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段强夯施工方案_第1页
高填方路段强夯施工方案_第2页
高填方路段强夯施工方案_第3页
高填方路段强夯施工方案_第4页
高填方路段强夯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填方路段强夯施工方案一、强夯原理强夯法是使用吊升设备将设计重量的锤反复起吊至一定高度后,使其自由落下,产生的巨大冲击能量和振动能量作用于地基,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从而在一定范围内使地基的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改善地基的受力性能。它的基本原理是:土层在巨大的强夯冲击能作用下,土中产生了很大的压实和冲击波,致使土中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夯击点周围一定深度内产生的裂隙形成了良好的排水通道,使土中的孔隙水(气)顺利溢出,土体迅速固结,从而降低此深度范围内土的压缩性,提高地基承载力。二、施工机具设备和人员安排1、机械设备:根据处理路段的实际情况,拟投入1台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夯锤为圆

2、形铸铁钢锤,底面直径1.8m。推土机1台,用于场地平整。2、人员配置:现场负责人1名,技术负责人1名,安全负责人1名,质检人员1名,测量人员2名,试验人员1名。三、施工工艺1、测量放样采用1台DS-3水准仪和1台top750全站仪按施工图要求确定强夯区域及点位布置,并在强夯范围外设置坐标控制网点基桩,同时在其周围合理布置水准点作为控制高程、路基沉降的依据。 2、试夯在重锤夯击施工前应试夯,以观测夯锤落距与下沉量的对应关系,验证最后夯击后总下沉量。2.1试夯应确定的参数:强夯机具,夯锤重量及夯锤落距;单点总夯击能(或夯击次数)与夯入度;夯点间距及夯遍间歇时间;夯击遍数;有效加固深度;夯后土的承载

3、力标准fk值,压缩模量Es值或变形模量E0值等。2.2具体的施工要求本合同段高填方路基施工的指导工序为:首先进行路基土方层压施工,当累计上土厚度1.5m时,再进行强夯施工,重复上述工序直至填土高度达到设计要求,本方案只考虑强夯施工中的各项要求。每夯点连续夯击两下为一遍,当两次夯击沉陷量之差5cm或两次夯沉量均15cm,即达到要求。当夯击一遍后沉陷量无法满足要求时,用推土机整平并静置3天后,再进行第二遍夯击,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夯沉量满足要求。本段路基夯实后fk值220kpa。2.3沉陷量检测及原始记录沉陷量的检测:在夯击点中心位置放置一块10cm*10cm*3cm钢板(厚度3cm)作为检测点,第一

4、次夯击和第二次夯击后分别测量高程,求两次沉陷量的差值。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夯锤落距、夯印搭接均要有原始记录,并注意夯击振动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试夯结束后,应对试夯前选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校正。大面积施工时不再进行逐个夯点的沉陷量检测,仅控制夯击次数、夯锤落距和夯点搭接情况,夯印搭接部分不小于锤底面积的1/5。本合同段强夯施工夯点抽检频率取1%。3、强夯夯锤重6T,夯锤底面直径1.65m。夯点位置确定后,测量并记录地面高程,强夯处理宽度为路基两侧边坡坡脚外1m范围内,夯点布设为正方形布置(见附图),间距为3m。第一次夯击高度为10m,夯击能量为600kN.m;第二次夯击落距10m,夯击能量为600kN

5、.m;夯锤底面积2.14m2,并设通气孔。夯击有效加固深度计算公式为:H=式中H代表有效加固深度(m),代表有效加固深度折减系数,可按强夯地基技术规程表2.2.1选用,h代表夯锤落距(m),T代表夯锤重量(KN)。查表2.2.1取=0.6带入公式得H=0.6*=14.7m,满足现场土方厚度要求。夯点布置图如下:注:1.图中正方形为夯点分布图,边长3m; 2.图中圆形为夯锤底面积,面积为2.14m2;在处理大致平整的地表时,按土质分段取样作标准重型击实、土的液塑限、颗粒分析、天然含水量试验。 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每次均将夯锤起吊到起重臂的最大高度(吊臂最大高度经现场技术人员测量后为

