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技术与应用-习题与解答(二)_第1页
电气控制技术与应用-习题与解答(二)_第2页
电气控制技术与应用-习题与解答(二)_第3页
电气控制技术与应用-习题与解答(二)_第4页
电气控制技术与应用-习题与解答(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习题与解答(二)一、填空题1.电压继电器是反映__电路电压_____变化的控制电器,它的励磁线圈与被测量电路__并联___,从动作原理分,它属于__电磁式____电器。2.在接触器控制线路中,依靠自身的___常开触点____保持线圈通电的环节叫_自锁__;串入对方控制线路的_

常闭触点_____叫互锁触点。3.在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电路中,应将欠电流继电器的_常开触点______串在接通电枢回路的接触器线圈的得电回路,应将过电流继电器的__常开触点_____串在接通电枢回路的接触器线圈的得电回路。4.X62W型万能铣床主轴电动机的顺铣和逆铣由_万能转换开关____控制,并可两地操作,一处在_____床身_____,另一处在___升降台___________。8.电磁式接触器的主要结构是有_电磁系统___、_触点系统

灭弧系统_、反力装置、支架和底座。二、是非判断(对的写T,错的写F),并写出改正意见1.电流继电器根据用途可分为过电流继电器和欠电流继电器,它们为正常工作状态时(即电流为规定的正常值时)衔铁都是吸合的。(

F

)改正意见:过电流继电器正常工作状态时,衔铁是断开的。2.接触器控制电路中,使接触器线圈保持通电的环节叫互锁环节,它是利用接触器本身的常开触点与起动按钮并联实现。(

F

)改正意见:使接触器线圈保持通电的环节叫自锁环节。3.在交流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线圈可以串联。(

F

)改正意见:线圈只可并联,不可以串联。三、综合题1.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减压起动的目的是什么?电气上常用的减压起动方法有几种?Y-Δ减压起动的特点是什么?解答:减压起动的目的是减小起动电流,以减小和限制起动时对机械设备的冲击;常用的减压起动方法有:定子绕组串电阻或电抗器;Y-Δ换接、延边三角形联接;串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Y-Δ减压起动的特点是:起动时减小加在电动机定子绕祖上的电压,以限制起动电流;而在起动后再将电压恢复之额定值,使电动机全压运行。适用于正常运行定子绕组是三角形接法的笼型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减压起动。2.试分析下图所示各电路为何种类型的控制电路,并简述电路的动作过程。

a)

b)解答:a)图为点动和长动控制电路,动作过程如下:按下SB2,KM得电并自锁,实现常动;按下SB1,KM断电;按下SB3,KM得电,松开SB3,KM断电,实现点动。b)图为KM1与KM2的顺序起动控制电路,按下SB2,KM1得电并自锁后才能按下SB3,使KM2得电并自锁,否则按下SB3,KM2不能得电。3.请标出下列图形的文字符号,并写出名称。解答:

1)KA:中间继电器线圈;2)KT:得电延时闭合的动合触点;3)SQ:行程开关动合触点;4)FU:熔断器;5)过电压继电器线圈KA;6)SA:万能转换开关;7)M:三相交流笼形异步电动机;8)KS:速度继电器动断触点;9)FR:热继电器常闭触点。

四、分析、改错题1.下图为一用组合开关选择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实现正反转,并按速度原则实现反接制动的电路,有多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解答:图中有7处错误1)SA5的四对触点的接通标注不对,应是2)KM1自锁触点应使用常用触点3)KM2线圈支路中少了互锁触点KM24)KM2线圈支路中SB1使用常开触点5)KM2线圈支路中SB1使用常开触点后应有自锁触点KM26)控制电路中少了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7)KM2主触点中应串联制动电阻R改正后如下图所示:2.分析下图所示电路,电器元件与触点间的连接是否合理,并改进之。解答:该电路元件与触点的连接不合理,因SB1、SB2为外部元件,为了减少连接线以及端子排出线数目,应将按钮放在一起。改进电路如下图所示:

五、设计题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