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名校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名校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名校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名校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名校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如果你没有绝世的容貌,那么你有绝世的也是好的。②之作,不足先生一哂,如蒙赐正,不胜感激。③百度91应用平台对于APP开发者最大的意义,就是将他们的产品展现给用户,让产品开发者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产品之上。④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人民苦不堪言。A.姿态付梓进而扶摇直上B.姿势涂鸦进而青云直上C.姿态涂鸦从而扶摇直上D.姿势付梓从而青云直上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确保市场稳定供应。B.曾帮助发现埃博拉病毒的科学家彼德·皮奥特表示,此次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危机很可能要持续到2015年年底才能结束。C.早在1979年,中方就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争端的立场。D.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增加了大气中的光化学氧化剂,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多。3.下列诗句按顺序排列成为一首完整的诗歌,正确的是(3分)①门前树已秋②窗里人将老③寒山独过雁④结茅临古渡⑤日夕逢归客⑥暮雨远来舟⑦卧见长淮流⑧那能忘旧游A.⑤①③⑦②⑧④⑥B.⑤⑦③⑥①②④⑧C.④①⑦②③⑤⑧⑥D.④⑦②①③⑥⑤⑧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总觉得,我们有些作家太虚伪了,我觉得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作家有忏悔意识,敢于面对真实的内心世界。①这是我们的作家最失败的地方②他们有一种“扬善”的美德,但也有一种“隐恶”的劣性③俄罗斯为什么可以产生那么多一流的大作家④缺少一种真正的悲悯情怀和忏悔意识⑤不敢叩问自己的灵魂,把自己的灵魂亮出来给人看A.④②⑤①③B.⑤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⑤D.②⑤①④③5.对文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5月22日,莫言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发表演讲:“我不能说马尔克斯是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但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莫言称,自己有一个与马尔克斯相见的幻想,“我甚至都想好了见到他时应该说的第一句话,到了后来因为他身体欠佳,这个幻想没有变成现实”,“我当年想好的见到马尔克斯时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先生,我在梦中曾经与你一起喝过咖啡,但哥伦比亚的咖啡里面,有点中国绿茶的味道。”A.这是一个颇富趣味的场景假设,体现了莫言语言的幽默。B.咖啡与绿茶,是莫言对两种文化关系的比喻,说明了它们的平等。C.哥伦比亚的文化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D.这句话意在说明中国文化与拉美文化的内在有一个天然的交互性。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6-9题。方恪敏公家传

姚鼐方恪敏公,讳观承,字嘉谷,桐城人也,而居于江宁。桐城方氏,自明以来以文学名数世矣,而亦被文学之累。公之祖工部都水司主事讳登峰、考中书舍人讳式济,皆以累谪黑龙江。公时尚少,与其兄岁往来塞内外,以营菽水之奉,奔走南北,徒步或数百里。数年,祖考皆没。公益困,然于其间厉志气,勤学问,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风俗,遂蓄为巨才矣。平郡王福彭尝知之,雍正十年,平郡王为定边大将军往准噶尔,即奏为书记,诏赐中书衔以往。在军营建策善,归补中书舍人。乾隆初入军机处,累迁吏部郎中,出为直隶总督。自是居直隶二十年,中惟西疆用兵,暂署陕甘总督,筹军饷半年即返。公性明于用人,一见与语,即能知才所堪任,授之事,随难易缓急,委寄必当。及公没,而为督抚有名,若周元理、李湖等凡十余人,皆宿所拔于守令、丞尉中者也。直隶为天下总汇之区,人事糅杂,纷扰不易靖安。乘舆岁有临幸,所过备置刍粮,公处此皆储备精密。卒未尝少舛乏①,而于民居无扰病焉。公自为清河道至总督,皆掌治水。直隶之永定河,故无定河也,其迁移靡常,不可以一术治,不可以古形断。公皆见地势,相时决机,或革或因,或导或障,其于河务前后数十疏,从之辄利。上每叹其筹永定之为善,非他人执成法者所能及也。

