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本节知识学习的重点是质量的理解、单位及其换算关系。本节知识学习的重点是质量的理解、单位及其换算关系。难点是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本节知识学习的重点是密度的理解。中考命题多以密度的理解、密度的测量和计算为主。中考命题多以密度的理解、密度的测量和计算为主。本节课重点学习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Tag内容描述:<p>1、运动的描述知识梳理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这节课是学习快与慢和直线运动的基础,也是学习第八章力和运动的前提。本节课考查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知识点有1判读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2参照物的选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相对运动和“同步”的问题上同学们格外注意,很容易出错。一、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一看被研究的对象是否是宏观物体,二看宏观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p><p>2、质量本节知识学习的重点是质量的理解、单位及其换算关系,难点是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中考命题多以质量的理解及估测、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方法、天平的正确读数为主,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为主,难度中等偏上。一、质量1质量的概念物体”与“物质”的区别: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而物质是指组成物体的材料,一个物体可以由多种物质组成,如汽车;同种物质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体,如铁球和铁锅是不同的物体,而它们都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铁锤与小铁钉都是由铁组成的,但由于铁锤的。</p><p>3、熔化和凝固本节课学习重点是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过程,难点是对熔化和凝固特点的理解。学习本节课应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分析和归纳得出结论。中考主要考察: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区别,用图像分析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过程,晶体熔化和凝固条件的理解与应用,熔化与凝固的物态变化判断。通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等形式出现,通过具体物理现象、图像等途径进行考查。一、物态变化1水循环地球是一个“水球”,它表面的72%是水,由于太阳的照射使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由于高空中。</p><p>4、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梳理该专题的知识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出现频率高的知识点分别为:1.长度和时间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特别注意正确的估读)。3.停表的读数。4.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5.正确记录测量所得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如何减小误差。关于该专题在中考的题,作答难度较低,但要注意审题,细心作答。一、测量单位1国际单位制1960年10月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确定了国际通用的国际单位制,简称SI制。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基本单位是秒(s)。2长度、时间单位及换算关系常用长度。</p><p>5、透镜本节知识学习的重点是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本节内容是凸透镜成像学习的前提,中考考试重点,以考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主,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为主,难度通常不大。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表面是球面一部分的透明元件就是透镜。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它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如下图甲所示。2凹透镜中央较薄、边缘较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如下图乙所示。二、透镜基本要素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简称光轴(如下图所示)。2光心:。</p><p>6、生活中的透镜本节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中考时常常结合生活实际中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仪器,考察其成像特征,常考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难度中等。一、照相机1、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被拍摄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会聚在胶卷上(数码相机成像会会聚在相机内部的电子感光器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2、构造:由镜头、胶片、调焦环、光圈环、快门等几部分。</p><p>7、密度本节知识学习的重点是密度的理解,难点是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鉴别物质种类。中考命题多以密度的理解、密度的测量和计算为主,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为主,难度中等偏上。一、密度1定义大量实验证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大小、体积大小没有关系,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在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在物理学中,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2公式=m/V,其中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由。</p><p>8、质量本节知识学习的重点是质量的理解、单位及其换算关系,难点是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中考命题多以质量的理解及估测、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方法、天平的正确读数为主,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为主,难度中等偏上。一、质量1质量的概念物体”与“物质”的区别: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而物质是指组成物体的材料,一个物体可以由多种物质组成,如汽车;同种物质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体,如铁球和铁锅是不同的物体,而它们都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铁锤与小铁钉都是由铁组成的,但由于铁锤的。</p><p>9、密度与社会生活本节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考查的内容有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利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来物质的质量、体积和密度,而水在密度测量中的特殊作用是考查的重点,本节知识常与浮力、压强于力学知识综合出现,题型以选择题、实验与探究题和计算题等为主,有一定的难度。一、密度与温度1热胀冷缩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这是由于物体内的粒子运动会随温度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物体膨胀;但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便会减少,使物体收缩。热胀冷缩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由于物体质量不随温度的。</p><p>10、测量物质的密度本节课重点学习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其中密度的测量和实验误差分析是难点,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为主。