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七年级生物下册
2.描述食物的消化过程。2.食物的消化过程。2.记住食物的消化过程。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力。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力。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以及资料分析、探究活动及进一步探究等学生活动。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食物来源。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9年春七年级生物下册Tag内容描述:<p>1、第二节 人的生殖 自学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重点)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重点)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难点) 4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 (一)自学过程:【任务一】知识内容:观察图片4-5到4-7并阅读P9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分别标出图4-6、 4-8中各生殖器官的名称。2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是 ,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3睾丸的功能是 和 ;卵巢的功能是 和。</p><p>2、第1课时 人体的消化系统课题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 人体的消化系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记住消化的概念。2. 过程与方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消化的概念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方法讨论 探究 合作教具试管、碘酒、馒头、消毒棉絮、温度计、清水、热水等教 学 内 容 教法,学法问题引入1.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含有哪些营养成份?2.食物中的这些成分只是构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原料。那么食物中的这些成分是怎样转化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呢?明确。</p><p>3、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的。2.描述食物的消化过程。3.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重点】: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食物的消化过程。【难点】1.记住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记住食物的消化过程。【学习过程】:第一课时(食物的消化)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知识要点标记,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1.消化: 的过程。2.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 和 两部分组成。其具体的组成器官请你根据填写下面的表格口腔 、咽食道____________ ______消化系统______的组成肛门_______ (分泌______,含_。</p><p>4、第2课时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课题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2课时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几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及食物的来源。2.过程与方法: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 了解几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及食物的来源。2. 某些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及防治。教学方法讨论 探究 合作教具板书设计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2课时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水: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运输人体内的。</p><p>5、第1课时 三大有机营养物质和能量一、 教材分析及教学方法: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以及资料分析、探究活动及进一步探究等学生活动。本节课利用课本资源,在查阅活动中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这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加强。同时也可使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探究活动,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其测定的数量并不准确。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应注意首先是定性(有无能量),第二才是定量(有多少能量),这样就能发挥探究活动的作用,使。</p><p>6、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2.尝试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3.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生物圈的其他生物。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展示、交流知识导学糖 类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脂 肪储存能量蛋白质生长发育,组织更新,提供原料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供能物质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人体各种生理活非供能物质 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维生素: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膳食纤维:辅助人体对食物的。</p><p>7、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自学指导:(一)学习目标:1.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2.概述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3.说出近视和导致耳聋的成因及预防方法。(二)重点难点:1.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三)学习流程:阅读书P78完成知识储备预习书P7985完成自学检测讨论完成合作探究题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二、自学检测:1.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 、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 等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 。</p><p>8、期末测评(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事实是对事物客观的描述,观点是根据事实作出的主观判断或推测。下列关于“北京猿人”起源和进化的陈述,属于事实的是()A.“北京猿人”已具有了制造一些复杂工具的能力B.“北京猿人”是生活在大约距今50万20万年前的直立人C.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了“北京猿人”使用的石器、骨器D.“北京猿人”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2.小芳升入初中后,感觉自己有了许多变化,其中不属于青春期正常现象的是()A.身高迅速增长B.。</p><p>9、期中测评(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人类学家已经发现,类人猿中的黑猩猩不论是在血型、骨骼以及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上,还是在面部表情和行为上,都与人类相似,由此可以说明()A.人类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B.人类是类人猿的祖先C.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D.人类和类人猿没有什么亲缘关系2.距今300万年前的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他们能够()A.使用工具B.制造简单的工具C.用火烤食物D.产生了语言3.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场所、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p><p>10、第2课时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课题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2课时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几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及食物的来源。2.过程与方法: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 了解几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及食物的来源。2. 某些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及防治。教学方法讨论 探究 合作教具板书设计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2课时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水: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运输人体内的。</p><p>11、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食物来源。2.列表比较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缺乏症及主要食物来源。3.知道某些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及防治。二学习重点:1.水和无机盐的作用;2.维生素的作用。三学习难点:1.各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动四学法指导:1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材料,了解食物中含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2.几种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查找书中41页表格)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含钙的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 中老年特别时妇女缺。</p><p>12、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营养物质的吸收)一、了解小肠适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1.阅读课本30页并观察彩图,回答小肠有哪些适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 2.概括出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征有哪些?A.适于消化的特征: 。B.适于吸收的特征: 结论: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二、小组交流(成果展示)三、拓展延伸(知识拓展)一位同学吃西瓜,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这粒西瓜子在他的体内有什么样的经历呢?四、课堂小结(知识回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些必须经过消化后。</p><p>13、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想: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中安排了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供了空间。模拟探究中有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提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研究酸雨和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2、 通过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的方案,进一步提高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思维、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环境。</p><p>14、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食物来源。2.列表比较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缺乏症及主要食物来源。3.知道某些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及防治。二学习重点:1.水和无机盐的作用;2.维生素的作用。三学习难点:1.各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动四学法指导:1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材料,了解食物中含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2.几种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查找书中41页表格)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含钙的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 中老年特别时妇女缺。</p><p>15、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师寄语:关注环境污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重点: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难点: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108110,完成下列问题,并将你的疑惑记下来。1、具有较强_______的雨水,叫作酸雨,其pH小于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__________造成。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可以使河流和湖泊________。</p><p>16、第2课时 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道的组成和消化酶的作用;牙齿的结构和功能胃和肠的结构特点;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小肠绒毛;用对比实验来研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教法建议:关于吸收的概念可以从“细胞需要营养,。</p><p>17、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师寄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思考“生物入侵及其危害”,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重点: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难点: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情感目标: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学习过程一、独立思考认真阅读教材P102106资料分析,思。</p><p>18、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教师寄语:关注环境污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学习目标:1、通过分组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2、培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判断和分析鉴别能力。3、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重难点:拟定当地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112113,分析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如何,并将你的疑惑记下来。课堂生成1、预习交流:组内交流一下你的预习疑惑,如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告诉老师。2、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p>19、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2)概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4)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5)关注日常生活中眼和耳的卫生保健。【过程与方法】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到“三要”和“四不要”。(2)有自觉关爱盲人、聋人的意识,懂得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重点:(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p><p>20、第1课时 人体的消化系统课题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 人体的消化系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记住消化的概念。2. 过程与方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消化的概念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方法讨论 探究 合作教具试管、碘酒、馒头、消毒棉絮、温度计、清水、热水等教 学 内 容 教法,学法问题引入1.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含有哪些营养成份?2.食物中的这些成分只是构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原料。那么食物中的这些成分是怎样转化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呢?明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