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8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通过经历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实例、实验探究、说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那么什么样的两个力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呢。——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八年级物理下册8Tag内容描述:<p>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第二节 研究液体的压强一、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为什么深海潜水服比浅海潜水服要厚重一些?由此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然后利用课件展示帕斯卡裂桶实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利用身边的器材:底部扎有橡皮膜的瓶子;空饮料瓶和锥子;塑料袋;盛有水的水槽,设计实验让学生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分析学生所做的实验,探究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存在。</p><p>2、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8.2 重力 力的示意图一选择题1一个球沿斜面匀速滚下,图中关于该小球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2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p><p>3、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力是 对 的作用,有力发生时一定有两个物体,施加力的物体称做 ,受到力的物体称做 。 2、(1)、“孤掌难鸣”这句成语说明了什么物理知识: 。(2)、用脚踢足球: 是施力物体, 是受力物体。3、在物理学中,通常把力的 、 和 称为力的三要素。4、力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5、当用手向上提水桶时,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施力物。</p><p>4、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8.2重力 力的示意图(第一课时)一、填空题1、物体由于地球的________而受到的力叫重力;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 来测量物体所受到的重力2、物体受到的重力跟________成正比,如果用字母________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用字母______表示物体的质量,用字母______表示9.8/kg,其表示的意思是 。那么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____________3、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所谓竖直就是跟水平面___。</p><p>5、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8.2重力 力的示意图(第二课时)一、选择题1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B物体放在支持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支持面C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D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桥头一般都竖有如右图所示的标志牌,下面对该标志牌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过桥车辆的重力不能超过20 tB。</p><p>6、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8.2 重力 力的示意图【基础巩固】1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用脚将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键子受_______作用的缘故2如果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G_______它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3下列有关力的大小的估计,其中不可能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400 N B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C一本物理课本所受的重力大约是3N D一。</p><p>7、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1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2通过经历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学生能够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体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通过讨论、激励,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合作、交流。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学生了解物理规律认识的过程,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p><p>8、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一、目标导引:1、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通过实例、实验探究、说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通过实验归纳出牛顿第一定律。会分析惯性现象、会设计惯性实验。二、探究学习:(一)通过看书和讨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通过实例、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学习活动1:阅读课本16面内容,知道物体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了解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观点,并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展示评价1:用语言描述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的观点,能说出自己。</p><p>9、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导入新课,踢出去的足球能永远飞行吗?,车为什么总要停下来?,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通过实验研究,导入新课,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毛巾,棉布,木板,每次实验同一辆小车都要从同一高度滑下,为什么?,保证小车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相同。,实验探究: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逐渐减小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记入表格,探究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用到什么探究方。</p><p>10、8.2 重力 力的示意图,新课引入,新课引入,这些物体为什么总落向地面?,一、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符号G。,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生活中常把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为物重 测量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试一试,当你用手提起不同质量的物体,你手臂的感觉有何不同?这是为什么?,猜想,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设计实验,如果提供了弹簧测力计和一些质量相等的钩码,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实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p><p>11、二力平衡一、选择题1一列火车在平直的铁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 ) A火车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B火车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C火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火车没有受到阻力。 2天花板上有根电线吊着一盏电灯,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地球对电灯的重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地球对电灯的重力; D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3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请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p><p>12、8.2 二力平衡,复习提问:,请说出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电灯,静止的书本,匀速直线降落的运动员,G,F,一、力的平衡,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3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几个力叫做平衡力。,2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又叫平衡状态。,提出问题:二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猜想:二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怎样?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实验步骤:,设计实验,实验器材:,导轨、小车、细线、钩。</p><p>13、这些神奇的石头受到什么力的作用呢?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静止的电灯,匀速行驶的轮船,匀速上浮潜水艇,匀速降落的运动员,它们各处于怎样的状态?,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F,一、力的平衡,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2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又叫平衡状态。,二力平衡最简单。那么什么样的两个力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呢?,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猜想:,两个力的大小可能要相等,两个力的方向可能要相反,两个力可能要在一条直线上,两个力应该在同一物体上,实验方法:改变。</p><p>14、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手推出的小车最后停止,正方: 玩滑板车时,人不蹬地,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反方: 滑板车滑行时,人没有蹬地,车还继续前进。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你认为谁正确呢?,VS,通过实验研究,运动和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实验:,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完成实验,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更换水平面上的材料,分别记录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小车的运动情况,填入下表。,小车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更换水平面的材料分别是棉布、毛巾和木板。,实验:。</p>