一、量筒的使用1用途量筒和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也可以利用测排开液体体积的方法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2构造a量筒上下粗细相同,量筒上的刻度均匀。b量杯上粗下细,量杯上的刻度线分布不均匀,下疏上密,c量筒和量杯怀的刻度是以mL为单位的。体积单位及换算有:1mL=1cm3=10-3 m3 ;1L=1dm3=103cm33使用a观察量程:使用前,应观察量筒和量杯的量程,即次最。</p><p>11、光的折射本节知识学习的重点是光的折射规律,难点是正确确定折射角、入射角,根据两角的大小关系判断介质的种类,以及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中考命题多以光的折射现象辨析、光的折射规律计算为主。近年来,各地中考对光的折射作图的考查呈上升趋势,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为主。一、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的概念光从一种物质斜射人另-一种物质时 ,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基本概念一点:人射点O,人射光线与界面的交点;两角:人射角,人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三线。</p><p>12、光的反射本节课学习重点是学习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光路图,难点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具体应用和光路作图。中考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等,难度中等。一、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义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基本概念一点光在物体表面上的投射点叫做入射点。用字母“O”表示三线入射光线投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线。如图中的AO法线过人射点O,与物体表面垂直的直线,它是一条辅助线,通常用虚线表示。如图中的ON反射光线从物体表面返回的光线。如图中的OB。</p><p>13、噪音的危害和控制本节主要学习声音的利用,重点是对声音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的区分。声音在介质中已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同时也传递着信息,特别是超声在生活生产中有许多应用,这也是中考时的重点考查内容。中考常见考试题型为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让学生辨别实际事例属于哪方面的应用,同时也会考查超声与次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一、噪声的定义和来源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在波形图中,噪音振动无规律,杂乱无章,而乐音的波形比较规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p><p>14、光的色散本节知识学习的重点是通过对“光的色散”实验的探究,了解和解释生活中有关色光混合和物体颜色的问题。本节内容不是中考的重点,所占分值较少,以考查光的色散现象和物体颜色的判断为主,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难度通常不大。一、光的色散1实验探究:光的色散如果所示,让一束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探究归纳: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可见,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光的色散让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p><p>15、平面镜成像本节课学习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具体应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器材的选取、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是中考的热点,难度中等,主要题型是实验探究题;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也是中考考察的重点,常结合光的反射进行作图,难度中等偏下,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作图题。一、平面镜成像特征1平面镜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平面镜能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宁静的水面是天然的平面镜,水中的“桥”就是桥经水面反射形成的像。2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征实验装置:透明的。</p><p>16、密度本节知识学习的重点是密度的理解,难点是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鉴别物质种类。中考命题多以密度的理解、密度的测量和计算为主,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为主,难度中等偏上。一、密度1定义大量实验证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大小、体积大小没有关系,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在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在物理学中,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2公式=m/V,其中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由。</p><p>17、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本节知识学习的重难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并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中考命题多以通过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或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判断像的性质,改变物距的大小来判断像的变化为主。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热点,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与探究题等为主,难度较大。一、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1凸透镜成像的三个重要物理量:焦距、物距、像距。a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用f表示。b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用u表示。c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用U表示。2实验过程实验装置:光具座 蜡烛、凸透镜、光。</p><p>18、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梳理本节课学习重点是对光源和光的传播特征的认识,难点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历年中考命题主要考查光源的判断和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题型难度不大,需把握好光源的特征,理解常见的直线传播现象,特别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征。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和实验题。一、光源光是由某些能发出光的物体产生的。我们把那些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太阳、正在发光的萤火虫、正在发光的电灯及点燃的蜡烛等都是光源。光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光源,如太阳、正在发光的萤火虫、水母、灯笼鱼等;另一类是人造光源,。</p><p>19、1.1 物态变化 温度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B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约为40D冰镇橙汁饮料的温度约为20220读做()A零下二十摄氏度B摄氏负二十度C零下摄氏二十度D二十摄氏度3家庭用寒暑表的变化范围是()A0100B3542C10100D30504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常用温度计按用途可分为实验用温度计、医用温度计和寒暑表C液体温度计只能测量液体的温度D温度计内径越粗,测量就越准确5如图是使用温度计测。</p>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相关DOC文档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2密度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与社会生活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噪音的危害和控制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