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编号:9843216]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保护生物多样性。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增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①举例说出动物不同的行为。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Tag内容描述:<p>1、保护生物多样性一、选择题1.(2017珠江)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子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B.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2(2017焦作)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其根本措施是( ) A.人工喂养 B.建种质库 C.建动植物园 D.建立自然保护区3.(2017海口)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进行自然保护的唯一手段B. 自然保护。</p><p>2、第五章 病毒一、单选题1下列做法中不属于利用病毒造福人类的是A 利用病毒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B 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寄生在人体内C 利用动物病毒防治虫害 D 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制成疫苗2春秋季节易发于婴幼儿群体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对该病毒的相关研究中,不科学的是A 研究药物,阻断其繁殖 B 进行减毒灭活实验,制成疫苗C 研究其传播途径,可进行预防 D 借助光学显微镜,研究其细胞特点3如图是某一个生物体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图是细菌的结构示意图B 该生物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p><p>3、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感悟学习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3.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一、【自主学习】(一)、两栖动物【阅读教材P2526页,通过阅读和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1. 常见类型:青蛙、 、 蝾螈等。2.青蛙的形态结构特征:(1)生活环境:青蛙的幼体是 ,生活在 中,用 呼吸,成体生活在 、 、 边的陆地上或水中。(2)形态:眼睛后面有 ,头部前段有一对 ,前肢 ,后肢 ,趾间有蹼。(3)运动:依靠四肢使青蛙既能在 生活,也能在 活动。(4)体表:皮肤 且能分。</p><p>4、5.4 细菌和真菌一、选择题1(2018广州)下列为三种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来制糕点和酒B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C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作为分解者2(2018廊坊)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3(2018大连)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p><p>5、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感悟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2.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能力目标:学会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增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重、难点】通过分类活动来学习生物的分类【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6100页,回答下列问题:(7分钟)(一)植物的分类:认真阅读课本P97图片及表解,完成下面空1、植物的类群:F :无根、茎、叶(水绵)孢子植物 E :无根,有茎、叶(葫芦藓)D :有根、茎、叶(肾蕨)种子植物:C :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p><p>6、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教学目的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3、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4、培养学生课前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5、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6、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教学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三、课前准备 教师:真。</p><p>7、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二) 能力方面(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p><p>8、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腔肠动物1.举例所包含的动物: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等。2.代表动物水螅:(1)生活环境: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常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2)体形:呈辐射对称。这种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3)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这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质。外胚层有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4)消化: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口排出。(5)生殖:主要通过出。</p><p>9、5.1.6 鸟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鸟类身体被有羽毛、前肢变成翼,与飞行生活相适应B 节肢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与飞行生活相适应C 鲫鱼体表覆盖黏滑的鳞片,身体呈流线型,与水生生活相适应D 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有利于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与陆地生活相适应2下列哪项不属于家鸽适于空中飞翔的骨骼特点( )A 有的骨愈合在一起 B 长骨中空 C 胸肌发达 D 骨片薄3下列不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是A 体表有羽毛 B 用气囊辅助呼吸C 前肢覆羽成翼 D 体温恒定4如图是家鸽的形态与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p><p>10、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二重点难点: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三教具准备: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师生活动教学意图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p><p>1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2区别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资料,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昆虫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危害,形成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整节课把较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进行比较、然后学生进行总结知识,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本节知识内容不多,采用抢答、PK、小试身手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p><p>12、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讨论分析,能够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遗传学知识,认同生命科学观点,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难点】描述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认同生命关于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具有相似性的科学解释。</p><p>13、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课型:新授课一、【设计依据与构思】创设情景让学生举例说出自己身边生物变异的事例,并结合教材,得出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设计和实施,明确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除了跟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有关,还与环境因素有关,进一步延伸到由于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的变异可以遗传,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通过教材介绍的人工选种、杂交育种以及辐射育种的三种育种途径,使学生从感性知识开始,理解有关育种选种知识和意义,了解不同育种、选种方法的特点二、【教学目。</p><p>14、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知识点1: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包括动物的爬行、奔跑、游泳、飞行以及其他的运动方式,还包括动物的取食、繁。</p><p>15、第三节 社会行为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方面 (1)、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p>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相关PPT文档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