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概论_第1页
《内经选读》概论_第2页
《内经选读》概论_第3页
《内经选读》概论_第4页
《内经选读》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经选读,黄帝内经,一、黄帝内经是一部医书。 1)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2)黄帝内经书名的含义。 “黄帝”: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号

2、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内”:其含义与“外”相对而言。中医学概论认为内经论述医学基本知识,外经介绍医疗技术,因黄帝外经亡佚,无从查考。 “经”:本义指织物的纵线,引申为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也是古人对典范著作及宗教典籍的尊称。医书名“经”,说明该书是业医者必须尊崇的法则、规范。吴崑曰:“万世宗法谓之经。”,内经冠以“黄帝”之名,原因如下: 1、古人尊崇黄帝。战国时期的道家崇尚黄帝,“善修黄帝之言”,积极树立黄帝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而内经学术思

3、想又受道家思想影响较大。 2、崇古贱今。淮南子:“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3、古人但做学问,不求名利。其时风俗又多崇尚古人,且该书非一人一时所作,故书名冠以“黄帝”,在显示该书重要的同时,也包含该书的成书特点 。,黄帝内经由素问9卷,灵枢9卷组成。 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 基本内容:养生、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运气。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 1)长期医疗实践的总结 2)古代科技知识的渗透 3)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二、黄帝内经的组成。,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 1)天人相应的这

4、个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同时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也是统一的整体。 2)升降出入的恒动观。物质世界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内经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也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具体则表现为气的运动变化,既升降出入。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则是其恒动规律的表现。,3)阴阳五行的辩证观。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阴阳矛盾的统一体,由于阴与阳之间彼此对立,相互制约,互根消长,相互转化,并受自然界影响,维持着人体相对平衡。 4)形神和谐的生命观。中医认为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神和谐是生命健康的最佳状态。,内经的成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后世中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内经是学习中医必读之书。其内容至

5、精、广搏、深奥,文字简迭,用心学习,精益求精,收益无穷,应用甚广。 素问王冰序文中说:“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如何学习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提出“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下面试从十个方面讨论学习黄帝内经的方法。,(一)读通原文,读通内经原文,然后才能进一步理解其精义,这是学习内经的笫一步。但内经不仅文字古奥,而且同音假借的字颇多。为此,除了要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外,还必须借助于工具书,才能避免穿凿字形,妄说字义,错解经旨。,例:“能”字。 素问

6、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耐)冬不能(耐)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慄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耐)夏不能(耐)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态)也。”,工具书,包括的种类很多,例如解决疑难字、词的字典、辞典,查找陌生书名的目录书,了解学术动态的论文索引之类的书籍等。此外还有研究文字产生、演变和字形结构与字义之间的关系等的说文解字以及训诂学方面的书等。,(二)参阅历代的注释及有关资料,由于内经文字古奥,旨义深精,初学者很不易理解内经原文的蕴义,特别是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要掌握原文中的理论原则及其学术观点,除了自己在读通原

7、文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理论的思想方法,进行思考、探索外,还必须参阅历代各注家对内经的理解和心得体会,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折。,通过文理知识来通读原文,关键是要掌握内经的理论体系及其学术思想,理论观点。在学习时,就不应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或受到某些译文的影响你对内经本意理解。必须善于发挥独立思考和分折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去探求其本质。如果只局限在文字表面上的理解,或只是为了某些场合的寻章摘句,这就失去了学习内经的意义。,(三)学习内经不在于文理,而重在于医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如果只是在文字表面上来读,水和火,是阴阳的象征,只是从分类和属性而言。 从医理去解读,水(寒

8、)、火(热)反映出,阴阳的主要现象和特征,阴阳病变特征。故凡是阴盛或阳虚都可现水(寒)之象;阳盛或阴虚都可见火(热)之象。“阴胜则寒,阳胜则热”。,(四)着眼某句经文而学习,掌握其精义。,以句为单位学习简单易懂,易于熟记,但对经文之义的理解会有其局限性、偏面性,难以掌握本篇中的学术思想。 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篇强调当人体正气不足,邪气侵入而发病(虚人感邪而产生的外感病)。,(五)以分门别类综合相关内容,系统性学习阅读经文。,把有关联的经文归类通读,有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比较全面了解其内容和理论观点。,(六)通读完整全篇的经文,领会其本文独特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以全篇经文通读

9、学习),由于各家的学术观点不同,因而对同一段经文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注释,不能准确合理解释本文的精义和学术思想。对此,我们就须结合本篇的主题思想,上下文义,进行分折,掌握本文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七)结合临床实践应用,深入地理解内经的理论观点。,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学习内经时对某些理论原则,在全面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还应当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更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内经学术思想和理论原则。 也有很多医家认为,内经也是临床之书。,(八)结合其他经典著作的学习,加深对内经理论的理解。,后世许多名医家的学术观点都是从内经理论原则发展而来,是内经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不断完善结果。而往往后世

10、医著易学易懂,因而通过其他经典著作反过来领会内经理论观点,同时解决内经的疑难点。,如从伤寒论经文中理法方药,领会其内经治则的理论观点。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热因热用”。伤寒论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 如难经,内经知要。,(九)随着自身医学知识不断提高,领会其经文的精义也不断加深。,其知识面越广,领会内经的理论内涵越深,应用范围越广。当你二年级,或四年级,或当医生临床工作后。在不同阶段,你会对经文学习的要求,掌握内容的侧重,分折问题的深度就有不同,其领会经义就会加深,感觉其意义更大。,(十)与现代科学有机联系起来学习,内经学术体系的内容包含有环境地理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生物学等。 1、内经的生态观。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阴阳互生制约,五行相生相克。,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提出生态学的五个规律: (1)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互生规律。 (2)相互补偿和相互协调的共生规律。 (3)物质循环转化的再生规律。 (4)相互适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