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问题。3、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1、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第四课时 动物聚会。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教学重点。
2018年二年级上册数学Tag内容描述:<p>1、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第三课时 有多少点子教学内容:教材第20、21页。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点子数,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乘法算式。3、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具体情境和加法算式准确列出乘法算式。难点:进一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点子图、小圆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复习将下列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2+2+2+2+2+2= 5+5+5=7+7+7+7+7。</p><p>2、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五课时 练习五教学内容:教材第66、67页。教学目标:1、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2、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3、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列式计算。难点: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课件出示:课本66页第1题。1、学生独立动手圈一圈,填一填。2、分组讨论。3、集体交流、汇报。课件出示:课本66页第2、3题1、学生集体读题,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2、学生独立完成。3、分组讨论。4、集体交流、汇报:课件出示:教。</p><p>3、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第四课时 动物聚会教学内容:教材第22、23页。教学目标: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能够说出相同数连加与乘法之间的关系。2、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说出一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体会到同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示的意义有所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老师点名学生回答。。</p><p>4、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九课时 练习六教学内容:教材第75-77页。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2、提高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难点:提高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P75第1题圈一圈,填一填,说出自己列式的意义,并与同学交流。二、P75第2题学生自己发掘题目中的调节,并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三、P75第3题让学生认真看清题意,独立填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三、看图列式计算:P75第4题学生观察图意,独立。</p><p>5、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 第二课时 做家务教学内容:教材第32、33页。教学目标:1、结合“ 摆筷子” 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2、掌握 2 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编制 2 的乘法口诀,掌握 2 的乘法口诀,会用 2 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投影仪出示主题图)2。</p><p>6、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四课时 分香蕉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的具体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难点:除法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出示智慧老人画面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二、问题探究。1、通过看图,同学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p><p>7、第八单元 69的乘法口诀第二课时 一共有多少天教学内容:教材第80、81页。教学目标:1.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2.每一句口诀含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利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3.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编制口诀,初步体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编制7的乘法口诀。难点: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你们都过过生日吗?笑笑的生日也快到了。看:投影P80的插图,笑笑多么高兴!你们猜猜还有几天就是笑笑的生日?淘气为什么那样高兴?。</p><p>8、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八课时 花园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教学目标:1、结合全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倍”的含义。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 情景创设引导学生看图同学们,你们经常到花园去玩吗?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图画上是花园的一角,这里有许多数学问题,看谁发现的多。二、问题探究1.理解图意。出示课件情景图让学生自己看图,独立思考,小。</p><p>9、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第五课时 练习二教学目标:教材第24、25页。教学目标:1、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2、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正确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教师谈话导入。二、自主探究师:同学们告诉大家,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p><p>10、快乐的动物教学目标:1在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能动手操作找出“倍”的数量关系。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使学生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难点: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准备: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谈话引入,老师想带大家去参加一个快乐的动物聚会,好不好?(板书课题,播放课件)二、问题探究师:同学们,参加聚会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呀?数数看,它们各有多少只?(学生说。</p><p>11、第六单元 测 量课桌有多长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动物学校新买来一些课桌,小白兔回家后高兴地告诉了妈妈,兔妈妈问:“你们买的课桌有多长呀?”小白兔摇摇头说:“我可不知道。。</p><p>12、第九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8,9,42,6,4,9,9,24,9,5,7,40,六,九,九,六,七,五,8,6,35,72,8,7,8,6,7,9,6,5,9,7,8,3,6,2,6,12,12,12,12,6,4,12,4,3,12,6,2,4,3,3,4,8,3,6,4。</p><p>13、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八十一,八,八九,四十二,五八,六九,72,21,32,24,27,24,36,48,7,9,5,8,7,35,27,54,13,12,24,16,45,11,56,32,81,56,7,3,3,7,21,21,7,56,8,7,5,5,9,45,45,8,9,5,35,42,49,63,5,4,28,5,5,6,30,6,30,3,21,3,7,21,7,8,3,24,3,8,24,7,8,56,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