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广水市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湖北广水市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湖北广水市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湖北广水市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湖北广水市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湖北广水市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二模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04一、积累与运用(20分)毕业在即,骊歌响起。为铭记随之而去的初中生活,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岁月如歌——诗歌朗诵1.

小林和小华准备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诵田汉的《毕业歌》歌词。他们对朗诵进行了如下设计,请选出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节选自《毕业歌》A.

小林认为朗诵首先要读准字音,他查词典后在“芬芳”“栋梁”两个词语上分别注上拼音“fēnfāng”“dòngliáng”。B.

小华想读出青年的责任担当,他这样处理重音: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C.

小林希望读出青年的爱国激情,他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代表连):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D.

小华认为歌词独具魅力,朗诵时应该配上曲调昂扬奋发、节奏明快有力的背景音乐,这样更能诵出振奋人心的力量。活动二:青春似画——班史编制2.

班级打算制作一本班史留作纪念,请你为班史设计一个封面。设计阐述:班史是关于班级及其成员的成长史,是将班级成员的活动、感悟、思想等用文字、图片、影像、数据等形式展现出来的历史。3.

请将A“谱写多彩人生”和B“描绘缤纷世界”还原到对联中,然后推荐给班委会,印在班史封底(通常位于书籍的最后一页)。(只填写序号)青春似画,________________;岁月如歌,________________。4.

“信息资料组”将黑板上方的标语“敬、净、竞,成就优秀自我”拍成了照片,准备装进班史。看着标语中的三个同音字,你想到:三年来“成就优秀自我”的何止“敬、净、竞”,还有(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括号内填入一个与“敬、净、竞”同音的字,并在横线上写出理由。提示:理由可解释该字,也可阐述其作用。“成就优秀自我”的何止“敬、净、竞”,还有(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5.

“文字撰写组”想请班主任为班史写序言,他们拟写了邀请语,主编发现有语病,请你修改。X老师,您好!三年时光悄然流逝,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为了留住这些美好,我们编制了一本班史,想请您给我们写序言。我首当其冲的来了,希望您能给我面子。(1)“首当其冲”用词不当,可改为:________(2)“希望您能给我面子”用语不妥,可改为:___________活动三:离别有声——赠言辑录6.

小语发起了“诗文赠离别”活动,请你参与辑录,将相应的诗句写到横线上。劝慰朋友: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杜少府之任蜀州》)祝愿朋友: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激励朋友: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望岳》)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行路难》)期盼朋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爱莲说》)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二、阅读与鉴赏(4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两组对话。题木兰庙①杜牧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②上祝明妃③。【注释】①木兰庙:《太平广记》云,黄州黄岗县(今属湖北)木兰山,在县西一百五十里,今有木兰乡。有好事者,因木兰山木兰县之名与木兰相同,于是加以附会,立庙于此。②拂云堆:古地名,在黄河北岸,今内蒙古乌拉特旗西北。③明妃:汉元帝宫女王嫱,又称王昭君。晋文王讳昭,故晋人称其为明妃。7.

小杰:这首咏史绝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形象。小方:是呀,读到诗中“__________”一句,我的脑海不由浮现《木兰诗》中木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奔赴沙场的飒爽英姿;读到诗中“_________”一词,又如见木兰少女情态,她也有女子爱美之心。8.

小杰:没想到木兰把酒思乡时,居然想到了汉朝远嫁番邦和亲的明妃王昭君。不过细想,她们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了。小方:是的,她们二人都是女子,都是离家别亲来到边塞,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她们的身份、经历以及到边关的原因各不一样,但是她们身上都承载着③________的重大责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①,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节选自《书巢记》)【注释】①觌(dí):相见。9.

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标点,请为其断句(用“/”标示,限三处)。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10.

请运用课堂上所学的方法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1)尝趋百里外(

(2)色愈恭,礼愈至(

)(3)妻子不觌(

(4)乃引客就观之(

)11.

关于“录毕,走送之”“乃引客就观之”两个句子中“之”字用法,小林和小语产生了分歧,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小林:这两个“之”字都用作代词,前一个代指“书的主人”,后一个代指“居室”。小语:“走送之”中“之”是音节助词,无实义;另一个“之”是代词,代指“居室”。尝不与书俱听完两人观点,你认为________的说法正确。12.

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13.

阅读乙文,说说陆游为什么称自己的居室为“书巢”?14.

