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历史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发展过程 (1)汉武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第19课辛亥革命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专练 1.。这一改革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出清政府改变了抵制改革的态度。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故答案选C项。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历史Tag内容描述:<p>1、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二,三,四,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发展过程 (1)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时期 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 佛教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3)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4)唐朝 奉。</p><p>2、第19课辛亥革命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专练 1.“尽管清政府对改革的态度由消极逐渐积极,从应付逐渐认真,但最终没有挽救改革,伴随改革失败的是自身政治命运的终结。”这一改革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出清政府改变了抵制改革的态度,主动实行改革,最终改革失败,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由此可见这一改革是清末新政,故选C项。</p><p>3、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一,二,三,四,一、辽与西夏 1.辽的建立 (1)起源:契丹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2)建立: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 (3)关系: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2.辽的官制 (1)辽朝的职官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p><p>4、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专练 1.秦能实现统一的必要的社会基础是() A.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 C.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D.嬴政雄才大略,广罗人才 答案B 解析“社会基础”是指社会自身发展所产生的结果,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等各个方面的内容。A、D两项是主观条件,C项说法不全面。</p><p>5、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专练 1.辽朝设置南、北面官的目的是() A.加强辽的中央集权 B.加速契丹封建化的进程 C.适应辽统治区域内的不同情况 D.维护本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 答案C 解析由于辽统治下的南北广大地区的汉族、契丹等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方式不同,为了适应被统治地区不同情况,辽行政管理机构分设“北面”和“南面”两个系统。故答案选C项。 2.宋神宗曾说。</p><p>6、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二,三,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过程,(3)结果: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一,二,三,(4)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p><p>7、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专练 1.下面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 徽商、晋商势力强大 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苏州等地出现手工工场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徽商、晋商”“工商业市镇”等信息可知是明清时期,故选D项。 2.明清时期,部分商人在河南开封设店,专门贩卖绍酒、火腿、茶叶等江南。</p><p>8、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专练 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可知,这里所说的“大势”即鸦片战争时期的西方发展趋势,也就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崛起,故B项正确。 2.陈旭麓评价某场战争时说:“中国以中世纪的武。</p>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相关PPT文档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相关DOC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