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日本。C.萨拉热窝事件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非洲独立年。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的出现杜鲁门主义。的出现杜鲁门主义。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新兴力量的崛起万隆会议召开非洲。美国在政治方面提出(A)。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2019春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Tag内容描述:<p>1、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提升【知识网络】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德国: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日本: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全面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进一步扩大: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最大规模: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联合: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转折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会战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影响:空前浩劫,彻底改变世界面貌,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重点。</p><p>2、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击中考1.(乐山中考)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B)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C.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D.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2.(临沂中考)这个协定签订后,自德国返回伦敦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机场上挥舞着协定,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但是,不到两年,英国就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这个协定”是(D)A.九国公约B.巴黎协定C.双十协定D.慕尼黑协定3.(南京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p><p>3、专题一两次世界大战【历史坐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以下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皇帝对1914年某个突发事件的看法。这个突发事件指的是(C)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材料中的“此役”是指(A)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斯大林格勒会战D.诺曼底登陆3.2018年9月,下图中的纪念碑在伦敦落成,以纪念十几万中国劳工,他们曾来到欧洲协助英法军队取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p><p>4、第13课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万隆会议及万隆精神,掌握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掌握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回等相关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万隆会议及万隆精神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意识;通过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二战后赢得独立的国家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p><p>5、第13课 新型力量的崛起【学习目标】1、 了解万隆会议及万隆精神;知道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知道拉丁美洲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 通过学习,认识到独立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维护国家独立和反对各种殖民主义的意识。【预习自测】一、万隆会议1、 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2、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3、万隆会议与会各国共同发表了 ,确立了尊重一切国家的 和 完整、不干预或不干涉他国 等。</p><p>6、第13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日期: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评价:____ 学习目标:(1)知道万隆会议;“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学习重点:万隆会议;“非洲独立年”学习难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基础部分】回忆旧知1.从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史称“_________________”。在这场探险中,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_____________。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为殖。</p><p>7、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萨拉热窝事件1.概况: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到萨拉热窝城巡视,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2.影响:萨拉热窝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3.战争开始:1914年7月,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对塞尔维亚宣战。4.战争全面爆发:在8月最初的一周内,德国相继向俄国和法国宣战,英国向德国宣战。至此,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纷纷卷入战争。8月4日,英德进入战争状态,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知识点2凡尔登。</p><p>8、冷战”的出现第四单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10课“冷战”的出现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杜鲁门主义1.提出: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其中所包含的政治原则史称“杜鲁门主义”。2.内容: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対营垒,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解决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3.影响:这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4.经济措施:1947年,美国提出了著名的“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它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p><p>9、新兴力量的崛起第13课新兴力量的崛起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万隆会议1.召开:1955年4月,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2.主要目的:促进亚非各国的亲善、合作,建立睦邻关系;讨论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问题;研究有关民族主权、反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问题;讨论亚非国家和人民的世界地位,以及他们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所能作出的贡献。3.中国贡献:中国政府代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4.成果:各国撇开分歧,共同发表了亚非会议的最后公报,确立了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预或干。</p><p>10、专题二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坐标】一、选择题1.据统计,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37.2%,工业产量倒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各国失业率达3050%。这组数字反映出危机(C)A.持续时间长B.波及范围广C.破坏性大D.来势猛烈2.美国商业周刊曾发表题为你还相信自由贸易吗的文章,文中写道:“实行还是不实行经济计划性控制已经不是问题了。”这篇文章最早可能发表于(B)A.经济大危机前夕B.罗斯福新政时期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D.“柯立芝繁荣”时期3.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p><p>11、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提升【知识网络】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军事集团的争斗“三国同盟”:德、奥匈、意“三国协约”:英、法、俄两大集团扩军备战,欧洲形势日趋紧张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时间:19141918年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转折点)、日德兰海战、索姆河战役(规模最大)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结果:同盟国战败影响: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第一个全球性的普遍性国际组织重点知识突破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1)根。</p><p>12、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击中考1.(江西中考)“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C)A.亚历山大东征B.美国独立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2.(安徽中考)“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C)A.普法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p><p>13、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单元提升【知识网络】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北约”与“华约”“冷战”阴影下的国家分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美国经济的发展欧洲的联合当代日本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苏联模式的推广苏联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新兴力量的崛起万隆会议召开非洲:“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独立拉丁美洲:古巴独立、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重点知识突破一、美苏“冷战”含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原因(1)二战后。</p><p>14、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提升【知识网络】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军事集团的争斗“三国同盟”:德、奥匈、意“三国协约”:英、法、俄两大集团扩军备战,欧洲形势日趋紧张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时间:19141918年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转折点)、日德兰海战、索姆河战役(规模最大)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结果:同盟国战败影响: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第一个全球性的普遍性国际组织重点知识突破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1)根。</p><p>15、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直击中考1.(潍坊中考)走向全球主义一书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为此,美国在政治方面提出(A)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D.成立联合国2.(安徽中考)1948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此时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D)A.西欧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战后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D.马歇尔计划的扶持3.(苏州中考)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p><p>16、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单元提升【知识网络】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北约”与“华约”“冷战”阴影下的国家分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美国经济的发展欧洲的联合当代日本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苏联模式的推广苏联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新兴力量的崛起万隆会议召开非洲:“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独立拉丁美洲:古巴独立、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重点知识突破一、美苏“冷战”含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原因(1)二战后。</p><p>17、第10课 “冷战”的出现【学习目标】1、 了解冷战的内涵、美苏推行冷战的原因、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知道北约与华约的建立与影响;知道德国分裂的进程与影响。2、通过了解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和影响,认识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预习自测】1、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__、_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_____________的对峙与竞争状态。2、二战后,______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