宋濂借书叩师,陆游乐居书巢。他们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让人文资源在“文旅热”中发光褚晓亮段续①春节假期中,位于吉林大学校园的“地质宫”火了。青瓦红柱下,众多参观者有序排队入场。这座古朴厚重的老建筑,是李四光、黄大年曾工作的地方,也是电视剧《人世间》的取景地,有许多动人故事。②不仅“地质宫”受关注,沈阳铁西的工业景观、青岛大鲍岛的里院建筑、大同古城的绵绵巷……不少“外地人没听过、本地人没去过”的老建筑、老社区、老街巷,因丰富的人文故事在社交平台上流量颇多,在春节长假里吸引八方来客,掀起一轮新的“文旅热”。③这轮假日“文旅热”的背后是“文化热”,是人文资源精彩出圈,是游客的文化素养持续提升,旅游需求不断向深层次的人文体验拓展。大家出行游玩,已不单单是为了“看山看水看景”,从“打卡拍照”的“我要去”,逐渐升级为深度融入地方人文特色的“我要感受”,文化风越来越受关注。一批带有历史笔墨、富含人文情怀的文化地标备受青睐,其融合的历史要素和人文精神,契合了游客不断升级的文旅需求。“文旅热”折射出游客对人文故事的喜爱和对文化特色探寻体验的期盼,也体现了各地独特人文资源的巨大潜力和吸引力。④多地正在顺应游客期盼,顺势而为,让人文资源在“文旅热”中焕发更多光彩。开放校园、校史馆,讲述名家故事,制作参观攻略;整体谋划,梳理老城、老街里的人文故事;“摸底”城市底蕴,推广人文遗址,寻找记忆共鸣……许多“隐姓埋名”的人文资源,正逐渐释放出耀眼的光芒。⑤广袤中华大地,文化博大精深,各有各的精彩。随着“文旅热”涌动,将会有越来越多人文资源被发掘出来,一场场文化盛宴让人深切感受中国之美。(选自《北京日报》,2024年2月12日,有删改)15.

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掀起一轮新的“文旅热”。B.

“文旅热”折射出游客文化素养的提升和旅游需求的升级。C.

“文旅热”体现了各地独特人文资源的巨大潜力和吸引力。D.

发掘越来越多人文资源,一定可以让“文旅热”持续升温。16.

关于“文旅热”,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孙若风接受采访时认为“有时太快、太喧嚣,不一定是好事”,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17.

如何让人文资源在“湖北文旅”中焕发更多光彩?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联系你熟悉的“湖北特色”,为我省文旅发展建言献策。

