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①习近平总书记以“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高度概括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的“连续性”正是中华文明的首要特征。②连续性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考古学家张光直在比较中西文明的早期形态时认为:“中华文明的形态叫作‘连续性’,西方的叫作‘破裂性’的形态。”以夏商周三代为代表的上古文明虽然也有王朝的频繁更替,但在总体上则表现出在批判中继承、在否定中发展的文化倾向,这不同于西方经常性的断裂、打碎、重建的特征。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孔子这里,周代文化灿烂辉煌并不是与前代全然断裂的结果,而是从夏商两代借鉴继承而来,后代文明并不是对前代文明的直接颠覆和彻底否定。以社树的祭祀为例,《论语》有“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曰:使民战栗”的记载,三代祭祀的树木有所变化,但是祭拜社树的礼乐风俗是不变的、持续的。③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性是紧密联系的。“连续”不是故步自封,不是因循守旧的一味守成,而是在复杂历史条件下的与时偕行,时时更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为文化的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不断强化文明的创新精神,惟其如此,才能保持文明的连续性、进步性。相反,那种自我陶醉的高度自恋的文化心态,必然失去创新的活力,迟早会在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被淘汰。文明连续性的另一个意义是文明的包容,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承认、相互融合,而不是异质文明之间的简单对抗,甚至暴力冲突。在与不同文明相遇的历史背景中,中华文明始终表现出高度的包容精神与和平心态,既有海纳百川、美美与共的外在气度,又有稳定内敛、友善和睦的内在气质。将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熔铸一炉,这是中华文化统一性的基础条件,也是中华文化连续性和统一性的根本原因。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不是简单的线性历史链条,而是思想性、精神性的多样统一,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征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具有时空融合的鲜明特色。④文学的连续性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重要表现。中国文学的连续性表现为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两个基本方面。第一,从《诗经》《左传》《庄子》《史记》《红楼梦》等文学经典,到孔子、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伟大作家,他们的文学创作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着中华文化独特的人格风范和审美精神。第二,以《乐记》《文心雕龙》《原诗》《人间词话》等为代表的古典文艺理论著作,反映了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和思想追求,形成了文艺上具有中国风格的独特理论话语和艺术主张。⑤一切批评都应当是从传统出发的,即使是突破传统,也应从了解传统开始。“宗经”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基本主张,这一基本理论主张决定了中国文学基本精神的延续。所谓“宗经”就是坚守传统,坚持守正。刘勰《文心雕龙》专设《征圣》《宗经》二章,强调的就是文学从传统出发的守正原则。尽管《文心雕龙》的宗经立场,是由经学与经典引发的,而其本质上,还是对文学上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传统的宗法与坚持。⑥新时代的文学批评应当从中国文学创作和理论的历史传统出发,在百年未有之变革的历史语境中实现中国文学精神的延续。首先,从文学传统出发,意味着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新时代的中国式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建设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艺理论结合起来,与中国文学的创作实践结合起来。其次,从文学传统出发,意味着坚守中华文化的本位立场。在社会激烈变化时代发生转折的历史时刻,坚守中华文化的本位立场,赓续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更应成为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石。