磁州有逆民为乱,公擒治,论斩绞罪十人,其余释。上疑公宽纵,下诏严责者数,公执不易,诏令九卿讯狱,乃知公所定之当,上益以公贤。公素勤于学,工为诗及书。乾隆初尝举博学鸿词,以平郡王监试,避嫌不试。仕宦数十年,公事之暇,即执书读之。尝偕秦文恭公辑《五礼通考》,所著《直隶河渠书》百三卷,诗集十三卷,其余杂记直隶事又数十卷。及薨,家无余财,而有书数十笈。于桐城及江宁皆建家祠,置田以养族之贫者。公在时已加太子太保,其薨以乾隆三十三年八月,年七十一。(选自《惜抱轩文集》,有删改)

[注]①舛乏:错乱缺少。6.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亦被文学之累被:遭受B.随难易缓急,委寄必当委:舍弃

C.论斩绞罪十人论:判罪D.工为诗及书工:擅长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桐城人也,而居于江宁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B.公性明于用人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上每叹其筹永定之为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置田以养族之贫者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观承的祖父方登峰和父亲方式济都被流放至黑龙江。每年方观承兄弟都要往来长城内外,探视亲人,异常艰辛。

B.方观承后来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在直隶居住长达二十年,其间,只有在西部有战事时,为筹军饷,曾在陕甘总督府暂住过半年。

C.永定河流向不定,难以治理。方观承查看地形,看准时机,或疏导,或阻断,他治河的方法得到了皇帝的认同和赞许。

D.方观承一生勤于学习,著作等身。乾隆年间曾被推举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但因平郡王监考,为了避嫌就没有参加。

9.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及公没,而为督抚有名,若周元理、李湖等凡十余人,皆宿所拔于守令、丞尉中者也。(4分)(2)乘舆岁有临幸,所过备置刍粮,公处此皆储备精密。(3分)(3)公执不易,诏令九卿讯狱,乃知公所定之当,上益以公贤。(3分)三、古诗文阅读(9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小重山·端午[元]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⑴辘辘远听,。(杜牧《阿房宫赋》)⑵今年欢笑复明年,。(白居易《琵琶行》)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庄子《逍遥游》)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⑸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⑹唇焦口燥呼不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⑺,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⑻独学而无友,。(《礼记·杂记》)五、现代文阅读(一)(21分)窗中戏剧(德)伊尔泽·爱辛格尔女人倚在窗子边,朝对面望去。风微微地从河边吹来,感觉和平常没什么不一样。她住在顶楼的倒数第二层,街道在远远的下面,就连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的噪音也很少传到这里。就在女人准备从窗边转身离开的时候,她突然发现,对面那个老人房间里的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打开了。天色还不晚,外面还很亮,老人房间里的灯光并不明显,那种感觉就好像太阳底下开着的街灯,又像是灯火通明的教堂里,某个人在窗边点亮的蜡烛。女人站住了。老人打开窗子,朝着这边点了点头。他是在向我打招呼吗?女人心里暗自想道。她所住的房子上面一层是空着的,下面一层是一个工厂,这会儿早就关门了。女人于是微微地点了点头,作为对老人的回应。只见老人又冲着这边点点头,同时伸手去摘帽子,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头上并没有帽子。老人转身消失在了后面的房间里。很快,老人又出现在了窗前。这次,他的头上多了一顶帽子,身上加了一件外套。他脱下帽子,微笑着向女人致意。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白色的手帕,开始挥舞起来。一开始,是轻轻的,接着,越来越激烈。他把身子倾在窗台上,让人不得不为他担心他的整个身体会从窗子里跌出来。女人有些愕然地后退了一步。这时,窗子对面的老人一抬手,将手中的帽子远远地甩开了。