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四校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四校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四校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四校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四校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第一次教学检测卷试卷说明:本卷共三大题26小题,共计120分,时量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人无信不立。”“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说文解字》:“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本义是语言真实。后引申为诚实有信用。留学日本,鲁迅难忘藤野先生抑扬顿挫()的说话声调和的教诲;看到客人,列夫·托尔斯泰那对眼睛总是意趣àng()然地流露出诚恳的神色……对人当以诚挚为贵。如此,那些酸甜苦辣的过往,都能成为的回忆。1.在相应的括号内填写拼音或者汉字。挫()àng()2.语段中两处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情意深长弥足珍贵 B.语重心长难能可贵C.情意深长难能可贵 D.语重心长弥足珍贵3.下列成语表达了人要讲诚信的含义的一项是()A.言而有信 B.将信将疑 C.信手拈来 D.杳无音信4.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提出修改意见。5.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春联、寿联、名胜古迹联等。B.《史记》是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写,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C.重阳,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在这一天有登高赏秋的风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感恩敬老等内涵。D.古代农历十五日称为“望”,十六日叫做“既望”;“芙蓉”“芙蕖”是莲花的别称;“鸿雁”“锦书”是书信的别称。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②友情,是人生的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A.①④②⑤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①⑤④ D.②①⑤④③7.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自劳动课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后,“中小学生做饭”成为热点话题。②但是,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将其理解为增加家务劳动的数量。③劳动教育要重视“劳育结合”,避免“以劳代育”。④劳动教育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更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A① B.② C.③ D.④8.古诗文默写填空。请在下面表格的横线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句子。类别诗句诗句出处思念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__________,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报国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怀古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____。张养洁《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综合性学习各题。材料一:“一场演唱会带旺一座城”的现象,在全国各地上演着,“演艺+旅游”这股席卷全国的风潮,已经开始催生文旅融合新变局。2023年7月的衡阳,在薛之谦连续三场演唱会的“声浪”中霸榜各大社交平台。近十万名谦粉从全国各地涌入衡阳观看演出的同时,也在对衡阳进行着沉浸式打卡,拉动了衡阳经济增长。材料二:①十万谦粉的涌入,对衡阳是考验,也是巨大的机遇。衡阳紧紧抓住了这一波流量,开启“大型宠粉”模式。衡阳每天安排2800余名警力,守护来自全国各地的“谦友”。针对黄牛,衡阳决不姑息,成立专案组,现场抓捕,尽可能地挽回受害群众的经济损失。为方便游客出行,衡阳抽调360台公交车辆开行直达市体育中心的8条公交临时专线,在城区设立8个乘车点和返回下客点,观众凭演唱会门票免费乘车。合江套隧道等交通枢纽也进行了延时。南岳衡山等景点还实行了半价优惠。万达等商圈餐饮也是针对性的提供优惠打折。有任何难题,随时随地可找见“衡阳群众”。“衡阳上大分”“衡阳这波赢麻了”“我真的哭死,衡阳太细节了”“爱了爱了”……②网友们的自发宣传成就了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也为衡阳带来了一波淄博式城市口碑的迅速提升。