从中华民族的立场出发,“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一直是中国式学术坚守的基本理念。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位立场,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的品格与精神,保持对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敬意。“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爱国主义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意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理想,都成为中国式文学理论话语的根脉和底气。最后,从文学传统出发,就是坚守文学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精神。“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基本主张,而“以民为本”则具体体现在世俗世界对人的尊重和人性的温度。文学的人民性体现为文学的人性温度。“文艺的人民话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文艺思想的重要问题。建构“人民话语”的理论核心是文艺为人民书写,始终保持与人民大众的情感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而不仅仅是沉浸在艺术家个人的情感抒发和心理表现。就中国式的文学理论批评话语而言,一方面要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好恶为好恶,就是要将文艺创作中蕴含的百姓生活、民众感情充分阐释出来,理解大众的审美趣味和人生品格;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人民群众不仅是文艺的欣赏者、接受者,人民群众本身也是文艺创作的主体力量。(摘编自傅道彬《文明的连续性与文学批评的历史传统》)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其中的“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首要特征。B.有学者认为,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呈现出与西方早期文明的“破裂性”形态迥然不同的“连续性”特点。C.中国古典文艺理论著作反映了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和思想追求,是中国文学创新性的基本方面之一。D.文学批评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位立场,就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品格与精神等成为文学理论话语的根脉和底气。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即使面临如夏商周般的王朝更替,总体上也表现出在批判中继承、在否定中发展的文化倾向,这是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没有中断的文明的重要原因之一。B.中华文明连续性与创新性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连续性体现为在文化方面的守正与尊古,创新性指在复杂历史条件下与时偕行,时时更新。C.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秉持的坚守传统、坚持守正的“宗经”理论的基本主张,决定了中国文学基本精神的延续。D.“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主张,也是世俗世界对人的尊重和人性温度的体现;文学上的“以人为本”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⑤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当下,网络文学批评再现了古代文学批评的风貌,表现为整体思维下的意象化的批评语言。B.评论陶渊明优美的田园诗时,需要关注陶渊明体现在对僮仆“亦人之子也”的人格尊重等。C.文学评论应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真实地分析、反映、投射文学作品,保持严正锐利的风骨。D.文学批评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第⑥段“新时代的文学批评应当从中国文学创作和理论的历史传统出发,在百年未有之变革的历史语境中实现中国文学精神的延续”的阐述角度的一项是(3分)()A.从文学传统出发,就是坚持以儒家和道家经典作为创作源泉。B.从文学传统出发,意味着要坚守中华文化的本位立场。C.从文学传统出发,就是坚守文学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精神。D.从文学传统出发,意味着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5.