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2(黄雨)_第1页
地质工程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2(黄雨)_第2页
地质工程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2(黄雨)_第3页
地质工程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2(黄雨)_第4页
地质工程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2(黄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质工程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2011年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近海地震(Mw 9.0)液化灾害调查与分析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合作项目黄 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3年9月29日汇报提纲p 地震简介p 地震液化震害特征p 地基余震再液化p 地震和海啸的耦合灾害p 抗液化地基处理方法p 总结汇报提纲p地震简介p 地震液化震害特征p 地基余震再液化p 地震和海啸的耦合灾害p 抗液化地基处理方法p 总结地震简介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太平洋东海岸发生Mw 9.0级大地震。这次地震是日本地震观测史上最大的地震,被日本气象厅命名为“201

2、1年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近海地震”(The 2011 off the Pacific Coast of Tohoku Earthquake)。震中位于日本东北地区大鹿半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约130 km 处,震源深度约24 km。地震简介强震引发了一系列的余震:l 7级以上:6次l 6级以上:102次l 5级以上:671次余震分布图(JMA,2012/4/30)地震简介200s(東大地震研究所, 2012/4/16)(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arth Science andDisaster Prevention, 2011)汇报提纲p 地震简介p地震液化震

3、害特征p 地震和海啸的耦合灾害p 抗液化地基处理方法p 总结地震液化震害特征u 地震液化宏观特征地震液化主要广泛分布在日本东北和关东地区的围海造陆、古河道等平坦低地。(Mimura et al. 2011)地震液化震害特征u 地震液化宏观特征地震液化主要广泛分布在日本东北和关东地区的围海造陆、古河道等平坦低地。日本关东东京湾地区液化分布(Yasuda, 2011)地震液化震害特征u 地震液化宏观特征此次地震液化中,地表喷出物主要是浅层软弱的吹填土和冲积土。喷砂冒水形态:l 形似火山的喷出砂堆l 液化砂土通过地裂缝喷出地表地震液化震害特征u 地震液化宏观特征与以往地震相比,此次地震液化喷砂量非常

4、大。 地震动强度大、持时长 浅层软弱的吹填土和冲积土地点喷砂情况参考文献浦安市一公园75000m3Yasuda et al. 2012千叶县喷砂最大堆积厚度约60 cmOnoue et al. 2012弁天小区道路喷砂最大堆积厚度约40 cmKyokawa et al. 2012地震液化震害特征u 地震液化宏观特征(Yasuda et al. 2012)(Kyokawa et al. 2012)(Onoue et al. 2012)地震液化震害特征u 地震液化宏观特征深层土液化当地时间地震震级液化深度/m参考文献2003/2/24巴楚Ms=6.84.2董林等. 20102008/5/12汶川M

5、s=8.00.5-5.0;20.0Huang and Jiang 2010;袁晓铭等. 20092009/4/6LAquilaMw=6.31.0-2.5Monaco et al. 20112009/10/3OlanchaMw=5.20-2.0Holzer et al. 20102010/2/27ChileMw=8.82.0-3.0Villalobos et al. 20112012/3/11TohokuMw=9.00-6.0;12.0-16.0Bhattacharya et al. 2011地震液化震害特征u 地震液化宏观特征深层土液化 强震 持时长 由上表可得,液化深度一般小于6m。但在汶川

6、地震(Ms 8.0) 和日本东北地震(Mw 9.0)中,出现液化深度达20 m和12-16 m。 目前,离心机试验证明,中等密实的砂土液化深度可达30 m (Gonzailez et al. 2005)。且试验结果证明,深度越大,达到液化的剪切周期数越大。地震液化震害特征u 液化震害特征分析液化沉降液化震害调查发现,建(构)筑物的破坏程度主要与基础形式有关。以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的低层建筑物和轻型结构为主,而采用桩基础的建(构)筑物破坏较小。(Ishihara et al. 2011)地震液化震害特征u 液化震害特征分析液化沉降l 天然地基浅基础的低层建筑物和轻型结构为主天然浅基础埋置埋深较浅,

7、一般在0.5-1.0 m,易因地基液化而发生不均匀沉降(Ishihara et al. 2011)。(Mori et al. 2012)(Kyokawa et al. 2012)地震液化震害特征u 液化震害特征分析液化沉降l 天然地基浅基础的低层建筑物和轻型结构为主通过对千叶县、茨城县等160栋因地基液化破坏的房屋调查统计,得出52%的破坏房屋采用筏形基础,41%采用条形基础(Kim et al. 2012)。地震液化震害特征u 液化震害特征分析液化沉降l 小型基础的轻型结构l 对于轻型结构,例如电线杆、路灯、交通标志等,一般采用小型基础,容易因地基液化产生沉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倾斜。(Bha

