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编号:16482405]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钓鱼》。教学反思。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的开放还差两小时。但还是依依把鱼放回湖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坚定地抵制各种诱惑的重要性。我们学习了《种子》一文。讲的是学生收集树种的事情。掺、略、涩、裤、惭、愧、掠、唯、恐。《钓鱼》教学反思。可引导学生体会。让学生找出有关语句细细朗读、体会。让学生体会到。钓鱼。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Tag内容描述:<p>1、钓鱼教学反思钓鱼记叙了在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 “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的开放还差两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我”不理解,但还是依依把鱼放回湖里。34年后“我”成了一个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的体会到“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在讲钓鱼一课时,我采用倒叙的手法,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找到钓鱼这件事给“我”的启示。接着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说一。</p><p>2、3钓 鱼课型:合作探究+自我展示总课时:一课时学习小主人:学习目标:1.认识“纵”等6个生字,会写“捕”“辉”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距离”“乞求”“抵制”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的道理。(重点)3.理解“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什么,明白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地抵制各种诱惑的重要性。(难点)第一站初读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1 种子教学反思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学习了种子一文。它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学生收集树种的事情。有个小女孩收集到的树种虽然不多,但是颗粒饱满。显然是精心挑选的。课文反映了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特点和淳朴诚实的个性,为了加深学生对小女孩个性品质方面的印象,我采用了直观模拟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课文第一自然段讲的是:讲桌上堆放着洋槐树籽,有浅黄的、有豆绿的、还有紫红的-,籽粒里掺杂着夹皮和角柄-。我就利用不同颜色的碎粉笔当做 树种,把纸屑、小木棍当做夹皮和角柄放在讲台上,这时只见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到讲台上。</p><p>4、钓鱼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体会“我”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找出有关语句细细朗读、体会,父子对话部分可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到“我”钓到大鲈鱼,十分惊喜;父亲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我”极不情愿;后来,“我”领悟到父亲的做法是对的,在三十四年的人生旅途中,面临各种诱惑,“我”变得非常坚定。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得鲈鱼放回湖里去?父亲做得对不对?对于这个问题,可组织讨论乃至辩论。要重视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在。</p><p>5、种子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我能认识“槐、掺、涩、兜、俊”5个生字,会写“掺、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8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 我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学过程 1、 自学引导: 1、 查阅有关洋槐树的资料。 2、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能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3、 我能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与同桌合作识字。 4、 我会组词: 略( ) 涩( ) 裤( ) 惭( ) 掠( ) 。</p><p>6、钓鱼教学反思钓鱼是一篇文质兼美,蕴含着很深人文道德的文章,而且很深奥,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从故事中受到启示,是比较困难的。而对于我,这样的文章既要达到目标,又不能上成思品课,也是一大难点。本文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启示”,而不是单纯的“钓鱼”和“放鱼”。把钓鱼和放鱼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作为教学的重点,既要求感受体验,也要求读出情感,把“启示”作为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读是理解语言文字的手段。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是运用整体感受法。课文中父亲和“我”的人物形象丰满、意境悠远。</p>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