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编号:7329124]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
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沛公则置车骑 置。得人才者得天下。竖子请曰。主人曰。单元考点链接 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小说中的情节是小说的。1.下列句子中。则变置社稷。D.夫然后之中国。四 乐民之乐。A.(齐王)曰。C.独乐乐。D.今王与百姓同乐。解析 A项。2.下列各句中。是孟子对统治者的告诫。希望他们记得天下万民的忧与乐。孟子的。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Tag内容描述:<p>1、第6课 鸿门宴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飨:用酒食犒赏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如:往B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对等,比得上沛公则置车骑 置:安置C不如因善遇之 遇:对待再拜献大王足下 再拜:拜了两次D若属皆且为所虏 属:一类人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过:责备【解析】B项,“置”应是“放弃、丢下”的意思。【答案】B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张良出,要项伯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令将军与臣有郤【解析】A项,“倍”通“背”;B项,“要”通“邀”;D项,“郤”通“隙”。【。</p><p>2、单元综合测评(二)(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16582106】张秘书广泛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细致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称得上不易之论的人事改革方案的初稿。长期以来,因为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以及科学的估价体系,收藏市场监管滞后,参与人员鱼龙混杂,欺诈之事时有发生。奇特的年份是帕斯捷尔纳克用象征手法写成的短篇小说,其独特之处在于完全通过“表现”来传递作家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他另起炉灶之举。网络已进入我们的。</p><p>3、7诗三首本课话题人才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这八句诗写出了曹操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曹操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进步、国家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链接生活中的素材苏联解体后,美国疯狂地在俄罗斯购买廉价的科学人才和成果。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是第一个受益者。自1992 年起,该公司已与俄科学家做成了三笔大交易。第一笔生意是与俄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达成的,它获得了俄罗斯光纤研究成果和对200名俄。</p><p>4、专题训练(二)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p><p>5、单元考点链接 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故事情节紧张曲折,具有戏剧性。文中写伽西莫多遭受鞭刑时的场面,观众“热情高涨”的表现使整个情节充满了紧张气氛。在这种氛围下,伽西莫多陷入无助中,克洛德的到来给他带来了一线希望,但随即又消失了,使他完全陷入绝望中。这一情节既突出了克洛德的无情、冷酷和道貌岸然,也与下文形成对比,突出了爱斯梅拉达的善良和热情。小说中的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作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依托。高考卷历来都关注小说情节的作用,往往考查某个段落在小说中的作用或者某个情节在。</p><p>6、三 民为贵自主检测与反馈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B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C苟为不畜,终身不得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答案C解析C项古今义均为“一辈子”。A项古义: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B项古义:这样,却。今义:连词,表转折,可是。D项古义:中原地区,文中指国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2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诸侯危社稷,则变置B贼义者谓之残C苟为不畜,终身不得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答案C解析“畜”通“蓄”,积。</p><p>7、四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自主检测与反馈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齐王)曰:“可得闻与?”B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C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D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答案B解析A项“闻”,使动用法。C项第一个和第三个“乐”,名词作动词。D项“王”,名词作动词。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B庶民攻之,不日成之C可得闻与D今之乐由古之乐也答案B解析A项“害”通“曷”,何日、何时。C项“与”通“欤”。D项“由”通“犹”,好比。3对下列加点虚词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其若是,。</p><p>8、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释文题“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提炼自孟子梁惠王下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是孟子对统治者的告诫,希望他们记得天下万民的忧与乐,并且以天下万民的忧乐为忧乐。孟子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主要是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其政治目的是推动封建王朝向前发展,但是,它也表现了孟子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今天,我们有必要把它的精神发扬光大,要一心为民。明主旨本课所录三则选文从不同方面共同阐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第1则选文,孟子与齐宣王论乐,乘机劝说齐宣王要“与。</p><p>9、三、民为贵释文题“民为贵”语出孟子尽心下,意思是说,老百姓是最尊贵的。这句话极其简洁明了地言明了孟子的民本思想。本课所录五则选文,孟子分别从不同方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具体而充分地阐明了这一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今天听来简单,但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说这话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多么深远的洞察力啊!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超前意识”。齐宣王就“汤放桀,武王伐纣”的事问孟子“臣弑其君,可乎”,孟子掷地有声地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当。</p>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