9.结合材料一二,说一说衡阳是抓住演唱会契机,促进城市口碑提升的?10.衡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身为衡阳人,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做什么?二、阅读与鉴赏(45分)(一)古诗鉴赏(共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甲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1.下列对这首诗四处“雪”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个“雪”字写送别前的雪景,写出了天气的奇寒。B.第二个“雪”字写饯别时的雪景,以纷纷而下的雪寄托诗人的离愁。C.第三个“雪”字写武判官来去皆为雪景,表现诗人对友人艰难仕途的关切和担忧。D.第四个“雪”字写友人远去后的雪景,渐行渐远的马蹄印寄寓了诗人的不舍之情。12.将本诗拍摄成微电影,你认为在拍摄最后两句诗时应呈现怎样的特写镜头?请谈谈看法。(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公(乐全先生)为布衣,则颀然①已有公辅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②物以色假③人。虽对人主,必同④而后言。毁誉⑤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节选自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有删改)①颀然:高大的样子。②徇:顺从,遵从。③假:请求,拜托。④同:赞同,同意。⑤毁誉:毁谤和称赞。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又何间焉间:(2)虽不能察察:(3)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望:14.下列对乙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官徇物/以色假人B.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官/徇物以色/假人C.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D.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2)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16.甲文中特别写到了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这一情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17.认真阅读甲乙两文,简要概括曹刿与乐全先生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质。(三)说明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博大精深的鼓文化①3月13日晚,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来自湖北的13名优秀鼓手一起演奏定音鼓。在鼓的律动中,全球观众共同见证北京冬残奥会完美落幕。在鼓声中传承中国文化,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②鼓是中国传统乐器中一种极古老的打击乐器,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它在“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之中属“革”类。关于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渔猎时代。那时,人们在劳动之余,敲击着石头制作的工具,歌舞欢娱,“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他们偶尔敲击空心的树干,发出洪亮的声音,由于种种的启发,进而制作了空腔蒙皮的鼓。③相传古代的颛顼登上帝位之后,就命令“鼍”——一种爬行动物先来奏乐。鼍就仰面躺下,用尾巴敲着肚皮,发出“嘭、嘭”的声音。帝尧继位后,命人制音乐,就把麋鹿的皮蒙在瓦缶的口上,敲击作乐。④鼓出现得很早,发展又较快,形制也变化繁多。到了周代,据《周礼》记载,“六鼓”就包括雪鼓、灵鼓、路鼓、鼖鼓、皋鼓、晋鼓六种。另据其他典籍记载,还有建鼓、足鼓、悬鼓、土鼓、铜鼓、鼙、鼗、提等二十余种。⑤在古代,鼓的用途较广。“击鼓其镗,踊跃用兵”(《诗经·邶风·击鼓》),说明鼓在军事行动中或发号施令或鼓舞士气。逢有日食、大水等自然灾异,举行祭祀时也要用鼓。《春秋》《左传》中多次记载:“大水,鼓,用牲于社。”“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训民事君。”古文中还有“鼓之舞之”的记载,可知还可用它伴奏舞蹈。当然,鼓最主要的功用,还是在音乐演奏中敲击节拍,“以节声乐”烘托气氛。⑥汉唐以后,从少数民族、西域、天竺等地区先后传入多种形制不同的鼓类,其中盛极一时的要推羯鼓。据《通典》载:“羯鼓,正如漆桶,两头俱击。以出渴中,鼓号羯鼓,亦谓之两杖鼓。”在演奏时,羯鼓被放在一个称为“牙床”的木座上,用两根鼓杖击奏或用一杖敲击、一手拍奏——类似现在的朝鲜族“长鼓”的奏法。羯鼓有着清越透亮的音质,《羯鼓录》称赞说:“透空碎远,极异众乐。”弱鼓可合奏,亦可独奏。《梦溪笔谈》中记载的《大合蝉》《滴滴泉》《阿鹊盐》等均为羯鼓独奏曲名。羯鼓又是唐代“大曲”演奏中的主要乐器之一。