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安全技术交底卡

工程名称。安全技术交底卡。分部工程名称。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安全交底内容。1、安全防护用具应经检校合格。4、安全防护用品每次使用前。防水工安全技术交底卡。单位工程名称。防水工 任务单编号或施工部位。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整套启动安全技术交底卡(项目部)。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号。

安全技术交底卡Tag内容描述:<p>1、建筑机械安全技术交底卡工程名称: 交底编号:机械名称圆盘锯机械型号机械编号施工部位交底内容:1在工前检查电源接线是否正确,机身是否有接地(或接零保护),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确认完好后方可使用。2圆盘锯锯片上应有半圆防护罩,皮带防护罩和防护挡网,分料器不得卸下。3操作人员工作时不准戴手套,袖口扎紧,当断料遇上硬倒木、残茬节疤时应减速推拉,严禁手指按在节疤上操作,防止木料跳动弹起伤人。4小于50cm的短料不准用圆盘锯加工,木料长度大于2m时应两人操作,配合应协调;操作时任何人不得站在锯片旋转的切线方向;木料锯。</p><p>2、安全技术交底卡工程名称阿旗伊和35kV送电线路工程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安全交底内容:1、安全防护用具应经检校合格,并在校验期内使用。2、安全防护用具应设专人管理。3、安全防护用品不得接触高温、明火、化学腐蚀物及尖锐物体;不得移作他用。4、安全防护用品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有下列情况者严禁使用:1)安全带(绳):断股、霉变、损伤或铁环有裂纹、挂钩变形、缝线脱开等。2)安全帽:帽壳破损、缺少帽衬(帽箍、顶衬、后箍),缺少下颚带等。3)踏板:蹬脚有伤痕、绳索断股或霉变、铁钩有裂纹等。</p><p>3、防水工安全技术交底卡单位工程名称: 填写: 年 月 日分部分项名称:防水工 任务单编号或施工部位:安全技术交底内容:1配制冷底子油,下料应分批、少量、缓慢,不得搅拌,不得超过锅容量的1/2,温度不得超过800C,并严禁烟火。2屋面铺贴卷材,四周应设置1.2m高围栏,靠近屋面四周沿边应侧身操作。3在地下室、基础、池壁、管道、容器内等处进行有毒、有害的兴料防水作业,应定时轮换间歇,通内换气。4油锅附近严禁堆放易燃物品,锅灶应有2m以上的烟囱;锅灶与锅边联接处不得有空隙,烧火口应在上风口,防雨栅不得用易燃物品搭设,电源闸箱。</p><p>4、整套启动安全技术交底卡(项目部)单位: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时 间地 点工程编号工程名称施工地点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号施工负责人主持人交底人参加交底人员(签名)一般规定:工作场所应符合下列规定:1 调整试验及试运行区域应设警戒区,悬挂警示标识。2 试运系统、设备应与正在施工、运行的系统、设备可靠隔离。3 试运行区域的通道应保持畅通。4 试运现场的井、坑、孔、洞、沟道、楼梯、平台等临边安全防护设施应安全可靠,工作中确需拆除盖板或围栏时,应装设牢固的临时遮栏,并设有明显警示标识。施工结束后,必须立即恢复原状。5 高出。</p><p>5、安全生产标 准 化安 全 技 术 交 底 卡单位工程名称:鸿雁大夏 分部分项名称地下室土方工程任务单编号工 种普工操作部位地下室基坑砍桩安全要求1所有砍桩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穿三“鞋”、打赤膊、赤脚。2在基坑土壁附近施工时,应注意土体稳定,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滑坡迹象(如裂缝、滑动等)时,应暂停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要撤至安全地点。3在推倒桩前,应事先通知周围人员,并等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后,方可推倒桩。4施工过程中,若用到气割来切断桩中的钢筋时,所用气割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特种操作证后才能上。</p><p>6、架子工安全技术交底卡工程项目名称:内江世纪滨江二期工程日期:2011年 月 日单位工程名称内江世纪滨江二期工程施工部位作业班组名称施工作业人数班组负责人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一、认真了解所搭设的脚手架设计方案内容,架体构造、几何尺寸、使用功能。二、按设计方案拟定出搭设程序,施工作业计划,安全措施,安排足够的作业人员进行分工配合作业。三、架子搭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人员必须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及工具包(安全帽、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带钉易滑鞋,安全带要挂在操面的上方,同时应将锁扣锁紧。四、施工作业前应按设计。</p>
【安全技术交底卡】相关DOC文档
建筑机械安全技术交底卡.doc
kV送电线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卡.doc
[建筑]防水工安全技术交底卡.doc
火电机组整套启动前安全技术交底卡(含各专业).docx
安全生产_某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卡
安全生产_某建筑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卡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