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019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编号:8692664]
2019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叱牛( ) 三重茅( ) 挂罥( ) 塘坳( ) 大庇( ) 突兀(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俄顷风定云墨色。三重茅( ) 沉塘坳( ) 口称敕(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019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Tag内容描述:<p>1、24唐诗二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伐薪()两鬓()辗冰辙()()口称敕()一丈绫()叱牛()三重茅() 挂罥() 塘坳() 大庇() 突兀()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何所营()(2)黄衣使者 ()(3)驱将()(4)系向牛头充炭直 ()(5)长夜沾湿何由彻()(6)俄顷风定云墨色 ()(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归来倚杖自叹息 ()(9)伐薪烧炭南山中()(10)回车叱牛牵向北()()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_____________。(2)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3)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4)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5)茅屋为秋。</p><p>2、24 唐诗二首(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田燥呼不得,归来何仗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二)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p><p>3、24唐诗二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伐薪()两鬓()辗冰辙()()口称敕()一丈绫()叱牛()三重茅() 挂罥() 塘坳() 大庇() 突兀()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何所营()(2)黄衣使者 ()(3)驱将()(4)系向牛头充炭直 ()(5)长夜沾湿何由彻()(6)俄顷风定云墨色 ()(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归来倚杖自叹息 ()(9)伐薪烧炭南山中()(10)回车叱牛牵向北()()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_____________。(2)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3)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 (4)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5)茅屋为秋风。</p><p>4、24唐诗二首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三重茅()沉塘坳()口称敕()回车叱牛() 挂罥() 辗冰辙()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突然)C翩翩两骑来是谁(轻快的样子) D宫使驱将惜不得(吝惜不得)3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p><p>5、21庄子二则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hun)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n)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ho) D鲦鱼出游从容(tio)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B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完备)D请循其本(循环)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鹏之徙于南冥也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安知鱼之乐 D子之不知鱼之乐4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只标一处)(1)庄 子 与 惠 子 游 于 濠 梁 之 上(2)安 知 鱼 之 乐(3)其 翼 若 垂 天 之 云。</p><p>6、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1填空。庄子,名________,战国时期________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________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________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代表作品为________,以及名篇________________等。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齐谐者,志怪者也 ()(2)去以六月息者也()(3)野马也,尘埃也 () (4)其视下也()(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6)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7)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8)固不知子矣 ()3解释下列句中的一词多义现象。(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请循其本 ()(2)子固非鱼也 ()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3)去以六月息者也。</p><p>7、24唐诗二首文章主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运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卖炭翁叙述了卖炭翁辛勤劳动的所得终被掠夺一空的经过,揭示了唐代“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结构图示考点提炼自然环境描写及其作用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对应训练见第14题)点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奠定全文的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