)模式挑选按钮至“HANDLE”;

(2)主轴正转启动;

(3)慢慢移动Z轴,使刀具轻轻接触工件顶面;

(4)按函座标键,按萤幕下方的功能键[总合];

(5)将机械座标抄到|OFSET|键里的高度[补正]里;

注:若键入负值则在写程式时补正须用G43o

若键入正值则在写程式时补正须用G44O

8.设定刀径补正值。

(1)按〔OFSET]补正键;

(2)按萤幕下方的[补正];

(3)按CURSOR^]用游标键,使游标停在要补正的号码上;

(4)将刀具半径值键入,操作方法:半径值[INPUT。

9.加工:

(1)按程序号调出加工程序;

(2)模式转至自动操作;

(3)按下“启动按钮”。

10.关机、清洁机床和填写实验使用记录表

二、数控车床操作实验指导书

数控车床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的先进加工设备。他与

普通车床相比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灵活、通用性强、生产率高、质

量稳固等优点。在生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数控车床的操作者要

做到文明生产,严格遵守如下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1.学生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控机床操作。

2.禁止多人同时操作,强调机床单人操作。

3.学生必须在操作步骤完全清楚时进行操作,遇到问题立刻向教师询

问,禁止在不知道规程的情形下进行尝试性操作。

4.操作中如机床显现非常,必须立刻向指导教师报告。

5.手动原点回来时,注意机床各轴位置要距离原点一100mm以上。

6.手工操作前,应先按下手动按钮后再进行操作。

7.学生编完程序或将程序输入机床后,要通过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方

可进行试运行。

8.学生进行机床试运行及自动加工时必须在指导教师监督下进行。

9.程序运行注意事项:

(1)刀具要距离工件100mm以上。

(2)光标要放在主程序头。

(3)检查机床各功能按键的位置是否正确

(4)启动程序时一定要一只手按开始按钮,另一只手按停止按钮,程

序在运行当中手不能离开停止按钮,如有紧急情形立刻按下停止

按钮。

10.机床在运行当中要将防护门关闭以免铁屑、润滑油飞出伤人。

11.在程序中有暂停测量工件尺寸时,要待机床完全停止、主轴停转后

方可进行测量。此时千万注意不要触及开始按钮,以免发生人身

事故。

12.关机时,要等主轴停转3分钟后方可关机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演示把握设定精度补偿值、刀具补偿值的方法和对刀方法。

2.观察操作过程,进一步学会编写简单程序和机床操作。

(二)实验设备

T980经济型数控车床、辅助运算机。

(三)实验工具

车刀、磁力表座百分表、游标卡尺、黄铜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开机:(1)检查机床的润滑站,油面应在上、下油标线之间。

(2)合上电源总开关。

(3)以顺时针打开机床后侧的电源开关。

(4)以逆时针方向转动红色紧急停止开关,此时LCD显示器

显现“准备就绪”的字样。这时机床启动完毕。

(5)讲解坐标X、Z识别方法。

(6)用磁力百分表在X、Z方向分别测量出丝杠的精度补偿值,

并记录。

2.数控车床的手动控制:

数控车床通过控制面板的手动操作,可以完成进给运动,主轴

旋转,刀具转位,冷却液开关等动作。

3.进给运动操作,可分为手动模式和手轮模式:

在手动模式下,按坐标进给键可连续移动。

在手轮模式下,转动手轮可实现点动控制。

4.录入模式下,在刀具补偿界面中,可以设定刀具补偿值,并记录。

5.用试切法对刀并设定绝对坐标系G50、XO、ZOo

第一用刀具车出一个端面,获得z轴原点,在录入模式下挑选程

序菜单,输入G50.Z0。按启动完成Z轴对刀。然后用刀具在工件的外

圆车出一段距离,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工件车削后的直径数值,在录入模

式下挑选程序菜单,输入G50.X(所测直径数值)。按启动完成X轴对刀。

这样就完成了对刀和工件绝对坐标系的建立。

6.按系统要求调出加工程序,加工出合格零件。

7.关机、清洁机床和填写实验使用记录表

三、电火花成型机操作实验指导书

电火花加工又称为放电加工(Electrical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为EDM),是一种直接利用电能和热能进行