文章第③段是如何论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这一首要特征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当你一无所有庞滟落日像一枚熟透的橙子摇曳着要落地。一辆白色厢式货车在光芒中放慢速度,探出一个板寸头的面孔问:“是在等我和家电吗?”我点头。车拐到单元楼门口,男子拎着一寸多宽的布板带,打开车后门,挪出一个大纸箱,扎了一个马步,气运丹田背起滚筒洗衣机,稳了稳身子,步子踏实地开始爬楼梯。小区的电梯坏了。看着大小九样家电,大伏天的他一个人要背到八楼,我倒吸了一口凉气。不过,他裸露的胳膊和腿上鼓鼓的腱子肉,让我少了一些担心。我跟在他后面解释:“挺抱歉的,中午你打电话那会儿我正参加一个紧急会议,实在出不来,麻烦你又多跑一趟。”“没事的,顾客是上帝,做好服务是我们的职责。还好,今天去乡下送家电挺顺利,只是回来绕了一点儿远。有一次遇上大雨,地滑得像个泥鳅,车掉到水坑里就趴窝了,折腾到后半夜才被老乡的马车给拖出来。那天挣的钱一半都给了马车。人算不如天算哈。”男子说话时弯腰停了停,呼一口气又深吸一口气,继续爬楼。最后背的双开门冰箱,由于体积太大,拐弯要躲避很多障碍物。他的脚步越来越沉,每踏一步,我的心都跟着直颤悠,真怕他栽下来。老旧的楼梯又窄又陡,他每上两层楼就要弯腰驮着冰箱歇一歇,衣服已经水捞的一样滴着水,头顶、脸部的汗珠一颗颗争着跑出来。上到七楼半时,他脚步踉跄了一下,急忙抓住栏杆稳住身体,回过头感激地说:“谢谢你一直跟在后面给我鼓劲。”我手足无措:“真是抱歉啊,想帮忙也帮不上,还赶上楼道里的感应灯坏了,脚下要小心啊。”“已经帮到了,在我快要坚持不住时,有人关注我,心里就加了一把劲儿。没事,我摸黑走路都习惯了,脚下的步子不乱,心里就亮堂呢。今天是送货最多的一次,每家都有大件,最后到你家,有点儿劲头不足了。”说着,他把冰箱放到指定的地方。他的话触动了我,曾经我也有坚持不住的时候,被人不弃地关注和帮助才坚持了下来。“你干这行很多年了吧?肌肉都练出来了。”我问。“才一年多。这肌肉是之前在健身房练的,多亏有这老底子,才没累散架。”他说。“怎么干起这行了?”我递上一包面巾纸。“说来话长,这么多年,我感觉自己只要一花钱干什么就要倒霉。我是80后,独苗一棵,被宠着长大的,我爸舍不得花钱,我却大手大脚。大学毕业后,我痴迷武术,到处拜师学了一通,给人家当保镖,差点没把命搭上。后来,家人托关系让我去一个单位上班,那时我迷上了炒股,工资、奖金赔进去了,就挪用公款炒,赔大了,被告了进去。”他说完,抹了一把脸,低下头去。“抽支烟解解乏吧。”我递给他一支烟。男子吐出一个大烟圈:“我爸心里一股火,没压住,走了。我妈为了我,到处借钱,路上出了车祸。那时真不想活了,到处踅摸可以自杀的工具。我老婆把我们住的房子和她爸妈房子都卖了,才还上欠款,把我捞了出来。我的第二次命是老婆给的,在我万念俱灰时,她说,房子和钱财都不重要,你的生命和自由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些就有了一切。”男子眼里闪动泪光,干咳了一声,继续说:“我老婆到处找关系,贷款开起了烟酒店,利润挺高。没想到,赶上一场洪水加内涝,天灾把房子和烟酒都冲跑了。我突然信了命运这个东西,算命先生说,靠卖力气挣的钱才能守住。他让我往北走,去皇帝待过的城市,才能时来运转。北京我去不起,沈阳这个城市压力小一些,就来了这里。你信什么?”他问。“我……好像什么都信一点儿,但还是相信善有善报。你经历的疼痛,我也有过。”我说,突然觉得这个陌生的人与自己似曾相识。男子鼓起腮帮子,烟雾从鼻孔里冒出来:“我现在也信善有善报——永远不要忘记和辜负当你一无所有时,救你、帮你的那些人。我老婆快生了。我本来是不想要孩子的,但她很想要,我不想辜负她。扛活儿虽说累,当一天司机和搬运工赶上好时能挣一千多,值了。想到老婆,不管多累,我都能满血复活。扛完这些活儿,我要赶回家过生日喽。”男子说完,憨憨一笑,做了一个起飞的动作,像个开心的大男孩。验完货,我掏出三百元当小费给男子递过去。他连连摆手:“我们公司规定不收楼层费,多高的楼都免费送。小费不能收,这是我分内的活儿,不给差评就很好,我就能得到月底奖金啦。”男子像孩子一样一蹦一蹦地下楼了。我追上一句:“祝你生日快乐!”他的回音在楼道中跳跃:“谢谢哦!”此时的我已热泪盈眶,也很想去对一个人表达:“谢谢你,在我一无所有时不弃地爱我!”(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他”不计较为“我”送家电多跑了一趟,按规定免费将家电背到“我”家中,这些都是“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表现。B.小说中“他”的经历颇为不顺,弄得一无所有甚至失去了自由,而“他”归因于命运,信奉善有善报,足见其迷信思想严重。C.“永远不要忘记和辜负当你一无所有时,救你、帮你的那些人”如乐曲的主旋律流淌在字里行间,催人振奋。D.小说可引发人们的思考:人生难免有波折,时代要求奋发有为。而“送货上门”“网络点评服务”等语言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他”的妻子虽未出场,但其形象也较丰满:深爱丈夫、勇于担当、对生活充满热爱。B.小说中“男子眼里闪动泪光”的细节描写,形象地传达出“他”对妻子的愧疚与感激的情愫。C.小说长于在反差中展示人物形象,如刚才精疲力竭的“他”转眼又变成了一个开心的大男孩。D.小说结尾画横线处的“跳跃”一词,赋予回声以动态感,表现了“我”节省了小费的激动和兴奋。8.有文学评论家认为:“好的小小说要多多留有空白,一如书法中的飞白,线与线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气韵却在那里,所以才好看。”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的留白部分。(5分)9.