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A.亚历山大东征 B.美国独立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美国在政治方面提出(A)。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2019春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Tag内容描述:<p>1、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击中考1.(乐山中考)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B)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C.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D.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2.(临沂中考)这个协定签订后,自德国返回伦敦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机场上挥舞着协定,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但是,不到两年,英国就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这个协定”是(D)A.九国公约B.巴黎协定C.双十协定D.慕尼黑协定3.(南京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p><p>2、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德、日、意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认识到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从而加速或加强了法西斯政权的建立。2、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纳粹德国对外扩张、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入侵;知道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3、搜集有关材料,揭露德、意、日法西斯反人类的暴行。通过对德、意、日内外政策的概括和分析,认识法西斯专政的本质。4、通过对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从而助长了德意日侵略气焰的学习,增强爱好和平,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的意识。。</p><p>3、第12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苏联模式的推广和苏联的改革等。【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苏联改革的成败,使学生了解苏联的改革对苏联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苏联模式的推广,苏联的改革。【教学难点】苏联的改革与苏联解体。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也是全世界总产。</p><p>4、冷战”的出现第四单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10课“冷战”的出现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杜鲁门主义1.提出: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其中所包含的政治原则史称“杜鲁门主义”。2.内容: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対营垒,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解决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3.影响:这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4.经济措施:1947年,美国提出了著名的“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它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p><p>5、专题二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坐标】一、选择题1.据统计,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37.2%,工业产量倒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各国失业率达3050%。这组数字反映出危机(C)A.持续时间长B.波及范围广C.破坏性大D.来势猛烈2.美国商业周刊曾发表题为你还相信自由贸易吗的文章,文中写道:“实行还是不实行经济计划性控制已经不是问题了。”这篇文章最早可能发表于(B)A.经济大危机前夕B.罗斯福新政时期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D.“柯立芝繁荣”时期3.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p><p>6、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击中考1.(江西中考)“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C)A.亚历山大东征B.美国独立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2.(安徽中考)“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C)A.普法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p><p>7、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直击中考1.(潍坊中考)走向全球主义一书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为此,美国在政治方面提出(A)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D.成立联合国2.(安徽中考)1948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此时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D)A.西欧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战后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D.马歇尔计划的扶持3.(苏州中考)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p><p>8、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单元提升【知识网络】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北约”与“华约”“冷战”阴影下的国家分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美国经济的发展欧洲的联合当代日本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苏联模式的推广苏联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新兴力量的崛起万隆会议召开非洲:“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独立拉丁美洲:古巴独立、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重点知识突破一、美苏“冷战”含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原因(1)二战后。</p><p>9、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单元提升【知识网络】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北约”与“华约”“冷战”阴影下的国家分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美国经济的发展欧洲的联合当代日本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苏联模式的推广苏联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新兴力量的崛起万隆会议召开非洲:“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独立拉丁美洲:古巴独立、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重点知识突破一、美苏“冷战”含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原因(1)二战后。</p><p>10、新兴力量的崛起第13课新兴力量的崛起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万隆会议1.召开:1955年4月,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2.主要目的:促进亚非各国的亲善、合作,建立睦邻关系;讨论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问题;研究有关民族主权、反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问题;讨论亚非国家和人民的世界地位,以及他们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所能作出的贡献。3.中国贡献:中国政府代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4.成果:各国撇开分歧,共同发表了亚非会议的最后公报,确立了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预或干。</p><p>11、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击中考1.(江西中考)“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C)A.亚历山大东征B.美国独立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2.(安徽中考)“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C)A.普法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p><p>12、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击中考1.(乐山中考)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B)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C.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D.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2.(临沂中考)这个协定签订后,自德国返回伦敦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机场上挥舞着协定,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但是,不到两年,英国就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这个协定”是(D)A.九国公约B.巴黎协定C.双十协定D.慕尼黑协定3.(南京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p><p>13、专题一 两次世界大战,4.安倍政府默许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部分内容作为日本学校教材使用,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质疑。有日本网友批评说,政府真的在发疯,希特勒是人类的敌人。日本网友认为希特勒是人类敌人的原因之一是他领导下的德国发动了( B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中东战争 D.海湾战争,7.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信中“此次军事行动”是指( A ) A.诺曼底登。</p><p>14、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乐山中考)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B)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C.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D。</p>
【2019春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相关PPT文档
【2019春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