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A版数学
【学情调查情境导入】一、数列通项与前项和的关系练习1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数列各项中最小项是()A第项B第项C第项D第项2已知数列是递增数列。在解三角形时已知三边...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学习目标。
版高中A版数学Tag内容描述:<p>1、数列 学习目标:总结数列求通项、求和问题 学习过程: 【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 一、数列通项与前项和的关系 练习 1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则数列各项中最小项是( ) A第项B第项C第项D第项 2已知数列是递增数列,其通项公式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3数列的前项和,,则____________ 【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 二、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1、 归纳、猜想法求数列通项 【例1。</p><p>2、数列数列单元练习题(单元练习题(B B)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数列 , 9 24 , 7 15 , 5 8 , 1 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 12 ) 1( 3 n nn a n n B 12 )3( ) 1( n nn a n n C 12 1) 1( ) 1( 2 n n a n n D 12 )2( ) 1( n nn a n n 2、已知数列an 的通项公式)(43。</p><p>3、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习题 学习目标:1. 进一步熟悉正、余弦定理内容; 2. 掌握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有两解或一解或无解等情形 学习过程: 【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 复习1:在解三角形时 已知三边求角,用 定理; 已知两边和夹角,求第三边,用 定理; 已知两角和一边,用 定理 复习2:在ABC中,已知 A,a25,b50,解此三角形 【问题展示。</p><p>4、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学习目标:1. 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 2. 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3. 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个通项公式. 学习过程: 【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 课题导入: 4,5,6,7,8,9,10 1,. 1,0.1,0.01,0.001,0.0001,. 1。</p><p>5、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中数学 正弦定理学案 新人教版A版必修5 学习目标: 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中的一类简单问题 学习过程: 【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 如图11-1,固定ABC的边CB及B,使边AC绕着顶点C转动。 A 思考:C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的长度。</p><p>6、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 1集合 1 2函数及其表示 1 3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2 1指数函数 2 2对数函数 2 3幂函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3 1函数与方程 3 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p><p>7、用心 爱心 专心 算法算法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A 版版 一 要点提示 1 算法 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其基本要 求有 步骤有限步完成 步骤确定有效 步骤有顺序 注意 一类问题的算法往往不唯一 2 程序框图 用一种规定的图形 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 直观的表示算法的图形 叫做程序框 图 又称流程图 各种不同的运算步骤必须用规定的程序框图来表达 起止框是所有。</p><p>8、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A版 简介 一 几个基本观点 1 我国数学教育的优势要坚持数学课程教材有体系结构严谨 逻辑性强 语言叙述条理清晰 文字简洁 流畅 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等优点 数学教学强调概念理解和基本技能训练 强调为学生铺设合理的认知台阶 强调变式训练等 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 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强等等 2 我国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要正视数学教学 不自然 强加于。</p><p>9、2.3 幂函数,高中数学人教A版 数学 1,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梁银军,问题1: 如果张红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蔬菜x千克,那么请写出她需要付的钱数 y和x的关系式.,问题2: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x,那么请写出正方形的面积y和x的关系式.,问题3: 如果正方体的边长为x,那么请写出正方体的体积y和x 的关系式,问题4: 如果正方形场地的面积为x,那么请写出正方形的边长y和x 的关系式.,问题5。</p><p>10、等差数列 学习目标: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学习过程: 【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 (1)、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 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 , 通常用字母表示。 (2)、等差中项:若三个数组成。</p><p>11、余弦定理 学习目标::掌握余弦定理的两种表示形式及证明余弦定理的向量方法,并会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学习过程: 【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 (1) 复习正弦定理 C (2)如图11-4,在ABC中,设BC=a,AC=b,AB=c, 已知a,b和C,求边c b a A。</p><p>12、2.4等比数列 学习目标: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 学习过程: 【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 1. 等差数列的定义?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问题展示 合作探究】 学习探究 观察:1,2,4,8,16, 1, 1,20, 思考以上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 新知: 1. 等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项起, 一项与它的 一项的。</p><p>13、陕西省榆林市育才中学高中数学 命题导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1-1新人教A版 学习目标: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命题的真假;了解四种命题的的含义,能写出给定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给出一个命题,能写出其它三个命题。 自主学习 1. 复习回顾:初中已学过命题。</p><p>14、模块检测一、选择题1.极坐标方程cos (R)表示的曲线是()A.两条相交直线 B.两条射线C.一条直线 D.一条射线解析由cos ,解得或,又R,故为两条过极点的直线.答案A2.过点P(4,3),且斜率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A.(t为参数)B.(t为参数)C.(t为参数)D.(t为参数)解析因为倾斜角满足tan ,所以sin ,cos ,所以所求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答案A3.如图所示,在柱坐标系中,长方体的两个顶点坐标为A1(4,0,5),C1,则此长方体外接球的体积为()A. B.C. D.解析A1,C1的直角坐标分别为A1(4,0,5),C1(0,6,5),所以OA4,OC6,OO15,所以长方体外接球的。</p><p>15、数学 必修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 1 集合 1 1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 1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 1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 2 函数及其表示 1 2 1 函数的概念 1 2 2 函数的表示法 1 3 函数的基本性质 1 3 1 单调性与最大 小 值 1 3 2 奇偶性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I 2 1 指数函数 2 1 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2 1 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2 2。</p><p>16、幂函数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2.能够类比研究一般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过程与方法,来研究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体会幂函数的变化规律及蕴含其中的对称性。 重点与难点: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幂函数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问题1】如果张红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水果w千克,那么她需要付的钱数p(元)和购买的水果量w(千克)之间有何关系? 【问题2。</p><p>17、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总体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章建跃,一、几个基本观点,1坚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课程教材体系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叙述条理清晰,文字简洁、流畅,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等;教学强调概念理解和基本技能训练,强调为学生铺设合理的认知台阶,强调变式训练等;学生学习刻苦,基础扎实,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强等。,2.针对问题进行改革数学教学“不自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