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
第二单元 第5课 三大改造 预 习 检 测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土地改革以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国家对农业进行( )。第二单元&#160。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160。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知识点1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Tag内容描述:<p>1、第二单元 第5课 三大改造 预 习 检 测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 ) ,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一家一 户( )影响( )的发展, 农产品满足不了( )建设的需要 。农民也有进行( )的要求。为此 ,国家对农业进行( ),主要 是把分散的( )组织起来,引导他 们参加( ),走( )和( )的社会主义道路。 土地 分散经营 农业生产 国家工业化 互助合作 社会主义改造 个体农民 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化 共同富裕 2.农业合作化的( ),促使农民 踊跃参加( )。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 行( )的原则,通过。</p><p>2、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之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检测卷附解析一、单选题1.“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痛教训是( ) A.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C.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D.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2.“魂飞万里,盘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路漫漫其修远兮,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随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前倾澄碧。”习近平总书记这首词作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B. “铁人”王进喜 C. 党。</p><p>3、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点1:第一个五年计划。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目的: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间:从1953年至 1957年。 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成就: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二条铁路: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三条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四家工厂:鞍山钢铁公。</p><p>4、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 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1.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2.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 刘少奇在总结“大跃进”错误时说,“大跃进”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请用史实说明上述观点并谈谈你的认识。,解题思路:结合出现这种失误的原因和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分析。,提示: 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p><p>5、第5课三大改造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内容: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过程:农业合作化开始。</p>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相关PPT文档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