同时,他将围巾顶在了自己的头上,就像一个穆斯林人一样,将自己的头包裹了起来。接着,他将双臂交叉,合在胸前,开始鞠躬。每次抬起头时,他的左眼都闭着,仿佛在向女人传递着他们两人之间的某种秘密信息。女人饶有兴味地看着这一切,直到她突然发现,窗子中出现了两条穿着窄窄的、打着补丁的丝绒裤子的双腿。老人在做倒立!当他那满脸通红、满是汗水而又兴高采烈的脸重新出现在窗前时,女人终于拨打了警察局的电话。老人仍然没有停下来。他披着一个床单,在两个窗子前交替出现。三条街道以外的警局接到了女人的电话,女人在电话中有些语无伦次、声音十分激动,以至于警察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此刻,对面的老人笑得更厉害了,脸上的皱纹堆成了一团。他伸出一只手,做了个模糊的手势,在脸上一抹,随即,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似乎,他的笑容已经瞬间被他攥在了手里。女人一直站在窗边看着这一切,直到警车赶到楼下。女人气喘吁吁地跑下楼。警车周围已经围了许多人。一群人跟着警察和女人上了楼,有好几个甚至跟到了最后一级楼梯上。他们凑在一起,好奇地等待着——先是有人上前敲门,没有人应;然后按门铃,仍然没有回应。作为训练有素的警察,打开一道门并不是难事——门很快被打开了,干净利落。顺着窄窄的走廊,他们终于捕捉到了走廊尽头隐约的灯光。女人蹑手蹑脚地,紧紧地跟在警察后面。当通往里间的那道门被打开时,只见老人背对着他们,仍站在窗子旁。他的双手拿着一个大大的白色的枕头,放在自己头上,又拿下,不断重复着。那样子仿佛是在告诉什么人,他要去睡觉了。而他的肩上,还披着一块地毯。众人几乎已经走到了他的身后,老人仍然没有转身——这个老人的听觉已经非常迟钝了。女人的视线越过老人,望向对面,她看到了自己家那扇昏暗的窗子。就像她所想的那样,底下那一层的工厂已经下班了。不过,在她家楼顶上,不知什么时候搬来了一对小夫妻。在他们房间的窗子旁,有一个围着栏杆的儿童床。一个小男孩正站在里面。这个小孩儿头上也顶着一个枕头,身上披着一个床单。他不停地在床上蹦着跳着,朝着这边挥动着双手,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他先是笑着,接着,用手在脸上抹了一把,随即,他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仿佛他在一秒钟之内将自己的笑容攥在了手中。紧接着,小男孩伸出手,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的笑容抛到了所有目瞪口呆的人们脸上。12.开头第一段划线句对老人房间的灯光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13.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小说中女人的心理变化过程。(5分)14.小说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具体分析。(6分)15.小说题为“窗中戏剧”,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拟题的理由。(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真情实感”论的贫乏和僵化【来.源:全,品…中&高*考*网】现代和当代散文缺乏系统的理论,散文理论界影响最大的是“真情实感论”。其著名论述是:“散文创作是一种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主要是以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不难看出,事实上把散文的特殊性定性在“真情实感”,也就是抒情性上。这种“真情实感论”在相当一个时期中,拥有相当的权威,至今仍然得到学界并不敏感的人士的广泛认同,但这样的理论是极其粗陋的。首先,真情实感并不是散文的特点,而是一切文学共同的性质。其次,真情实感的强调,并非永恒现象,而是一种历史现象,最初出现在五四时期,是对“瞒和骗”的文学传统的反拨,后来,是在新时期对“假大空”政治图解的颠覆。把这种理念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抽象出来,作为散文的永恒的性质,实质上是以抒情为半径为散文画地为牢。中国散文史乃至西方散文史上,并不全以抒情为务,不以抒情见长的散文杰作,比比皆是。不管是蒙田还是培根,不管是博尔赫斯的《沙之书》,还是罗兰·巴特的《艾菲尔铁塔》,甚至是苏东坡的《赤壁赋》,诸葛亮的《出师表》,都不仅仅是以情动人的,其中的理性、智性,恰恰是文章的纲领和生命。这样的散文理论之所以独步一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话语霸权遮蔽了思维方法上的漏洞。第一个疏漏是把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散文观念当作永恒不变的规律。第二个疏漏比之第一个漏洞更加严重,那就是,真情实感,和巴金讲真话一样,并不是文学的规律,而是对作家的道德要求。第三个遗漏,就散文而言,在表现情感时,并不一定局限于真和实,作为文学创作,最根本的规律乃是想象,更全面的说法应该是真假互补虚实相生。