陈旸《乐书》记载:“大曲前缓叠不舞,至入破则羯鼓、襄鼓、大鼓与丝竹合作,勾拍益急。舞者入场……”唐代大曲“入破”之后以舞为主,羯鼓似乎起着指挥的作用。⑦其后,外来鼓类尚有多种,如有挂在腰间用双手击打的腰鼓;有用手指指摩、弹敲的答腊鼓;有单人与鼗同奏的鸡娄鼓;以及花腔鼓、达卜、那葛喇、达布拉等。⑧今天,有不少种类的鼓失传了,但也有不少沿袭下来,并有了很大的变异和发展。比如伴奏东北大秧歌的大堂鼓,就是从古代的“足鼓”“悬鼓”沿袭发展而来,只是由横置、吊悬或落地发展成竖置并吊放在鼓架之上;3000年前的青铜器时代,中国西南、中南少数民族创制的铜鼓,一直传到今天,不仅如此,还沿用于音乐、舞蹈之中。朝鲜族和瑶族的“长鼓”,壮族的“蜂腰鼓”均源于古代的“细腰鼓”。⑨那种木柄手摇的“货郎鼓”便是由古代的“鼗鼓”直接沿袭下来,历2000多年而无大差异。或在古籍中有如下记载:“如鼓而小,有柄,两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可见奏法同现在完全相同。鼓在发展中也演化出一些新的品种,如排鼓、单鼓、渔鼓、八角鼓等。⑩鼓是群音的首领。鼓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从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18.梳理文章思路,用“|”把文章划分为三个层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9.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博大精深的鼓文化。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四)议论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柳早①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据媒体报道,如今一些年轻人格外偏爱寺庙游,到清幽禅静中去寻找心灵慰藉,将人生转机寄托于超自然力量,成了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②更有在线票务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2月以来预订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相关监测数据也显示,2019年,“寺庙”在社交平台上还处于籍籍无名的状态,4年时间过去,而今的搜索量增长了368倍。③从数据看,原本是中老年人偏好场所的寺庙,如今确实在年轻人中也火了起来。在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各大寺庙的游记以及关于“灵不灵”“准不准”之类的测评,年轻人似乎真的爱上香了。④其中原因倒也好理解。如今年轻人也面临不小的压力,学业、工作、情感等。而压力之下,年轻人寻找一个释放压力、转移焦虑的渠道,选中了香火氤氲、庄严宝相的寺庙。⑤但是,压力之下,一些年轻人如果真的把自己的生活希望寄托在神佛之上,这样的生活之路也显然走偏了。⑥“耕田欲雨刈欲睛,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苏轼就曾写诗说,种田的人希望下雨,收割的人希望天晴远行的人希望顺风,归来的人又正好相反。如果人人的祈祷都要应验,那造物主岂不是要把天气变个千八百次?⑦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求神拜佛的虚妄。如今许愿、祈祷几乎无所不在,除了实体寺庙,网络上还有“赛博许愿”,一段视频、一场直播都有无数人在许愿。且不说这么多愿望神佛能不能处理得过来,至少这些愿望本身很多就相互冲突——比如,一位考生祈祷考研上榜,则必然有另一位祈祷者要落榜,这种矛盾又该如何平衡呢?这也凸显了此一行为的现实荒唐性。⑧因此,只要仔细想想就能知道,乞灵于神佛终究是靠不住的。把逛寺庙当作休闲放松当作积极的心理慰藉,这当然没什么。但年轻人如果入戏过深,把超自然力量当作了解答,而放弃了自身的努力、在现实世界的奋斗,恐怕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忽视了改变命运的真正关键——自己。⑨就像苏轼的另一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人生的路很长,世界上也没有筋斗云,想抵达理想的彼岸,终究还是要靠我们自己一步一步走过去。年轻人不该“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奋斗才是青春的底色。21.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A.选文以“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为题,引出一些年轻人将人生转机寄托于超自然力量的社会现象,其中的问号暗含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否定态度。B.第②~③段通过分析数据和观察社交平台内容,得出“年轻人似乎真的爱上香了的推断,其中“似乎”一词表示作者并不认为年轻人真的爱上香。C.选文第⑧段认为“乞灵于神佛终究是靠不住的”,痛斥了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的错误做法,用词严厉,令人警醒。D.选文第⑨段画线句运用比喻论证,将“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的做法比作“筋斗云”,呼吁大家靠自己一步一步走过去,到达理想彼岸。22.选文在论述过程中有两处引用苏轼的诗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