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最苦与最乐
【学习目标】。欣赏作者流畅、简练的语言。3. 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2. 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学习文章流畅凝练的语言。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11最苦与最乐Tag内容描述:<p>1、最苦与最乐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清本文思路,培养思维的严密性。2. 体会文中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欣赏作者流畅、简练的语言。3. 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学习重难点】1. 体会文中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欣赏作者流畅、简练的语言。2. 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温故互查】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恩惠( )契约( )监督( )卸却( )纵然( )揽( )悲天悯人( )2. 解释下列词语如释重负: 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 悲天悯人: 3. 通过查找资料,。</p><p>2、11.最苦与最乐,梁启超,认识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出生地主家庭。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他主张“变法”、“育人才。</p><p>3、最苦与最乐 学习目标 1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学习阅读议论文和写作议论文的方法 2 获取文化营养 丰富思想 发展思维能力 培养思辨的习惯 享受思辨的乐趣 3 培养阅读欣赏议论文字的兴趣和习惯 4 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所带来的思想水平的提高 对于记叙文写作的立意 选材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梁启超 字卓如 号任公 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 教育家 广东新会人 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 1889年中举人 18。</p><p>4、11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痛苦与快乐 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 苦 与 乐 应建立怎样的 苦乐观 呢 西方哲学信奉 智者无忧 而孟子却说 君子有终身之忧 张潮也说 人莫乐于闲 而居里夫人却说 世上最快乐的事情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有人认为 人生苦短 该及时行乐 而范仲淹却主张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接下来 让我们与梁启超先生一起探讨 最苦与最乐 本文作者 梁启超梁启超 字。</p><p>5、11 最苦与最乐 1. 走近作者 梁启超,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散文家。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曾师从康有为,与他一起成为我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并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 变法”。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共计 149 卷, 10 00 余万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巨人。 2. 主题解说 本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未尽到责。</p><p>6、最苦与最乐 项目 设计内容 备 注 课时 第 1 课时 课 型 公开课 教具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脉;培养 学生 思维的严密性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目 过程与方法 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丰富的人文内涵。 标 态度与情感 树立对他人社会及自己的责任感。 重点 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脉。 难点 理解本文丰富的人文内涵。 教学手 合作探究的。</p><p>7、最苦与最乐 教学目标 : 1简要了解作者生平及为人处世态度. 2明确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明确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教学难点: 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 通读课文,疏通文字。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及词义,课上听写。</p><p>8、11.最苦与最乐 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作者生平及为人处世态度。 2明确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明确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教学难点: 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p><p>9、11 最苦与最乐 一、新课导入 小时候 , 大人们告诉我 : 黄连最苦。 现在 , 我告诉你们 : 出去旅游最乐。 同学们 , 你们也来说说, 什么最苦 , 什么最乐。 ( 学生畅所欲言 ) 刚才 , 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 , 那么 , 还有一个没有发言 , 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 今天 , 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 , 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 , 什么是“最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