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_第1页
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_第2页
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_第3页
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_第4页
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四校期初联考高二生物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共4页。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人体的不同系统,甲、乙、丙表示三种细胞外液。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丙可分别表示淋巴液、血浆和组织液B.Ⅲ可表示呼吸系统,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浆中的CO2进入外界空气,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C.若病原体从Ⅱ入侵引起严重腹泻后,不能只补充水分,也要补充盐分D.Ⅳ是泌尿系统,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等都经过重吸收后,再由该系统排出体外2.某同学在公开课回答问题时,由于紧张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内脏器官仅由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之一支配B.此时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引起心跳加快C.此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引起支气管扩张D.自主神经系统完全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3.宠物猫的主人为了训练猫定点排便,可在其将要排便的时候,带它到固定地点,在排便前后进行语言或动作刺激,并可饲喂食物进行“鼓励”,使其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猫的排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在建立上述反射后,主人的语言或动作由无关刺激成为了条件刺激C.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但该过程的消退与大脑皮层无关D.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使生物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适应性4.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水平B.临床上常常通过测定血液中激素含量来检测疾病C.所有激素的受体都分布在靶细胞膜表面D.激素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5.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处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高于或低于此值,机体都会进行相应调节,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在受到病原体感染时可造成机体发热至38.5℃以上,这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受影响有关。下图表示机体在发热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人体产生的致热性细胞因子会使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上调B.在体温上升至38.5℃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物质d是神经递质,它可能会改变甲细胞的膜电位D.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调节6.尿量超过3L·d-1称尿崩。下图1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示意图,图2是正常人和两类尿崩症(垂体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某刺激可能是饮水不足,某物质是垂体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B.图1表示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过程,无大脑皮层参与不能发生排尿反射C.图2中Ⅱ为垂体性尿崩症患者的变化曲线,可由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引发D.肾性尿崩症患者肾脏缺乏抗利尿激素受体,其体内抗利尿激素水平偏低7.人和高等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炎热环境中人体出汗比在寒冷环境多,因此炎热环境中人体散热量大于寒冷环境中人体的散热量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至下丘脑相关部位产生渴觉C.血钠含量升高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醛固酮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导致体内的Na+随尿排出,从而使血钠含量降低D.体液调节有时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有时它产生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8.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脊髓和胸腺属于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B.树突状细胞的细胞膜具有很多突起结构与其能够高效识别病原体的功能密切相关C.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9.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B.植物幼叶中的生长素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进行极性运输C.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黄瓜雌花的形成D.生长素浓度升高会抑制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升高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10.赤霉素(GA)和蓝光刺激都会影响植物下胚轴伸长。GA与赤霉素受体(GID1)结合后,GID1与细胞核内的D蛋白结合,促进D蛋白降解和下胚轴伸长。隐花色素1(CRY1)是植物感受蓝光的受体,介导蓝光抑制下胚轴伸长。相同强度蓝光刺激下,CRY1突变体植株中D蛋白的降解速率较野生型植株快。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D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B.D蛋白可能对下胚轴细胞伸长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C.推测野生型植株在黑暗中的D蛋白降解速率比蓝光刺激下的快D.相同强度蓝光刺激下,CRY1突变体植株下胚轴生长速率较野生型植株快11.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除了植物激素的调节之外,还受光、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①光作为一种信号,可以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②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的含量变化趋势相同③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光照决定的④年轮、春化作用均能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⑤植物的根、茎可以感受重力,并将重力转换为运输生长素的信号,影响生长素分布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12.下列有关陆地群落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大多叶薄而宽,以适应缺水环境B.草原生物群落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C荒漠生物群落中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形式排泄含氮废物D.森林生物群落中动植物种类繁多,很多动物善攀缘生活13.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这两种生物之间是寄生关系C.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等都会影响群落演替D.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使群落的外貌呈季节性变化14.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调查草地中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区随机取样B.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用标记物影响褐家鼠正常的运动能力C.研究酵母菌数量变化时,先滴加培养液在计数板上后加盖玻片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将表层土上的落叶拨开后再取样15.某湖泊生态系统不同的植物带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数字代表不同的植物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腐生菌属于分解者,分解者不都是微生物B.图中藻类属于生产者,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一定位于第一营养级C.