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编号:13068967]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4.会利用串并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去正确分析电路。15.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源电压U及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不变。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一、夯实基础 1.如图所示电路。. 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Tag内容描述:<p>1、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欧姆定律,已具备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关系的认知。但学生对“等效替代”还比较陌生,不理解电学中“等效”的意义;同时,初中学生较少经历“理论推 导”的模式。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与有效的引导,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p><p>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目标导学】:1 回顾并熟悉电阻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2 知道总电阻的概念,理解总电阻和分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3 了解电路状态的不变,会利用欧姆定律推导出串并联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4会利用串并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去正确分析电路【重点导引】:1理解“电路状态不变”,理解总电阻和分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2会利用欧姆定律推导出串并联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课前导问】:思考1: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思考2:在八年级学习“物体的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我们介绍过“。</p><p>3、15.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基础训练知识点1 电阻的串联1.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多次记录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则绘出的U-I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及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不变,R为电阻箱。闭合开关S,第一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第二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第一次的两倍时,电压表示数变为12V;第三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增大20,电压表的示数变为9V。则电源电压U和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 )A.18V 36 B.18V 12 C.20V 。</p><p>4、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你还记得吗?,1、在图中电压表V、V1、V2它们的示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图中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1、图中电流表A、A1、A2它们的示数之间有什么关系?,2。</p><p>5、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一、夯实基础 1.如图所示电路,若要使R1、R2串联,则() A闭合S1、S3、S2 B闭合S1、S2、断开S3 C只闭合S3 D只闭合S1 2.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1.5A 50”的字样,当它与一个阻值为30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时,整个电路总电阻的变化范围为() A030 B050 C080 D3080 3.两个等值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3,若将它们串联起来,总。</p><p>6、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及范围 1、预习目标 (1)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清楚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变大;并能利用前面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推导电阻的关系。 (2)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清楚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变小;并能利用前面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推导电阻的关系。 2、预习范围 教材第15章四节内容 二、预习要点 1.串联电阻特点是: . 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p>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相关PPT文档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