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调研测试地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3题,共23小题46分)、综合题(第24题~第26题,共3大题54分)共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综合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北段,白藏房是该地区的传统民居,属典型的土木结构房屋,墙体厚,墙体呈白色主要是用白垩土加水搅拌成白色土浆,从上而下浇灌成的,图为白藏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乡城县白藏房一般选址在()A.河谷地带 B.高原面上 C.山脊地带 D.山腰地带2.每年当地居民用白色士浆浇灌白藏房的最佳时节是()A.晚春 B.盛夏 C.晚秋 D.寒冬3.白藏房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A.年降水量大 B.全年皆高温 C.昼夜温差大 D.太阳辐射弱【答案】1.A2.C3.C【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乡城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较高,且位于横断山脉中北段,地势较为陡峭,为了获得更好的热量和平坦的土地,当地居民一般选址在河谷地区,A正确;根据材料,乡城县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北段,该区域并非属于高原地区,B错误;山脊地区,不利于取水灌溉,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不适宜居民点的选取,C错误;山腰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平坦开阔的土地较少,且热量不足,不适宜居民点的选取,D错误。所以选A。【2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墙体主要利用白色土浆从上而下浇灌而成,因此需要选在气温较高,降水较少的时间,有利于土浆的干燥,与此同时该墙体的浇灌需要有大量的劳动力。根据所学知识,该区域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晚秋时,降水较少,且气温较高,天气晴朗,有利于土浆的干燥,加之,晚秋为农闲时节,劳动力充裕,故C正确;晚春为农忙时节,不适宜建筑房屋,A错误;盛夏降水量较大,不利于土浆的干燥,不适宜建设房屋,B错误;寒冬气温较低,不利于土浆干燥,D错误。所以选C。【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房屋的墙体较厚,根据所学知识,厚墙体有利于保温,结合当地的位置特征可知其海拔较高,白天以晴朗的天气为主,太阳辐射强烈,气温较高,因此可以推测其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故C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白藏房屋顶坡度较小,降水量较少,A错误;该地位于亚热带,海拔较高,冬季气温较低,B错误;该地海拔较高,太阳辐射较强,D错误。所以选C。【点睛】白色藏房属于土木结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藏房墙体是用湿度适宜的普通泥巴通过夯筑而成,一般使用年限可达上百年。墙体外侧呈内斜状,内侧垂直,房屋整体为室内木柱密架,柱头越多房子越大。房屋整体为梯形,墙体平整光滑,每年传召节前一月左右,用一种乡城山上特有的阿戈土拌水搅成白色土浆,盛于茶壶等器具里,从墙头慢慢浇下,直到土墙变白。这不仅使墙体美观、防雨,更主要的是祈求吉祥、幸福。传说每浇注一次,就相当于点上一千盏酥油灯,诵一千道平安经。图为2023年10月1日06时44分周老师在宿迁(34°N,119°E)晨跑时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此时月球的方位()A.偏东 B.偏南 C.偏西 D.偏北5.此时,与宿迁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约为()A.1/4 B.1/3 C.1/2 D.16.此日,某地的昼长比宿迁短,且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该地位于宿迁的()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答案】4.C5.C6.A【解析】【4题详解】此时为北京时间10月1日06时44分,为接近日出时拍的照片,太阳方位偏东,图中人影向西,与月球同向,故此时月球的方位偏西,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宿迁位于东八区,此时是10月1日06时44分,东二区区时是10月1日0时44分,此时地球处于新一天的范围约是东二区向东到东十二区,占比约1/2,C正确,ABD错误,故选C。【6题详解】10月1日,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短,宿迁位于北半球,某地昼长短于宿迁,说明纬度高于宿迁,位于宿迁北方;而两地同时迎来日出,说明两地同时位于晨线上,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晨线位于地轴以东,纬度越高越偏东,则该地位于宿迁东方才能和宿迁一起处于晨线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固定不动);一条是0时所在的经线(自东向西移动),一静一动形成日期更替。0时东侧为新的一天,0时西侧为旧的一天。图为某区域地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A.在A处可以看到B处 B.AB沿线为山谷地形C.东北高西北高西南低 D.断层线西侧相对下降8.图中沿AB剖面线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背斜——断层一一背斜 B.向斜一一断层一一背斜C.背斜一一断层——向斜 D.向斜——断层一一向斜9.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褶皱隆升一固结成岩一断层错位 B.固结成岩一褶皱隆升一断层错位C.固结成岩一断层错位一褶皱隆升 D.褶皱隆升一断层错位一固结成岩【答案】7.C8.C9.B【解析】【7题详解】读图可知,AB中间有山峰(靠近B处的等值线闭合区域,根据大于大值的判读原则),AB不能通视,A错误;AB沿线等高线向数值小处弯曲,为山脊,B错误;该图东北侧和西北侧海拔高于900m,西南侧海拔低于100m,东北高、西北高、西南低,C正确;根据图中岩层判断,断层西侧北移,东侧南移,岩层出露面积没有明显变化,无法确定升降情况,D错误。故选C。