因为没有西方现成的理论资源,也没有自己的像样的理论,散文不得不从历史和现状中直接进行概括。这就用得上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问题在于,流行的真情实感论,既没有逻辑的系统性,又没有历史的衍生性。它是一种抽象混沌,没有内部矛盾和转化。实际上,情和感并不是统一的,而是在矛盾中转化消长的。情的特点是动,但是,情是一种“黑暗的感觉”,情之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要借助感觉才能传达,所以叫做“感动”。感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是在情感冲击下发生“变异”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月是故乡明,贾宝玉第一眼看到林黛玉就说这个姑娘见过的,王维在散文中感到深巷寒犬“吠声如豹”,这些在真情冲击下变异了的感觉,明显不是“实感”,而是“虚感”。通过这种“虚感”传达出来的感情是真情还是假情呢?看不到内在矛盾,也就看不到运动发展、变化,从而对情与感的历史的消长视而不见。在散文历史的最初阶段,实用理性占着绝对的优势,情在散文中是被排斥的。至少到了魏晋以后,抒情才从实用理性中独立出来。晚明小品中提出独抒性灵,五四散文继承了这个传统。散文的抒情主题,其深层的矛盾,其实不仅在于感,而且在于理。主情的极端就是用变异的感觉来抑制理性,走向极端就是情感的泛滥,变成了滥情、矫情、煽情。故到了二十世纪中叶,西方产生了抑制抒情的潮流,在中国的先锋诗人和小说家中,跳过情感,直接从感觉向审智方面深化,追求冷峻的智性成为主流,而散文却停留在真情实感的抒情中。直到余秋雨出现,他把诗的激情和文化的智性,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迈向了散文的新阶段,也就是从主情到主智的历史过渡。“真情实感论”如果真要成为一种严密的学科理论基础,起码要把情与感之间的虚和实,情与理之间的消和长作逻辑的同时又是历史的展开。它最大的缺失在于号称散文理论,却并未接触散文本身的特殊矛盾。16.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以“真情实感论”作为散文理论犯了哪些错误,试分点简要概括。(6分)17.请根据文意,简述在创建严密的文学理论时需要解决好哪些问题。(6分)18.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6分)七、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南朝名医陶弘景在《本草集注》中记载,巴豆最能泻。李时珍问他的父亲,是否如此。他父亲回答说,你试一试不就清楚了吗?李时珍试了试,结果表明,使用巴豆剂量大固然可以导致严重腹泻,如果用得适量反倒能治好慢性腹泻。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语文(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予既有志读史矣,而欲待博群书以悉其所闻,历名山大川以穷其所见,度必不能。然则予将作如何读法而后可邪?常观世之乐于读史者,类多颖悟绝人之士一目数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读时不求甚解会心在牝牡鹿黄之外。故观史务求其祥,论史必归于雅,而若予之拙者,欲求读史之法宁简毋详,宁陋毋雅,庶乎其得之邪?(节选自吴楚材《尺木堂纲鉴易知录序》)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21.吴楚材等编的散文总集是▲。(2分)22.史学家司马迁“悉其所闻”、“穷其所见”,这可从他的▲一文中得到印证。(1分)23.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论读史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3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信条束缚了刘备的手脚,因为义,他迟迟没有夺取刘表及其子刘琦的荆州牧,对待刘璋的益州也久久不用兵。B.《呐喊》里《头发的故事》由女子学校里女生剪去长辫子而留短发一事引发议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封建思想并没有从人们心底消除的现实,启发读者:男女真正平等的道路在中国还要走很久。C.《茶馆》情节环环相扣,衔接巧妙,例如第二幕一开场李三向王利发的妻子抱怨工钱不涨,引出了王利发夫妻之间的口角,而李三抱怨的时候提到了城门要关了可菜还没买,又给常四爷出场做了铺垫。D.《边城》中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展示边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既是对边城的乡土性的诗意揭示,也是优美的诗意烘托。E.《子夜》里的玛金和蔡真是闸北丝厂总罢工的领导者,在陈月娥汇报了裕华丝厂车间的情形及姚金凤家会议之后,她们认识统一,决定让裕华丝厂先罢工再冲厂,并商讨好罢工的一切布置。25.简答题(10分)(1)《红楼梦》中,海棠诗社起社时,探春为什么给黛玉取号“潇湘妃子”?