小说在叙述上有何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①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节选自袁黄《了凡四训》)材料二:孝威知悉:得仁先大叔及意城二叔信,知各家均无恙,二伯亦健适如常,心为稍释。然军事方殷,实亦无片刻闲暇想及家事。我一书生,蒙朝廷特达之知,擢任巡抚,危疆重寄,义无可诿,惟有尽瘁图之,以求无负。其济则国家之幸,苍生之福,不济则一身当之而已。尔等读书作人,能立志向上,思乃父之苦,体乃父之心,日慎一日,不至流于不肖,则我无复牵挂矣。浙江夙称饶富,今则膏腴之地尽成荒脊。人民死于兵燹,死于饥饿,死于疾疫,盖几靡有孑遗。纵使迅速克复,亦非二三十年不能复元,真可痛也。尔两试幸取前列然未免占寒士进取之路须自忖诗文字三者真比同试之人何如不可因郡县刮目遂自谓本领胜于寒士也。院试过后又须赴乡试,过考日多,读书日少,殊为无谓。我欲尔等应考,不过欲尔等知此道辛苦,发愤读书。至科名一道,我生平不以为重,亦不以此望尔等。(节选自《左宗棠家训》)【注】①亿:推测。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尔两试幸取A前列B然未免C占寒士进取之路D须自忖诗文字E三者真比同试之人何如F不可因郡县G刮目遂自谓本领胜于寒士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靡,没有、无,与《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靡”词义相同。B.文,掩饰,与成语“文过饰非”的“文”词义相同,与“不值一文”的“文”词义不同。C.知,赏识,与《庖丁解牛》“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知”词义不同。D.复,恢复,与《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的“复”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袁黄认为,人若心中有所动念,自然要在言语动作上表现出来,心里存有的善恶念头,所作的善恶业行,难以自我欺瞒。B.袁黄认为,只要能够发出一个勇猛坚决的善念,就足以洗刷一生的罪恶,就像点亮一盏灯,照亮幽谷,驱除千年的黑暗。C.左宗棠家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天下为己任的激昂正气,这样的言传身教,有利于培养后辈的秉性气质,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D.左宗棠并不以科名为重,他之所以同意其子参加科考,是为了让他通过科考明确读书的方向,以便更好更多地读书。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4分)(2)其济则国家之幸,苍生之福,不济则一身当之而已。(4分)14.袁黄和左宗棠两人教育其子内容各有不同,请各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其要点。(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赠李白①杜甫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②。野人对腥膻③,蔬食常不饱。岂无青精饭④,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⑤资,山林迹如扫。李侯金闺⑥彦,脱身事幽讨⑦。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注】①天宝三载,杜甫因客居东都洛阳,与自请放还的李白初会于此,并借高适同游梁、宋,临別作此诗以赠。②机巧:此指奸刁巧诈,勾心斗角。③腥膻:代指富人所食之美味佳肴。④青精饭:立夏的乌米饭。⑤大药:指金丹。唐代道教盛行,统治者和一般士大夫多好炼制、服食金丹以求长生。⑥金闺:指金马门,汉代宫门名,为等候皇帝召见之所。⑦事幽讨:在山林中采药访道。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情真意切的赠别诗,表达了杜甫对李白诚挚友情的珍惜。B.开头两句用“机巧”二字概括了东都的社会面貌,是诗人两年东都生活总体情绪的流露。C.第三、四句中诗人以“野人”自谓,他宁愿吃食不果腹的蔬食粗饭,也不愿沾染上恶俗的腥膻之气。D.本诗前八句自述客居东都的感受;后四句赠李,“金闺”用借喻羡其受宠,赞其贤德。16.杜甫对李白的感情是丰富、诚挚、深厚的感情的,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表达了的出世情怀,其《赤壁赋》中“______,______”借助“风”将这一情怀表述得更具体。(2)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_,______”两句,敏锐地指出了六国对抗秦国的办法,而此举足以让对方寝食难安。(3)杏花是一个意蕴丰富的美学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在古诗词中较为常见,比如“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春运期间上哪儿都拥堵异常,尤其各地的火车站,更是A,真是一个非常令人不爽的“中国特色”。每年的春节前夕,也是我们这些“被犯罪分子牵着鼻子走”的人最为焦虑的时刻,害怕这一年一次可以和家人团聚的节日会被B的电话轻易毁掉。