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必修

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3.注意以客观的角度认识国际格局的演变以及大国关系的变化。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俄国十月革命。C.俄国二月革命 D.。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

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必修Tag内容描述:<p>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知道列强侵华的相关史实,理解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的危害,分析战争给中国的深远影响。2、 过程与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方式解决相关问题。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视历史,反思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及影响。【教学难点】多角度分析马关条约。</p><p>2、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及其特点与影响。(重点)2.分析十月革命后颁布的法令和建立的政体,认识苏俄开创的社会主义政权的特色。(难点)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1经济状况: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2社会状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各种社会矛盾激化。3一战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4二月革命:1917年3月,。</p><p>3、第8单元1.用示意图解读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之间的关系。2运用表格归纳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3注意以客观的角度认识国际格局的演变以及大国关系的变化,特别是美苏、美日关系的演变;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冷战”、“欧洲一体化”、多极化趋势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1.美苏“冷战”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重点)2.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关系。(难点)一、从盟友到对手1背景。</p><p>4、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选择题1(2018肇庆高一期末)全球通史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直接导致“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是(C)A第一次世界大战B俄国十月革命C俄国二月革命 D“四月提纲”的发表解析根据对材料的理解,“机构倒塌下来”实际是指沙皇专制政权被推翻,推翻沙皇专制政权的是二月革命。2(2018苏州高一期末)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后,对外宣布:“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将竭尽全力去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该政治态度直接。</p><p>5、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吉林高一检测)从1979年开始,祖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了重大发展,“重大发展”的含义是(D)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B不再提统一台湾的问题C呼吁尽快实现统一D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解析1979年之前,我国对台湾的政策是武力统一;之后则立足于和平统一,但也不排除使用武力,故选D项。2(2018聊城高一期末)“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见,。</p><p>6、第4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B加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D为酝酿民主革命创造条件解析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故答案为D项。其他选项说法皆不符合史实。2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p><p>7、祖国统一大业一、 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二、 教学目标1.归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2.简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过程,认识港澳的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认识“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体会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3.通过对课本和材料的分析,探讨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原因,进一步提高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方法,并且明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港澳回归的决定因素,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信。</p><p>8、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新中国外交。</p><p>9、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聊城高一期末)下面两幅图片是俄国十月革命前不同阶层人们生活状况的显著对比。这从本质上体现了(B)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C战争使广大人民饱受苦难D俄国经济的落后性解析由两幅图片的对比可以看出,当时俄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革命的发生是必然的。2(2018蚌埠高一联考) “3月8日到12日,彼得格勒城的妇女们上街游行,要求政府解决面包短缺的危机。失业的工人,缺粮、断饷的逃兵与贫穷的农民趁机加入”。</p><p>10、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标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明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沙皇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清楚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和整个过程,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对世界、对人类历史深远影响及伟大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的展现,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创设历史情境和问题情境,在情境中把历史史实反映出来。通过对比的学习方式,加深学习效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清醒地认识到。</p><p>11、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列举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重点)2.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和斗争史实,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难点)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明治维新后,随着军事实力上升,日本蓄谋侵略中国。(2)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乘机入侵朝鲜。2过程(1)丰岛海战:1894年7月底,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战争爆发。</p>
【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必修】相关DOC文档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8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习题新人教版必修.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习题新人教版必修.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习题新人教版必修.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