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5分)(2)简述葛朗台太太的形象。(5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6-28题。从来中国小说,十九以喜剧散场。其能破此习惯者,不能不首数《红楼梦》。说者对于此事,一半归功曹雪芹,一半归功续后四十回之高兰墅,吾以为红楼之得传,初固毋待于后四十回之绩,然真正赚得天下后世儿女一副眼泪者,一大半在后四十回。天下莫不知有曹雪芹,知高兰墅者果有几人。若高氏者可又谓曹氏之功臣矣。文章而言创作,非难。文章而续人之业,实难。何则?盖续人之作,我有笔墨,不能写我欲说之话,我有思想,不能发我欲说之主张。必以我之心,置人家心腔中,而代为思之书之发挥之,始得无咎。如此续书,能吻合原人之意,已觉不易,况传之后世,赚得天下儿女一副眼泪乎?高所续红楼梦四十回,其写王熙凤、史湘云、甄香菱等人,虽未能合曹雪芹之原意,而宝玉之走、黛玉之死、袭人之嫁、宁国府之被抄,以及惜春一大部分人之下场,皆能与前八十回之草蛇灰线,水乳无痕。不但此也,其言语动作,甚至一小习惯、一口头语,亦莫不然。写贾政仍是贾政,写王夫人仍是王夫人,写宝玉等一切人物,仍是宝玉等一切人物,至其一样注重白描,犹余事也。然则其绞脑滴血,对前八十回之诵习揣摸,果至何等程度哉?冥冥之中,曹是否引高为知己,吾不得而知。若俞仲华之于施耐庵,关汉卿之于王实甫,则真应对高而自愧矣。人生得一知己难,求得为文一知己尤难。吾于曹高之事,不禁长叹焉。(选自张恨水《文论语丝》)26.作者为什么说“若高氏者可又谓曹氏之功臣矣”?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6分)27.解释第二段中的“草蛇绳灰”的含义。(3分)28.高鹗所续《红楼梦》在情节安排上与曹雪芹原先的意图有较多出入,请结合王熙凤和香菱的判词进行分析说明。(6分)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生此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香菱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解析】姿态:①姿势,样儿。②态度。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付梓: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多用作谦辞)进而:指在前一行动基础上采取进一步行动,表递进关系。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上升。2.A【解析】(B.句式杂糅,“持续到2015年年底才能结束”C.成分残缺。当为“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D.搭配不当。“发病率增多”搭配不当)3.D【解析】(以上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淮上遇洛阳李主簿》。按照律诗写作规则,偶数句需押韵,本诗韵脚依次为“流”“秋”“舟”“游”,故二四六八句必须对应序号⑦①⑥⑧,故排除B、C;又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故中间两联必然是②①、③⑥的组合,排除A。)【解析】(②③与前文明显不衔接,排除C、D;⑤是对②④句的深入分析,排除B;)【解析】(这里是借代,没有谈到“平等”)二、文言文阅读(19分)6.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联系上下文,这句话的意思是:随事情的难易缓急,托付给他的事情一定妥当处理。由此可知“委”的意思是“托付”。7.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项,结构助词,的。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假设。B项,介词,在/介词,表被动。D项,连词,表目的/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8.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该项中“曾在陕甘总督府暂住过半年”理解有误,根据原文第1段末“暂署陕甘总督”,句子的“署”是“代理”的意思。9.(1)等到恪敏公去世后,做督抚有名声的,如周元理、李湖等共十多人,都是他过去从守令、丞尉中提拔起来的。(为:担任。凡:总共,一共。宿:平素,素有的,原来的。语句通顺。)(4分)(2)皇帝每年都会来这里,经过的地方都要安排粮草,恪敏公处理这些事情时都储存准备得精细周密。(乘舆:指天子所乘坐的车子,此处代指皇帝。所过:所+动词=名词性短语,经过的地方。刍粮:草粮。)(3分)(3)恪敏公坚持自己的意见不作改变,皇帝又下诏令九卿审理此案,才知道恪敏公(对罪犯)所定的罪是恰当的,皇上更加认为恪敏公贤明。(执不易:坚持不改变。讯狱:审问案件。语句通顺。)(3分)三、古诗文阅读(9分)10.(1)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2)手法:对比。