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版高中化学第

[学习目标定位] 1.会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一单元 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第1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第1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第3课时 分子的极性 手性分子。学会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学会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学习目标定位] 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等电子原理。第2课时 氯气的性质。

版高中化学第Tag内容描述:<p>1、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三节 电解池(第1课时)教材分析在学习第四章之前,学生学习了“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对溶液体系初步建立了微观、动态、相互作用的认识深度,基本形成了分析反应体系中微粒及运动情况的认识思路,本章是对上述认识方法的应用和深化,此外从本章的知识基础看,也是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升到综合应用的高度。“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是贯穿全章的主线。在前两节教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本节的核心概念是“对于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p><p>2、第1课时氯气的生产原理学习目标定位1.知道海水中的丰富资源和氯化钠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主要用途。2.初步认识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3.学会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一、氯气的工业制法1实验过程右图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图: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接通电源,观察食盐水发生的变化。通电一段时间后,将小试管套在a管上,收集U形管左端产生的气体。2 min后,提起小试管,并迅速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检验收集到的气体。(2)取一支小试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从b管导出的气体,观察收集到的。</p><p>3、第4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学习目标定位1.会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会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2.学会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一、氧化剂和还原剂1写出铝粉与盐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上述反应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HCl因为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p><p>4、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第1课时配合物的形成与空间构型学习目标定位1.认识简单配合物的概念、基本组成及形成条件。2.能够根据配位数及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判断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一、配合物的形成1按表中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三支试管中先生成蓝色沉淀,之后随浓氨水的滴入,沉淀逐渐溶解,最后变为深蓝色溶液。结论生成Cu(OH)2蓝色沉淀且溶于浓氨水(1)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案Cu22NH3H2O=Cu(OH)22NH,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2)Cu(NH3)42(配离子)的形成:氨分子中氮原子的孤电子。</p><p>5、第一单元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第1课时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学习目标定位知道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或预测某些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一、杂化轨道及其理论要点1试解释CH4分子为什么具有正四面体的空间构型?(1)杂化轨道的形成碳原子的1个2s轨道上的电子进入2p空轨道,1个2s轨道和3个2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能量相同的4个sp3杂化轨道,可表示为(2)共价键的形成碳原子的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四4个H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相同的键。(3)CH4分子的空间构型甲烷分子中的4个CH是等同的,CH之间的夹角键角。</p><p>6、第一单元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第3课时分子的极性手性分子学习目标定位1.理清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之间的关系,学会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2.能够根据“相似相溶规则”分析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变化。3.知道手性异构体和手性分子,会判断手性碳原子。一、分子的极性1分析讨论下列分子中的电荷分布情况,填写下表共价分子HFN2H2OCO2键的极性极性键非极性键极性键极性键整个分子电荷分布不对称对称不对称对称正电荷与负电荷重心不重合重合不重合重合分子极性有极性无极性有极性无极性2.由上述分析可知3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分子的极性是由。</p><p>7、第一单元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第3课时分子的极性手性分子学习目标定位1.理清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之间的关系,学会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2.能够根据“相似相溶规则”分析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变化。3.知道手性异构体和手性分子,会判断手性碳原子。一、分子的极性1分析讨论下列分子中的电荷分布情况,填写下表共价分子HFN2H2OCO2键的极性极性键非极性键极性键极性键整个分子电荷分布不对称对称不对称对称正电荷与负电荷重心不重合重合不重合重合分子极性有极性无极性有极性无极性2.由上述分析可知3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分子的极性是由。</p><p>8、第一单元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第2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等电子原理学习目标定位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等电子原理,能根据有关理论、原理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内容:分子中的价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而趋向于尽可能彼此远离。(1)当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时,为使价电子斥力最小,就要求尽可能采取对称结构。(2)当中心原子的价电子部分参与成键时,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及孤电子对之间、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不同,从而影响分子构。</p><p>9、第5课时溴、碘的提取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从海水或海产品中提取溴、碘单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知道氯、溴、碘单质的性质及其差异。3.掌握Cl、Br、I的检验方法。一、氯、溴、碘的性质比较1根据所熟悉的有关知识,填写下表:性质氯气(Cl2)溴(Br2)碘(I2)颜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状态气体液体固体溶解性能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溴和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溶液颜色水中黄绿色,CCl4中黄绿色水中黄橙,CCl4中橙橙红水中棕褐,CCl4中紫紫红2.Cl2、Br2、I2的氧化性比较(1)NaBr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溶液分层,。</p><p>10、第一单元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第1课时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学习目标定位知道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或预测某些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一、杂化轨道及其理论要点1试解释CH4分子为什么具有正四面体的空间构型?(1)杂化轨道的形成碳原子的1个2s轨道上的电子进入2p空轨道,1个2s轨道和3个2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能量相同的4个sp3杂化轨道,可表示为(2)共价键的形成碳原子的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四4个H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相同的键。(3)CH4分子的空间构型甲烷分子中的4个CH是等同的,CH之间的夹角键角。</p><p>11、第3课时离子反应学习目标定位1.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的电离。2.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方法。3.能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能推断溶液中离子的存在,能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按下图装置做实验,比较0.1 molL1的盐酸和0.1 molL1的醋酸溶液导电性有什么差异?为什么有这种差异?答案实验表明,一定体积的0.1 molL1的盐酸比同体积同浓度的醋酸溶液导电性强。这是因为氯化氢在水中完全电离,而醋酸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因此相同体积的0。</p><p>12、第3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目标定位1.能够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并会分析判断。2.能够正确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一、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1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中,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的电子层结构,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同时,氯分子中的氯原子得到钠原子失去的1个电子,也形成稳定的电子层结构,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在反应过程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原因是钠原子和氯原子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p><p>13、第1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学习目标定位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了解钠的生产原理和主要用途。3.理解Na2O和Na2O2的组成、性质和应用。一、钠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沸点密度硬度银白色块状固体较低比水小硬度小、质地软2.钠的化学性质(1)钠与氧气反应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金属钠,将其表面的煤油用滤纸吸干,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如图1):放置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是很快变暗;上述变化的原因是钠是较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aO2=2Na2O。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p><p>14、第2课时氯气的性质学习目标定位1.能正确说出氯气的物理性质。2.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认识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3.知道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能正确列出氯水(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主要成分。4.会书写氯气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漂白粉的成分及其漂白原理。一、氯气与单质的反应1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有毒。2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由此可知: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与多种物质直接发生反应。(1)能与绝大。</p><p>15、第1课时石油的炼制乙烯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石油的化学成分及石油分馏、裂化和裂解的基本原理。2.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进一步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了解加成反应,会书写乙烯与H2、HCl、Cl2、H2O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石油的炼制1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是由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包括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石油中所含元素主要有____________两种元素。2石油的分馏(1)石油是以含多种烃为主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石油,________的烃(含碳原子数______的)先汽化,。</p><p>16、第三单元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第二节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一、考点、热点回顾【知识与技能】1.掌握的水的离子积的应用,学会简单pH的计算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 溶液酸碱度PH值的计算。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 溶液酸碱度PH值的计算二、典型例题【目标落实】(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电离平衡: 通常,上式也可简写为: 水的离子积:KW = 25时, H+=OH- =10-7 mol/L ; KW = H+OH- = 注意: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K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p>
【版高中化学第】相关DOC文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教学设计.doc
2018版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3.2.1石油的炼制乙烯学案鲁科版.docx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四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二节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教案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