加工的新工艺。电火花加工是在一定介质中,利用两极之间脉

冲性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对材料进行加工,以使零件的尺

寸、形状和表面质量达到预定要求的加工方法。电火花成型机

的操作者要做到文明生产,严格遵守如下电火花成型机的安全操

作规程:

1.开机前检查机械、液压和电气各部分是否正常。通电检查待一切正常后进行工

作,开高压前如闸流管无栅时,切勿开压。

2.熟悉所操作机床的结构、原理、性能及用途等方面的知识,按照工艺规程做

好加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严格检查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是否都己校正和固定

好。

3.调剂好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之间的距离,锁紧工作台面,启动油泵,使工作

液高于工件加工表面至少3mm的距离后,才能启动脉冲电源进行加工。

4.在加工过程中,工作液的循环方法根据加工方式可采用冲油或浸油,以免失火。

5.中途停机时,先使控制电流到最小值,待主轴回升原位,再将调压器退至零位,

切断电源。

6.电气发生故障时,将电气控制柜侧后门打开,逐层逐块板检查。

7.本机床关断3分钟后方可重新启动。

8.当日工程训练完毕,要认真清理工程训练场地,关闭电源,经指导人员同意后

方可离开。

(一)实验目的

1.深化对电火花放电加工过程的认识;

2.了解电火花机床的结构,进给系统和操作要点;

3.通过电火化加工中的参数改变,了解影响成型面加工质量的因

素;

(二)实验内容

1.在不同电的电流(A),脉冲宽度,脉冲间隔下,用铜电极对钢进

行加工

2.先后3次改变不同的数值,观察表面的粗糙度

(三)实验设备及辅助器材

1.E46PM电火花成型机一台

2.电极(黄铜)工件(模具钢)

(四)实验步骤

1.了解电火花机床的主轴头,自动伺服进给系统,工作液供给系统,

脉冲电源等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工作要点;

2.检查,清点和熟悉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工件,工具电极等

3.装夹纯铜工具和钢工件

4.开始实验,改变不同的参数,观察表面的变化

四、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验

线切割安全操作规程

1.进入实验室须着装整齐,穿戴好全部防护用品,如:身着工作服,

长发者须戴工作帽,女同学不准穿高跟鞋等。严禁戴手套等操作,

以防发生事故。

2.开机前须了解和把握线切割机床的机械、电气等性能。

3.未经指导人员答应,严禁乱动设备及一切物品。

4.检查各按键、外表、手柄及运动部件是否正常注好油,检查好程序。

5.操作机床时,操作者必须站在绝缘板上,且不准用手柄或其它导体

触摸工件或电极。

6.工作时不准擅自离岗。

7.装卸工件时,工作台上必须垫上木板或橡胶板,以防工件掉下砸伤工

作台。

8.机床不准超负荷运转,X、Y轴不准超出限制尺寸。

9.工作束后,立刻擦洗机床,易蚀部位涂保护油,将工件及工、卡、具

摆放整齐,切断电源,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10.更换切削液或清扫机床,必须切断电源。

11.当日工程训练完毕,要认真清理工程训练场地,关闭电源,经指导人

员同意后方可离开。

(一)实验目的

1.深化对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编程方法及加工原理的了解;

2.了解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微机控制器、高频电源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3.增加对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参数挑选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

1.按给定的图形,编制加工程序,由键盘输入微机控制器;

2.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上按给定的图形加工出合格的工件;

3.测算加工生产率和单边放电间隙,观察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三)实验设备

1.DK7725e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2.工件(铁片)

(四)实验步骤

1.按教师指定的工件图形编制加工程序,填好程序单,由键盘把程序

输入线切割微机控制器;

2.熟悉机床设备,安装好工件,作好加工前的机、电准备工作;

3.挑选加工参数:

空载电压U=100-120V

脉冲宽度t=10-30us

脉冲间隔tf=4~8tjus

4.调剂变频旋钮,挑选某一进给速度开始加工。

5.测算切割速度Vw(每分钟切割的面积)

丫„,=切割厚度x行程距离/切割时间(mm2/min)

6.测算单边放电间隙3

8=(切割宽度-车目丝直径)/2(mm)