【8题详解】读图,A一侧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中间为断层,B一侧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C正确,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岩石层理构造明显,为固结成岩形成的沉积岩,后受到地壳运动影响,岩层受挤压弯曲形成褶皱,最后岩层受力过大导致岩层断裂位移,形成了图中景观,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表现形式,断层有地垒和地堑两种表现形式。2023年11月23日18时0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如图),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状况是()A.减—增—减—增 B.增—减—增 C.增—减—增—减 D.减—增—减11.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当日,人们在北京(40°N,116°E)观察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约是()A.34° B.74° C.110° D.130°12.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时,当地天空依然是明亮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未完全落入地平圈以下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答案】10.A11.C12.B【解析】【10题详解】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过程中,要经过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随高度增加温度递减,平流层随高度增加温度递增,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递减后递增,所以火箭升空的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减—增—减—增,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极星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即北极星仰角,且光线在正北方向,与当地纬度数值相同,是40°。11月23日距离冬至日还差一个月,由于太阳直射点每月大约移动7.8个纬度,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的11月23日太阳直射23.5-7.8=15.7°S。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90°-(40°+15.7°)=34.3°,正午太阳光在正南方向。因此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约是180°-40°-34.3°=105.7°,C选项最接近,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天空还是亮的,B正确;11月23日18时00分太阳已经完全落入地平圈以下,A错误;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作用无关,CD错误。故选B。【点睛】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是由于平流层中上部有臭氧层吸收了大量紫外线而增温。图为某年12月24日两个时刻(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H气压中心在成因上属于()A.热力低压 B.动力低压 C.热力高压 D.动力高压14.24日4时P处的风向是()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15.图中中纬度和低纬度的气旋移动方向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转偏向力 B.地面摩擦力 C.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答案】13.C14.A15.D【解析】【13题详解】读图可知,H气压中心数值较大,由中心向四周数值减少,因此,H属于高压,AB错误;H为亚洲高压,在冬季,由于亚洲东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海洋的比热容大于陆地,因此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流冷却后下沉,形成高压,因此,H属于热力因素形成的高压,C正确,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读图可知,24日4时P处位于低压中心东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由东南指向西北,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偏成偏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低纬度位于西北太平洋海域,移动路径基本上沿副热带高压外缘,自东向西移动;中纬度气旋受H高压和北太平洋上低压的外围气流影响,自西向东移动。因此,大气环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D正确;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海陆分布,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点睛】在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一般有以下三个步骤:(1)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即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定地转偏向力: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在高空还是近地面,若是近地面,受到3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图为正常年份印度洋8月份平均海温分布及纬向环流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此季节,图中甲处沿岸洋流性质及成因是()A.暖流东北信风影响 B.寒流东南季风影响C.暖流东南季风影响 D.寒流西南季风影响17.影响图中乙处沙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①洋流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地形④信风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8.此季节,当印度洋西部水温高于东部时()A.非洲东部降水增加 B.甲处沿岸渔业增产C.澳洲森林火灾减少 D.