两个小时之前,我接到了师傅的电话,让我去森原市出勘一起现场,因为当地公安部门在电话里没有说清楚案情,所以我满怀疑惑地坐上了赶往森原的车。好在离春节还有两个多礼拜,只要不是过于复杂的案件,我坚信用两个礼拜的时间肯定能把这个意图扰乱我们春节假期安排的犯罪分子C。①森原市是我们省最西北的县级市,处于四省交界的位置,②多省交界地都是不安定的代名词,但是森原市是个大大的例外。近十年来,森原市就没有发生过几起正规意义上的命案,各类犯罪发案数量在全省最低。③凭着几个电子工业厂商的壮大,森原市居民过着富裕而稳定的生活。④可能是遇见了十年不见的大案,当地公安机关有些乱了阵脚,连向师傅汇报案件的电话都说得不清不楚的。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下列句子中的“让”和文中加点的“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巾帼不让须眉,这个女代表不简单。B.让我看,这事八成是黄了。C.他妈妈让他每天练琴三小时。D.她的行李让大雨给淋湿了。20.“一般说来”这个句子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有一个词叫作“狼狗时光”,也有人称之为“魔术时刻”。所谓“狼狗时光”,是指凌晨四五点,天将明未明之际,或者黄昏六点左右,白日的光已逐渐退去,①。这个时候空气能见度比较低,所有的人和景物都看得不那么清楚、看得不那么分明,处于影影绰绰的状态,有一种暧昧感。一个动物远远地走过来,你分不清是狼还是狗,要靠得很近才能分辨。如果那是狼,你就被吃掉了;②,以前的人可能会把它带回去吃掉。这种暧昧、神秘,事情看不分明,光与影交织的幻日景象,就是一个故事要跳出来的时刻。故事可以用来呈现那些无法用你原本熟练掌握的语言去描述的惊奇、魔幻、诧异等等,是我们“难以言喻”“百感交集”的时刻与感觉。那些将梦未梦、人还半醒着的时刻,故事像一条银光闪闪的大鱼从海里被钓了起来。这些③,其实正是一个个极珍贵美丽的故事被孵育的时刻。生命中的这些时刻,就是故事的“狼狗时光”。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曾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高出森林的大树总是要被大风先吹到,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有人则不以为然,认为“既是秀木,又何惧狂风?”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受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答案】C(3分)【解析】C项中“是中国文学创新性的基本方面之一”错误,从文中看,应是“是中国文学连续性的基本方面之一”。2.【答案】B(3分)【解析】B项中“连续性体现为在文化方面的守正与尊古,创新性指在复杂历史条件下与时偕行,时时更新”的表述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性是紧密联系的。‘连续’不是故步自封,不是因循守旧的一味守成,而是在复杂历史条件下的与时偕行,时时更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为文化的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不断强化文明的创新精神”。3.【答案】A(3分)【解析】第⑤段的主要观点是一切批评都应当是从传统出发的,即使是突破传统,也应从了解传统开始。A项就当下网络文学评论的特质展开陈述,突出其“再现了古代文学批评的风貌”“整体思维下的意象化的批评语言”的特点,而“意象化”恰恰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一大特色,并成为文学传统,文学批评中批评语言的意象化正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因而A项是最切合题意的。B项“陶渊明体现在对僮仆‘亦人之子也’的人格尊重”突出的是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哲学传统,而不是文学评论的传统。C项阐述了文学批评应有正确态度,与继承和突破传统无关。D项只从反面阐明文学批评不能经由的路径,而没有从正面加以明示,等于答非所问。4.【答案】A(3分)【解析】文章第⑥段的首句“新时代的文学批评应当从中国文学创作和理论的历史传统出发,在百年未有之变革的历史语境中实现中国文学精神的延续”,是本段的中心论点,而第⑥段中从“首先”“其次”“最后”三个角度阐述这一论点。A项不属于该论点阐述的角度。5.【答案】①采用总分结构,先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性是紧密联系的”“文明连续性的另一个意义是文明的包容”两个角度展开论述,最后一句进行总括。②运用边破边立、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无论是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还是第二个,作者总是将否定什么与肯定什么进行分析,旗帜鲜明。③论证语言生动形象,如用“自我陶醉的高度自恋”来评述复古、守旧的文化心态,用“海纳百川”来比喻中华文明的外在气度。(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概括议论文论证特色的能力。议论文的论证特色,可以根据文本特点,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方式、论证语言等多个角度有重点地进行分析。