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交通线路的.ppt_第1页
第10章 交通线路的.ppt_第2页
第10章 交通线路的.ppt_第3页
第10章 交通线路的.ppt_第4页
第10章 交通线路的.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0章 交通线路的环境地质问题,10.1 概述 10.2 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地质环境条件 10.3交通线路的环境地质问题 10.4交通线路建设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和防治,10.1 概述,现代jiao 通运输是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所组成的。其中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 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从1984午午底我国开始修建第一条高速公路:上海嘉定高速公路(全长16km),随后,相继建成了北京一天津一塘沽(全长143Km)、西安一临瞳(全长15km)、济南一青岛(全长318km)、广州一深圳(全长120 km)、沈阳一大连(全长375km)等一批高速公路。截季1999午年底我国共建成

2、高速公路3830 km,预计到2020年建成高速公路10000km。,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因修筑铁路和公路等交通线造成山体的崩滑坡现象也屡屡发生,我国铁路的宝成线、宝天线都是有名的“病害”线。崩滑现象不仅严重妨碍甚至中断交通, 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工程地质环境,形成带状工程地质环境恶化区。日前,随着陆上交通线,特别是公路交通的普遍发达,交通线上尤其是山区公路上的重力崩滑破坏现象正向区域发展。,公路与铁路在结构上虽各有其特点,但二者却有许多相同之处: (1)它们均是线形工程往往要穿过许多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和不同的地貌单元,道路的结构复杂化; (2)在山区线路中,塌方、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都是它

3、们的主要威胁,而地形条件又是制约线路的纵向坡度和曲率半径的重要因素; (3)两种线路的结构都是由三类建筑物所组成:第一类是路基工程,它是线路的主体建筑物(包括路堤和路堑);第二类是桥隧工程(如桥梁、隧道、涵洞等),它们是为了使线路跨越河流、深谷、不良的地质和水文地质地段,穿越高山峻岭或使线路从河、湖、海底以下通过等;第三类是防护建(构)筑物(如挡土墙、护坡、排水盲沟等)。,10.2 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地质环境条件,交通线路的修建和运营过程对地质环境的作用,称为交通线路的地质作用(工程地质作用)。在这种作用下引起(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称为交通线路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出现这类问题,是交通线路地

4、质作用与其地质环境矛盾运动的结果。 交通线路环境工程地质学,就是研究交通线路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学科研究问题产生的条件、形成机制,提出评价、预测和防治措施,以达到合理利用和保护交通线路地质环境的目的。,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地质要素主要有:,(1)地形地貌:常在宏观上决定地质环境的主要类型,控制交通线路地质作用的种类和强度,制约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例如山区和平原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形。 (2)地层岩性:地层的年代、性质,是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 (3)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地质要素主要有:,(4)地下和地表水文条件:水是最活跃的动力因素,又是最易受人为活动影响的因素。

5、水本身还是一种重要资源,是十分重要的环境因素,经常处于主导地位;或成为最重要的激发因su。 (5)气候 气候直接地影响地表地下水文条件:岩性,间接影响地貌等,是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常制约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性质、类型、发展方向和程度。 (6)地震作用,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地质要素主要有:,(7)第四纪地质 (8)不良地质现象 (9)人类活动 人类在线路修建和yun行中所进行的开挖、填筑、堆积、车辆运行等活动,既是人类施加给地质环境的交通线路地质作用,也可看做是产生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或地质灾害的环境因素。它既是破坏地质环境的最重要的因素,常处于主导地位或激发地位,又可以是改善地质环境的因素,是可调控程

6、度最高的因素,是研究的重点。,10.3交通线路的环境地质问题,道路的建设,必须开挖或回填土石方改变原来的地貌,破坏自然环境。草率地修建会加重地形的破坏,而加强规划可使这些影响减少。除此以外修筑道路还可导致以下一些环境变化: 1、 截断含水层 2、地下水位下降,修筑道路还可导致以下一些环境变化:,3、边坡稳定性的破坏 开挖山坡产生的边po坍塌、岩崩、岩体滑动、滑塌等现象都十分常见 4、淤积和侵蚀作用 沉积物来自公路新开的地段中的路堤和取土坑。在外挖与铺砌路面之前,淤积问题最为严重。公路路面及路堤排去越来越多的水,以及重新分布的地表径流,能促使邻区陆地和河流侵蚀作用,所产生的沉积物又被带入河流中,

7、使河床沉积,渗透率降低;也可能使天然河道转变方向,洪水灾害增加,并使供水系统的含沙量增高,设计不当时,公路也会受到河流的侵蚀或受到异常洪水的影响。,5 排出酸性水体 如果沿公路出露含有黄铁矿和其他硫化物,尤其容易受到风化与淋滤作用损害,正如在露天矿采煤一样,能产生富含硫酸的水。酸水排入供水系统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为严重。 6 人为污染物的影响 供水水源附近地带与植被的地带最易受到汽车废气的污染。为消灭昆虫和野草而喷射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为控制冰和雪的积累而投放到道路上的某些盐类等,都是污染环境的物质来源。,一、路基稳定性问题,路基是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既是道路的主体,又是路面的基础。一条公路

