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高二历史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进步的影响。一、选择题(共40小题。孔子在世界。
2018学年高二历史Tag内容描述:<p>1、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一、选择题11945年10月,51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正式成立,作为联合国的会员国()各国主权平等各国都可在安理会上行使否决权各国善意履行宪章义务各国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不得以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ABCD答案C2.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联合国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其会徽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联合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B会徽符号语言复杂,视觉形象逼真C会徽中心处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D世界地图由橄榄枝环相托,寓意世界和平答案D3联合国成立后一度成为美国称霸的工具。</p><p>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20182019学年广东番禺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文化教育的兴盛C重文轻武的政策D印刷技术的进步【参考答案】D【解题必备】四大发明的作用1作用(1)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p><p>3、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基础巩固120世纪下半期,推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提高的直接因素是()A.新的科学技术革命B.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C.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之一D.经济全球化解析:新的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作为一个直接刺激因素,成为推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原动力。答案:A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A.发展是和平的前提,和平是发展的保障B.和平与发展相互对立,互相排斥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D.和平与发展先后相继,因果相承答案:C3约。</p><p>4、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个小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据材料可以推断出:A、周王赏赐诸侯土地和人民 B、分封制确保了周王对全国的有效统治C、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D、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2、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殷商继承了夏代的礼制,但有所损益;周继承了殷商 的礼制,也有所损益。这反映了孔子:A、主张政治改革 B、非常推崇夏商周三代 C、对夏商周。</p><p>5、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基础巩固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美苏冷战的威胁局部战争的存在A.B.C.D.解析:美苏冷战时期,双方展开核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战争的威胁之下。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局部战争的存在直接威胁了世界和平。这些都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答案:A2下列人物中曾因抗议政府的核军备计划而被捕的是()A.马丁路德金B.爱因斯坦C.曼德拉D.罗素答案:D3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反战和平运动首先由青年学生。</p><p>6、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A 仁者爱人 B无为而治 C 以法治国 D. 兼爱非攻2董仲舒为了解决当时的社会危机,提出“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并被汉武帝采纳。此思想主要吸收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A、孔子的思想 B、荀子的思想 C、韩。</p><p>7、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1下图形象地反映了( )A传统科技的兴衰 B君主专制的演化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儒家思想的发展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以上文字出自( )A大学 B孟子 C论语 D中庸3董仲舒着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董仲舒强调的思想是( )A。</p><p>8、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60分)1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紫绶,掌副丞相。”在秦代,御史大夫。</p><p>9、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目标导航1.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社会习俗等方面全面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重点)2.结合背景和内容理解商鞅变法是如何体现地主阶级利益的。(重点)3.结合变法内容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难点)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1早年立志:商鞅原名公孙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又称卫鞅。他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2魏国之行:未受到魏惠王的重用。3弃魏投秦:秦孝公招揽人才,卫鞅投奔秦国,从公元前356年开始,卫鞅两次在秦国全面推行变法。思维点拨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总能把自己的命运与社会的进步。</p><p>10、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三)一、选择题1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约始见于东汉。“鲜卑郭洛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郭洛”为兽之义,“鲜卑”意为吉祥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由此可见,鲜卑族的兴起()A带有浓厚的农耕生活特色B具有较强的宗教生活色彩C内含浓郁的游牧生活遗存D外采先进的汉族生产方式答案B解析抓住题干材料关键句“鲜卑意为吉祥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进行思考。2在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纵富督贫,避强侵弱”的局面,这种局面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北魏实行了()A编户制度B汉化政策C宗主督护制。</p><p>11、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大约在公元前9前8世纪,雅典城邦国家渐成雏形,其标志有()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设立氏族成员逐渐分化为贵族和平民阿提卡地区4个部落的形成公民陪审法庭的设立ABCD2公元前9前8世纪,阿提卡地区建立了城邦国家的雏形,当时氏族成员中属于平民的是()农民奴隶手工业者贵族ABCD3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贵族把持的权力机关有()首席执政官长老会议公民大会ABCD4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p><p>12、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1.重点:梭伦改革的内容。2重难点: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进步的影响。知识点一颁布解负令1措施(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2)废除“六一汉”制度。(3)解决土地问题: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4)解决遗产问题:制定“遗嘱法”,杜绝贵族侵占平民财产。(5)为了减轻贵族的强烈反抗,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2影响(1)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逐渐失去扩展势力的物质基础。(2)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扩。</p><p>13、课时跟踪检测(一)战云密布的欧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英国首相1898年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年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遍布全球的问题。”这表明当时大国斗争的核心问题是()A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B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C争夺非洲市场和殖民地D争夺亚洲市场和殖民地解析:选B由材料中不再“只限于欧洲问题”,可知主要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对世界市场和殖民地的争夺也日益突出。2俾斯麦说:“就在70年代初我们结束战争回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说了,我们什么时候再开战。</p><p>14、课时跟踪检测(三)大战的后果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世纪初人类战争由局部性战争演变为全球性战争。这主要是()A科学技术的副作用B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C世界整体化的产物 D国家利益至上的恶果解析:选C局部的萨拉热窝谋杀事件演变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把当时世界上重要的几个大国都卷入了战争之中,其主要原因是世界联系的加强,故C项正确。2战争改变历史中提出:“总体战所提出的需求残酷地暴露了这种行政方式的弱点。到1915年初,双方将领都在抱怨弹药短缺;人们发现旧的供应体系政府向私有公司订购,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p><p>15、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4月份考试高二学年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齐国开国国君、齐文化奠基者。姜太公后裔代表每年到齐国故都山东临淄参加纪念姜太公诞辰祭礼。姜太公后裔的祭祖活动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相关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2.“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3.有人。</p><p>16、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2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1.重点:雅典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及作用、梭伦改革的必要性。2难点:梭伦改革的必要性。知识点一雅典的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1自然环境(1)环境优越:雅典位于希腊阿提卡半岛,有小块的平原。(2)资源丰富:盛产葡萄、橄榄,富藏优质陶土和大理石。(3)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2城邦国家(1)出现:大约在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2)成员:由贵族和平民两部分构成,平民。</p><p>17、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反映出农奴人身受农奴主的严格控制说明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说明俄国是法制完备的国家ABCD2观察下列两幅有关19世纪俄国农奴境况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图一地主毒打农奴图二贫困的俄国。</p><p>18、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检测(七)一、选择题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中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实质是()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俄国资本主义的力量比较弱小D俄国农奴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连工业资本家都不能摆脱农奴的身份,这极大地限制了其政治、经济自由,说明落后的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题干并没有与西方资本主义比较,A、C两项不正确;D项表述。</p><p>19、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表中的相应位置。1、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 儒家的思想 B、 道家的思想 C、 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2、朱熹提出“存天理,去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3、下列几项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p><p>20、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单元检测(一)一、选择题1右图是荷马史诗插图本的封面。下列关于这本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描写内容处于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B描写内容处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C描写内容会出现部落或氏族之间长期纷争不休的社会背景D所描述的时代被称为“荷马时代”答案A解析荷马时代的时间跨度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这一时期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人们对于这一时期的了解来自于盲诗人荷马,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只有A表述不正确。2普鲁塔克在梭伦传中记述道:“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