结合文本第③段,从论证结构方面,给出答案①;从论证方式方面,给出答案②;从论证语言方面,给出答案③。6.【答案】B(3分)【解析】B项“信奉善有善报,足见其迷信思想严重”的表述言过其实,文章中“他”与“我”现在“都有点相信善有善报”了,这并不代表“他”有非常严重的迷信思想,而是“他”意识到:永远不要忘记和辜负当你一无所有时,救你、帮你的那些人。这说明他有感恩之心;至于“归因于命运”也并非“迷信思想严重”,而是“他”对自己人生不顺利时的困惑无法解开的一种苦闷的遁词。7.【答案】D(3分)【解析】D项“表现了‘我’节省了三百元小费的激动和兴奋”错误,应是表现了男子完成送货任务后的放松、激动和兴奋。8.【答案】①小说标题设置的特定情境“当你一无所有”,这是留白。②“我”购买的“大小九样家电”都有哪些,这是留白。③“我”“觉得这个陌生的人与自己似曾相识”,这是留白。④小处结尾“我很想去对一个人表达:‘谢谢你,在我一无所有时不弃地爱我’”,这是留白。(一点2分,二点4分,三点5分,任意答出三点,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手法的能力。所谓留白,是绘画中的概念,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这篇小说是作者追求小小说留白艺术的体现,小说中的留白部分是没有写清楚,让读者去想象的地方,需要梳理情节获取信息。如标题设置的特定情境“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会怎样呢,引人遐思,这是留白;我购买的“大小九样家电”都有哪些,它们何以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是留白;“我觉得这个陌生的人与自己似曾相识”,为什么与他似曾相识,这是留白;结尾“我很想去对一个人表达:‘谢谢你,在我一无所有时不弃地爱我!’”,“我”感谢谁?为什么要感谢?这是留白。9.【答案】①小说主体采用顺叙的叙述顺序,中间用“他”的话语大量插入其经历,叙事更加紧凑丰富。②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我”的视角讲述“我”亲身经历的故事,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③叙事多用对话形式,在“我”与“他”对话交流中推动情节的发展,“他”的形象渐次丰满。④以“他”背家具上楼为线索,串联起“他”的言行和“我”的感触,深化了小说主旨。(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意思相近即赋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赋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表现手法——叙述故事的特点的能力。题干要求回答“小说在叙述上的特色”,应从常见的叙述方法入手。常见的叙述方法涉及叙述顺序、人称、线索、表达方式等。考生只需结合文本整合有关信息简要分析即可。10.【答案】B、D、F(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解析】第一句,“尔”为主语,“幸取”为谓语,“前列”为宾语,应在B处断开。第二句,“然”开头,表示转折,“未免”为谓语,“占寒士进取之路”为宾语,不能在谓语后断开。第三句谓语“自忖”,复杂短语“诗文字三者真比同试之人何如”是“自忖”的宾语,第四句“不可”后的复杂短语“因郡县刮目遂自谓本领胜于寒士”为“不可”的宾语。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有幸名列前茅,但不能不说是占据了寒门学子求取进步的道路,你要自己想想在诗歌、文章、书法三个方面真的比一同参加考试的人到底怎么样,不能因为郡县主考官的夸奖就自认为本领已经超过那些寒门学子了。11.【答案】D(3分)【解析】D项,两个“复”词义不同,文中“复”是“恢复”的意思,“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中的“复”是“再”的意思。12.【答案】D(3分)【解析】D项,“同意其子参加科考,是为了让他通过科考明确读书的方向”说法错误。从原文“我欲尔等应考,不过欲尔等知此道辛苦,发愤读书”可知,同意其子参加科考,是为了让他们体会其中的艰辛,从而知道科举之路并不平坦。13.【答案】(1)回想古代的圣贤跟我们一样都是个男子,他们为什么能够千古流芳成为大众学习的榜样,而我为什么一事无成,甚至到了声名败坏的地步呢?(“思”“可师”“瓦裂”各1分,句意1分)(2)如果能够成功,则是国家的幸运,百姓的福气;如果不成功,就让我一个人承担罢了。(“济”“苍生”“当”各1分,句意1分)【解析】(1)思,回想;可师,成为榜样;瓦裂,一事无成,身败名裂。(2)济,成功;苍生,百姓;当,承担。14.【答案】①袁黄:避祸就福,改过行善;②左宗棠:胸怀天下,发奋读书。(3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袁黄和左宗棠教育其子内容”方面的不同做法;其次,找到相关信息区间;最后,根据题目要求整合相关信息即可。15.【答案】D(3分)【解析】D项中“‘金闺’用借喻羡其受宠,赞其贤德”表述有误,从注释可知,“金闺”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借代而非借喻;根据诗意,杜甫对李白得以从朝廷“脱身”而“事幽计”表示可喜可贺,而且希望共同“拾瑶草”,可见,“羡其受宠”之说不正确。16.