8、质量的好坏,不仅与公路线形和路面质量有关,同时也与路基的质量有关。路基松软,不仅会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陷,影响路面的平整度,车速降低,增加油料消耗和汽车修理费用,而且会招致路面的过早破坏;反之,路基坚固,不仅可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品质,而且还可以减薄路面厚度,降低路面造价和维修费用。如果设计和施工不当,容易产生各种病害,导致路面路基破坏,影响交通和行车安全。,1、对路基的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路基建成后,一般都改变了原地面的天然平衡状态,尤其是地质不良地段,甚至加剧了原地面酌不平衡状态。 (2)具有足够的强度 公路的行车荷载,通过路面传给路基一定的压力,路基自身及路面的重量,亦给路基下

9、层和地基一定压力,这些压力都可能使路基产生一定的变形,直接影响路面的工作状况。 (3)具有足够的水一温稳定性 路基受地形、地质、水文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路基的强度将显著降低。特别是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还会发生周期性的冻融作用,便路基内水分聚积,造成路基填土松软和翻浆,强度急剧下降。,2、路基勘测必须符合的条件,查明沿线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力学性能 勘测点应沿线路中心布置,对高路堤、深路堑、斜坡地段和其他特殊地质条件地段还应布置横剖面,每个剖面上勘测点不少于3个 进行岩土工程实验,提供必要的物理力学指标。,3、桥位选择时要注意的环境地质问题,选在河

10、道顺直、水流集中、河床稳定的地段 选择在岸坡稳定、地基条件良好、无严重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 尽可能避开顺河方向及平行桥梁线轴线方向的大断裂。,4、路基横断面的基本形式,路基按其断面的填挖情况,大致分为路堤(填方路基)、路堑(挖方路基)和填挖结合路基三种基本类型。 路堤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 路堑是指全部在原地面上开挖而成的路基,此二者是路基最基本的类型。 当原地面横坡较大、且路基较宽时,需一侧开挖而另一侧填筑,称为填挖结合路基,也称半填半挖路基。,路堤:填土高度低于l m者为矮路堤,118m(土质)或l一20m(石质)为一般路堤,高于18m(或20 m)者为高路堤。 边坡坡度的大小关系到边

11、坡稳定和工程造价,边坡愈陡,稳定性愈差;边坡愈缓,土石方数量愈大,受水冲刷面积愈大甚至有时反而不利。,路堑:破坏了原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它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与挖方深度,表现在边坡稳定性上。地质条件愈差,挖方愈深,则边坡宜愈缓,必要时还应予以加固。,填挖结合路基是路堑与路堤的综合形式,此类路基横断面的形式及其稳定性与地面的横坡度有密切关系。其中填方部分在自重作用下有可能沿地面下滑。,5、路基的变形、破坏及其原因与措施,对路基稳定性起主要作用的有水(流动的和不流动的)、温度(特别是从正温度过渡到负温度,以及从负温度过渡到正温度)以及风shi等。由于这些因素的作用,路基及其各部分将产生弹性变形

12、和残余变形。 A、路堤的变形、破坏 路堤沉陷:路基表面的大量沉陷,主要由于软弱地基的沉陷引起,当用透水性不同的土杂乱无次序地dui成路堤,以及冬季填筑路堤采用饱水的冻结土或混有雪的土时,均可产生饱和水区。易被水所饱和的砂土,能在堤身中积蓄水分,从而使路堤中的粉土和特性土过度潮湿。,边坡溜方、滑坡及风shi 溜方通常指的是边坡上面的表层土的下溜,它可能由于流动水冲刷边坡而引起,a、b溜方,c滑坡,路堤沿地基滑动 路堤倒塌(不同性质的土填堤引起),路堤变形 (a)在陡峭山坡上路堤沿地基滑动;(b)路堤倒塌,B、路基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 路基整个土体或其中一部分不稳定;路基以下的路基土体不稳定;行车

13、荷载作用;填筑不正确与压实不足;季节性变化引起含水量及温度变化,使土体膨胀、收缩等。 C、路基稳定措施 正确设计路基横断面;选择良好的土填筑路基,采取正确填土方法;充分压实土基;适当抬高路基,防止地表水渗入或受地下水位影响;设置隔离层、隔温层及砂垫层(用于疏干土基),路堑变形、破坏 主要是边坡变形:溜方和滑坡,崩塌与碎落,二、路堑边坡稳定问题,三、隧道围岩的稳定问题,主要疏干地下水和产生地表塌陷。 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有: (1)地质因素 岩层产状 地质构造 地下水 地震烈度 (2)工程因素,四、水文地质环境改变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重庆市涪陵区聚云隧道西洞开挖至K1+512m处围岩出现大量

14、涌水。后经调查发现有地下水流接近垂直方向穿过隧道上部围岩,地质构造情况较为复杂。在K1+650m处由于地质条件极差,前后发生了五次塌方。前三次塌方后未经治理即出碴,从而诱发第四次塌方,经过四次塌方后造成围岩空穴过大,在按第四次大塌方治理方案施工过程中发生了第五次大塌方。报告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处理措施,整治效果良好,保证了正常施工和安全。,四、水文地质环境改变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贵州境内施工的84座隧道中,有71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溶洞坍塌、涌水、冒泥,致使施工设计全面变更,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都匀市郊的西山隧通,施工一年发生的严重溶洞坍塌、涌水、冒泥达22次之多,严重制约了施工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