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A.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B.有时在水中生活。C.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C.主要用肺呼吸。B.幼体生活在水中。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D.幼体生活在水中。C.青蛙的肺发达。A.陆生、用肺呼吸、无尾。B.陆生、用肺呼吸、有尾。

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Tag内容描述:<p>1、两栖动物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100分)1.2017年5月,我市发现的丽水树蛙(如图)被确认为蛙类新种,它叫声似鸟鸣,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在陆地和水中均能生活该树蛙在动物学的分类上属于()A 鱼类 B 两栖类 C 爬行类 D哺乳类2.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B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C青蛙的肺发达,能适应陆地生活D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3.青蛙的皮肤裸露,分泌黏液,保持湿润,用蹼足运动,这些特征使青蛙适应于()A水中生活 B水陆两栖生活C陆地生活 D空中生活4.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p><p>2、两栖动物一、单项选择题(共4题,共45分)1.下列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蟾蜍 B金龟子 C大鲵 D蝾螈2.两栖动物是指()A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B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D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3.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A鳃 肺和皮肤 B肺 皮肤和肺C鳃 皮肤 D鳃 气管4.下列关于两栖动物描述不正确的是()A两栖动物属于脊椎动物B两栖动物的幼体只能生活在水中C两栖动物是指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D幼。</p><p>3、两栖动物一、单项选择题(共4题,共58分)1.成蛙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原因之一是()A只用肺呼吸B还能用鳃呼吸C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用气孔呼吸2.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幼体和成体都能水陆两栖B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3.下列动物中,幼体和成体呼吸方式完全不同的是()A青蛙 B鲫鱼 C家鸽 D家兔4.英国伦敦动物学会曾公布了一份濒危两栖动物名录,其中俗称娃娃鱼的中国珍稀动物大鲵居首大鲵属于两栖动物是因。</p><p>4、两栖动物一、单项选择题(共4题,共58分)1.(2017德州)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B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C青蛙的肺发达,能适应陆地生活D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2.(2017衢州)如图为近日在浙江丽水确认的一新物种,它的叫声听起来像鸟鸣,大约仔猪大小,有肺,受精和幼体发育都在水中进行它属于()A鸟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鱼类3.某同学捉到一只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水质有问题 B无法呼吸到充足。</p><p>5、两栖动物一、单项选择题(共3题,共27分)1.两栖动物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资料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螃蟹和蜻蜓 B青蛙和蟾蜍C鳄鱼和壁虎 D蟾蜍和乌龟2.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很招人喜爱蝌蚪与青蛙不同的显著特征是()A陆生、用肺呼吸、无尾 B陆生、用肺呼吸、有尾C水生、用鳃呼吸、无尾 D水生、用鳃呼吸,有尾3.两栖动物如青蛙、它的幼体的形态很像小鱼,这说明()A两栖动物是由古代鱼类进化而来的B两栖动物和鱼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生物的进化过程是由水生到陆生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二、解答题(共4题,共33分)1.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p>
【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相关DOC文档
河南省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课前预习检测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河南省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课后基础巩固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河南省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课中课堂训练B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河南省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课中课堂训练A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河南省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课后拔高提升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