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人格理论
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 ——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浅析 什么是人格。埃里克森人格 发展阶段理论 目录 一、理论简述 二、理论详解 三、理论评价 一、理论简述 1.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该 理论又被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一、埃里克森的心理 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提出社会化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理论Tag内容描述:<p>1、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埃里克森提出社会化发展理论。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1950年发表他最重要的著作儿童期与社会,描绘了有关人生的八个阶段。这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1994),2,发展是一个生物人在一定的社会文环背景中的适应既强调生物学的影响,同时也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强调自我的主导和整合作用每个人的成长都体验着一。</p><p>2、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 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浅析 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形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的模式,这个 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这个词来自希腊语“Persona”,原意是“面具”。 人格是个体所有稳定心理特征的组合。 包括:气质、性格、自我调控。 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 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所说的脾气、秉性,先天形成为主。 性格:表现为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 举止中。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p><p>3、埃里克森人格 发展阶段理论 目录 一、理论简述 二、理论详解 三、理论评价 一、理论简述 1.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并可划分为 八个阶段。其顺序由遗传决定,但每个阶 段能否顺利度过却由环境决定。因此,该 理论又被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 2.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一定的发展任务,顺 利完成就能形成积极的自我,不能顺利完 成就会形成消极的自我。 3.该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和人们的自我 人格反思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理论详解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此阶段 的发展任务是形成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 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p><p>4、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艾里克艾里克森,艾里克艾里克森 Erik Homburger Erikson 1902.06.151994.05.12,美国心理学家,儿童精神分析医生,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因病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哈维克(Harwich)。 他的父亲是丹麦人,母亲为德国犹太人,生父在他诞生之前就弃家出走了。他 3 岁时,母亲嫁给一个德国犹太人、儿科医生西塞多洪伯格(Homberger)。艾里克森在童年时期并不知道洪伯格不是他的亲生父亲,多年来一直沿用继父的姓,甚至在第一次写论文时还使用艾里克洪伯格的名字。直到 1939 年他成为美国公民时,。</p><p>5、一、埃里克森的心理 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提出社会化发展理论。 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1950年发表他最重要的著作儿童期与社会,描绘了有关人生的八个阶段。这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1994),发展是一个生物人在一定的社会文环背景中的适应 既强调生物学的影响,同时也强调文化、社会因素 强调自我的主导和整合作用 每个人的成长都体验着一定顺序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事件,所以人格发展也是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向前发展,(一)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基本观点,(一)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