图示纬向环流加强【答案】16D17.B18.A【解析】【16题详解】8月份正值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甲处沿岸受西南风(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为寒流。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题详解】图乙位于阿拉伯半岛,北回归线穿过,该处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②④正确,与地形和洋流关系不大,排除①③,故选B。【18题详解】此季节,当印度洋西部水温高于东部时,说明西南季风减弱,非洲东部气温偏高,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加,A正确;甲处沿岸上升流减弱,渔业减产,B错误;澳洲水温偏低,盛行下沉气流,更加干旱,森林火灾增加,C错误;图示纬向环流减弱,D错误。故选A。【点睛】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30°之间,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额敏河地处新疆最西部的塔额盆地,发源于塔尔巴哈台山(最高峰2292m)和齐吾尔喀叶尔山交汇处,年径流量16.7亿立方米,年内分配不均衡,最终注入阿拉湖,被称为伊犁河谷之北的“北疆湿岛”,图1为颜敏河流域图,图2为额敏河哈拉依敏水文站观测部分数据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塔额盆地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气候却异常湿润,其水汽来源及水汽输送的动力是()A.太平洋东南季风 B.北冰洋极地东风C.印度洋西南季风 D.大西洋盛行西风20.额敏河的补给主要源于()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答案】19.D20.B【解析】【19题详解】根据额敏河流域分布可知,该地的纬度位置位于中纬度地区,且位于大陆内部,主要受中纬西风影响,在北部、东部和南部的山地受到抬升形成降水,水汽来自大西洋,D正确;极地东风位于高纬度地区,东南季风、西南季风不影响中亚地区,ABC错误。故选D。【20题详解】读图可知,该河流的径流量并不出现在气温最高的7月附近,表明冰川融水不是主要补给水源,且材料信息表明,流域周边多中低山地,冰川少,A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5月春季径流量大,是因为冬季的积雪在春季气温回升融化,补给河流形成的春汛,所以主要补给源为积雪融水,B正确;该地整体上降水量不大,且径流汛期与雨期不太同步,雨水补给也是河流径流的重要补给水源,但不是主要补给来源,C错误;地下水为主要补给源的河流流量应较为稳定,D错误。故选B。【点睛】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有:雨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以及地下水补给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山地桦林以极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将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范围向上扩展了大约500m。图为太白山山地植被带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秦岭太白山南、北坡基带不同,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22.太白山桦林与栎林相比,更突出的习性是()A.耐湿性 B.耐旱性 C.耐热性 D.耐寒性23.与北坡相比,秦岭太白山南坡针叶林带上限海拔较低,其直接原因是()A.迎风坡降水较多 B.土壤水分较少 C.光照较弱 D.坡度较大【答案】21.B22.D23.B【解析】【21题详解】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由于热量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导致纬向地带性。秦岭太白山南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其基带不同,主要是由于南北坡的热量条件不同,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因此,B正确,排除A、C、D,故选B。【22题详解】山地桦林生长在较高海拔的地区,气温较低,因此更突出的习性是耐寒性。而栎林一般生长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地区,更适应温暖的环境,排除C,D正确。海拔高低和湿度高低无直接关系,排除A、B。故选D。【23题详解】针叶林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的地区,这些地区的蒸发作用相对较弱,地表土壤较为湿润。与北坡相比,秦岭太白山南坡针叶林带上限海拔较低的直接原因是南坡为阳坡,光照较强,蒸发旺盛,土壤水分较少,B正确,排除C。南坡是迎风坡,降水量较多,但降水多应该使针叶林分布的上线较高,因此排除A。坡度对针叶林的的海拔分布影响不大,且南北坡坡度差异不大,排除D。故选B。【点睛】山地的垂直地带性与基带、带谱数量、相对高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基带是山麓所在的自然带,由当地的纬度决定。带谱数量则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高度和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的影响。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二、综合题:共3题,共54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研究发现:昆明准静止锋并非“静止”,它有夜晚向偏南方向推进、白天向偏北方向移动的活动规律,在云南的人们平起常感到天气阴冷,上午10点或午后天空变得晴朗。材料二:图1为影响我国云贵地区的主要气流分布图。图2为贵阳—昆明地形剖面图。(1)若昆明准静止锋锋线位于图2中甲处时,请绘制其形成示意图(标记出锋面、冷气团、暖气团)。(2)据图说出昆明准静止锋主要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形成过程。(3)该季节在云南的人们早起常感到天气阴冷,上午10点或午后天空变得晴朗,解释其原因。【答案】24.25.冬季。南下的冷空气遇到云贵高原及其附近的山地阻挡,与南部的暖空气相持,形成准静止锋。26.准静止锋夜间向偏南方向推进,云南受锋面系统控制,云量较大,早上感觉天气阴冷;准静止锋白天向偏北方向推进,上午10点或午后云南受冷气团控制,以晴朗天气为主,天空变得晴朗。【解析】【分析】本题以昆明准静止锋为材料,涉及准静止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贵阳一侧为冷气团,昆明一侧为暖气团,冷暖气团交汇,暖气团被迫抬升,所以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如下图所示:【小问2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准静止锋出现的季节蒙古高压势力强大,为北半球冬季。