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2018届高考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B.使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基本建立。专题4 古代中国区域开发与人口迁移。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计划对新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B.深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专题4 中国古代法学思想与罗马法学思想的异同。A.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 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中国世界观剧变》中指出。

2018届高考历史Tag内容描述:<p>1、专题5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一、选择题1.(2017福建福州模拟)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A.宣扬复古守礼B.肯定汤武革命C.追求仁政德治D.主张重构秩序2.(2017河南郑州一中入学考试)西汉流行的儒家经典是靠经师口授,用隶书写成,被称为“今文经”;后来在孔府旧宅等处发现的使用前代文字书写的经书,被称为“古文经”。但古文经在汉代一直不被今文经儒生认可,其主要原因是()A.秦代焚书,古代典籍真假难辨B.时代变迁,阅读隶书已。</p><p>2、综合模拟试卷六(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夏礼吾能言之,杞(杞国是夏朝的后裔)不足征(通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说明孔子()A.熟悉夏商礼制 B.感叹杞宋衰落C.重视文献记载 D.重建礼法规范2.汉武帝统治时期颁布了附益法、左官律、六察法、限占田宅法、阿附豪强法、禁大姓族居法等法律文书,这些举措为后世王朝所继承和发展。这表明汉武帝时期()A.形成了抑制贵族政治的制度基础B.宗法观念对政治生活的影响缩小C.注重立法手段加强对地方的治理D.为西汉。</p><p>3、专题2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1.(2017四川雅安三模)1949年5月,解放军占领上海后,坐镇上海的陈云将华北贸易总公司改组为11个专业公司。各专业公司均按经济区划和交通要道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公司,统一调度资金和干部。上海的这一试验()A.根本上改变了制造业的私营性质B.使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基本建立C.造成上海经济的混乱与无序局面D.为全国性经济体制调整提供经验2.(2017东北三省四市二模)下表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统计(部分),据此可知()部门工业建设交通通信农林水利文教卫生所占比例58.2%19.2%7.。</p><p>4、专题4古代中国区域开发与人口迁移一、选择题1.(2017河北保定模拟)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B.均衡了全国人口的分布C.旨在抑制土地兼并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2.(2016海南卷,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p><p>5、板块12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题号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因素1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建立过程中的物资管理3“一五”计划对新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4计划经济的特点5中共八大初期毛泽东对经济建设的正确认识6“左”倾错误对经济建设的影响720世纪60年代初期对国民经济的调整8对美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正确认识9新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外交10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新中国20世纪五六。</p><p>6、板块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题号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强化君主专制1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2明清时期惩治贪腐的目的3军机处的设立4农耕经济的发展与迟滞租佃制进一步发展5乾隆帝的商业思想6明朝商品经济发展7海外贸易的发展8明清时期承古萌新的思想文化王阳明的思想9黄宗羲限制君权的思想10颜元对程朱理学的批判11明朝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河北保定模拟)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p><p>7、专题2中国古代的商贸商路与价值观念一、选择题1.(2017河南中原名校联考)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深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C.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反映社会阶级结构的调整2.(2017山东济宁一模)明朝内阁大学士张居正认为,“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这种观点实质上()A.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B.片面地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C.反对提高商人的地位D.肯定了商业对农业发展的作用3.明太祖仿照汉武帝的治理策略,在丝。</p><p>8、专题4中国古代法学思想与罗马法学思想的异同一、选择题1.(2017湖南郴州二模)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的活动十分活跃。他们除了协助国家进行立法和汇编法令的工作,还担负着答复法律上的疑难,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以及其他法律事项,法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相当流行,蔚然成风。材料从一个侧面说明()A.罗马法学家拥有了国家立法权B.成文法逐渐取代习惯法C.法学家的活动推动万民法发展D.罗马法已经发展到鼎盛2.(2017河北保定模拟)十二铜表法确认遗嘱继承为主、法定继承为辅的原则。同时规定,法定继承不得和遗嘱继承并用。凡遗嘱有。</p><p>9、综合模拟试卷四(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A.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C.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D.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2.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规定是为()A.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B.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C.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D.减少政府官员的数。</p><p>10、专题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与赋役政策的演变一、选择题1.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2.(2017山西大同名校联考)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3.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p><p>11、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题号政治制度的成熟与发展唐朝三省六部制下的效率问题1宋代地方的分权措施2行省的双重性质3宋代重武轻文政策的影响4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庄园经济对民间手工业发展的影响5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6唐以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7纸币“交子”的含义8理学的形成和科技文化的繁荣佛儒思想的融合9理学的世俗化10专制体制对医学发展的影响11元曲的世俗化趋势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山东潍坊模拟)唐代名臣范祖。</p><p>12、综合模拟试卷一(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A.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B.孰优孰劣十分明显C.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D.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2.战国时期秦国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籍贯、是否有前科等问题写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做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p><p>13、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智慧与问题一、选择题1.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这说明西周()A.宗法礼乐制度文化的广泛传播B.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C.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2.“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C.。</p><p>14、板块4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题号从贵族体制到民主体制雅典的民主制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民责任与义务1古希腊公民意识2程序性民主不能保证实质性民主3雅典公民政治自由有限4雅典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5罗马法罗马法的内容6、9罗马法的特征7罗马法对皇权的制约8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10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11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从克利斯提尼时期开始,希腊发展出一种公共礼拜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富有的人要。</p><p>15、历史人物评价规律总结,一、对古代政治家进行评价的依据和方法 1.依据 (1)将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予以评价,根据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衡量是非功过。 (2)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还要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任何杰出人物既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因此,既要肯定功绩,又要指出错误,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2.方法 (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2)是否调整统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 (3)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4)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5)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p><p>16、山东省潍坊市一中2018届高考历史预测卷一24公元前322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车节”。“舟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这说明当时A政府重视官营工商业的发展B国家实行商品专卖政策C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出现D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25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天生就善的“圣人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的“中民之性”、生来就恶并只能采用刑罚手段处置的“斗筲之性”。其区分人性的目的是为了论证A刑罚在对万民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B加强。</p><p>17、核心要点6 全球趋势下的世界格局核心突破1美苏“冷战”1“冷战”的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2表现(1)美国的“冷战”政策舆论上: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政治上:1947年美国以希腊、土耳其受到威胁为借口抛出“杜鲁门主义”,其中心内容是遏制共产主义,把目标直接指向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军事。</p>
【2018届高考历史】相关PPT文档
2018年高中历史历史人物评价规律总结课件人民版.pptx
2018届高考历史4西方文明的源头_古代希腊罗马课件.pptx
2018届高考历史古代篇高考聚焦中外关联专题3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的比较课件.pptx
2018届高考历史古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5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课件.pptx
【2018届高考历史】相关DOC文档
2018届高考历史古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5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试题.docx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六.docx
2018届高考历史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_明清试题.docx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四.docx
2018届高考历史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_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试题.docx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试卷一.docx
2018届高考历史4西方文明的源头_古代希腊罗马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一中2018届高考历史预测卷一.docx
2018届高考历史核心要点6全球趋势下的世界格局素材.docx
2018届高考历史现代篇高考聚焦中外关联专题3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应对试题.docx
2018届高考历史考前模拟考试试题.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