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编号:7984224]
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
发达的古代农业。(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一、早期农业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学习目标。1、掌握古代中国农业的生产工具、主要耕作方式以及著名的水利工程。2、理解小农经济及其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农业生产的发展。学习过程。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三教合一。是指儒教。
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Tag内容描述:<p>1、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探讨它与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之间的关系。(2)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过程与方法: (1)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法。(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农业是古代。</p><p>2、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教学过程一、早期农业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1)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2)表现: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发现稻谷考古发现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参见教材“引言”)民间传说2、原始农业:(1)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2)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犁、石斧耒耜3、商周时期的农业发展:(1)表现:农具:出现青铜农具,但常用的工具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西周农作物: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2)影响:人民。</p><p>3、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学习目标1、掌握古代中国农业的生产工具、主要耕作方式以及著名的水利工程。 2、理解小农经济及其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重点难点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学习过程学生笔记自主学习: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 (1)起源:距今年左右。(2)工具:石刀、石斧 (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集体劳动(4)主要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的国家。2、商周时期 (1)工具:青铜农具以及木制的和石锄、石犁等。 (2)耕作方式:石器锄耕。 (3)作物:粟、稻、黍、稷、麦、桑、麻等。</p><p>4、第3课宋明理学推进新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第一目“三教合一”。问题情境1:“三教”是指什么?“合一”的“一”又是指什么?本目的主题是程朱理学,这一目与主题有何关系?回答:“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合一”的“一”是指儒教。隋朝时期出现“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即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这一目暗含了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点拨:儒教不是宗教,这里的“教”含教化的意思。它虽然不是宗教,但在古代中国,却比任何宗教的影响都要巨大和深远,可以说它不仅渗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p><p>5、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时空坐标 1 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 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 耕作方式的演进 水利设施的修建等 以家庭为单位 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 2 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 民营 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 其中纺织 冶金 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 以丝绸 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主要线索 3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 市场管理 货币演变 内外贸易 城市商业功能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