6、10m),放下夯锤使之自由下落,测量锤顶点位置的高程,如锤顶倾斜,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重复夯击,按试夯确定的夯实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夯实。当夯点达到夯实要求后用推土机整平,当强夯路基以砂性土为主时,可直接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当强夯路基土方以粘土为主时,需静置7天后再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压实度按设计图纸控制,经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工序施工。4、施工监测 开夯前检查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7、,有专人查看现场,设专人做好记录。综合分析测量记录,然后做出初步的评价,并进行总结。5、施工注意事项 应密切注意夯击中的异常变化,在构造物附近强夯作业时,应加强观察,一旦发现危及构造物安全时要立即停夯,通知总监办、监理处、设计人员研究处理。 强夯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造物和各种地下管线(尤其是通讯电缆)的位置及标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强夯施工而造成损坏。 强夯过程中,当发生严重弹簧现象时立即停止施工,报监理工程师处理。建议处理方案:a、挖除换填法:当路基强夯弹簧现象发生范围较大时,将弹簧土及其下部的潮湿土层全部挖除,然后换填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如粘土或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再次夯实,

8、填筑时应加快施工进度,做好防水措施,避免雨水进入再次引起弹簧现象。b、无机结合料稳定处理:本方法适用于路基弹簧现象发生范围较小且工期紧张的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检测的土方含水量,掺加适量的生石灰或水泥,(每掺加1%的无机结合料,含水量可减少2%)当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再次夯击。为消除强夯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有害影响,可在建筑物与强夯段路基之间挖设一条旱沟,尽量降低强夯时对建筑物的影响。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并不小于500m2的路段进行试夯,确定最佳夯击落距、夯印搭接面积等参数。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强夯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a、施工前应检查锤重和落距,单击夯击能量应符合设计

9、要求;b、夯击前,应对夯点放样并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c、施工过程中应记录每个夯点的夯沉量,原始记录应完整、齐全。三、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体系项目经理部设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分管副经理任副组长,各施工队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经理部及各队配备专职的安全员,组成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统一领导全段的安全生产工作。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广大干部、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生产措施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条例、规范、标准和本投标人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职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2.建立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0、形成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3.施工现场应设置禁行标志标牌,并派专人看守,非施工人员禁止进入。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必须佩带安全帽和工作牌。4.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且有依据、说明、审批。严格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技术负责人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项目负责人、工长详细交底,项目负责人或工长向班长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各级书面交底有交接人签字,并存档备查。安全控制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天气干燥时可在夯点周围洒水除尘。夯机驾驶室宜在不影响视线的前提下,加装防护罩。驾驶

11、员应佩戴防护眼镜,预防落锤弹起碎石击碎驾驶室玻璃伤害眼睛。2.各种机械操作人员须取得操作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3.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应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及制度。4.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强夯工作状态时起重臂仰角应置于700。5.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统一停放。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夯机非作业状态时,夯锤应放实在地面上,严禁将夯锤悬挂在空中。6.当夯坑较深拔锤困难时,应立即停止起吊,

12、先用挖掘机挖除吊锤周围土方,再起吊夯锤。7.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瞭望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8.强夯机的钢丝绳,在运行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应远离钢丝绳,且在作业时须经常检查钢丝绳和铁锤吊钩。9.为减少吊锤机械吊臂在夯锤下落时的晃动及反弹,应专门设置吊臂撑杆系统。每天开机前,必须检查吊锤机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及钢线绳有无磨损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0.夯锤起吊后,吊臂和夯锤下15m内不得站人。非工作人员应远离夯击点30m以外。11.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12.干燥天气作业,可在夯击点附近洒水降

13、尘。吊锤机械驾驶室前面宜在不影响视线的前提下设置防护罩。13.当桥位作业面临近强夯段时,强夯作业前须及时通知桥梁施工人员作好安全防范措施。14.移动夯机时为防止发生危险起重臂高度不得超过0.5m,夯锤应用辅助机械搬移,门架随夯机移动前,支腿离地面高度不得超过50cm。15.夯机吊锤脱钩失灵时,应先将起重臂放倒然后再察看处理,严禁人员攀登起重臂。四、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高填方路基强夯工程人员组成及分工五、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同时关系施工单位的生存。因此,从开工到竣工交验的每个施工环节,都不能放松,形成一个具有组织、设备、制度、办法、措施、手段等一整套的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总负责,总