8、ttacharya et al. 2011)地震液化震害特征u 液化震害特征分析液化沉降l 桩基础的建构筑物l 液化震害调查表明,采用桩基础的中高层建筑、高架公路和高架桥等破坏比较轻微 (Ishikara et al. 2011; Yasuda et al. 2011; Bhattacharya et al. 2011)。采用桩基础的高架天桥 (Bhattacharya et al. 2011)地震液化震害特征u 液化震害特征分析液化上浮对于浅埋在土中的地下结构,如地下管道、地下停车场等,由于液化上浮冒出地面的现象非常普遍。l 单位体积重量轻于液化后的砂土l 地下结构的上方填土由于液化抗剪强度

9、显著减低l 土层在回填过程中往往都未进行充分的压实(Ishihara et al. 2011)地震液化震害特征u 液化震害特征分析液化上浮对于浅埋在土中的地下结构,如地下管道、地下停车场等,由于液化上浮冒出地面的现象非常普遍。(Toyota et al. 2012)(Yasuda et al. 2011)汇报提纲p 地震简介p 地震液化震害特征p地基余震再液化p 地震和海啸的耦合灾害p 抗液化地基处理方法p 总结地基余震再液化u 余震再液化机理 砂土液化后,原有结构遭到破坏,形成不稳定的各向异性结构,在余震作用下极易破坏(Ha et al. 2011; Oda et al. 2001)。 液化

10、后土体的抗液化强度取决于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如果超孔隙水压力能完全消散,那么抗液化强度就会增强,反之,余震发生时,土体的抗液化强度会明显降低(Oda et al. 2001) 。余震再液化受地震力大小、应力历史及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程度的影响。地基余震再液化u 余震再液化机理此次地震后发生了一系列的余震,分别在主震后的22分钟(7.4级)、29分钟(7.6级)、39分钟(7.5级)(JMA, 2012)。由于主震和余震的间歇期非常短,超孔隙水压力来不及完全消散。当余震发生时,超孔隙水压力再次急剧上升,而有效应力却难以恢复。因此,在较小的余震作用下,土体容易再次发生液化。地基余震再液化u 余震再

11、液化机理Onoue等(2012)采用有限元方法(FEM)模拟日本千叶县朝阳市液化场地在主震和余震后超孔隙水压力比随时间的变化。* B、D分别为浅层土和深层土超孔隙水压力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Onoue et al. 2012)地基余震再液化u 余震再液化特征在福岛县、千叶县浦安市等地余震再液化现象普遍发生。 余震后发生液化的时间更短 (Yasuda. 2012)。地基余震再液化u 余震再液化特征 余震后平均喷水高度更高(Yasuda. 2012)。地基余震再液化u 余震再液化特征 余震的喷砂冒水面积明显大于主震(浦安市液状化対策技術検討調査委員会,2011)。(浦安市液状化対策技術検討調査委員会

12、,2011)地基余震再液化u 余震再液化特征 计算结果显示,有余震时地面沉降量明显增加(张锋, 2012)。有无余震的地面沉降情况 (张锋, 2012)地基余震再液化u 余震再液化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有余震时震害增加(Onoue et al. 2012)。千叶县朝阳市的液化震害情况后发现:由于主震液化导致的房屋破坏有5栋,地面没有喷砂冒水现象;而由于余震液化导致的房屋破坏却有9栋,且有喷砂冒水现象。 余震也是造成此次地震液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余震强度远小于主震,但是由于间隔时间短、频度高,再液化更加容易发生,造成的喷砂冒水范围更广,地面沉降量更大,破坏更加严重。汇报提纲p 地震简介p

13、地震液化震害特征p 地基余震再液化p地震和海啸的耦合灾害p 抗液化地基处理方法p 总结地震和海啸的耦合灾害地震和海啸的耦合灾害,主要集中在日本东北沿海地区,以堤防工程和港口的破坏最为严重。Kazama (2012)认为海啸对沿海建(构)筑物的影响与地震液化的分布密切相关。地基液化是导致流滑破坏失稳的先决条件。(JMA, 2012/4/30)地震和海啸的耦合灾害地震和海啸耦合灾害的破坏机制序破坏阶段破坏机制号1震后液化随着地震循环荷载作用,土中超孔隙水压力逐渐积累上升,有效应力不断减小甚至为零,使土颗粒处于局部或全部悬浮状态阶段抗剪强度局部或完全丧失,即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或完全液化2间歇期恢震后

