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

修改病句1.(2019·河南郑州联考改编)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都必须坚守补写句子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前。答案 (示例)O2O模式是一种实逻辑推断题——依据文本内容。完成1~3题。美是理念的感内容理解题——明辨设题陷阱。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Tag内容描述:<p>1、修改病句1(2019河南郑州联考改编)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广告宣传也一样。无论是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还是社交网站、客户端等新平台,都必须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不能违背事实。如果当好内容把关人,真正杜绝刊播虚假广告,畅通群众举报渠道,才能封堵住虚假广告的传播路径,使其彻底淡出百姓生活。 A只有当好内容把关人,畅通群众举报渠道,真正杜绝刊播虚假广告,才能封堵住虚假广告的传播路径B如果当好内容把关人,畅通群众举报渠道,真正杜绝刊播虚假广告,就能封堵住虚假广告的传播。</p><p>2、补写句子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古人远比今人喜爱扇子,他们亲切地称扇子为“凉友”。对扇子“救人于酷暑”感恩仅是原因之一,____,才是更重要的理由。西游记中家喻户晓的芭蕉扇让人联想到神仙的法力;拜三国演义所赐,____;因仕女贵妇的把玩,团扇则散发着贵气和脂粉香;而这一把折扇、衣袂飘飘,构成了今人对古人“风流才子”的想象。芭蕉扇、团扇、折扇虽材质与工艺有别,趣味和风格各异,____,此“凉友”真“良友”也,待人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p><p>3、辨析病句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将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演讲。B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的产气。C“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突破和验证了空间站货物运输、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这意味着我国稳步迈进“空间站时代”。D近日,教育部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共青团中央关于申请创办中国。</p><p>4、图文转换1(2019湖北宜昌调研)下图是O2O(即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图,请根据图表信息,对O2O模式下定义。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答案(示例)O2O模式是一种实体门店将服务、打折等信息提供到网络平台,消费者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挑选并下单,之后凭借平台给出的订单凭证,到实体门店提取商品或享受服务的商业模式。2下面是某班级一次“分享阅读”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答案班级分享阅读活动将分组进行,各组要确定阅读主题和书目,并完成海报等作。</p><p>5、逻辑推断题依据文本内容,合情合理推断一、(2018广东广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审美是人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人的审美具有共通性也具有民族的相异性。西方人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中国人则称“生生为美”。“生生美学”产生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具有明显的区别于西方美学的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是“生生美学”的文化背景。“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传统,是中国人观察问题的特有立场和视角,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发展与基本面貌,。</p><p>6、专项对点练(三十一)辨析病句类型1语序不当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导学号:35900146】A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B当被问及在家庭财务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中国内地女性受访者的63%表示她们是家庭财务的决策者。C非诚勿扰2在北美抢滩登陆,这样,北美华人就不用再在网络上搜索各种视频,而可以直接走进电影院,与国内观众同步在大银幕上观看它。D我国即将实施的首部慈善法对慈善活动进行了明确界定,同时也在规范慈善组织设立运营、促进慈善事业发展。</p><p>7、专项对点练(三十三)补写句子(每小题3分)1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句子,与上下文协调一致,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导学号:35900178】陆龟蒙隐居甫里,喜欢养鸭。____?一是择其勇者斗鸭,二是择其美者逗鸭,____。陆龟蒙生性豪迈,善交朋友,每有文人墨客、贩夫走卒到访,他都奉以一道鸭肴慷慨款待。相传,有一次,一位常来的食客给陆龟蒙提意见,“能不能把鸭肴换个吃法”。他冥思苦想数日,终于有了新的烧法,那就是鸭中包鸽、鸽中包雀、雀中包蛋,鸭皮油炸,鸭子口衔一朵石榴花,下垫一枚大大的荷叶。单看这样的工序,配料之众多。</p><p>8、论证分析题定位原文信息,厘清层次关系一、(2019吉林长春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既是墓志创作的鼎盛期,也是墓志文体的重要变革期。唐代文学全面繁荣,多种文体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为唐代墓志文体吸收其他文体之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墓志文体发展至初唐,逐渐固定为单一、程式化的叙述范式,内容多歌功颂德,浮泛空洞,实用性与叙事性有余而抒情性不足。体式既定,难出新意,因而招致追求个性张扬、崇尚革新的唐代文人的强烈批判,激发出他们变革墓志文体的创新意识。而唐代文人往往多体兼擅,亦是唐代墓志文体得以顺利完。</p><p>9、近义成语辨析1(2019山东济南模拟改编)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正是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________,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里没有屈原、阮籍的忧愤,没有李白、杜甫的豪诚,不似白居易的明朗,不似柳宗元的孤峭,当然更不像韩愈那样盛气凌人________。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________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p><p>10、文言虚词一、专项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其先自琅琊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其祖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元昌览书而遽止。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古指马来人)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p><p>11、古代文化常识题一、专项练1(2019湖南益阳、湘潭调研)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试又称“秋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会元”。B织造是明清于苏杭等地设立的负责织造衣料、制帛以供皇帝及宫廷之用的专局。C缙绅原本是指古代朝会时官宦将记事的手板插于腰带,后来成为官宦的代称。D谥是帝王或官员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海瑞谥为“忠介”,是表扬他忠诚耿直。