昆明准静止锋主要发生在云贵高原地区,由于该地区的地形特点,当南下的冷空气遇到云贵高原的阻挡时,会与西南风和东南风带来的暖空气相遇并形成锋面,由于地形的影响,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导致锋面停滞不前,形成准静止锋。【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它有夜晚向偏南方向推进、白天向偏北方向移动的活动规律”可知,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会发生移动,夜间时,昆明准静止锋向南移动,导致云南受锋面系统控制,锋面系统控制下气温较低,云量较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早上感觉阴冷;白天昆明准静止锋向北移动,云南被单一冷气团控制,单一冷气团控制下,空气对流运动较弱,以晴朗天气为主,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10点或者午后,天空变得晴朗。【点睛】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新橙天山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平均海拔约4000米,山高坡陡,地表岩石攻碎,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多集中在春夏季,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25%~40%。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材料二:图1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天山北麓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剖面示意图。(1)据图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2)山前倾斜平原的中部最适宜开垦为耕地,分析其原因。(3)分析天山北坡夏季泥石流多发的原因。【答案】25.地形以山地和山前倾斜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有东西走向的山脉,地势起伏较大,中部平原地势起伏较小,北部沙漠广布。26.上部以砾石为主,下部土地盐碱化,均不适宜开垦;中部地形坡度和缓,土壤间隙适中,透水性较强,气体流通好,且土壤较肥沃,开垦农用地种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27.夏季持续高温,天山北坡的冰川和积雪强烈消融,产生冰雪融水多;天山北坡夏季的暴雨多,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水流;天山山高坡陡,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石堆积物多。【解析】【分析】本题以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天山北麓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剖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区域地形特征、农业区位因素、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区域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的结构特征、地形类型的分布特征、地势高低的分布特征和特殊地貌的分布这几个方面来描述。读图可知,该区域地形类型主要包括天山山脉和山前倾斜平原,整体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有呈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地势起伏较大,中部是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起伏较小,北部沙漠分布面积广。【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及图中信息分析可知,平原上部位于出山口,水源充足,但以砾石为主,有机质含量低,不利于保水蓄水,不适宜开垦农用地;平原中部地形坡度和缓,地下水位距离地表较近,地下水丰富,以砂土为主,透水性较强,气体流通好,蓄水保水效果较好,适宜开垦农用地;平原下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该区域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易导致土地盐碱化,不适宜开垦农用地。【小问3详解】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为地势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由材料“山高坡陡,地表岩石破碎”可知,天山北坡松散碎石堆积物多,天山主要水源补给形式为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持续高温,天山北坡的冰川和积雪强烈消融,产生冰雪融水多;由材料“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多集中在春夏季”和“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25%~40%”可知,天山北坡夏季的暴雨多,且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水流,导致夏季泥石流多发。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为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呼伦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属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钠河水系,其面积曾经历多次扩大和缩小,当湖面缩小时,该湖成为内陆洼地;当湖面扩大时,该湖通过R河与额尔古纳河相连。随着R河的河道淤塞,呼伦湖与额尔古钠河的联系被阻断。期间,湖水盐度发生相应改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呼伦湖不断萎缩。为此,当地修建人工河,有效遏制了湖区生态环境恶化。(1)描述MN沿线等雪期线的分布特征,分析MN沿线地势特点。(2)推测R河淤塞后呼伦湖湖水盐度的变化,并说明原因。(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人工河对呼伦湖湖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