14、的液化土体在无荷载作用的状态下,呈现超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强度、刚度逐渐恢复的趋势。但是地震和海啸的间歇复阶段期一般比较短,在海啸来袭时,土体强度、刚度并未完全恢复海啸波速度极快、并伴随巨大的质量迁移,瞬间作用于土体后3 海啸流滑 超孔隙水压力再次急剧增长,导致土体抗剪强度急剧降低乃至破坏阶段 完全丧失,继而触发连续的剪切变形(剪应变远超过100%),发生无限制的流滑破坏。地震和海啸的耦合灾害调查表明青森县和岩手县的堤防和港口在地震和海啸耦合作用下发生了严重的破坏( Hazarika et al. 2012)。如右图为岩手县一港口发生了流滑破坏失稳,主要是由于海啸在港口地基液化的基础上,进一步

15、加剧了地基的变形破坏( Hazarika et al. 2012)。岩手县一港口流滑破坏失稳( Hazarika et al. 2012)地震和海啸的耦合灾害如右图为宫城县南部一长约25 km的钢筋混凝土海堤,由于地震液化产生竖向沉降和侧向变形,沉降约50 cm,在海啸过后侧向变形进一步加大,最终发生流滑破坏失稳。宫城县南部堤防流滑破坏失稳(Mori et al. 2012)汇报提纲p 地震简介p 地震液化震害特征p 地基余震再液化p 地震和海啸的耦合灾害p抗液化地基处理方法p 总结抗液化地基处理方法l 本次地震液化震害调查显示,地基处理可以有效消除地基液化沉陷,减少液化造成的地基破坏失稳。调

16、查发现,浦安市入船一住宅区,由于分别采用了挤密砂桩法(桩径800 mm,桩长10 m,桩间距2 m)和砂井排水固结法(直径400 mm,间距1.8 m) (Yasuda et al. 2012)。抗液化地基处理方法调查浦安市今川一住宅区发现,通过挤密砂桩法(桩长10 m,桩间距2 m)处理地基后,仅在路面交接处有少量的喷砂冒水,而周边未经地基处理的公路及停车场等喷砂冒水严重,最大喷砂堆积厚度约10 cm (Toyotaet al. 2012)。抗液化地基处理方法调查千叶县花见川区一工地发现,经过挤密砂桩法处理的场地完全没有液化,而同一场地没有经过处理的地基则液化严重(Bhattacharya

17、et al. 2011)。抗液化地基处理方法l 但在液化震害调查中,也发现有些场地虽经地基处理,但仍然发生了地基液化破坏。Kim等(2012)调查了共160栋因地基液化破损的房屋,发现虽然绝大多数没有进行过地基处理,但其中15栋房屋地基曾经进行过搅拌桩法加固,2栋曾进行过微型桩加固,1栋曾进行过浅层地基压实。(Kim et al. 2012)抗液化地基处理方法总体而言,本次地震证明了通过地基处理可以有效消除地基液化沉陷,其中经过挤密砂桩法、砂井排水固结法处理的场地液化现象轻微。但在此次日本9.0级强震作用下,液化震害调查发现了少量虽经地基处理,但仍然发生地基震害的案例。因此,今后应加强地基处理

18、方法在强震作用下抗液化效应的研究和检验。汇报提纲p 地震简介p 地震液化震害特征p 地基余震再液化p 地震和海啸的耦合灾害p 抗液化地基处理方法p总结总结(1)液化主要分布在围海造陆、古河道等平坦低地。地震动持续时间长和震后一系列的余震,是造成地基液化震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液化震害的程度主要与基础形式有关,以采用浅基础或小型基础的低层建筑物和轻型结构为主,而采用桩基础的建(构)筑物破坏较小。(2)余震再液化受地震力大小、应力历史及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程度的影响,更加容易发生,喷砂冒水范围更广,地面沉降量更大,破坏更加严重。因此,今后应重视余震再液化的机理及变形破坏研究。总结(3)地震和海啸的耦合灾害,主要集中在日本东北沿海地区,以港口和堤防工程的破坏最为严重。地震和海啸耦合破坏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震后液化阶段、间歇期恢复阶段、海啸流滑破坏阶段。(4)本次地震液化震害调查发现,地基处理可以有效消除地基液化沉陷,减少液化造成的地基破坏失稳。其中经过挤密砂桩法、砂井排水固结法处理的场地液化现象轻微。但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