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018年秋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同步[编号:14803279]
2018年秋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同步
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一、德国入侵波兰。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A.卢沟桥事变 B.苏德战争爆发。D.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答案 A。[课标要求]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2018年秋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同步Tag内容描述:<p>1、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和争夺殖民地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答案C2“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材料反映了一战带来的影响是()A欧洲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D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答案B3一战期间,各国都。</p><p>2、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1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国联调查团在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进行调查后,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是因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李顿认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的依据是()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华盛顿体系的束缚C国联对日本侵略者的制裁 D中国的革命运动答案D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二战回忆录)这句话揭示了()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意大利法西斯B绥靖政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有重大责任C凡尔赛和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D捷克斯洛伐克的。</p><p>3、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课标要求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课堂互动一、盟军的反攻1太平洋战场(1)时间:1942年8月开始。(2)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马里亚纳群岛战役、菲律宾战役。(3)影响:美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1945年初,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2.北非、地中海战场(1)时间:1942年11月开始。(2)事件美英联军在西北非实行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1943年5月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胜利结束。7月,美英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新政府投降。(3)影响:北。</p><p>4、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卢沟桥事变 B苏德战争爆发C英法对德宣战 D日军偷袭珍珠港答案C2阅读下列图片,波兰在德国的进攻下,迅速灭亡的原因有()德国军队装备精良,战术先进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波兰军队装备陈旧,战术落后意大利趁火打劫,攻打波兰A B C D答案C3“我,戴高乐将军,现在在伦敦发出广播讲话。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不容许法兰西抗战的烽火被扑灭。”该讲话反映出()A“自由法国”运动兴起B法国贝当政府坚决抗击德国C敦刻尔克撤退的惨烈状况D法军配合不列颠空战答案A4不列颠之战。</p><p>5、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课标要求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课堂互动一、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场)1条件(1)蓄谋已久: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2)德国优势希特勒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军事同盟。(3)苏联准备不足:战争爆发前苏联存在严重的问题与失误,准备不充分。2战况(1)突袭苏联: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2)苏军失利:苏军损失惨重,德军在北路包围了列宁格勒,中路攻占斯摩棱斯克,南路攻占基。</p><p>6、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幻想一个半月消灭苏联的德军,没有冬季作战准备,马达无法发动,人员大量冻伤,士兵不得不穿着抢来的女大衣御寒,拿破仑当年失败的阴影笼罩着部队。”此次战役()A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B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C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D德军的主力部队损失殆尽答案B2.观察右图,二战时期,为瓦解对方军心,交战各方都制作了许多带有心理攻势的海报。右图的海报中,希特勒命令德国士兵在东线要不惜一切地占领、再占领,但是随着前进的步伐,德军变成了一排排墓碑。下列对该海报的叙述明显不正确的是()A该。</p><p>7、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国际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先扣动扳机的准备。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洲格局B英国放弃均衡政策插手欧洲大陆事务C美国积极向欧洲扩展自己的势力D欧洲国家担心俾斯麦挑起世界大战答案A2对于一战前欧洲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欧洲列强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B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C德、俄、英、法都具有沙文主义的传统D统治者为。</p><p>8、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课标要求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课堂互动一、德国入侵波兰1大战爆发(1)1939年9月1日,德军大举进攻波兰。(2)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2波兰速亡(1)波军部署不当,装备落后。(2)德军使用“闪电战”,装备精良。(3)英法宣而不战,使波兰孤军奋战。(4)苏联趁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波兰东部地区。教材互补在西线,英、法虽然已经对德宣战,但却坐视波兰灭亡而按兵不动,出现了所谓的“奇怪战争”“静坐战争”。(岳麓版)深度点拨“西线无战事”是绥靖政策在战时的体。</p><p>9、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1943年7月,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最终攻占西西里岛,保证同盟国地中海航线畅通,并迫使墨索里尼下台、意大利投降的战役目的。这次登陆成功的直接前提是()A北非战事胜利结束B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C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D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答案A2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著名战役示意图,该战役()A发生在1943年7月B是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战C将开罗会议的具体决定付诸行动D使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局面答案D3二战期间,某次国际会议及其宣言“是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在战争后期建立有效军事合作的重要。</p><p>10、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英法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两国的矛盾焦点是()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之争答案D2列宁曾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下列各项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其主要条约导致战败国强烈的复仇主义情绪它在处理领土问题上根本未履行民族自决的原则它无视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导致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美国在该体。</p><p>11、第7课海湾战争 课标要求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课堂互动一、海湾战争的背景1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原因伊拉克和科威特在主权归属和边界纠纷方面的矛盾由来已久。伊拉克对科威特提出取消债务和租借岛屿的要求遭到拒绝。如果占领科威特,伊拉克国际地位将极大提高。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去平衡。(2)经过: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袭击,8月8日,伊拉克宣布同科威特“合并”。重点精讲伊拉克迅速占领科威特的原因。通过上图,我们清晰地看到,科威特之所以迅速沦亡,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1)伊拉克是中东地。</p>
【2018年秋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同步】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