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_第1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_第2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_第3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_第4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味B.振荡试管C.贮存氧气D.倾倒液体2.对着窗户上的玻璃吹气,一会儿玻璃上就会出现水雾,由此说明了()A.在呼吸时,吸入了大量水蒸气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多C.人体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D.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3.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甲烷燃烧B.干冰升华C.西瓜榨汁D.酒精挥发4.下列行为中,没有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A.进入实验室就可以随便做实验B.把实验剩余的药品带出实验室C.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入指定的废液缸D.实验结束时,未整理仪器就离开实验室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B.物质通过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C.物质从液态变为该物质的气态一定是物理变化D.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6.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7.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8.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的操作中正确的有()①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再加热②加热时,为防止试管脱滑,应使试管底部放在灯芯上加热③烧得过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会破裂④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先进行预热,方法是在火焰处上下转动⑤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应把灯焰固定在固体部位加热⑥给液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切不可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⑤⑥D.③④⑤⑥9.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AB.BC.CD.D10.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为防止引起火灾而进行的是()A.用完酒精灯后,要盖紧灯帽B.使用酒精灯时,要先检查灯芯是否平整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使用酒精灯时,灯帽拿下后正放在桌面上11.如图,一只小猫安详地坐在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制作平板的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质是()A.透气B.导电C.绝热D.透水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天然气用作燃料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用于制造导线13.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14.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可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且杯内壁变黑,由此可以得到启发:从失火的高层楼房逃生,应选择的正确方法是()A.用干毛巾捂住口鼻,往楼下冲B.尽量往楼顶跑C.尽量贴近地面爬行撤离D.若得不到及时救援,可跳楼15.下列仪器,既能做反应器皿又能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集气瓶C.锥形瓶D.试管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将下列各仪器的名称写在其用途相应的位置(1)研磨块状固体的器皿是______(2)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3)实验室常用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4)在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____17.“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常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根据你对本节课实验的观察,填写下表。18.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①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②另取一块体积相仿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③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④把木炭砸碎;⑤把木炭放入水中。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19.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小明同学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的实验如下:他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瓶口处,移开玻璃片,将小木条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2)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21.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闻气味时不能将鼻孔直接凑到容器口;振荡试管时应用手腕振动,而不是上下震荡;贮存气体应用集气瓶,不能使用广口瓶。故A、B、C的操作方法均不正确。所以答案应选D。2.【答案】B【解析】呼吸作用进行时人体吸收掉一部分氧气呼出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同时随气体排泄出一定量的水蒸气,当人对着窗户上的玻璃吹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即玻璃上就会出现水雾。3.【答案】A【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甲烷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西瓜榨汁的过程中只是分离出西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4.【答案】C【解析】A.实验开始前,认真听老师讲解,检查仪器,药品是否齐全,避免实验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故错误;B.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药品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带出实验室是错误的;C.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入老师指定的废液缸,是正确的;D.实验结束时,要整理好仪器再离开实验室,而未整理仪器就离开实验室的做法是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故答案应选C。5.【答案】C【解析】A.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不一定生成新物质。水加热变为水蒸气就是物理变化,故A错;B.物质通过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如碳酸钙加热生成两种新物质氧化钙和水,是化学变化,所以不能以变化是否需要加热来进行判断;发光放热是一种现象,不应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依据,如电灯发光放热时并不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D错;C选项明确了物质从液态变为该物质的气态,所以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6.【答案】C【解析】科学探究中的过程为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打开瓶塞观察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7.【答案】D【解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木柴劈成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西瓜榨成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残雪化成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高粱酿成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8.【答案】C【解析】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再加热以免引起玻璃容器的炸裂,故①正确;加热时,试管底部放在灯芯上加热,试管受热不均易引起炸裂,故②错误;烧得过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会破裂,故③正确;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先进行预热,方法是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处左右移动,故④错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应把灯焰固定在固体部位加热,故⑤正确;给液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切不可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故⑥正确。所以答案应选C。9.【答案】A【解析】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绝对禁止用燃烧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绝对禁止向燃烧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口吹灭燃烧的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所以答案应选A。10.【答案】C【解析】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为防止引起火灾,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燃烧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所以答案应选C。11.【答案】C【解析】该题中利用高分子材料聚硅氧烷制成的隔热板,使这只小猫受到保护,能安详地坐在该板上。这种材料是一种透明橡胶,具有隔绝强热功能,属于物理性质。本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考查了高分子材料的具体应用。正确分析题中信息是关键。1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能导电的物理性质;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具有可燃性的化学性质;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热的物理性质;D.铜用于制造导线,是利用了铜能导电的物理性质。13.【答案】B【解析】本题依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判断。A.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酿造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14.【答案】C【解析】尽管二氧化碳密度比较大,但在玻璃杯很小的空间内,两支蜡烛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变小了,会漂在上面,所以使上面的蜡烛缺氧先熄灭,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楼房逃生时,应伏低身子逃出。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滤出有害气体,所以A说法不正确;B.楼房失火产生的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变小,二氧化碳会上升,且产生的烟等有害物质也会上升,不能向楼顶跑,所以B说法不正确;C.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变小会上升,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楼房逃生时,应伏低身子逃出,所以C说法正确;D.因为是高层着火,跳楼会造成身体伤害,所以D说法不正确。15.【答案】D【解析】烧杯、集气瓶、锥形瓶均可以用作反应容器;只有试管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故答案应选D。16.【答案】(1)研钵(2)药匙(3)酒精灯(4)坩埚钳【解析】(1)研磨块状固体的器皿是研钵;(2)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药匙;(3)实验室常用来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4)在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镁条的仪器是坩埚钳。17.【答案】(1)有气泡产生,石灰石不断溶解;(2)有蓝色沉淀产生;(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记忆。颗粒状石灰石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石灰石不断溶解;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8.【答案】④理由是形状改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③理由是木炭燃烧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把木炭砸碎,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说明木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19.【答案】(1)光合(2)左移石灰水变浑浊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解析】(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可使瓶内的植物因接触不到阳光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以免对实验产生干扰。(2)由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左移。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使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20.【答案】(1)氮气(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解析】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明确实验设计的内容。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又不参与呼吸作用,因此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较多的氮气;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21.【答案】A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B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