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有多长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第六单元 测 量 第三课时 1米有多长 教学内容。2. 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1米有多长教案Tag内容描述:<p>1、1米有多长教案教学目标: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PPT课件、米尺三把一、情境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厘米。 想一想1厘米大约有多长?你能用手指比划告诉同桌吗? 。</p><p>2、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测量,教学目标,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5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绳子、米尺、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重难点,重点是对米形成概念,会估计1米是多高。 难点是理解两种分法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简述,一、情境引入 1谈话: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俩。</p><p>3、1米有多长 上课班级备课教师上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体会米的实际意义,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过程与方法掌握米厘米简单关系,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课件 卷尺教法运用引导法 分析法 练习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 动手操作 观察法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达成目标Ppt、时间导入。</p><p>4、1 11 211 100 111 100 2 53 1 11 1 10011100 11001 100 m 2 1 50 1 21 1 1 2 1 2 1 3 16 4 1 7 2 8 3 60 4 15 5 24 1 100 1m 100cm 1 1 2 3 1 1 1M1 11 2 3 4 5m11m 8 11 211 3 11 21 31 11 21 1001m 100cm 11131601。</p><p>5、第六单元 测 量 第三课时 1米有多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掌握 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 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