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⑴杳不知其所之也⑵秋月春风等闲度⑶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⑷剑阁峥嵘而崔嵬⑸忧谗畏讥⑹归来倚杖自叹息⑺操千曲而后晓声⑻则孤陋而寡闻五、现代文阅读(一)(21分)12.①外面很亮,老人房间里开着灯光,为老人的表演提供了明亮的环境。②室内有灯光,窗边的女人才能清晰看得到老人的表演,为推动后面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③老人“房间的灯光”“好像……又像是灯火通明的教堂里,某个人在窗边点亮的蜡烛”这一句联想描写暗示了老人内心的童真和慈爱圣洁的情怀。(4分)13.①突然发现老人房间里的灯打开了,她在窗边站住-----好奇;②看到老人动作越来越剧烈并把身子倾在窗台上----愕然、担心;③突然发现老人倒立后,她拨打电话-----紧张、担心;④继续站在窗边看老人喜怒无常、动作怪异;气喘吁吁地跟着警察----害怕、紧张、好奇;⑤站在老人的房间,看到楼上男孩的动作,了解真相----释然。(5分)14.①小说到结尾处,才使读者明白,那老人原来是在逗孩子玩,这个结局是起初料想不到的,故曰在意料之外。②但这个结局在前文其实已有暗示,故也在意料之中。暗示有:“她住在顶楼的下面一层”,“她所住的房子上面一层是空着的”,反复提到楼上,其实是在暗示楼上可能住人;“老人打开窗子,朝着这边点了点头”,这样的情节说明老人是彬彬有礼的,这样的老人不应该做出怪诞的行为。“这边”一词,表明老人未必是对女人点头;“她看到了自己家那扇昏暗的窗子”,强调“昏暗”,暗示的是在前文,老人其实是看不见女人的,他是在看别人;老人的种种动作表情,都有逗乐的意思,不像是对着女人发出。(只要说明其中的两点即可)(6分)15.①“窗中”点明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戏剧”暗示故事情节的戏剧性;②因为“窗”的局限而造成人们的误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意在提醒读者通过“窗子”发现生活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关爱、良善的人性美的欣赏。(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16.①把一切文学共同的性质当作散文独有的特点。②把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散文观念当作永恒不变的规律。③把对作家的道德要求当作文学的规律。④把散文真假互补虚实相生的多样化的抒情方式局限于真和实。(6分)17.①根据文学规律,接触并准确把握其特殊性(特殊矛盾)。②当理论资源缺乏时,善于运用逻辑的和历史的方法,从其历史和现状中进行概括,使理论既有逻辑的系统性,又有历史的衍生性。③关注其的内部矛盾及其运动、变化,把情与感之间的虚和实、情与理之间的消和长等作逻辑的同时又是历史的展开。(6分)“真情实感论”是极其粗陋的观点,接着分析了其粗陋的具体表现和独步天下的原因,最后提出创建散文理论的对策。(6分)七、作文(70分)提示:从横向的角度可以将材料分解为“南朝名医陶弘景”和“李时珍”两个方面,就此可以得出“要有怀疑的精神”“实践出真知”的立意;从纵向的角度分析,李时珍前后实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运用辩证思维中矛盾的观点和量变与质变中“度”的观点,可以从“要全面地看问题”“凡事要把握一个度”来立意。文言文参考译文:方恪敏公,名观承,字嘉谷,桐城人,但住在江宁。桐城的方氏家族,从明朝以来就凭借文章学问闻名于世,已有数代,但也遭受文章学问的牵累。他的祖父工部都水司主事方登峰、父亲中书舍人方式济,都因文字的牵累而被贬谪到黑龙江。恪敏公当时年少,和他的兄长每年往来于长城内外,以尽孝道,奔走于南北,有时需步行几百里。几年后,祖父和父亲都亡故了。恪敏公更加穷困,但在这期间他更加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和斗志,他勤奋学习,全面了解了社会的利弊、人情风俗,于是逐渐成为一个才能突出的人。平郡王福彭曾经了解他,雍正十年,平郡王担任定边大将军远征准噶尔,就上奏让他担任书记,皇上下诏书赐给他中书一职前往。在军营中他出谋划策,回来补赏为中书舍人。乾隆初年进入军机处任职,多次升官直至吏部郎中,后来外任直隶总督。从此担任直隶总督二十年,其间只有西疆用兵之时,暂时代理陕甘总督,筹集了军饷半年就回去了。

恪敏公在用人方面能够明察,一见面和人交谈,就能知道这个人所能够担任的职务,给某人某事,随事情的难易缓急,托付给他的事情一定妥当处理。等到恪敏公去世后,做督抚有名声的,如周元理、李湖等共十多人,都是他过去从守令、丞尉中提拔起来的。直隶是天下的中心,人事复杂,混乱不易治理。皇帝每年都会来这里,所经过的地方都要安排粮草,恪敏公处理这些事情时都储存准备得精细周密。始终没有出现物资匮乏的情况,而且对于百姓也没有侵扰。

恪敏公从做清河道台到做直隶总督,都负责治水工作。直隶的永定河,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河道,河道的改变没有常规,不能够用一种方法治理,不能够凭借过去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