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抗癫痫合用美罗培南抗感染一例病例讨论_第1页
丙戊酸钠抗癫痫合用美罗培南抗感染一例病例讨论_第2页
丙戊酸钠抗癫痫合用美罗培南抗感染一例病例讨论_第3页
丙戊酸钠抗癫痫合用美罗培南抗感染一例病例讨论_第4页
丙戊酸钠抗癫痫合用美罗培南抗感染一例病例讨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丙戊酸钠抗癫痫合用美罗培南抗感染一例病例讨论,带教老师:卢海儒 神经内科学生:朱建国 青海省交通医院,病例讨论汇报01,病史介绍,患者:54岁 男 入院时间:2015年5月5日 主诉:间断意识丧失伴肢体不自主抽动5年,加重1天。 个人史:出生并久居青海,工人,否认牧区长期生活及牛、羊、密切接触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既往史:患“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未行正规降压治疗。患者于5年前因梗死后出现意识丧失,伴肢体不自主抽动,表情为双眼上翻,面部及口角肌肉不自主抽动,口唇青紫,牙关紧闭,双拳紧握屈曲,双下肢强直,伴有小便失禁,症状持续约数十秒后神智转清,抽搐停止,醒后患者

2、对发作当时情形无记忆,当时诊断为诊断为“症状性癫痫”。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每23周发作一次;2年前因右脑梗死, 1年前患者无法站立并长期卧床,同时抽搐发作较前频繁,每周45次不等;,病史介绍,既往过敏史:有青霉素过敏史,否认食物及其他药物过敏史。 既往用药史:长期口服丙戊酸钠片0.4g tid。 现病史: 5月1日有发热史,体温38.0,未予诊治;偶有咳嗽、咳痰,无胸闷气憋及呼吸困难。 5月4日患者家属发现患者肢体不自主抽动发作次数较前明显增多,每日45次。患者入院时神志呈恍惚状,精神差,平车送入病房,身体偏瘦。 诊断:继发性癫痫、癫痫持续状态、脑少突胶质细胞瘤、脑梗死后遗症、高血压3级、脑萎

3、缩、褥疮、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型呼吸衰竭、脑疝形成、低蛋白血症。,病史介绍,5月10日,患者感染加重,可吸出大量黄色粘痰,间断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3之间,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大量痰鸣音,目前治疗疗效欠佳,会诊后改为美罗培南。 5月12日,患者目前诊断明确为:继发性癫痫、脑少突胶质细胞瘤、脑梗死后遗症、高血压3级、脑萎缩、褥疮、电解质紊乱(低钠、低氯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症、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近日出现高热,体温高达39.4,伴肺部感染,反复抽搐发作及颅内病变继发脑水肿至病情加重,

4、不除外有新发脑血管病可能,以上至病情进一步加重,至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呼吸循环衰竭而至患者死亡;,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体温单,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病例讨论,1.丙戊酸钠检测血药浓度的意义? 2.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时间间隔多久多久为宜? 3.美罗培南如何影响丙戊酸钠抗癫痫的疗效? 4.若已合用美罗培南与丙戊酸钠后应如何避免不良反应再次发生?,丙戊酸钠,丙戊酸钠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常见不良反应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偶有过敏。长期服用偶见胰腺炎及急性肝坏死,应定期检查血象。对肝功能有损害,服用2个月要检查肝功能。有血液病,肝病史,肾功能损害,器质性脑病时慎用。,血药浓度监

5、测的意义,丙戊酸的游离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密切相关,且该药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中毒症状与癫痫发作症状难以判断,因此对服用丙戊酸的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对提高癫痫发作的控制,减少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1 。,1展翔.丙戊酸血药浓度检测与临床合理用药J.医药论坛杂志, 2008, 22(6): 1-4.,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最佳剂量需根据临床反应来确定,当发作不能控制或怀疑有副作用发生时,除临床监测外,还应考虑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水平,血药浓度达到50100g/ml。丙戊酸钠的半衰期约为1520小时,达稳态浓度约需要5个半衰期,因此建议患者在每次调整给药剂量

6、5天后,再次监测血药浓度2 。,2 王玉平神经内科常见病用药处方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7-18,药品说明书,注射用美罗培南药品说明书 【药物相互作用】 碳青霉烯类,单杆菌类:对于癫痫病人来说,由于降低血浆丙戊酸和丙戊酰胺抗癫痫药的浓度,导致癫痫发作危险性增加,需密切临床监测,在抗感染时及之后,需监测丙戊酸钠血浆浓度,适时调整剂量。 注射用丙戊酸钠药品说明书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丙戊酸同时应用时,会使丙戊酸的血药浓度降低,而导致癫痫发作。,CBPMs对VPA的作用机制(一),碳青霉烯类( CBPMs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丙戊酸(VPA),葡糖苷酸化丙戊酸,酰基肽水解酶,

7、水解,葡糖酸苷化,不可逆抑制,上调水平,CBPMs对VPA的作用机制(二),CBPMs可抑制VPA经小肠上皮细胞基底膜侧的吸收。 正常情况下,在肠道,50%90%的VPA-G要被肠道菌丛分解成VPA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CBPMs可抑制肠道菌丛,从而抑制VPA的肝肠循环,降低VPA的血药浓度。 增加VPA在红细胞内的分布改变游离VPA的分布体积也是其机制之一。 其可能的机制就是CBPMs抑制红细胞膜上的腺苷三磷酸结合盒式转运体上的多药耐药蛋白,因而VPA不能被该蛋白泵出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内VPA浓度增加。,CBPMs对VPA的作用机制(三),CBPMs致癫痫ADR的表现形式之一。 除了VPA血药

8、浓度降低以外,是否属CBPMs致癫痫ADR的表现?这种推测不是不可能存在。,CBPMs对VPA相互作用的处理(一),(1)停止CBPMs与VPA的合用。这是最佳选择,但往往做不到。 (2)停用CBPMs。如果患者的细菌性感染有替代的抗菌药物,则停用该药也是最佳选择,这也是文献中报道最多的处理办法。 (3)谨慎换用另外一种CBPMs。这种处理办法应谨慎使用,因为目前尚无这种处理办法的报道。目前,CBPMs中还没有报道引起VPA血药浓度降低的药物只有美罗培南,但并不意味着以后没有类似报告出现。,CBPMs对VPA相互作用的处理(二),(4)换用其他抗癫痫药物。在CBPMs无可替代的情况下,可考虑换用其他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 (5)紧急情况的处理。在其他抗癫痫药物无注射剂可供使用、患者的癫痫发作急需控制的情况下,可根据情况选用地西泮和(或)苯巴比妥注射剂肌注或静脉推注进行紧急处理。但是,无论何种处理办法,CBPMs与VPA不宜合用,或者加强VPA血药浓度的监测3 ,密切观察治疗中患者的种种反应仍是安全使用VPA的有效方法。,3卜跃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丙戊酸的相互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6):469-471.,CBPMs对VPA相互作用的处理(三),CBPMs 可显著降低 VPA 的血药浓度,导致患者癫痫再次发作或频繁发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