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编号:14984642]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1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此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为(C)。则这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D)。A.2.5 B.3 C.5 D.10。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Tag内容描述:<p>1、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01基础题知识点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梧州中考)已知半径为5的圆,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3,此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为(C)A相离 B相切C相交 D无法确定2已知一条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D)A相离 B相切C相交 D相切或相交3(张家界中考)如图,O30,C为OB上一点,且OC6,以点C为圆心,半径为3的圆与OA的位置关系是(C)A相离 B相交C相切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3,2)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一定(C)A与x轴相切,与y轴相切B与x轴相切,与y轴相交C与x。</p><p>2、小专题13证明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类型1直线与圆有交点直线过圆上某一点,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时,只需“连半径,证垂直,得切线”“证垂直”时通常利用圆中的关系得到90的角,如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等【例1】(山西中考改编)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点P是直径AB上的一点(不与A,B重合),过点P作AB的垂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Q.在线段PQ上取一点D,使DQDC,连接DC,试判断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CD是O的切线理由:连接OC,OCOB,BOCB.又DCDQ,QDCQ.PQAB,QPB90.BQ90.OCBDCQ90.DCO180(OCBDCQ)90.OCDC.OC是O的半径,CD是O的切线1(。</p><p>3、242.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01基础题知识点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1已知点A在直径为8 cm的O内,则OA的长可能是(D)A8 cm B6 cmC4 cm D2 cm2(吕梁孝义市期中)已知O是以坐标原点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点P的坐标为(3,4),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B)A点P在O外 B点P在O上C点P在O内 D无法确定3已知圆的半径为6 cm,点P在圆外,则线段OP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OP6__cm4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则有:(1)点P在圆外dr;(2)点P在圆上dr;(3)点P在圆内dr.5已知O的半径为7 cm,点A为线段OP的中点,当OP满足下列条件时,分别指出点A与O的位置关系(1)OP8 cm。</p><p>4、章末复习(一)一元二次方程01分点突破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已知m是方程x2x10的一个根,则代数式m2m的值等于(C)A1 B0C1 D22若方程(a2)xa223x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值为2知识点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方程2x280的根为(D)A2 B2C2 D没有实数根4对于方程x2p:(1)当p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2)当p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0;(3)当p0时,方程无实数根5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2x3)2810;解:(2x3)281.x13,x26.(2)x26x20;解:(x3)211.x13,x23.(3)x22x60;解:a1。</p><p>5、单元测试(三)旋转(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运动属于旋转的是(D)A滚动过程中的篮球 B一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过程C气球升空的运动 D钟表钟摆的摆动2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是(B)3如图,在RtABC中,BAC90.将Rt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8得到RtABC,点A在边BC上,则B的大小为(A)A42 B48 C52 D584如图,在ABC中,C90,AC4,BC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则B,D两点间。</p><p>6、第3课时 切线长定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切线长定理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的内心等概念.【过程与方法】在折叠、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再次体现圆的轴对称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感受数与形的统一.【情感态度】通过对定理的猜想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切线长定理及其运用.【教学难点】切线长定理的导出及其证明和运用切线长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切线的判定方法及切线的性质定理?问。</p><p>7、单元测试(四)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O的半径是5,直线l是O的切线,则点O到直线l的距离是(C)A2.5 B3 C5 D102如图,在ABC中,ABBC2,以AB为直径的O与BC相切于点B,则AC等于(C)A. B. C2 D23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连接OB,OC.若OBBC,则BAC等于(C)A60 B45 C30 D204如图,AB,CD是O的直径,.若AOE32,则COE的度数是(D)A32 B60。</p><p>8、小专题2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类型1数字、传播与握手问题1(台州中考)有x支球队参加篮球比赛,共比赛了45场,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一场,则下列方程中符合题意的是(A)A.x(x1)45 B.x(x1)45Cx(x1)45 Dx(x1)452九(1)班张老师自编了一套健美操,他先教会一些同学,然后学会的同学每人教会相同的人数,每人每轮教会的人数相同,经过两轮,全班57人(含张老师)都能做这套健美操,问:每轮中每人必须教会几人?设每人每轮必须教会x人,可列方程为1xx2573有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2,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的积的3倍刚好等。</p><p>9、第2课时 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能够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综合运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充分领会数学转化思想.【情感态度】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探索与创造的快乐,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运用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解决数学问题.【教学难点】运用圆的判定。</p><p>10、24.1.4圆周角第1课时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01基础题知识点1圆周角的概念1下列图形中的角是圆周角的是(B)知识点2圆周角定理2(茂名中考)如图,A,B,C是O上的三点,B75,则AOC的度数是(A)A150 B140 C130 D1203(滨州中考)如图,在O中,圆心角BOC78,则圆周角BAC的大小为(C)A156 B78 C39 D124(山西模拟)如图,直径为AB的O中,2,连接BC,则B的度数为(B)A35 B30 C20 D15知识点3圆周角定理的推论。</p><p>11、211一元二次方程01基础题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1(山西农业大学附中月考)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A3(x1)22(x1) B.20Cax2bxc0 Dx22x(x1)(x1)2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常数项为0的是(D)Ax2x1 B2x2x120C2(x21)3(x1)D2(x21)x23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系数为2,一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为5,则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2x23x504将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2x28;解:移项,得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x280.其中二次项系数为2,一次项系数为0,常数项为8.(。</p><p>12、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掌握其判定方法和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向学生渗透分类、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使学生从运动的观点来观察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掌握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发现隐含在图形中的两个数量d和r并加以比较.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问题1 同学们在海边看过日出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p><p>13、章末复习(四)圆01分点突破知识点1垂径定理1(黄冈中考)如图,M是CD的中点,EMCD.若CD4,EM8,则所在圆的半径为知识点2圆心角、圆周角定理2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C是O的直径,C50,ABC的平分线BD交O于点D,则BAD的度数是(B)A45 B85 C90 D953如图,在O中,弦AC2,点B是圆上一点,且ABC45,则O的半径R知识点3三角形的外接圆4(贵阳中考)小颖同学在手工制作中,把一个边长为12 cm的等边三角形纸片贴到一个圆形的纸片上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恰好都在这个圆上,则圆的半径为(B)A2 cm B4 cmC6 cm D8 cm知识点4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5(宜昌中考。</p><p>14、单元测试(五)概率初步(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B)A投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B明天太阳从东方升起C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60 D购买一张彩票中奖2“水中捞月”事件发生的概率是(D)A1 B. C. D03从,0,3.14,6这5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抽到有理数的概率是(C)A. B. C. 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B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C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 000次,正面朝上的次。</p>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