图中不同植物带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图中的鱼类垂直方向的分层只与氧气含量有关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C点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为2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1中各突触的生理性质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延长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入较低浓度NaCl溶液中重复实验,图2中B点将会下移C.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17.褪黑素白天分泌少﹐晚上分泌多,能使人迅速入睡。人体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是人或哺乳动物脑内的昼夜节律起搏器,可调节身体内各种昼夜节律活动,对于调节激素水平、睡眠需求等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松果体细胞分泌的激素——褪黑素的调控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中褪黑素分泌和雄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均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特点B.SCN、下丘脑、垂体和睾丸的细胞均有褪黑素的受体C.晚上长时间的光刺激会促进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干扰睡眠D.光周期信号调节雄性动物生殖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18.某人不慎右足底被刺伤,因伤口小,不以为意,未作任何处理。3天后伤口有轻度肿痛,第5天开始发高热,右侧腹股沟疼痛、行走明显感觉不便。经医生诊断,此人为右足底外伤性感染并发右侧腹股沟淋巴结炎及菌血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病原体从右足底伤口进入机体后,主要由机体的第三道防线参与免疫反应B.伤口红肿可能是由于组织胺释放后使血管通透性增强,组织液渗透压增大,组织液增多引起的C.淋巴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也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D.右足底受伤、局部感染引发右侧腹股沟疼痛是免疫反应过强的表现19.下列关于农业生产措施或作物生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将成熟木瓜与未成熟柿子一起放置,柿子成熟快,其原理是乙烯促进果实发育B.持续高温后降雨导致的小麦种子在穗上发芽,原因可能是种子中的脱落酸被降解C.用尿液反复浸过的黄泥封裹树枝,树枝易生根,其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D.茄子开花期间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影响授粉,可及时喷洒一定浓度的2,4-D以避免减产20.长白山景区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有人参、长白松、草苁蓉、平贝母、松毛翠等。某科研团队开展了多个样地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的调查,其中长白松、草苁蓉、平贝母三种植物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植物老年植株成年植株幼年植株密度/(株·hm-2)占比/%密度/(株·hm-2)占比/%密度/(株·hm-2)占比/%长白松9492.1687.8400草苁蓉13834.2412531.0214034.74平贝母604.2230721.57105674.21A.与人参相比,调查长白松时选取的样方面积应该更大一些B.可预期草苁蓉、平贝母的种群数量变化分别是稳定、增加C.平贝母的种群数量变化会受寒流、火灾等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D.仅根据平贝母的种群密度最大并不能得出其种群数量会增加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道大题,共计55分)21.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揭示了“恶心-呕吐”的生理机制,绘制出了当胃肠道遭受毒素入侵后,从肠道到大脑的防御反应神经通路(如下图)。研究结果显示,脑干孤束核中有多种神经元,其中只有表达速激肽基因的神经元(M神经元)才能接收到迷走神经传来的信息,并通过释放速激肽(一种神经递质)来传导信息,最终激活“呕吐中枢”,通过调节负责膈肌和腹肌同时收缩的神经元,引发呕吐行为。(1)食物中的毒素与肠嗜铬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引发Ca2+以_____方式进入细胞。(2)作为小分子物质,5-HT需通过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其原因是:_____。5-HT引发下一个神经元膜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3)食源性细菌被机体摄入后,会在肠道内产生毒素,刺激机体的“厌恶中枢”,在_____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感觉,引发的呕吐行为可将摄入的有毒食物排出消化道。结合上述信息可知,由变质食物引发呕吐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4)临床研究发现,化疗药物会激活癌症患者体内与上述相同的神经通路。科研人员欲根据实验揭示的“恶心-呕吐”的生理机制,研发针对化疗患者的抗恶心药物,请根据上述图文信息,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合理的研发路径:_____。22.人体血糖浓度受多种途径的调节。胰岛中除了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之外还有胰岛D细胞等,它们的分泌物共同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图一表示几种胰岛细胞分泌物的相互关系。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的协助,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受胰岛素影响的是GLUT4.胰岛素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机理如图二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一可知,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对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关系是_____。除图示外,影响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信息分子还有_____。(2)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通过增加细胞膜上_____的数量,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_____、进入肝、肌细胞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此外还可以抑制_____和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3)图二中“信号传导”过程异常是某糖尿病患者病因,该患者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4)研究表明,肾上腺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促进糖异生作用、抑制糖原的合成等,它的作用效果是使血糖含量升高,为验证肾上腺素升血糖的作用,某研究小组利用若干健康的实验小鼠、一定浓度的胰岛素注射液、一定浓度的肾上腺素注射液、生理盐水、血糖检测仪等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23.科学家研究发现,给膀胱癌患者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细胞。如图显示了免疫系统被激活清除癌细胞的部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细胞,A、B、C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免疫过程中包括_____(“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甲细胞表示_____,丙细胞表示_____,物质B表示_____。(2)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后传递给其他淋巴细胞,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这些细胞统称为_____。结合题图分析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激活免疫系统清除膀胱癌细胞可能的原因是_____。(3)健康人体通过接种结核杆菌制剂预防肺结核,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结核杆菌制剂相当于_____,人体接种注射结核杆菌制剂后,当结核杆菌再次侵入人体细胞,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发生二次免疫,二次免疫的特点是_____。(4)上述治疗膀胱癌的方法称为免疫激活疗法,治疗癌症的方法还有放疗(用放射线杀伤癌细胞)、化疗(用药物杀伤癌细胞),相比放疗、化疗,免疫激活疗法的优点是()A.可抑制器官移植排异反应 B.对人体的副作用更大C.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更强 D.适合所有癌症的治疗24.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被称为植物激素“五兄弟”,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热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们在研究中发现,植物激素“五兄弟”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协同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2)某浓度的生长素对某种植物茎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该植物根的生长反而有抑制作用,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兴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