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战略决战。
合作探究【自学指导一】辽沈、淮海、平津战...第19课战略决战班级组别姓名评价【学习目标】1、掌握三大战役的背景、过程、意义。分析战略决战前全国的作战形势以及敌我双方的作战力量。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战略决战。Tag内容描述:<p>1、第19课 战略决战 课 题 第19课 战略决战 课 型 新授课 个 人 教 学 设 计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请同学们按照课本第100-104页,初步掌握课本的知识 二、新知导学,合作探究 【自学指导一】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填表比较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起止时间 地域范围 参战部队 战果 【自学指导二】 渡江战役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政权在短短的三年里就。</p><p>2、第19课 战略决战 班级 组别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 1、 掌握三大战役的背景、过程、意义。 2、掌握渡江战役及解放南京等史实,并认识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独立和完整,维护了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 【重点难点】 理解首战东北战场的有利条件,认识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请同学们按照课本第100-104页,初步掌握课本。</p><p>3、第18课战略大决战,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一、三大战役,1、背景:,回顾上课内容,分析战略决战前全国的作战形势以及敌我双方的作战力量。,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填写下表,战役名称,发起时间,共计歼敌人数,历史。</p><p>4、战略大决战,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防御,战略大决战,温故知新,一、大决战的时机和条件二、三大战役。</p><p>5、第19课 战略决战 学习目标 掌握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及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重点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 阅读课文做下题 1 辽沈 淮海 平津战役 1 背景 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 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 国民。</p><p>6、第19课 战略决战 学习目标 1.复述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认识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2.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认识到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支援对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 3.认识到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历史进程;认识到渡江战役不仅摧毁了国民。</p><p>7、第18课 战略大决战,一、三大战役,背景:,回顾上课内容,分析战略决战前全国的作战形势以及敌我双方的作战力量。,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战的条件,解放军的坦克,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加解放军,国民党靠“抓壮丁。</p><p>8、第18课战略大决战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 三大战役 1 背景 回顾上课内容 分析战略决战前全国的作战形势以及敌我双方的作战力量 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 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 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阳 北平。</p><p>9、第19课 战略决战 学习目标 1 复述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 认识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战略决战 2 对解放战争时期 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 强弱势 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 认识到蒋家。</p><p>10、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温故知新,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1,第19课,战略决战,2,学习目标,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2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蒋家王朝的覆灭.,3,三大战役。</p><p>11、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战略大决战,第18课,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我军是处于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2、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什么?,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战略防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敌我。</p><p>12、国民党 共产党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武器装备 接受 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基本上是步枪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 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 、偏远地区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1945.8 1946.6 1947.6 1948.9 1949.1 1949.4 1949.10.1和谈时期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 8月军队 人数1946、 61948 、 8 共 产 党 多高 昂 国 民党下降 少 130万 280万上升430万 365万机动兵力士气 后方危机四伏低落巩固1945.8 1946.6 1947.6 1948.9 1949.1 1949.4 1949.10.1和谈时期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p><p>13、第19课战略决战 第三节伟大战略决战的胜利 一 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1 战略反攻主攻方向的确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 南京 武昌 西安 孟良崮 延安 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 南京 武昌 西安 孟良崮 延安 第三节伟大战。</p><p>14、第第 1818 课课 战略大决战战略大决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理 解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的主要历史特征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掌 握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等基本历史事实要素 阅读资料 使用图表 从课文和插图中掌握三大战役等基本历史事实要素 形成正确的时 空概念和练习使用图表的方法 分析比较 整合教材 通过了解战局变化 从对比中区别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 的历史意义 从装备优劣 兵力众寡。</p><p>15、请回答 1 全面内战爆发于何时 其标志是什么 2 揭开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的事件是什么 陕北 山东 南京 大别山 武汉 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1 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 2 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大决战 温故知新 第19课战略决战 一 辽沈 淮海 平津战役 1 战略决战的背景 内战初期力量对比 军队。</p><p>16、第19课战略决战 第三节伟大战略决战的胜利 一 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1 战略反攻主攻方向的确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 南京 武昌 西安 孟良崮 延安 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 南京 武昌 西安 孟良崮 延安 第三节伟大战。</p><p>17、第18课,战略大决战,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大决战,敌我力量对比表1948年7月,280万,360万,优于敌军,不足,大为改善,略占优势,巩固,危机四伏,高昂,低落,战略决战前国民党军五大集团分布图,三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p>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战略决战。】相关PPT文档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战略决战。】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