A乡试第一名称“解元”。2(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检)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征辟,一种。</p><p>12、文言实词一、专项练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实词的意思。汲桑之破邺也,东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讨之,命晞为前锋。桑素惮之,于城外为栅以自守。晞将至,屯军休士,先遣单骑示以祸福。桑众大震,弃栅宵遁,婴城固守。晞陷其九垒,遂定邺而还。西讨吕朗等,灭之。后从高密王泰讨青州贼刘根,破汲桑故将公师藩,败石勒于河北,威名甚盛,时人拟之韩白。进位抚军将军、假节、都督青兖诸军事,封东平郡侯,邑万户。晞练于官事,文簿盈积,断决如流,人不敢欺。其从母依之,奉养甚厚。从母子求为将,晞距之曰:“吾不以王法。</p><p>13、专项对点练(十)鉴赏散文形象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12分)在沈从文先生墓前龙良骅凤凰城的喧嚣留在了身后,沿着沱江边窄窄的石板路,按着路标的指引,我和妻子虔诚地前往听涛山寻找心中的圣地。拜谒沈从文墓,这是萦绕在心中多年的愿望,现在终于有机会走近这位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大师灵魂栖息的地方了。听涛山既不高,也不陡,平平缓缓,多像沈从文先生平和的性格。八十六级“之”字形的石级,湿漉漉的,象征先生走过的八十六个岁月。路旁有一株红梅,正在寒风中悄然绽放,透露着春天的讯息。而更多的树木,叶片凋谢,不免在。</p><p>14、专项对点练(十一)散文探究题一、对点练(2018湛江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12分)重峦叠嶂间的田园余秋雨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他会觉得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他可能还会觉得,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p><p>15、专项对点练(二十七)诗歌比较鉴赏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的这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35900085】别黄徐州陈师道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自不工。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衰病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新市驿别郭同年张驿亭门外叙分携,酒尽扬鞭泪湿衣。莫讶临歧再回首,江山重叠故人稀。【注】刻画无盐:晋书周觊传中“刻画无盐,唐突西施”的典故,此处表示作诗尚未全工,有愧所得的称誉。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6、专项对点练(二十五)鉴赏诗歌语言一、流程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雨中花武康秋雨池上毛滂池上山寒欲雾。竹暗小窗低户。数点秋声侵短梦,檐下芭蕉雨。白酒浮蛆鸡啄黍。问陶令、几时归去。溪月岭云红蓼岸,总是思量处。【注】毛滂是北宋词人,一生仕途失意。本词作于作者自衢州推官改任武康县令之时。陶令:指陶渊明。请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词的上阕中“数点秋声侵短梦,檐下芭蕉雨”一句。推导流程:第一步,解读词句内涵。根据语境,翻译出该句词的意思,“侵短梦”是说打破了短梦,而“秋声”是指________________。。</p><p>17、专项对点练(二十四)鉴赏诗歌形象一、流程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推导流程:本题考查鉴赏景物形象的能力。(1)筛选典型意象。诗中的典型意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述图景画面。根据上面筛选出的典型意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把意象连缀成富有诗意的画面。(3)概括画面特点。根据画面内容概。</p><p>18、专项对点练(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35900054】A“免胄”,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B“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的死。如出师表中有:“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古代纪年法有多种,有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D“伯乐”,相传为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p><p>19、语言表达得体1(2019四川成都联考)下面是某位高三同学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能作为学生代表在高三年级毕业典礼上发言,我十分荣幸。三年前,我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来到这里,怀揣梦想;今天,作为恩师的高足即将腾飞。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垂念师恩,挂念母校,如果母校需要,我一定会鼎力相助。最后,希望母校光辉历程更辉煌,人才辈出代代强。“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p>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相关DOC文档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4修改病句(含解析).docx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6补写句子(含解析).docx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3辨析病句(含解析).docx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9图文转换(含解析).docx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26逻辑推断题(含解析).docx
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31辨析蹭.docx
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33补写句子.docx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25论证分析题(含解析).docx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1近义成语辨析(含解析).docx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13文言虚词(含解析).docx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16古代文化常识题(含解析).docx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12文言实词(含解析).docx
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10鉴赏散文形象.docx
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11散文探究题.docx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27诗歌比较鉴赏.docx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25鉴赏诗歌语言.docx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24鉴赏诗歌形象.docx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21古代文化常识.docx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7语言表达得体(含解析).docx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