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历史上册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认识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第15课 探寻新航路。①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意义。第11课 古代日本。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十一课 古代日本。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十四课 文艺复兴运动。
2019九年级历史上册Tag内容描述:<p>1、探寻新航路1.西欧各国希望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直接目的是( )A.学习东方先进文化 B.证明地球是圆的 C.到东方寻找财富 D.促进东西方贸易发展2.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财富是开辟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力B.航海家们的探索和冒险精神为新航路的开辟起了推动作用C.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D.葡萄牙王室是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支持力量3.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促使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 )A.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扩大对外市场 B.中国的罗。</p><p>2、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准确简述文艺复兴的背景及其核心内容和实质意义等。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提升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3.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成就都是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重点文艺复兴的本质和主要代表人物难点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和阶级实质。学习新课一、文艺复兴(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5-66页,完成下列问题:1.文艺复兴的背景.时间.地点.根本。</p><p>3、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分析欧洲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能够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的特点;通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了解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出现及其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观看图片,加深对租地农场、手工工场等概念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习,深刻认识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庄园制度。</p><p>4、第15课探寻新航路【学习目标】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意义。识记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船队的航海路线和成就。【自主预习】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社会根源(1)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______________。(2)意大利人____________描绘的东方国家古老神秘、富庶昌明,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3)____________________灭掉拜占庭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加昂贵。2客观条件(1)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一些人试图。</p><p>5、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文艺复兴这一史实,理解文艺复兴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文艺复兴的背景,培养学生根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感受文艺复兴的成果,培养学生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和尊严,建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教学难点:文艺复兴的核心和实质2教学过程一、导入。</p><p>6、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过程与方法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化进行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发展成为一个封建国家【重点难点】教。</p><p>7、教学课件,历史 九年级上册 RJ,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十一课 古代日本,一、6 世纪前的日本 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5 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 统治全国。王室 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 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 生产,从事农业的称为“田部”,从事海 洋捕捞的称为“海部”,等等。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也依其特长分别被编入织锦部、锻冶部等。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二、大化改新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p><p>8、教学课件,历史 九年级上册 RJ,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十四课 文艺复兴运动,一、文艺复兴 14世纪中叶,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 工商业已 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 、追求死后进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p><p>9、教学课件,历史 九年级上册 RJ,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十三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1 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由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 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 这些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随着法律的规范,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p><p>10、教学课件,历史 九年级上册 RJ,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二十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 ,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 8 根纱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 80 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后来,其他生产部 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p><p>11、第七单元近代科技与文化,第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广东学导练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2.知道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p><p>12、第四单元近代的开端和新制度的确立,第15课美国的独立,第15课美国的独立,一、独立宣言,二、1787年宪法,三、美国的奠基人,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列宁,50个。</p><p>13、第15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革命的爆发,二、“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新航路的开辟对英国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英国,英国,英国,英国,一.革命的爆发,(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表现:,原因:,1.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