14、工程师具体抓的质量保证体系,下设试验室、材料科、质检科、工程科等职能科室,配备专职质检工程师,各队设质检组,同时班组设专职质检员,形成三级质量管理网络,严把质量关。以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为龙头,组织各有关部门、施工队、施工班组质检员、单项工程负责人及其他有关业务人员,担任体系的负责人,明确规定质量工程中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做到事事有人管,上下有人抓,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体系。质检科在总工程师指导下开展工作,并设专职质检工程师1人。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做到认真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和监理规程,按设计图纸,质量标准及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施工,落实各项管理制

15、度,严格按程序施工。各施工班组以自检为主,落实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本着复查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的原则,强化质量意识,教育全体施工人员,人人关心质量,人人搞好质量,使分项工程质量不合格不交验。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附表2六、环境保护体系为将本工程建设成为生态、环保、具有景观特色的工程,施工中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化害为利”的原则,采用有效措施,防止施工污染和破坏环境。1.防止水土流失和废料废方处理防、排水:工程施工前做好防、排水规划,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施工期间随时维护,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不形成淤积和冲刷。施工便道路面进行

16、硬化,保证晴雨通车,设专人进行养护,确保路面平整,防止扬尘和积水。运输车辆保持干净,设专人随时清洁;运料时采取覆盖措施,防止材料沿途泄漏,污染环境。施工车辆只能在规定线路上行驶,不随意进入便道、施工线路以外区域。废料按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位置进行堆放,集中处理,严禁随意堆放。上述工作,不影响排灌系统及农田水利设施。机械维修、擦拭的隔离剂、废机油等集中存放处理,不随地乱倒。2.防止和减轻水源、大气污染保护水质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排入农田、耕地、饮用水源、灌溉管道和水库。冲洗集料及含有沉积物的操作用水,采取过滤、沉淀池处理等措施,使沉淀物不超过施工前河流的随水排入的沉淀物量。控制扬尘施工便道及场

17、地随时进行洒水,确保整个施工期间不发生扬尘现象,使灰尘危害减至最小程度。易于引起粉尘的材料进行遮盖存放,运输时进行覆盖。不在工地燃烧各种垃圾及废弃物。沥青拌和站安装除尘装置,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回收粉集中妥善处理。减少噪声、废气污染拌和站设在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良好的地方,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特别注意密封及除尘设备的检查、保养,以防粉尘污染环境。工程开工前做好详细的总体规划设计,合理分布动力机械设备的工作场所,避免一个地方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土地资源保护“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临时用地尽量少占,并尽量与当地规划相结合,不能规划利用的使用完毕后恢复到使用以前状态,在施工中充分利用挖

18、方尽量减少弃方或不弃方,以节省占地面积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清表土中的腐殖土集中堆放加以管理,争取全部用在绿化植树或植草中。工程施工必须做到兼顾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做到工程施工、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同步协调。不允许出现施工后再治理、再补救、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3.对现有的受本工程影响的一切公用设施,以及公路用地范围以外的现有绿色植被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行保护。七、文明施工加强文明施工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需要,更是创建文明行业的需要。项目部全体人员必须充分认识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文明施工守则和程序,完善规章制度,满足业主、监理工程师对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1.项目部建立定期的宣传教育制度,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开展文明工地创建。2.制定工地文明卫生守则,教育职工遵纪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工文明素质。3.在施工现场的适当位置、项目部驻地设置工程简介牌,内容包括:本合同工程简介;业主、业主代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人的名称;工程质量监督电话;廉政举报电话。在施工现场、拌和厂等位置设置简介牌,内容包括:工程简介;施工质量标准;承包单位名称;承包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姓名。4.搞好项目部建设。环境清洁,办公设施整齐,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程图表上墙,动态图表能真实反应当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情况,天气记录真实准确。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