【答案】①诗中诉说了诗人对尘世污浊的愤恨、对李白高洁志向的歌颂,以及对二人珍贵友情的珍惜,表达的感情是丰富的。②全诗12句,前8句自述客居东都的感受,把自己当作一面镜子,无保留送给李白作借鉴,表达的感情是诚挚的。③诗中抒写出身在腥膻之中而心在青精饭的纠结、青精饭不易得而大药之资更难寻的痛苦等,表达的情感是深厚的。(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者,酌情赋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中“杜甫对李白的感情是丰富、诚挚、深厚的”这一提示,要结合诗歌具体的诗句,尽量全面、准确地分别分析本诗所传达的感情的“丰富”“诚挚”“深厚”这三个方面,最后整合答案即可。17.【答案】(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芳林杏花树花落子西东/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每空1分,有错、漏、添字不得分,所填语句符合语境即可给分)【解析】本题是情境式默写。必须熟记有关背诵篇目的内容,答题时审读题干、把握提示、联想诗文是关键。默写的诗句与题干的要求要一致,书写要正确,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添字、减字。18.【答案】A人山人海B突如其来C绳之以法(每处1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一般,形容人聚集得很多。语境说的是春节期间火车站人很多,应填“人山人海”之意的成语。B处,突如其来:指突然到来或者发生。语境说的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不想被电话打扰去执行任务,但是作为警察也避免不了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应填“突如其来”之意的成语。C处,绳之以法:指用法律来约束,用刑法来制裁。语境说的是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应填“绳之以法”之意的成语。19.【答案】C(3分)【解析】文中的“让”和C项中的“让”相同,都是动词,是“指使、要求”的意思。A项中的“让”,是动词,是“亚于、不如”的意思;B项中的“让”,表示主观看法,相当于“依”或者“照”;D项中的“让”是介词,是“被”的意思。20.【答案】B(3分)【解析】“一般说来”指通常情况下,是“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意思,与②处“多省交界地都是不安定的代名词,但是森原市是个大大的例外”衔接紧密。①③④分别是对于森原市地理位置、居民生活情况、突发大案公安机关处理情况的介绍,没有从常规来看的意思。21.【答案】①而夜晚的黑尚未完全笼罩的时候②如果那是狗③神秘的、难以言喻的时刻(每处2分)【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第一处,根据前文“凌晨四五点”“黄昏六点以后”这两个时间段,可知①处应填和①处前一句“白日的光已逐渐退去”对应的句子,故①处应填“而夜晚的黑尚未完全笼罩的时候”之意的句子。第二处,两个“如果”形成对照,并且指出了结果,前面是“如果那是狼”,故②处应填“如果那是狗”之意的句子。第三处,根据上一段最后一句“那些将梦半梦、人还半醒着的时刻”和后文“生命中的这些时刻”可知,横线处应填形容“狼狗时光”的句子,故③处应填“那些神秘的、难以言喻的时刻”之意的句子。22.【答案】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故事”比作“银光闪闪的大鱼”,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在那些神秘、难以言喻的时刻,故事的产生是如此神奇而美妙,(2分)也易让读者展开想象,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2分)【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修辞方法。首先找到本体“故事”和喻体“大鱼”,然后再结合语境分析表达效果,最后整合答案即可。23.【写作指导】无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是“既是秀木,又何惧狂风?”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需要辩证分析,一方面,从通常情况来看,由于某些人性弱点,在社会生活中,往往能力出众,成绩显著的人,容易被嫉妒,甚至受到打击、排斥,因此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往往会选择明哲保身低调行事,而不愿做枪头鸟。这样对于个体来说,有时候确实能够实现自我保全。但是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如果每一个体都只顾安守本分,不思进取,不敢创新,在危难的时候,无人敢于做秀木,敢于承担责任,那么人类就不会有进步,永远处于落后状态。“既是秀木,又何惧狂风?”是指,狂风是摧不垮真正的秀木的。如果秀木美好、出众,它靠自己强大的内心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不仅不会倒于狂风暴雨中,而且能够庇护树林中的其他树木,那么这样的秀木就值得我们推崇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