7.观察表面粗糙度。

五、快速成型与三维光学扫描实验

快速成型与三维光学扫描安全操作规程

1.原材料需保持干燥,不能因潮湿而影响快速成型性能;

2.开机前检查电源线、网线,确保连接良好;

3.加工操作前仔细校平工作台面,确保喷头与台面平行;

4.合上电源后要检查面板上的按钮,确保全部处于工作状态;

5.加工前要设置好恰当的工艺参数,确保设备运行平稳;

6.加工前要仔细进行对高操作,确保喷头与台面保持适当间距;

7.任何时候要保持喷头清洁,绝不可与工作台相碰;

8.加工前要调定好运丝的拉力,确保喷头所喷出丝的质量;

9.必须在成型室内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点击开始加工菜单;

10.加工终止后,需保温15〜20分钟方可取出工件。

11.快速成型机的工作场所不答应有高频电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快速成型机的基本原理

2.熟悉快速成型机的基本操作

3,了解美年达三维光学扫描仪的基本运用方法

(二)实验要求

1.自己设计一个标志性的模型,画出三维立体图形,并生成三

角网格格式(STL)的文件用于快速成型的模型制作。

2.标志型的模型可以是自己的姓名进行拉伸的图标、汽车标

志、商标等等。如下图所示的样例模型。

3.加工样品的尺寸规格要求:长度和宽度不大于50mm,高度不

超过5mmo

(三)实验设备和仪器

1.MEM-200快速成型机;

主要技术参数:

工艺:MEM——熔融挤压成型

材料:ABS

2.尖嘴钳、小铁铲。

3.游标卡尺

(四)实验步骤和方法

1.打开MEM-200快速成形机电源,启动运算机。

2.启动大法师(Daphne)软件。载入要成型的STL文件,将模型放置

在合适的方向和位置。一样应将其放在距工作台2-3mm的高度上,

工作台面中心处。注意:MEM工艺一次只能成心一个STL模型。

3.提取模型面。第一步先设定支撑的提出参数。挑选“支撑处理》支

撑参数”,在弹出对话框中设定支撑角度,支撑填充线的角度和间距。

设定参数完后,挑选“支撑参数》提取支撑面”,系统自动提取需要增

加支撑的表明,并将其写入工作区窗口的树列表中。

4.分层处理。挑选“STL模型处理)MEM模型处理”菜单,在弹出对话

框中设定分层的厚度,高度,填充线的参数。确认后系统有弹出支撑

参数修改对话框,而后系统开始分层,然后输出CLI文件,此文件作

为快速成型系统制作原型的层片文件。

5.启动控制软件Cark,打开要成型的CLI文件。单击“造型>系统初

始化”后,启动温度控制系统,工作台X、Y轴自动回原点。

6.在系统初始化后,挑选“造型>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的对话框中

手动调整X、Y、Z三轴,使工作台面与喷头的喷嘴在同一水平面上。

7.检查系统没有任何问题后,挑选“造型>造型”,设定造型层数后,

点击面板上的“Start”按钮后启动造型过程。

8.成型后可以进行原型保温顺原型后处理工作。

9.关机、清洁机床和填写相关使用记录表。

第II部分实验报告

一、加工中心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1.为什么开机后第一主轴回参考点?

2.怎样懂得工作坐标系与机械坐标系的关系?

3.精加工与粗加工的刀路设置有什么区别?

4.加工中心操作实验报告及总结:

二、数控车床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1.这台经济型数控车床系统对程序的要求与教材有哪些不同?

2.在实验范畴内对经济型数控车床精度底的原因进行分析。

3.数控车床操作实验报告及总结。

三、电火花成型机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1.正、负极材料及尺寸

2.实验数据:

次数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隔主轴换刀比

(A)(uS)(uS)(UP/DN)

11220044/5

24.515021/2

31.59032/3

3.结果分析表

次数加工成效干扰因素措施

1

2

3

4.摸索题

(1)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和进行电加工的必要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2)电火花加工的两大优点和三大局限是指什么?

(3)工作液质量和加工安全措施不当对成型面质量的影响有哪些?

5.实验报告总结

四、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1.工件图形及程序编制

工件图形由教师指定,程序编制方法按下列格式填写(图形及程

序单填写在专门的纸上,并附在实验报告中)。

程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