连接材料:邂逅湖北,遇见荆风楚韵。5000年前,炎帝神农尝百草、种五谷、教稼穑、疗民族,开创华夏农耕文明;2300年前,青铜冶铸、编钟乐舞、丝织刺绣、屈骚宋赋,荆楚文化光耀华夏;1800年前,古隆中、荆州古城、赤壁古战场、鄂州吴王古都,三国英雄们演绎的忠义故事代代相传。诗人孟浩然、美人王昭君、圣人陆羽和李时珍、奇人毕昇……湖北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孕育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更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串串珍珠,熠熠闪光。(节选自荆楚网《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2024年1月8日)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________薛培政①修鞋匠老单几时来镇子上的,没有人能说得清。②老单不是本地人,又说一口浓重的方言,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世,只记得镇子西头老槐树下有个修鞋的摊点,摆在那里多年了,修鞋匠姓单,人称单师傅,或直呼他老单。一年四季,只要不下雨落雪,老单就准时出摊。一辆半旧的人力三轮车、几个马扎、一台缝线机,还有一堆剪子、切刀、锥子、铁锤、钉子等零零散散的家什。③在镇子上住久了,常听人说,老单这人不简单,话不多,但仁义。起先修一双鞋收个块儿八毛,如今顶多只收三五块钱,从来没有超过十块钱。④别看老单粗手大脚,做起活儿来一针一线,那叫个仔细。有顾客送来磨坏了鞋底或旧得不成形的鞋子,问他能不能修,他都说尽量修。哪怕费半天事,他也想尽法子把鞋修结实。⑤那天,一中年妇女来修鞋。老单接过来一看,是一只开了胶的劣质皮鞋。只见他往腿上铺一块垫布,把鞋放在腿上,先用抹布把开胶的地方擦干净,再拿起锉刀轻轻锉了两下,然后涂上胶水,用手按压了一阵子后,诚恳地对顾客道:“光粘胶不绱线,那不耐穿,过些日子还容易开裂。”征得主人同意,老单用刀子把鞋底划开一条缝,把钩针在蜡块上磨几下,又穿上粗线,沿着缝隙一针一针地缝了起来。修好这只鞋,又让其脱下脚上另一只鞋,翻着看了看说:“这只鞋也快开裂了,趁这会儿一块儿修修吧。”大夏天里,老单忙活得一头汗,一双鞋修下来,只收了顾客6块钱。待那顾客走后,挨着他卖针头线脑的老廖开腔了:“咦,你咋恁好说话哩?大热天忙活半晌,几块钱就给打发了?”⑥“话不能那么说,看那顾客鞋上沾满的干泥巴,大概是进城卖菜的乡下人,挺不容易的,咱能帮就帮帮她吧。”望着他那副悯天怜人的表情,老廖张了张嘴,没再说话。⑦草木枯荣,暑来寒往。几十年过去,老单仍孑然一身,每天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年逾花甲的他,虽说没有挣大钱,但每天进项不断。要说没攒住钱,打死也没人相信。⑧奇怪的是,他攒钱不买房子,也不置家产,仍住在那间低矮的平房里,房间狭小简陋,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电。吃饭也不挑食,一天只吃两顿饭。他爱吃面食,成年都是馒头加白面条,很少见他买新鲜的青菜,买也是买剩下打折的蔬菜。⑨可遇上镇里修桥补路建学校,他每次捐款都很慷慨,还先后资助十几名贫困学子完成了学业。⑩按说老单这典型事迹早该见报上电视了,可他偏偏不喜欢那一套。前些年来过几拨记者,省里的、市里的,扛摄像机的、拿照相机的都有,他一句“没啥好说的”,就把人家打发走了。那年,镇里要上报他为道德模范,也被他婉拒了。⑪见他如此这般,几个老友就纳闷儿了,不解地问他道:“你做了这么多年好事、善事,既不让媒体宣传,也不要荣誉加身,到底图啥哩?”⑫他听罢只是嘿嘿一笑,不解释,仍然该出摊出摊,该修鞋修鞋。⑬去年底,服务站工作人员登门为他办理优待证时,才揭开了这个谜。那天,工作人员因为要帮他填报退役军人信息,他从床头柜里翻出一包东西,里面装着入伍登记表、退役军人证件和荣立军功的证书等资料。⑭那一刻,工作人员一脸困惑地问他道:“您咋选择隐姓埋名这么多年?”⑮老单沉默着,仿佛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说道:“俺本是个孤儿,1970年参军到了基建工程兵某部,奉命挺进川藏公路腹地,参加大规模整治改建工程。那年夏天,连日的大雨导致山体松动,大量碎石被山洪冲到公路上。我们赶赴抢险现场,正准备将路面碎石清理后疏导车辆通行,突然又有一股洪水裹挟山石倾泻而下。千钧一发之际,班长一把将我推开,自己却被巨石砸中,牺牲在了那片高原上。”⑯讲到这里,老单已是泪眼婆娑。顿了顿,他又说道:“俺这条命,是班长拿命换来的。等服役期满后,俺没有再回原籍,就来到了班长的家乡,想替他尽孝。结果一打听,班长的父母已去世多年。俺就在镇子上住了下来,以修鞋为生,竭尽所能,替班长报答家乡的父老乡亲,也好让过命的战友情谊延续下去。”⑰听了他的话,在场的人不由得肃然起敬。18.

根据你的理解,给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9.

请品味第②段画横线句子中加点数量词的表达效果。一辆半旧的人力三轮车、几个马扎、一台缝线机,还有一堆剪子、切刀、锥子、铁锤、钉子等零零散散的家什。20.

请概括两件能体现老单“不简单”“仁义”的事件。21.

作者没有在开篇直接交待老单的真实身份,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妙处?22.

读完小说,也许你会想到下面这些词语:小人物、平凡、善良、仁义、坚守、情怀、友情……请结合选文,围绕其中一两个词谈谈感受。学校开展“走进名著,悦享时光”阅读成果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8分)任务一:回顾经典情节23.

读贵有记。我国古典小说常用“三”字来叙述故事,使情节曲折生动。如《水浒传》中有“林冲三取投名状”,《西游记》中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________________”等故事。任务二:交流读书方法24.

读贵有法。在阅读《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时,同学们采用了不同读书方法。你运用了何种方法阅读《海底两万里》?请结合内容说说。(不得照抄示例)《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采用圈点批注法。在阅读时运用不同的圈点和批注的符号,对描写祥子的重点段落进行勾画,并在内容、写法、语言等方面,疑惑、感悟之处进行批注。任务三:提出疑惑问题25.

读贵有疑。阅读名著时常有疑惑,带着疑惑读下去会更有收获。在阅读《朝花夕拾》和《西游记》时,你有什么疑惑?请写出你读《西游记》时的疑惑。(提示:思想健康;提问角度不限,可针对名著中的矛盾、关联处等提问;有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